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m工藝提上日程,晶片工藝極限又一大跨步?

2020-12-05 MI好物君

近日,臺灣環境主管部門透露消息,世界第一大晶片代工廠臺積電將會投入200億美元的資金,建設世界上第一個3nm級別晶圓加工廠,目前已經通過環保監測部門審批,此言一出,言論譁然,我們的計算機晶片這麼快就進入3nm時代了?要知道前不久才7nm製程的CPU才剛剛問世啊,這也太快了點吧?

但事實確實如此!數年之前,Intel可能是擠牙膏擠得太累了,困在14nm水平線上一直得不到進步,而就在它緩緩前行的時候,臺積電已率先突破7nm大關,並聯合AMD發布世界首款電子計算機CPU,隨後高通也藉助該東風順利發布其最新研究成果驍龍8cx。韓國三星也絲毫不示弱,放出狠話,要在2020年率先突破3nm工藝限制,直接進入量產階段。

在Intel逐漸放棄晶片代工業務之後,丟掉一大競爭對手的三星和臺積電簡直就像楚漢相爭一樣,彼此互為對手,爭分奪秒,寸步為「贏」,看誰能夠搶先得到最後勝利的果實。

根據權威媒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晶片代工市場可以說是臺積電,一家獨大,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碾壓Intel,市場份額更是甩開後面一大截,就連成長最快的三星也僅僅只拿到14%的市場份額,其實根據各大手機以及電腦廠商的商業合同數量來看,也不難一窺端倪,例如蘋果對於A12處理器的供應商選擇,面對即將在7nm工藝上取得突破的三星,也絲毫沒有停留下來的意思,扭頭就投入臺積電的懷抱,果然真大佬!

從20納米到7nm,僅僅只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那是否可以說摩爾定律將會得到真正的延續呢?晶片製程工藝的盡頭又在哪裡呢?

從目前來看,晶片製造工藝的精度還將繼續上升,目前各大科研機構公認的技術天花板,是1nm製程,因為如果突破1nm大關,就意味著應用技術即將進入微觀領域,理論研究反倒跟不上了!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不同,經典力學原理或將不再適用,而量子領域目前仍在探索階段,短時間內前沿理論科學很難再有所突破,那屆時這些半導體企業的發展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呢?這都是未知數。

科技企業之間一對一的Solo戰無論如何,都是咱們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畢竟技術的提升,在給企業帶來利潤的同時,造福的可是全人類呀!

