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援鄂護士突發心臟驟停 曾為醫患交流製作「溝通本」

2020-11-30 千龍網

千龍網 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息,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今天(5日)早上突發心臟驟停,正在搶救中。

據了解,張靜靜於3月21日隨山東第一批醫療隊員離鄂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隔離期間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張靜靜於4月4日下午5點隔離期滿,擬於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點張靜靜突發心臟驟停,目前,醫院正在全力組織搶救。

曾著手製作《護患溝通手冊》,「關心和安撫有時比治療還重要」

「爹爹,你磨黑不過。」(大爺,你不要害怕。)「你現在虛浮點了嗎?」(你現在舒服點了嗎?)在黃岡奮戰的那些日子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學會了不少當地方言,「患者住院,沒有家人陪伴,心裡也難免有恐懼和害怕,跟他們用方言說話,能很快對我們產生信任。」

「使用呼吸機時請勿張口呼吸,張口呼吸容易造成肚子脹」……一張張A4紙上印著黑色大字,清晰醒目,將隔離病房裡的一句句常用語裝訂在一起,就是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流傳使用的《護患溝通手冊》。「黃岡當地的方言跟咱們山東方言差別很大,患者說話語速一快,我們就很難聽懂。」張靜靜回憶,剛開始接收患者的幾天,交流溝通成了擺在醫療隊隊員面前的一道難題。不僅如此,由於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聲音難以傳出,想讓病人聽清楚一句話,張靜靜和同事基本靠「喊」。於是,張靜靜開始著手製作一個手冊,用簡單明了的文字表達醫護們的意思,一開始只有20頁,後來,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溝通本」幾經修改補充,形成了現在的《護患溝通手冊》。「我把它分成了兩部分,前面是常用黃岡方言與普通話的對照,後面是護患溝通中常見問題的答覆。」

讓張靜靜印象深刻的是一位60多歲的患者,他從其他醫院轉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來的時候只穿了一身秋衣秋褲和一雙一次性拖鞋。「我趕緊嘗試用黃岡方言跟他交流。」張靜靜和同事找來一身衣服和一雙鞋子送給老人,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悉心治療和照顧下,老人已成功治癒出院。「在隔離病房內,他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關心和安撫有時比治療還重要。」張靜靜說。

含淚感謝,患者出院表示一輩子都會記得她

2月8日,兩位患者出院時含淚感謝張靜靜,表示一輩子都會記得她。

「咱們年齡相仿,都是80後,我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你們山東人對我們的幫助,我可能會一輩子記得,有個女孩叫張靜靜,記得您是如何把我們一步步從死亡的邊緣拉回,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激。」患者出院前對張靜靜說的話,令她十分感動。

「兩位小姐姐,拉著我的手,一起為中國加油,為黃岡加油,為山東加油!」張靜靜在日記中寫道,和好起來的患者一起為黃岡和山東加油,那種心情令她十分難忘。

回家這天,黃岡人民送來熱乎乎的煮雞蛋

「煮雞蛋是黃岡老區人民的傳統,雞蛋送給最親的人。」3月 21日,出發前,張靜靜收到了黃岡市民送的一籃子煮好的雞蛋和一幅漂亮的畫。

「這是一群多麼可愛的人,我們對黃岡的幫助如果是滴水之恩,他們回報給我們的是湧泉之數,況且,杏林門下,救死扶傷,責無旁貸。」張靜靜說,黃岡市民拿出了最高的禮節歡送山東醫療隊員。

在黃岡這段時間,和黃岡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們就像我的親人,我會回來看他們的。張靜靜說,將來一定還會再回黃岡的。

