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網際網路大數據,真的在窺探你的隱私?它到底是什麼?

2021-01-21 胖大叔成長日記

大家好,這裡是由【非常咖】為大家帶來的新一期圖文,全文字,閱讀預計min。

「大數據」一詞算是一個新型詞彙,在網際網路發展之始出現後便一直在高速的發展當中。現如今,更是登堂入室,幾乎成了每個人都可以撿起來說幾句的事務。

當然,在這些談論過程中,普通人最常聊到的內容就是網際網路信息發展至今,大數據採集方法多樣,在這樣的背景下,個人的隱私是否洩露?

美國「斯諾登」事件之後,這樣的討論達到了高峰,人們有點談「數據」色變。

可是,大數據到底是什麼呢?它真的是在窺探你的隱私嗎?

一、大數據是什麼?

對於很多人來說,大數據就是大量的數據,大數據技術就是大量數據的存儲技術。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大數據不只是一項數據存儲技術,還是一系列和海量數據相關的抽取、集成、管理、分析、解釋技術,是一個龐大的框架系統。

更進一步來說,大數據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和商業模式。

它的定義分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

廣義:大數據,是指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映射和提煉。通過發現其中的數據特徵,從而做出提升效率的決策行為。

狹義:大數據,是通過獲取、存儲、分析,從大容量數據中挖掘價值的一種全新的技術架構。

相對來說,狹義的定義更好理解一些。

那麼,這些數據從何而來呢?其實,但凡我們使用電腦、手機以及其他個人終端產品,其實都是在提供數據。現如今,可以說網際網路已經滲透到了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出門算是數據,不出門也有數據。

簡單來說,現如今的我們,就生活在一個數據的社會當中。

二、大數據有什麼用?

前面的定義已經很明顯了,通過對數據的獲取、存儲和分析,從中挖掘出一定的價值。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運營工作當中的數據分析,從數據當中找到規律,為企業下一次運營戰略做支持。

比如,用戶畫像,了解用戶的特徵,然後「投其所好」。

再比如:從某海量數據當中發現某需求。

這樣的例子很多,做運營的人,這一點,想必是基本都能夠明白的。幾乎有種「無數據不運營」的勢頭。

總而言之一句話,大數據的作用在於服務決策,挖掘價值。

三、我們的隱私是否在大數據當中洩露?

前段時間在看一篇數據報告,文中聲稱某國外色情網站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數據,比如支付習慣、看片時間、年齡段、社會階層、收入等等。

典型的受眾人群畫像。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數據挺有趣,竟然能了解這麼多。但是,一旦有人專門指出,某一個人,在某某時刻打開該網站幾次,支付多少錢,地點在哪裡?從而分析出這個人的職業、收入、地址、喜好等,你覺著這還有趣嗎?

非常不有趣,還有一種恐慌的感覺,就像是赤裸裸被人看透了一般。

那麼,這樣的事情是否會發生呢?

答案是肯定的。現如今幾乎每一個App、平臺都在搜集用戶數據,除了電商,包括能源、影視、證券、金融、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公共事業等,都是大數據的用武之地。

電商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分析用戶行為,精準定位目標客群的消費特點、品牌偏好、地域分布,從而引導商家的運營管理、品牌定位、推廣營銷等。而其他行業也有各自的用途,比如交通運輸領域可預測春運擁堵情況、提前購票等等。

可以說,每個人的一言一行,現如今都在某資料庫當中,網絡時代,我們沒有隱私!

好在,一些大型企業所獲取的用戶數據,只用來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挖掘,從而提供更好服務;對他們來說,單個的數據是無效的。同時,政府部門也在不斷加強對公民隱私的保護,為此還出臺了很多法律。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我們的隱私數據應該還算是安全的,並沒有洩露。

可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無端收到營銷推廣電話、APP跳出無關廣告頁面等,都覺著麻煩,並且會懷疑個人信息or隱私是否洩露?