相關焦點

  • 7nm、5nm、3nm?晶片工藝的極限在哪裡?製程小的晶片有什麼優勢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臺積電宣布開始試產5nm晶片了,而在此之前臺積電也是全球第一家量產7nm晶片的代工企業。而另外像格芯目前已明確表示不再研究10nm以下的晶片製造技術,並且這樣的晶片代工企業並不只有格芯一家。
  • 蘋果A14的5nm工藝過後又將是什麼?或快到晶片性能極限時代!
    隨著iPhone12的到來,蘋果的最先進5nm工藝晶片為新一代iPhone系列電子產品帶來了強勁動力。那麼下代的A15,A16又將採用3nm甚至1nm工藝技術嗎?會不會因為極小尺寸的量子效應而到達物理技術極限呢?接下來我們便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為何曾經說7nm是半導體晶片的極限,為何現在都在量產5nm工藝了呢
    【為何曾經說7nm是半導體晶片的極限,為何現在都在量產5nm工藝了呢】在半導體領域,有一個特別關鍵性的定律——摩爾定律。我們看看摩爾定律是怎麼規定的?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個內容似乎也沒有提到7nm工藝是極限呢,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裡提到的XX nm,實際上就是電晶體柵極的寬度,也被稱為柵長。
  • 8000餘名工程師攻堅2nm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程極限
    工藝製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且已實現量產的製程工藝當屬臺積電的5nm工藝,但臺積電明顯不滿足止步於5nm工藝,據悉,臺積電已啟動8000餘名工程師全力布局2nm工藝的研製,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那麼2nm是否會是晶片製程工藝的物理極限嗎?
  • 5nm就到極限了嗎?談晶片工藝發展路向
    Intel表示摩爾定律即使到達7nm這個節點,仍然會繼續有效,但是為了追上摩爾定律的腳步,7nm之後Intel很可能將會放棄傳統的矽晶片工藝,而引入新的材料作為替代品。現在看來,10nm有可能將會成為矽晶片工藝的最後一站。事實上,隨著矽晶片極限的逐漸逼近,這幾年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摩爾定律是否會最終失效,因為一旦半導體行業停滯不前,對於IT業界來說同樣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 最前線丨3nm、5nm製程技術還沒捂熱,臺積電又要開始研發2nm的晶片了
    臺積電在先進位程方面的速度一直很快——在「晶片之王」英特爾還戀戰14nm支撐的時候,臺積電此前宣布已經製造出10億顆良率完好的7nm晶片;5nm雖然已經量產,但產能還是很有限,還在持續提升中;另外3nm製程也預計在2021年風險量產,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這次臺積電內部又將2nm晶片提上了日程。有業界聲音估計,臺積電2nm將在2023年至2024年推出。
  • 5nm是物理極限 晶片發展將就此結束?
    摩爾定律是指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歸會有一個權限,5nm則是矽晶片工藝的極限所在,事實上,隨著10nm、7nm晶片研發消息不斷報出,人們也開始擔心矽晶片極限的逐漸逼近,會不會意味著摩爾定律最終失效,進而導致半導體行業停滯不前。
  • 晶片大躍進?日企稱將推出1nm晶片工藝
    集會上,IMEC公司首席實行官兼總裁Luc Van den hove開始刊登了主題演講,說明了公司鑽研概略。他誇大,IMEC經歷與ASML公司慎密同盟,將下一代高分辯率EUV光刻技術——高NA EUV光刻技術貿易化。
  • 中芯未來會不會有3nm,1nm晶片?我們會不會打破1nm工藝製程禁錮
    【未來會不會有3nm,1nm晶片?我們會不會打破1nm工藝製程的禁錮】中芯國際目前並沒有拿到花費2.2億美元訂購的7nm EUV光刻機。但是,我們也知道中芯的N+1技術,已經非常接近7nm工藝。這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我們知道,已經實現量產FinFET 14nm工藝晶片,並且在最近還為華為麒麟710A處理器進行了代工。當我們也知道,中芯已經在打造N+1,N+2方案,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透露,N+1工藝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63%,SoC面積減少55%。
  • 挑戰物理極限 三星宣布5/4/3nm工藝演進路線
    [來自IT168]【IT168 手機訊】此前,有消息稱蘋果今年發布的A12處理器已經量產,並且採用了臺積電7nm製程工藝,7nm工藝將比10nm工藝在性能上提升20%,與此同時在功耗上還能降低40%,三星也宣布了其7nm LPP工藝製程晶片將會在2018年下半年投入量產。與此同時,在剛剛召開的Samsung Foundry Forum(三星工藝論壇)上,三星更是公布了三星在未來幾年晶片的演進路線。宣布將進軍5nm、4nm及3nm工藝,直逼物理的極限。
