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 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息,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今天(5日)早上突發心臟驟停,正在搶救中。
據了解,張靜靜於3月21日隨山東第一批醫療隊員離鄂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隔離期間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張靜靜於4月4日下午5點隔離期滿,擬於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點張靜靜突發心臟驟停,目前,醫院正在全力組織搶救。
曾著手製作《護患溝通手冊》,「關心和安撫有時比治療還重要」
「爹爹,你磨黑不過。」(大爺,你不要害怕。)「你現在虛浮點了嗎?」(你現在舒服點了嗎?)在黃岡奮戰的那些日子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學會了不少當地方言,「患者住院,沒有家人陪伴,心裡也難免有恐懼和害怕,跟他們用方言說話,能很快對我們產生信任。」
「使用呼吸機時請勿張口呼吸,張口呼吸容易造成肚子脹」……一張張A4紙上印著黑色大字,清晰醒目,將隔離病房裡的一句句常用語裝訂在一起,就是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流傳使用的《護患溝通手冊》。「黃岡當地的方言跟咱們山東方言差別很大,患者說話語速一快,我們就很難聽懂。」張靜靜回憶,剛開始接收患者的幾天,交流溝通成了擺在醫療隊隊員面前的一道難題。不僅如此,由於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聲音難以傳出,想讓病人聽清楚一句話,張靜靜和同事基本靠「喊」。於是,張靜靜開始著手製作一個手冊,用簡單明了的文字表達醫護們的意思,一開始只有20頁,後來,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溝通本」幾經修改補充,形成了現在的《護患溝通手冊》。「我把它分成了兩部分,前面是常用黃岡方言與普通話的對照,後面是護患溝通中常見問題的答覆。」
讓張靜靜印象深刻的是一位60多歲的患者,他從其他醫院轉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來的時候只穿了一身秋衣秋褲和一雙一次性拖鞋。「我趕緊嘗試用黃岡方言跟他交流。」張靜靜和同事找來一身衣服和一雙鞋子送給老人,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悉心治療和照顧下,老人已成功治癒出院。「在隔離病房內,他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關心和安撫有時比治療還重要。」張靜靜說。
含淚感謝,患者出院表示一輩子都會記得她
2月8日,兩位患者出院時含淚感謝張靜靜,表示一輩子都會記得她。
「咱們年齡相仿,都是80後,我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你們山東人對我們的幫助,我可能會一輩子記得,有個女孩叫張靜靜,記得您是如何把我們一步步從死亡的邊緣拉回,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激。」患者出院前對張靜靜說的話,令她十分感動。
「兩位小姐姐,拉著我的手,一起為中國加油,為黃岡加油,為山東加油!」張靜靜在日記中寫道,和好起來的患者一起為黃岡和山東加油,那種心情令她十分難忘。
回家這天,黃岡人民送來熱乎乎的煮雞蛋
「煮雞蛋是黃岡老區人民的傳統,雞蛋送給最親的人。」3月 21日,出發前,張靜靜收到了黃岡市民送的一籃子煮好的雞蛋和一幅漂亮的畫。
「這是一群多麼可愛的人,我們對黃岡的幫助如果是滴水之恩,他們回報給我們的是湧泉之數,況且,杏林門下,救死扶傷,責無旁貸。」張靜靜說,黃岡市民拿出了最高的禮節歡送山東醫療隊員。
在黃岡這段時間,和黃岡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們就像我的親人,我會回來看他們的。張靜靜說,將來一定還會再回黃岡的。
來源:新京報、經濟日報、人民日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