來源:新京報、經濟日報、人民日報綜合

相關焦點

  • 球王突發心臟驟停去世!專家有話說
    三湘都市報11月26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羅佳藝 楊正強 實習生 龍飛鵬)據多家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25日上午,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離世,享年60歲。一代球王,傳奇落幕。無數球迷哀痛的同時,「心臟驟停」這一詞也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
  • 英國醫學雜誌:好的醫患溝通是一種治療
    高質量的醫患交流不僅能夠減少醫患糾紛,而且還可以使患者獲益,減輕患者疼痛。這個病例讓Anita教授更加重視醫患交流的重要性。 Kaptchuk醫學博士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論文中指出,醫患之間的交流對於患者來說,實際也是一種治療方式,尤其是對於慢性疼痛病程患者的治療效果等同於藥物治療。
  • 張靜靜「暗夜裡的一束光」熄滅了,有種心臟驟停跟「精神性」有關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齊鈺)2020年4月6日晚10:57,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發布官方消息: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在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經醫院組織全院專家力量、動用全部可能手段全力救治無效,於2020年4月6日18時58分逝世。
  • 深圳這家醫院3D列印助力醫患溝通
    病情溝通時,考慮到患者年歲較大,且大多數的CT、核磁共振影像的檢查結果看起來都是黑白光影,非專業人士無法辨識,患者和家屬對此難免會忐忑,在醫院3D實驗室的積極配合下,通過導入CT數據,僅僅4個小時,用特質材料列印出形狀完全相同且內部結構層次分明的仿真髖關節模型。
  • 2019醫學倫理學試題庫:醫患溝通案例
    2019醫學倫理學試題庫:醫患溝通案例 案例:患者,女性,23歲,銀行職員。性格開朗,積極上進,注重自身形象和修養。患者因自己是單眼皮並伴有內眥贅皮,使人感到總有一種未睡醒,沒有精神的感覺。
  • 突發!球王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RIP
    號角報消息,馬拉度納突發心臟驟停,情況危急。隨後號角報更新報導,馬拉度納去世,享年60歲。馬拉度納是公認的球王,也是貝利之後最偉大的球員,馬拉度納一生榮譽無數,是阿根廷的英雄,一己之力帶領阿根廷登頂世界之巔。
  • 2018醫學倫理學:如何對待醫患關係?
    (2)醫患溝通不夠。(3)醫務人員違反診療常規或診療水平欠缺,因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三、立法司法方面:(1)目前我國現行的醫療糾紛解決機製程序複雜,耗時較長且往往難以做出公平合理的裁決,因此一部分患者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放棄費時耗財的法律途徑,轉而選擇「醫鬧」。(2)在面對醫療糾紛時往往選擇謹慎介入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惡性「醫鬧」。
  • 你以生命相託我必全力以赴 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
    你以生命相託我必全力以赴  ——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在對病人進行俯臥位通氣圖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提供  【決戰最前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醫護人員全力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先後派出四批援鄂醫療隊共計150名隊員。其中第四批醫療隊131人,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兩個重症病區。
  • 「醫患群」成常態 外科醫生微信加了兩千名患者
    隨著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醫患交流不局限於醫院內,微信、QQ等社交軟體裡的醫患溝通正在成為常態。  醫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況增多,有的醫生甚至存了近兩千名患者的微信。  對此,有醫生認為,這些即時通信工具方便了醫患交流,雙方獲益;有醫生則坦言,佔據了不少私人時間,並且通過網際網路談疾病「有風險」。
  • 重慶一待出院新冠患者突發心臟驟停死亡,屍檢發現肺部深處隱藏完整...
    重慶一待出院新冠患者突發心臟驟停死亡,屍檢發現肺部深處隱藏完整毒株  olivia chan • 2020-04-30 15
