非洲最「野」國家:因全民公投禁止獵殺,食草動物「肆意繁衍」

2021-01-15 愛旅行的阿朱

今天介紹的這個國家是非洲的箇中翹楚,這個國家從獨立以來,到現在從未發生過戰爭,並且還以鑽石及黃金和煤礦等礦產資源聞名世界,這個國家就是波札那。這裡被稱之為是最野的國家,並不是指當地民風彪悍狂野,而是因為這裡生態非常原始野性。此國家的生態主要集中在全球最大的內陸三角洲裡,雖然整個國土面積只有58萬平方公裡,但是奧卡萬戈三角洲就佔據了2.2萬平方公裡。

因為國家的汙染和破壞導致溼地越來越少,所以波札那號現在要將奧卡萬戈三角洲無限擴大,這一舉動非常值得嘉獎,所以也被聯合國稱之為是「非洲的新希望」。這裡的溼地及森林覆蓋率是別國可望不可及的,因為這裡的生態環境非常美麗。來到這裡之後,兩岸的鳥叫聲此起彼伏,就像是走到了紀錄片之中的原始土地,路邊有很多野生的動物,偶爾還會出現幾個土著狩獵者。

最近這兩年旅遊業不斷發達,所以對外來遊客土著狩獵者也已習以為常,這個國家38%的國土都被列為「野生保護區」,而且其中國家級的保護動物就有三個。這是非洲最早成立「國家保護動物植物」的國家,當地原生態的環境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遊玩,每年的遊客還在呈上升趨勢,當地的野生大象非常多,因為環境舒適,也成了大象們最愛的棲息地。奧卡萬戈三角洲的野生大象數量,比印度和泰國的總和還要多,而且也被列為世界遺產的「生態天堂」。

因為當地野生食草動物肆意繁衍,所以聯合國曾經給出意見,希望他們捕獵大型食草動物,但是各個部落都聯合起來反對,他們覺得,大量捕殺會引起動物的反撲,因為動物也是有靈性的。食草動物並不會給當地生態環境以及安全造成威脅,所以他們全民公投反對聯合國的意見,自此之後聯合國也就不再過多幹涉。從2013年起,這個國家就不再籤發新的狩獵證,他們表示以後也不會再籤發。

來到這裡最常見的動物就是獅子和大象,還有水牛,因為當地溼地覆蓋面積非常大,所以也成了這三個動物最喜歡的地方。這裡的生態環境美到讓人窒息,因為當地的野生環境豐富,所以很多遊客都申請在這裡露營,目前為止,申請露營的遊客已經排到了一年以後,但是波札那政府目前並沒有明確表示允許。對於現在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們來說,這樣的環境簡直太有吸引力了,大家說是不是呢?

