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發現巨大隕石撞擊地 美媒:直徑1千米隕石12億年前撞擊地球

2020-11-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們認為,他們找到了英倫三島有史以來受到最大規模隕石撞擊的地點。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10日報導,在距今12億年前的遠古時期發生了那次隕石撞擊,有關證據最早於2008年在位於蘇格蘭西北部的阿勒浦附近被牛津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據他們發現的殘骸沉積物的厚度和範圍表明,一顆寬度約為1千米的隕石撞擊地球,由此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形成了隕石坑,但隕石坑的確切位置一直是個謎。

在英國《地質學會會刊》雙月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的肯·阿莫爾博士帶領的研究小組,展示了他們是如何確定這個隕石坑的位置是在蘇格蘭海岸線一個偏遠地區以西15至20公裡處的。這個隕石坑已被明奇盆地的水和年代較近的巖石所掩蓋。

阿莫爾說:「巨型隕石撞擊期間形成的物質在地球上很少能保存下來,因為會被迅速侵蝕,所以說這是一項非常激動人心的發現。那顆隕石落在了一個古老的裂谷中,新的沉積物迅速覆蓋住了撞擊殘骸這才得以保存下來,這也純屬偶然。下一步我們將在位於明奇盆地的目標區域進行詳細的地球物理學勘測工作。」