  • 53歲女性CT檢查時突發心臟驟停 這些壞習慣可能你也有!
    誰也想不到,現在看起來面色紅潤的張女士,一個月前卻因為突發心臟驟停,危及生命,慶幸的是,張女士發病的地點在醫院,得到了醫護人員及時有效的救助。CT檢查時 突發心臟驟停9月9日,張女士因覺左肩不適3天,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渝中分院心內科門診就診。
  • 在火鍋店給援鄂護士買單的小姐姐找到了!
    10日下午,記者輾轉聯繫上悄悄買單的愛心小姐姐朱倩,她是長沙一家媒體的工作人員,朱倩回憶,當天,火鍋店實行排隊就餐制,她在門口登記個人信息後進入店內看菜單,無意聽到旁邊一桌人談話裡提到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工作經歷,她猜想,他們是抗疫一線回來的護士,之後,朱倩找到前臺為他們結帳,不想去打擾護士們,她隨手在收據上寫下留言,「當時只是發自本心,沒有想太多。」
  • 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去世!這是個什麼病?一戒二控三調防猝死
    心臟驟停是個什麼病?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帶走馬拉度納的「心臟驟停」這個病症。  李醫生認為,心臟驟停的關鍵還是在預防。李醫生總結了一下「心臟驟停」的預防心法「一戒、二控、三調」。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一戒——戒菸  要遠離心臟病,首先要戒菸。目前已經被證實的是,任何人在任何年齡戒菸均可獲益,且戒菸越早、持續時間越長,健康獲益越大。
  • ...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年僅60歲!他遭遇的這個病為何愛對老年人...
    當地時間25日上午,阿根廷球星馬拉度納在其位於阿根廷蒂格雷的家中突發心臟驟停並去世。數日前,他曾在接受腦部手術後一直在那裡居住。據悉,馬拉度納在10月30日剛剛度過60歲生日。9輛救護車緊急前往救治,沒能搶回他據阿根廷《國民報》報導,馬拉度納在25日上午在家中遭受心臟驟停,共9輛救護車緊急前往救治,但他最終因救治無效去世。
  • 國泰君安證券:心臟驟停形勢嚴峻 AED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生命無價,中國心臟驟停形勢嚴峻。心臟驟停是中國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死亡人數為54.4萬/年,位居世界首位,搶救成功率僅為1%。
  • 法官工作前移 化解醫患糾紛
    2月28日,記者聯繫上道成公司的負責人徐志偉,他說,2010年後,公司已轉型,工作重點從「防糾紛」轉移到「防風險」中來,目前在解決糾紛上做的不多,主要是防範糾紛的發生,見證醫患溝通,看醫生給醫患的報資是否真實全面,看患者對牽扯的手術支出是否真正理解,監督是否違反了相關規則、法律法規。
  • 不要讓醫患關係阻礙醫學的進步!(一份來自高中生的調查報告)
    醫科是曾是很多優秀年輕人的不二選擇:是父母親那代人很難進入的專業,同時也是在學習以及今後的工作中很辛苦的專業。一位湘雅醫學院畢業的伯伯聽圈內朋友和同學們說起:現在醫學院早已不是頂尖學生的目標,錄取的分數也一降再降。而且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醫。就連他很多已是主任專家級的同學們,也少有人支持自己的孩子也當醫生。
  • 「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圓桌論壇成功召開
    」系列活動之新編 0013)於11月27日晚舉行,五位嘉賓在主講老師王明旭教授的組織和主持下,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250餘名臨床專業研究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醫學人文課程。這次課程是創新的嘗試,不再只由教師為同學們授課,而是將患者、醫生和律師請進醫學生的課堂,為醫學生講述「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
  • 一男子心臟驟停7分鐘,甦醒後畫出「死後世界」,科學難以解釋
    時年67歲的他,曾因為一次意外事件,迅速躥紅。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希夫曾在一次演出之後,和妻子外出吃飯。酒足飯飽之後,他駕車載著妻子回家,一路上說說笑笑,好不快活。然而,在他回家之後沒多久,卻心臟病突發,倒在了地板上。妻子見到後,立刻打了急救電話,將生命危急的希夫送往醫院。
  • 援加彭第22批中國(天津)醫療隊關於高血壓病的科普宣講
    心內有「加」,協「利」抗「壓」第22批中國(天津)援加彭醫療隊關於高血壓病的科普宣講文案:蘇全(心內科)審核:王玲玲(醫療隊隊長)2020年1月12日上午9時,第22批中國(天津)援加彭醫療隊副隊長、來自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蘇全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