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可防可治,但防艾形勢卻非常嚴峻。12月1日是第30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共擔防艾責任,共享健康權利,共建健康中國」。來自市衛計委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存活的HIV(愛滋病病毒)攜帶者還有3.7萬餘例,性已成為主要傳播途徑,且青年學生群體是男性同性行為的高危人群。
HIV攜帶者3.7萬例存活 5分鐘可快速檢測
1993年,重慶市發現第一例HIV感染者。隨著防治力度不斷加大,感染者的發現比例逐年提高。截至2017年10月,全市報告現存活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3.7萬餘例,報告死亡近9千例。
昨日,市衛計委、市健康教育所聯合在楊家坪步行街舉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現場還開展免費檢測HIV。據悉,九龍坡區疾控中心準備了50份快速檢測試劑,市民也熱情參與。據檢測人員介紹,僅需要抽取幾毫升靜脈血,最長5分鐘就可得出初篩結果。但是,可疑陽性結果也並不一定代表就感染了HIV,還需要回實驗室再進行初篩。還是可疑陽性,那麼則需要繼續到HIV確診實驗室再做一次檢測,這次的結果就是準確的。「所以,HIV檢測是非常嚴謹的!」工作人員這樣說。
主城、渝西成重災區
據悉,我市的愛滋病疫情呈現地區分布不均、傳播途徑、奈年齡男女比例變化等新的特點。
首先,地區分布不均,部分地區疫情嚴重。感染者主要聚集在主城區和渝西地區等,23個區縣報告的感染者數佔全市總數近90%。
其次經性途徑傳播成為主體。近年來,全市HIV流行因素發生了較大變化。經血液和注射吸毒傳播逐漸得到控制,母嬰傳播病例逐漸減少,經性傳播已經成為HIV流行的首要因素。新發現感染者中經性傳播比例佔95%以上,其中異性性接觸傳播佔80%,同性性接觸傳播佔15%。
另外,性別年齡分布出現新變化。累計報告的現存活感染者中,15-49歲的人數佔60%以上,50歲以上感染者明顯增多,且男女性別比縮小。
最後,50歲以上老年群體是異性性行為的高危人群。50歲及以上高年齡組HIV感染者人數佔當年新發現病例的比例,從2011年的27%上升到2017年的50%以上。而青年學生群體則成為男性同性行為的高危人群。
《行動計劃》出臺解決兩大人群防艾難題
7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遏制與防治愛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按照相關要求,市衛生計生委在部分區縣創新開展了第三輪示範區控制愛滋病經性傳播綜合防控試點工作,努力探索破解大中城市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農村地區中老年人群愛滋病經性傳播防控難題。同時,進中學、職校和大學等校園開展愛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各地高危幹預隊對本轄區娛樂場所、建築工地等開展外展幹預工作,包括愛滋病性病和生殖健康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安全套推廣、性病愛滋病檢測動員與轉介以及發展同伴教育員。
圖為重慶市第30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本組圖片由 重慶商報首席記者 鍾志兵 攝
美沙酮門診全市覆蓋率達82.1%
據市衛計委有關人士介紹,美沙酮維持治療可有效減少吸毒人群對社會危害,降低愛滋病傳播。自2005年在渝中區建立起第一個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以來,截至2017年10月30日,全市建立35個門診固定點,3個流動點,6個延伸服藥點,覆蓋全市32個區縣,覆蓋率82.1%。
愛滋病自願諮詢檢測門診全市覆蓋
據悉,提高檢測諮詢可及性和隨訪服務規範性,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和減少傳播。全市初步構建了覆蓋疾控、醫療、婦幼、採供血、檢驗檢疫、司法、公安等系統愛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截至2017年建立愛滋病檢測實驗室143個,愛滋病確證檢測實驗室14個,提高了檢測能力。愛滋病自願諮詢檢測門診已覆蓋100%的區縣,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愛滋病自願諮詢檢測網絡,進一步提高了愛滋病諮詢檢測的可及性。據悉,所有的自願愛滋病檢測都免費。
「三位一體「防控模式建立關愛、拯救每一個生命
據了解,為全面落實救治救助政策,挽救感染者和病人生命並提高生活質量,我市還建立了以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為中心,在隨訪管理、抗病毒治療等工作環節加強醫防結合,實行疾控機構、定點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三位一體」的防控模式。
同時,我市全面落實了血液或血製品篩查核酸檢測及進出口檢驗檢疫工作,供應臨床的血液全部按規定經過愛滋病病毒、B肝病毒、C肝病毒核酸檢測。開展孕產婦愛滋病病毒檢測和母嬰阻斷,切斷HIV經母嬰途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