相關焦點

  • 五萬年前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為何沒有看到隕石?
    隕石坑,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它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撞擊坑的中心往往會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擊坑內常常會充水,形成撞擊湖,湖心則有一座小島。巨大的隕石坑丹尼爾·巴林傑是第一位將一個地球上的地質形態確認為隕石坑的人,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傑隕石坑。但是當時他的理論沒有獲得很多支持者,當時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地球上沒有遺留下來的撞擊坑。
  • 隕石撞擊地球的可怕後果
    隕石撞上地球是可怕的對人類來說是毀滅性的恐懼。那麼這些碎片如果撞擊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我們人類又該怎樣有效的採取措施呢?隕石撞擊地球造成的力量有兩個原因:動能和勢能。我們都學過物理速度越大動能就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質量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大小隕石撞向地球的後果。
  • 11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致15%物種滅絕?來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據日媒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研究團隊近日在太平洋南鳥島附近海底,發現了距今1100萬年的巨大隕石撞擊痕跡,研究團隊表示,這或許與當時發生的生物滅絕有關。此前,多個研究團隊在南鳥島附近海域海底進行資源調查時,都在不經意間發現了這處銥、鉑等元素超出標準值數十倍的地方。
  • 直徑800米左右的隕石撞擊地球,可以讓地球毀滅嗎?
    6500萬前那顆導致大量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直徑10公裡,那都沒有讓地球毀滅,直徑800米的小行星能掀起多大的波瀾呢?不過很多生物會受到影響或滅絕或數量大大降低。1千米以下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在地球歷史上時常發生,地球歷史上可能遭受過一顆大小相當於火星的太陽系原始行星的撞擊,使得地球地表物質被大量剝離,這顆原行星的撞擊也沒有使地球徹底毀滅。要想將地球完全毀滅,所需要的能量最低也要超過重力結合能,地球物質質量萬萬億噸,要想完全破壞地球,就是太陽爆炸也可能做不到。
  • 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碎片散落各地,撞擊地點成謎
    地球東半球20%的表面都散落著某種巖石,這種黑色有光澤的玻璃隕石遍布大洋洲。科學家們知道它們來自於一次隕石撞擊,但一直未能找到撞擊地球的隕石坑。最近有一組科學家似乎找到了這個隕石坑,這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隕石獵人前往尋找隕石。
  • 假如一顆500公裡直徑的隕石撞擊地球 將會怎樣?
    據英國《每日快報》報導,地質學家已經發現大約在78萬年以前,地球遭遇了隕石的多次撞擊。通過搜尋隕石和小行星碎片中存在的一種天然玻璃——玻隕石,海德堡大學的專家們能夠確定地球遭遇撞擊的準確時間。研究人員對收集於亞洲、澳大利亞、加拿大和中美洲的隕石樣本進行分析後,發現這些隕石几乎是在同一時間撞擊了地球。
  • 10公裡直徑的隕星,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隕石不見的真因
    有人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去哪了?在漫長的6500萬年的時間跨度面前,我們別說要尋找的是一顆直徑達到10km的隕石,就是加大100倍,也會塵歸塵土歸土的。這裡就是一個知識點,大家記住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天外隕石滅絕說的實錘——並不是靠找隕石碎片——而是靠測量地質元素"銥"的豐度判定的。
  • 直徑10km隕石若撞擊地球,將毀滅文明,中國專家提出拯救人類計劃
    60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隕石撞擊在尤卡坦半島上,毀滅了地球上的霸主~恐龍。恐龍以後的世界,哺乳動物加速繁衍,最終誕生了人類。6000萬年以後,這次撞擊的痕跡只能在高空的衛星圖上依稀可辨。如果要直接了解隕石撞擊的規模,美國亞裡桑納州有一個現成的例子。
  • 人類歷史上五次神秘的隕石撞擊地球事件
    隕石也稱「隕星」,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地球歷史上發生過許多隕石撞擊地球事件,最著名的有以下五個。5、昂西塞姆隕石事件昂西塞姆隕石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隕石,它1492年11月7日墜入法國的昂西塞姆小鎮,這顆重149公斤的隕石落入小麥地裡。隕石若干部分部分被收入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其中最大的一塊被安放在昂西塞姆王宮裡。
  • 隕石撞擊地球的速度為什麼介於11.2千米每秒和72千米每秒之間?
    通過追蹤流星的軌跡可以發現,那些碎塊就是來自太陽系,其中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隕石的主要來源。從太陽系外飛進太陽系的天體,目前人類只發現了一例,那就是2017年發現的奧陌陌,它正飛離出太陽系,不會墜落在地球上。
  • 隕石撞擊形成了地球的板塊構造嗎?
    該大學行星研究中心的 Craig O』Neil 對隕石撞擊開展了研究,並將成果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他解釋了地球形成的前 5 億年裡發生了什麼——這一時期被稱為「冥古代」,更詩意的比喻是「地質黑暗時代」。圖丨藝術家對隕石撞擊地球的想像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否具有移動的板塊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主要是因為早期的地殼幾乎沒有保留下來。
  • 不同大小的隕石撞擊,會對地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俄羅斯發生2次
    不同大小的隕石撞擊,會對地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俄羅斯發生2次許多科幻災難片裡面都有隕石撞擊地球的橋段。而這也是許多科學家設想的。地球災難或末日的可能性之一。。現在人類還沒有辦法對抗這樣的災難。你們認為恐龍的滅絕就是。
  • 研究揭地球最古老撞擊構造:22.29億年前隕石撞擊西澳
    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亞拉布巴隕石坑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撞擊構造之一,但其精確年齡一直未知。1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亞拉布巴隕石坑或為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撞擊構造,精確年齡為22.29億年±500萬年,大約為地球年齡(45.5億年)的一半,超過此前紀錄2億多年。
  • 小行星撞擊地球!面對地外天體威脅人類準備好了嗎?
    能引起全球性災難為標準(也就是大約幾公裡-十幾公裡量級的撞擊物)對地球來說,這樣的撞擊平均每1000萬-1億年發生一次,7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大撞擊差不多是十幾公裡的撞擊物,平均一億多年才發生一次(呵呵,即使這麼罕見的撞擊也沒有滅絕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其實都有著與月球類似的遍體鱗傷、千錘百鍊。
  • 美科學家:隕石撞擊才是真相
    第一種是,天外隕石撞擊了地球,才導致了恐龍的滅絕。而這顆隕石直徑為10公裡左右,其撞擊形成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直徑為180公裡(在墨西哥灣保留了一部分隕石坑)。第二種則是火山爆發說。因為在印度發現了6600萬年前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痕跡。有科學家據此認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才引發了地球氣候變化,恐龍無法適應新環境,才走向了滅亡。
  • 80萬前有顆隕石撞擊了地球,隕石坑的位置卻難住了科學家
    如果說星球是這幅畫卷的主角,那麼小行星和隕石就是點綴,它們並不發光,卻一樣是宇宙天體系統的一部分。不過說實話,這些隕石和小行星要是「安分守己」,我們還可以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它。當它們不安分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威脅,致命的威脅。地球上的隕石坑就是證據,據不完全統計,大型隕石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20個,就連南極洲都有一個直徑超過300公裡的隕石坑。
  • 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其撞擊點現已基本確定
    幸好我們地球有著一層厚厚的大氣,當小行星闖入大氣層時,會因為自身極高的速度而強烈地壓縮它前方的空氣,並在因此而產生的高溫中大量地損失自己的質量。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撞向地球的小行星還沒落地就已經燒完了,但某些個頭很大的小行星卻不會被高溫耗盡,它們的殘餘部分(就是我們常說的隕石)會攜帶著巨大的能量狠狠地砸在地球表面,從而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巨大的災難。
  • 發現巨大的隕石撞擊,加熱到2300度,形成了月球地殼的一部分!
    以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為首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老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的隕石撞擊直接相關。科學家們對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在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任務中運回地球的一塊獨特巖石進行了新研究。
  • 隕石撞擊的威力有多大?核彈只能算是撓痒痒
    在NASA鍥而不捨的追蹤了他二十年,就在不久前,通過小行星軌道計算,NASA終於表示,這貨基本上沒什麼可能上地球了,輝哥在此也告訴大家不用擔心了,因為目前地球周圍已經有90%的天體被發現,為了保護地球,科學家們嚴格追蹤每一顆存在潛在危險性的天體。
  • 沙皇炸彈5000萬噸TNT當量,和隕石撞擊相比,誰的威力更大?
    人類研製過威力最大的核武器為前蘇聯的沙皇炸彈,其TNT當量為5000萬噸,這幾乎是廣島原子彈的3000倍(約2萬噸當量)。沙皇炸彈爆炸後形成了直徑4.6千米的火球,50公裡之內的房屋全部被摧毀,500公裡之外的芬蘭當地玻璃都盡數被震碎,在萬裡之遙的美國還檢測到劇烈的5.6級地震。可以說這場爆炸的影響幾乎遍及全球,威力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