這也算是隱私洩露的一種,畢竟,個人帳號、電話號碼都算是一個人隱私。

至於說,身處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我們的隱私是否已經洩露,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朋友們,留下你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大數據?大數據正在吃掉你的隱私?
    近幾年來,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風起雲湧,而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物聯網以及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更促使我們快速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但你真的了解大數據嗎?什麼是大數據大數據。他是數據的集合,簡單來說就是體量巨大的數據。
  • 隱形之戰:個人隱私在大數據時代的窺視與死亡
    曾經一度拒絕網購,最終失敗《我知道你是誰·我知道你做過什麼》,洛麗·安德魯斯 著,李貴蓮 譯,藍獅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5年4月版。信息收集和挖掘技術已經遠遠超出政府的能力範圍,以致難以深思熟慮地通過一項兼顧商業和隱私保護的法律。正因為如此,商業公司不知道它不可以做什麼,而民眾也沒有得到保護。放眼全球,太多的民眾暴露個人身份信息於盜賊面前。如果我們不處理安全和隱私問題,這些難以置信的好處看起來就沒那麼顯著。實現這一點的最佳途徑是更好地了解並且取得適當的平衡。
  • 大數據時代,我們的隱私是怎麼樣「自我暴露」的?
    在當下這個大數據時代,你是否經常被一些推銷、詐騙廣告光顧,通過電話、簡訊、郵件,甚至快遞等等方式?你是否會疑惑,他們是如何獲取信息的?當然,你也可能已經習以為常,而不覺得有什麼奇怪或者不妥了,因為我們一直就是這麼赤裸裸地暴露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沒有遮掩,沒有秘密。
  • 窺探用戶隱私,APP都有哪些騷操作?
    只通過描述的個人喜好,去向你推薦,估計APP早就被噴死了;而通過對你行為的精準把握後,你會越用越覺得「真香」。手機是你的管家,它在忠實的記錄你的一切言行。但搞的不好,你的管家被別人收買後,把你賣的連底褲都不剩。讓我們一起看下,為了窺探你的隱私,現在的APP都做了哪些騷操作。
  • 網絡讓個人隱私無所遁形。「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網絡正在讓個人隱私無所遁形。「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泰戈爾的這句名言正被重新定義——在網際網路  時代,「雁過無痕」只是神話:只要你飛過,網上的痕跡便重重疊疊。網際網路、電子郵件、手機、網絡瀏覽器、社交網站、搜尋引擎,它們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人們不可能不使用搜索、不用微博、不上淘寶,只是因為存在一些看不到的「間諜行為」。老實說,我們找不到替代品。  這顯然不是市場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消費者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所有為我們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公司都有興趣跟蹤用戶。網民在登錄一個網站時,對方幾乎肯定知道你是誰。
  • 隨時知道你行蹤 微信定位是賣了隱私?
    如今當你在微信上不經意地點開一個文章連結或者紅包時,或許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就已經被對方獲取了。一些不法商家打著「查出軌」、「抓老賴」等名義,在網上出售微信定位權限從而牟利。  獲取他人定位信息真的能如此輕而易舉嗎?
  • 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真的超乎你的想像
    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真的超乎你的想像我們人類從古至今對宇宙的探索都沒有停止過,最早的時候我們沒有航天飛行器,只能通過用肉眼的方式觀測來自上天的異象。隨著我們對地球的了解,克服了萬有引力的人類開始將探索世界的目光逐漸向外擴張。我們在地球上有大型射電天文望遠鏡,在地球太空有可以載人的宇宙空間站。
  • 交出你的隱私
    仿佛廣告熟知了你從小到大的一切,包括早已遺忘的某一次瀏覽、點讚、選購或者退貨記錄。當然,如果你覺得煩人,可以點擊「關閉」,把它當一隻蒼蠅趕開。但是,假若你以為這是電商收集隱私的主要用途,那就大大地小看了資本「創新」的能耐。 聽說過「消費者剩餘價值」(consumer surplus)嗎?
  • 哪些星座最不喜歡窺探別人隱私,懂得尊重別人,都有誰?
    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最不喜歡窺探他人隱私的星座都有哪一些吧。水瓶座水瓶座不喜歡窺探他人的隱私,畢竟水瓶座覺得,別人的事情並沒有那麼重要,而且對方不願意說的事情,就更加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水瓶座更加不會憑藉跟對方關係好,這肆無忌憚想要讓對方將所有的秘密都告訴自己,畢竟在水瓶座的心目中,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獨自的空間,不要因為交朋友或者談戀愛,就讓自己變得毫無秘密可言。