相關焦點

  • 非洲最野國家:因全民公投禁止獵殺,食草動物泛濫成「災」
    如果說生態最好的大陸是非洲,那波札那的生態保護就是非洲大陸中的佼佼者,這個國家獨立(1966年)至今都未曾有過戰爭,還因全球第二大鑽石產量以及豐富的黃金、煤礦、石油,而名列非洲最穩定國家之首。穩定安全的社會是波札那能獲得非洲「最野」國家稱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生態最為原始、動物最野性的意思。波札那的生態主要集中在全球最大的內陸三角洲內,全國總面積也才58萬平方公裡,一個奧卡萬戈三角洲就佔到了2.2萬平方公裡。當其他國家因汙染和破壞導致溼地越來越少的時候,波札那卻號召將奧卡萬戈三角洲「無限」擴大化,也因此被聯合國讚賞為「非洲的新希望」。
  • 最具野性美的非洲國家,全民公投禁止獵殺,是大型食草動物的天堂
    即使是像非洲經濟狀況最好的南非雖然開採出了許多金礦,但是這些金礦的實際開採權仍然是掌握在那些西方國家的手中,並沒有對本地人的生活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沒有工業化的汙染也讓非洲儘可能保持了原始的風貌,它的自然風光和眾多珍稀野生動物同樣也是人類寶貴的財富。
  • 面對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只會逃跑,那為何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我們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面的動物,那些獅子、大象還有長頸鹿之類的,但有一點是沒有辦法忘記的,就是一群食草動物竟然可以被幾隻食肉動物給吃掉,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只能被食肉動物活活的被吃嗎?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來呢?
  • 南美洲唯一不想要回主權的國家,全民公投卻被全民拒絕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12個國家組成的南美洲裡面,還有一個被法國直屬管理的法屬蓋亞那,也是南美唯一一個沒有主權的國家。15世紀末開始,蓋亞那就一直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和荷蘭手中被輪流佔領,最終四分五裂被法國給佔了南美東北部的8萬多平方公裡,成為如今的法屬蓋亞那。
  • 非洲野生動物數量減少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尤其是在非洲,比較貧困落後的國家,這些武裝衝突好像更加的頻繁一些。其實戰爭除了會造成我們人類大量的死亡之外,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很多野生動物的滅絕,也跟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就說非洲這個地區吧,這裡原先生存著很多的野生動物,而且數量一直非常的穩定,不過就因為這裡頻繁的出現武裝衝突,所以導致很多的野生動物數量在大量的減少。
  • 為什麼群居食草動物不抱團攻擊獅子和老虎,反而是四散而逃?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成群的食草動物不團結起來攻擊獅子或者老虎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每一種大型的食肉動物都有相對固定的食譜,也就是相對固定的獵物,比如非洲獅的主要獵物以斑馬、角馬、羚羊以及非洲水牛為主,而老虎的獵物主要以鹿科動物以及野豬為主。
  • 為什麼食草動物眾多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沒有老虎生存?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就是對大草原的寫照。草原跟大海一樣,都有著寬闊的胸襟,令人神往不已。(跑題了)我們言歸正傳。草原最常見的是草(廢話),而草則是食物鏈中最低級又是最基礎的存在,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只有有成片的草,就會有食草動物,有食草動物就會有食肉動物。內蒙古大草原上有著數之不盡的食草動物,那麼,為什麼沒有食物鏈頂端的貓科動物老虎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非洲小龍蝦無人問津,中國人烹調之後,當地人感嘆:真香
    這些土地從古代到現在一直保持著本來面貌,由於很少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依然是動物們的樂園,有著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在那裡繁衍生息,各種動物之間的獵殺,每天都在上演,所以很多人也把非洲稱為
  • 在非洲大草原上放生一群野生老虎,它們能否在這裡繁衍生息?
    不過,不同的老虎亞種生存環境有著較大的區別,比如東北虎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區和東北地區,這兩個地方的夏季較短,冬季較長,冬季的溫度可以降低到零下20℃以下,為此東北虎是所有老虎中毛髮最濃密最長的存在。因此,如果把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對全年平均溫度20℃以上的環境需要很長的適應期,最起碼的是毛髮不能太密。
  • 人類為何只吃食草動物,幾乎不吃肉食動物,你知道嗎?
    在大自然間存在著許許多多不同的物種,我們人類只是其中一環,而在大自然界食物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就分為了不同的物種,比如說有的動物專門吃草,也有的動物專門是食肉型的動物,我們人類都是出了名的雜食的,不僅吃肉而且也吃素,許許多多的動物都成了人類餐盤當中的食物,就比如說我們非常喜歡的牛肉羊肉等等,但是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 非洲動物大遷徙
    年復一年,數十百萬計的動物們為了追逐水源與青草地跋涉跨越3000多公裡,往返於坦尚尼亞和肯亞之間。那為什麼要遷徙呢?簡單地說,為了生存和繁衍。再簡單一點,就是為了「吃」。為了「吃」,東非每年都會有大規模的動物遷徙,說到底,與當地的氣候有關。東非大草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沒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旱季意味著寸草不生,沒有吃的;雨季則是最美的時光,意味著豐沛的降水、充足的食物。
  • 這食草動物中的四大金剛,每一種都可單挑老虎獅子
    這食草動物中的四大金剛,每一種都可單挑老虎獅子草食性動物不獵殺其他動物,並不代表它們的戰鬥力就更弱。別的不說,今天我列舉的這四種食草動物,在戰鬥力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存在,即便是獅子老虎也不一定能夠勝得過。
  • 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知道,食肉動物由於要捕食獵物,所以爪子比較鋒利,牙齒比較尖銳,咬合力比食草動物要強。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在捕食獵物的過程中,有很大的概率會被食肉動物所傷。而食草動物的攻擊力較弱,人類在捕食食草動物時比較方便,傷亡率不高。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禁野令」後,這些動物不能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野生動物保護法|...
    不久前,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意味著國家從法律上禁止任何人觸碰野生動物這個「病毒開關」。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哪些動物是可以吃的?哪些又是不能吃的?
  • 大自然中,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有什麼好處?
    表面上看,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幾乎每一種食草動物都有一個或者多個天敵,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瞪羚的天敵就有獵豹、鬣狗、非洲野犬、獅子、花豹等超過5種。而且食草動物的多寡直接會影響到食肉動物的數量。而食草動物則不同,雖然大多數食草動物的繁殖能力不算強,比如非洲水牛僅僅是妊娠期就長達11.5個月,但是,食草動物的數量基數比較的大,因此,它們的數量其實是呈上漲趨勢的。此時,食肉動物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 細說非洲的食草動物角馬,了解動物大遷徙背後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小編小白,喜歡我的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點讚加關注哦~在非洲大草原上,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與最小的動物共享空間,這是最廣闊的未開發地帶之一。野生動物要麼成群聚集,要麼單獨行動。雨季和旱季如期輪番上演,天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生態系統的節奏。
  • 為什麼人類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而很少以食肉動物為食
    肉類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的味道都是不同的,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平常吃的肉都是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肉卻很少,這是因為什麼呢?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近日,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出了相關的麋鹿嬉戲、採食的照片,照片中的麋鹿,一隻只健康活潑,生活安逸。麋鹿就是俗稱的「四不像」,因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而得名四不像。麋鹿雖屬於鹿科,但性情溫順,喜合群,在面對危險時並不會正面對抗,通常是選擇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