  • ...攻堅2nm投入8000工程師人力,摩爾定律下,到底工藝極限是幾納米??
    >3nm、4nm也一併被公布。此外,臺積電還正式宣布建設新的研發中心,預計將投入8000多名工程師的人力到一條先進工藝生產線上,著力攻克2nm工藝。3nm是5nm的自然迭代,4nm理論上說是5nm的終極改良,2nm則是3nm之後的一次重要迭代。
  • 傳三星將公布3nm工藝路線圖:挑戰摩爾定律極限
    3nm以下的工藝技術,而三星在這個領域的進展就影響未來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市場格局。傳三星將公布3nm工藝路線圖:挑戰摩爾定律極限目前在半導體晶圓代工市場上,臺積電TSMC一家就佔據了全球在臺積電之外,三星也在加大先進工藝的追趕,目前的路線圖已經到了3nm工藝節點,下周三星就會宣布3nm以下的工藝路線圖,緊逼臺積電,而且會一步步挑戰摩爾定律極限。3nm之後呢?目前臺積電、三星甚至Intel都沒有提及3nm之後的矽基半導體工藝路線圖,此前公認3nm節點是摩爾定律最終失效的時刻,隨著電晶體的縮小會遇到物理上的極限考驗。
  • 7nm物理極限!1nm電晶體又是什麼鬼?
    從晶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不過據外媒報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採用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將現有最精尖的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那麼,為何說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面對美國的技術突破,中國應該怎麼做呢?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
  • 1nm!AMSL正式宣布,晶片精度達到極限,變化太突然
    要知道,當前最先進的晶片精度還是5nm,且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具有能力完成加工。 10月15日,據《科創板日報》消息稱,ASML正式宣布完成最新精度的光刻機研發,代號TWINSCANNXE:3600D,最不可思議的是,這款光刻機可達到的製造精度高達 1.1 nm,這也就意味著1nm工藝來了!
  • 三星發布3納米路線圖,半導體工藝物理極限將至?
    近日,三星電子發布其3nm工藝技術路線圖,與臺積電再次在3nm節點上展開競爭。3nm以下工藝一直被公認為是摩爾定律最終失效的節點,隨著電晶體的縮小將會遇到物理上的極限考驗。而臺積電與三星電子相繼宣布推進3nm工藝則意味著半導體工藝的物理極限即將受到挑戰。未來,半導體技術的演進路徑將受到關注。
  • 中興通訊:正在技術導入5nm晶片!這就是晶片極限了嗎?
    近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已經規模量產,並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則正在技術導入。 目前晶片的工藝越來越先進,從14納米到7納米,再到5納米,似乎並沒有一個極限,記錄在不斷被專業技術人員打破,證明了科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 三星即將宣布3nm以下工藝路線圖 挑戰矽基半導體極限
    在臺積電之外,三星也在加大先進工藝的追趕,目前的路線圖已經到了3nm工藝節點,下周三星就會宣布3nm以下的工藝路線圖,緊逼臺積電,而且會一步步挑戰摩爾定律極限。在半導體工藝上,臺積電去年量產了7nm工藝(N7+),今年是量產第二代7nm工藝(N7+),而且會用上EUV光刻工藝,2020年則會轉向5nm節點,目前已經開始在Fab 18工廠上進行了風險試產,2020年第二季度正式商業化量產。
  • 為3nm工藝鋪路:臺積電最強晶片新技術
    隨著這幾年7nm和5nm工藝的相繼投產,新製程工藝為臺積電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當然他們也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與資金去研發新的工藝來保持領先優勢,前兩天台積電為臺南科學工業園的新廠房舉行了竣工儀式,這是他們未來的3nm工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臺積電3nm工藝就會投產。
  • 晶片極限!1nm之後將會如何?
    當晶片小於1nm時,矽本身的物理形式將變得非常不穩定,並且加工技術也是巨大的挑戰。 即使可以製造1nm晶片,也很難脫離實驗室。這種大小的量子效應將越來越大。
  • 蘋果A15 晶片曝光,採用5nm+製程工藝,庫克套路太深
    ,特別是在製程工藝上,基本超越友商一大截。例如 iPhone12 搭載的蘋果 A14 晶片,採用臺積電最新的 5nm 封裝工藝,電晶體數量達到驚人的 118 億顆,效率提升 40%。據外媒 MacRumors 報導,蘋果計劃明年的 A15 仿生晶片會採用臺積電的 5nm+ 製程工藝,是當前 5nm 工藝晶片的性能增強版,將在低功耗與性能上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