  • 隱私計算:拿什麼保護我們的數據安全?
    編輯導讀:在網際網路數據泛濫的大背景下,如何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證用戶隱私數據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作者從數據隱私的重要性出發,介紹了一種保護數據不外洩,能實現數據分析和計算的隱私計算(Privacy Computing)技術,並對其展開了詳細說明,一起來看看~
  • 大數據時代的客戶隱私,我們在意的究竟是什麼?
    隨著大數據相關應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更多的雲,更多的各類應用程式,更多的數據採集硬體,隱私收集,不知不覺已隨時隨地侵入你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實際上已經處於幾近赤裸的狀態。  不可否認,大數據本身是柄雙刃劍,無論我們如何不願意自己的隱私被感知,被統計,我們還是受不了他所帶來的無論是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等方面的誘惑。
  • 《別餵猴子》:用遊戲模擬大數據時代,你我如同猴子一樣被圍觀
    楚們所有的生活都被曝光在攝影機之下,製作成節目播放給全國的觀眾們看,人們從這種窺探他人的隱私中獲得快感,用一種類上帝視覺的感覺提升自己的優越感。窺探他人的私生活,從中獲取到一種隱秘的滿足感,這種畸形的快樂是不正確的,但也充滿了吸引力,所以楚門節目才會那樣火爆。在遊戲《別餵猴子》裡面,玩家將扮演一個監視者,利用窺探隱私來獲取利益維持生活。
  • 手機應用竊取用戶隱私為何屢禁不止,你知道嗎?
    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這樣的新聞我們都聽過無數遍了,近些年315晚會,也會公布一些竊取用戶隱私軟體。其實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軟體會去竊取用戶隱私。要知道現在國家對於這方面的管控,也是相當嚴格的。那麼為什麼這麼多軟體,會鋌而走險。其中不乏一些官方和大公司的APP。
  • 國內APP讓人沒有隱私?那是你沒見過印度的間諜軟體有多猖狂
    然而我還是太天真了,萬萬沒想到在鄰國的印度人,才是真的沒隱私。。。她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監控的,只知道,她一直在用的vivo 手機,是丈夫送給她的訂婚禮物。男人告訴她:你的一切都盡在我的掌控之中。即使你不告訴我你的行程,我也一樣可以輕鬆找到你。
  •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隱私與定位發展的矛盾
    有人說,大數據時代,人們根據自己所希望得到的大數據,然後帶著目的去收集相關數據,並通過分析得到自己需要的結果。它避免了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成本去收集無目的的數據,在無用的數據上浪費資本,或是得到大相逕庭的結果。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數據而不是每一條,廣撒網的數據。
  • App對你的隱私都做了什麼
    App究竟對你的隱私做了什麼?現在我們註冊任何一個手機端的聊天軟體,App往往都會有一份隱私協議,只有勾選了「我已閱讀並同意以上條款」App才能正常的使用,但是其實大家並沒有閱讀,也不知道你都同意了些什麼。理論上只要你同意了App的隱私條款那麼App就可以採集你的照片,通話記錄,信息等。
  • 如何從網際網路上消失,以及你為什麼需要從網際網路上消失
    阿西恩提供的消失業務,小到幫你重建網際網路隱私、避免「人肉」,大到可以讓全家重新開始新生活,這看起來對布卡爾很有用。布卡爾的計劃是消失幾個月,讓自己的公司在期間周轉過來,把坑填上,再回歸平常。阿西恩接了單。他用自己的名義在很遠的另外一座城市為這家人定了民宿。
  • 探探發簡訊有人暗戀你是真的嗎?假的,來看看它是怎麼套路你的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過下圖中的這樣一條瞬間激發你好奇心的簡訊,簡訊上說有人將你設置為暗戀對象,自你收到這條簡訊的開始,你就已經被套路了。簡訊有人暗戀你下面我們簡要分析一下,這簡訊的殺傷力不可謂不大,無論你是青春少男少女,還是大齡剩男剩女,已婚或者未婚,可能第一想到的都會是到底是誰在暗戀自己,某應用的這條簡訊此舉最大程度的巧妙地激發了你的極大好奇心,讓你忍不住想要去滿足自己的好奇
  • 不碰數據 又要建模?中國版FICO如何駕馭無數據場景|算力隱私專欄
    當中數據與隱私計算技術扮演什麼角色?本期算力隱私數據安全專欄特邀郭嘉,探秘行業巨頭偉大背後,及國內群雄崛起之路。我們假設有一家公司:它已經初具風控影響力(銀行覺得你牛),它有很多的科學家風控團隊精英,它的公司很輕、沒有任何數據,它有的是為中國大部分銀行輸出建模的能力。這個公司得多麼Sexy!未來這樣的公司可能真的是中國的FICO了。且不談別的,技術上可以做到嗎?簡單反問:又不碰數據,又要建模?答案是可以的!
  • 你的隱私信息可能已經暴露了
    黑灰產會用爬蟲去爬走所有能夠刺探到的數據。以前打掉的一些黑灰產團隊,手上掌握著的數據量極其驚人,有數百億條個人隱私數據。其核心手段就是爬取數據,然後對它進行關聯,再精準識別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去。不需要黑客攻擊,插上U盤就能植入木馬第二種方式就是應用的桌面端植入木馬,這是很多業內人都不知道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