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隕石撞地球證據 確定撞擊約2.15億年前

2020-12-04 搜狐網

  據新華社東京11月6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日本中部地區岐阜縣的地層裡發現了約2億年前的隕石成分,而它們很可能是當時一顆巨大隕石撞擊現在的加拿大魁北克省時飛散的痕跡。

  研究人員發現,在巖石中厚約5釐米的黏土層中含有高濃度的銥和鉑等元素,濃度是通常地表中濃度的50至2000倍。這些元素是隕石中特有的,在地表中通常只微量存在。另外,這處巖石中還含有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的特殊礦物。研究人員由此認為,巖石是由於撞擊而飛散的隕石成分和塵埃降落堆積形成的。

  由於地層上下含有海洋浮遊生物化石,所以可以確定撞擊時期是在約2.15億年前,這與北美附近菊石和爬蟲類等的大規模滅絕時期相吻合。

相關焦點

  • 有證據!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致海洋生物大滅絕
    (原標題:有證據!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致海洋生物大滅絕) 【有證據!
  • 日現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證據 或致大量生物滅絕
    日現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證據 或致大量生物滅絕資料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12月2日報導,日本熊本大學教授近日在日本岐阜縣和大分縣發現一顆2億年前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時釋放的能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30億倍,可能導致當時大量生物滅絕。
  • 44億年前的行星撞地球,不只撞出了月球,還撞出了地球生命
    44億年前一場大碰撞,不只撞出了月球,地球也在這次大碰撞中獲得了大部分碳,氮和其他生命必需的揮發性元素。 44億年前,地球有點像今天的火星,地核含有揮發性元素,但除了地核以外的矽酸鹽質地層區域(全矽酸鹽地球,簡稱BSE),氮、碳、硫等揮發性元素卻相當貧乏,而地核不與地球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但它上面的一切(地幔、地殼、水圈和大氣)都是相互聯繫的。
  • 人類對小行星撞擊「又愛又恨」,南極隕石發現火星「生命」證據?
    2013年2月15日當地時間上午09:15,車里雅賓斯克市發生了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數萬人目擊卻有非常多的視頻流傳。這個小行星在進入大氣層時至今約有15米,重量近7000噸,並且以每秒18公裡的速度向車里雅賓斯克士飛來,對你沒有聽錯每秒18公裡也就是六萬多公裡每小時。這個小星星還在地外空間時,它的軌跡行蹤不被任何地方的設備的探測到知道。
  • 英發現巨大隕石撞擊地 美媒:直徑1千米隕石12億年前撞擊地球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們認為,他們找到了英倫三島有史以來受到最大規模隕石撞擊的地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10日報導,在距今12億年前的遠古時期發生了那次隕石撞擊,有關證據最早於2008年在位於蘇格蘭西北部的阿勒浦附近被牛津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
  • 科學家在最近撞擊地球的隕石中發現了水流動的證據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最近撞擊地球的隕石中發現了近期水運動的證據,研究人員考察了過去100年內撞擊地球表面的碳質軟骨隕石(CC)隕石後發現,水運動的證據意義重大,因為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上存在的水來自於隕石。但贊同這一理論的科學家們卻很難證明這一點,因為迄今為止回收的隕石中並不含有水。
  • 研究揭地球最古老撞擊構造:22.29億年前隕石撞擊西澳
    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亞拉布巴隕石坑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撞擊構造之一,但其精確年齡一直未知。1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亞拉布巴隕石坑或為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撞擊構造,精確年齡為22.29億年±500萬年,大約為地球年齡(45.5億年)的一半,超過此前紀錄2億多年。
  • 一顆流星在80萬年前撞上了地球,現在證據被人類發現!
    原來大約80萬年前,一顆流星以相當大的力量撞擊地球,以至於爆炸產生的閃亮的黑色巖石碎片覆蓋了地球10%的面積。這些被稱為tektites的由熔化的陸地巖石組成的玻璃狀水滴散布在從印度支那延伸到南極洲東部、再從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各處。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造成這些斑點的撞擊的證據。
  • 隕星撞地球:導演2.51億年前史上最大的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我們發現的種種跡象顯示,地球歷史上的兩次最大的物種大滅絕看來都和隕星撞擊地球有關」。他們表示,發生在大約2.51億年前的那次大衝撞極有可能導致了全球90%的物種滅亡,這比六千六百萬年前的隕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等物種滅絕要嚴重和恐怖得多。
  • 隕石撞擊地球的可怕後果
    隕石撞上地球是可怕的對人類來說是毀滅性的恐懼。那麼這些碎片如果撞擊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我們人類又該怎樣有效的採取措施呢?隕石撞擊地球造成的力量有兩個原因:動能和勢能。我們都學過物理速度越大動能就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質量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大小隕石撞向地球的後果。
  • 2.5億年前隕石撞地球,導致地球96%生物滅絕,也因此造就了人類
    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災難,並且每次災難都會導致成千上萬的物種滅絕。而這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史稱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此次災難共造成了當時地球96%以上的生物消失,海洋幾乎全部蒸發。
  • 11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致15%物種滅絕?來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據日媒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研究團隊近日在太平洋南鳥島附近海底,發現了距今1100萬年的巨大隕石撞擊痕跡,研究團隊表示,這或許與當時發生的生物滅絕有關。此前,多個研究團隊在南鳥島附近海域海底進行資源調查時,都在不經意間發現了這處銥、鉑等元素超出標準值數十倍的地方。
  • 科學家預測 2036年隕石撞地球
    據中新社2月26日電據新加坡媒體報導,一批國際科學家預測,地球正面臨一場浩劫。一個名為阿波菲斯的隕石可能於2036年4月撞擊地球,它撞擊的面積非常大,幾乎等於整個英格蘭。  最近在美國舊金山開會的天文學家、科學家及外交官提醒人類,要謹記在月曆上圈出2036年4月13日,屆時阿波菲斯將非常接近地球。
  • 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碎片散落各地,撞擊地點成謎
    地球東半球20%的表面都散落著某種巖石,這種黑色有光澤的玻璃隕石遍布大洋洲。科學家們知道它們來自於一次隕石撞擊,但一直未能找到撞擊地球的隕石坑。最近有一組科學家似乎找到了這個隕石坑,這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隕石獵人前往尋找隕石。
  • 新證據表明,至少在43億年前,巨大的隕石撞擊促進了月球地殼形成
    安大略皇家博物館領導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代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隕石撞擊直接相關。科學家們對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任務期間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收集到的一塊獨特的巖石進行了新的研究。他們發現,它含有礦物學證據,這表明它是在極高的溫度(超過2300攝氏度/4300華氏度)下形成的,因為只有在大的撞擊事件中,行星外層巖石的熔化才能實現。在這塊巖石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先前存在的立方氧化鋯,這是一種礦物相,常用作珠寶中鑽石的替代品。
  • 小行星12億年前撞擊英國 科學家現確認隕石坑位置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外媒10日報導,牛津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撞擊坑,該撞擊坑是英國有史以來撞擊的規模最大的小行星留下的,位於蘇格蘭和外赫布裡底群島之間的海床上。湯珺琳 攝據報導,2008年時,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肯•阿莫(Ken Amor)在蘇格蘭高地進行地質實地考察時,在一個叫Stoer的小村莊裡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巖層,這個巖層被稱為Stac Fada成員(SFM)。之前的研究人員推測,這些與眾不同的紅砂巖來自一座火山,但阿莫意識到,巖石中的「奇怪的綠色斑點」有可能是隕石的特徵。因此,阿莫把SFM的樣本帶回了牛津檢測。
  • 地球最古老隕石坑22.29億年前撞出
    【新華社微特稿】研究人員利用一種高技術測年法測定,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亞拉巴巴隕石坑為22.29億年前隕石撞擊地球形成,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古老隕石坑。據法新社21日報導,亞拉巴巴隕石坑「年齡」首次被確定,比先前已知地球最古老隕石坑年長2億年。
  • 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44億年歷史「黑美人」隕石揭示火星早期經歷了一次撞擊
    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44億年歷史「黑美人」隕石揭示火星早期經歷了一次撞擊(Credit: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神秘的地球uux.cn這塊巖石並非來自地球,它來自火星。Bizzarro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這塊有44億年歷史的「黑美人」隕石僅重15克,他的研究小組就此揭示了幾乎貫穿火星整個歷史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爆發記錄。
  • 隕石撞地球 砸到哪裡最具殺傷力?
    隕石撞地球 砸到哪裡最具殺傷力?同樣是巨型隕石,給地球造成的傷害卻差異懸殊。面對這一奇怪的現象,有些地質學家給出了一種解釋:隕石撞擊的災難程度,可能和撞擊的位置有關。  問題的關鍵在於,隕石撞擊點有沒有埋藏豐富的有機物。日本東北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指出,6500萬年前那顆最著名的隕石可能就沒挑好撞擊點,一頭扎進了富含有機物的地層,造就了恐龍滅絕的末世浩劫。  說起當年那顆隕石,不得不為恐龍的悲摧運氣嘆息。
  • 行星「撞」地球?10年來最近距離!毀滅性撞擊是否還存在?
    ,一顆編號為「2019 OK」、直徑57-130米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2020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0000米的巨大星際巖石以超過57100公裡/小時的速度與地球擦肩而過2020年4月29日,一顆編號為「1998 OR2」、直徑約4.1公裡的小行星飛越地球2020年6月6日,一顆編號為「2002 NN4」、直徑約580米的小行星飛越地球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