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這句話有道理嗎?

2021-01-09 村裏白哥黑嫂

小時候經常聽人說這麼一句話: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那時候聽的懵懂,並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大概意思是能明白的,說這樣的一句話,是想來評價一個人的優劣。

長大後,經歷過了一些事後,自己也漸漸有了人生感悟,於是對這句話又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時明白這些話其實是多少代人的總結,他們用經驗和經歷總結出這樣的話,是想來告誡後人和規勸後人。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想說明個啥意思?有道理嗎?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 這句話想說明個啥意思

以前我們村有個年輕人,家裡生活條件算是一般,不算好,也不差,就是村裡普通人家。他從小喜歡做生意,十幾歲時就趕著驢車去集上賣東西,不到二十歲時自己買了三輪車,主要拉農藥。

後來他縣城開了農資門市,而且是那種很早下手的,他的生意非常好,年紀輕輕已經成為了富人,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全靠自己,讓人羨慕的同時,還被人欽佩。

這個人一旦有錢了以後,周圍難免會圍繞一批只會拍馬屁的人,他身邊也不例外,一來二去就迷上了賭博,結果幾年時間就把自己掙的錢給輸光了,生意也給做黃了,等於從山頂跌到了山腳下。

見他窮了,平時那些在他身邊拍馬屁的人成為了最噁心他的人,逢人就說早看出他守不住自己的財,他就是個小人,小人得志不長久啥的。

他自己估計也挺震動和後悔,也的確頹廢過一段時間,幸好他老婆沒有離開他,平時啥也不幹的老婆這時候開始賣涼麵,走街串巷的賣,用來養著他。

他感覺這樣不是辦法,於是自己開始賣滷肉,先是推著輛三輪車,上面擺兩個大盆,後來就租賃了門面,誰也不曾想到,僅僅幾年後,他的生意又是越做越大。

只不過現在他非常低調,雖然經營著滷肉店和水產店以及熟食店,但他沒有了以往的張狂,安安靜靜,只是以前那些拍馬屁的人他也再沒有接觸。

這是個普通的例子,這個例子很土,可卻是發生的事實,他的生意做得算大嗎?並不是,可推而論之,這就是典型的能大能小是條龍,假如他農資店生意黃了以後,他從此頹廢下去,那就是典型的只大不小是條蟲。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我們看某句話,想要明白有沒有道理時,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其實是相對來說的,它不是絕對的。因為這些道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眼光的長遠而產生變化。

但有一類話是用來做警示的,這類話並不少,像是一些教人孝順的,孝人學習的,還有教人做人道理的,這類就不會有大的變化。

這句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也是這樣,這句話是永遠會有道理的。

做人,永遠不會一帆風順,該張揚時可以稍稍張揚,該低調時就需要低調,能大能小。可以吃山珍海味,也可以吃粗茶淡飯。

有些人是只能打不能小,甚至是裝著大來隱藏小,這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一定要明白,人是群居的,一個人是什麼人,有沒有本事,有沒有錢,別人在心裡都是有個譜的,所以不要擺些無所謂的譜。

像是有些人,兜裡有多少錢,家裡就有多少錢,就是要把錢都裝在身上,買東西時一把都掏出來,意思是看我多有錢,這有意思嗎?

裝著很大,其實別人認為你很小。

這是個看似不相關的例子,但老話之所以迷人,是因為不同的人能推出不同的感悟,當一個人只能打不能小時,經點坎坷就頹廢了下去,再沒有翻身的時候,這就是條蟲。

所以,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以前有,現在仍然有。

最後:最後黑嫂仍然要說,所謂大,所謂小從來都是相對來說的,並沒有個具體的標準,所以不要輕視自己認為的大,也不要去鄙視別人所謂的大,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失敗時不氣餒,成功時不嬌縱,這就算是明白了這句話中的含義,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俗語: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啥意思?你是哪一類型
    當今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為什麼有些人會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還是對老祖宗留下來的處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在我們耳邊響起的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常說:「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是像條龍一樣還是和條蟲一樣呢?大家做的到底屬於哪個類型呢?
  • 農村老話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老話,有很大一部分是教人要勤勞致富的。但同時,一些農村老話在被解讀時是會產生歧義的,比如這句「頭無腦油腳無汗,一生都是窮光蛋」。很多人理解這句話時,首先會想著要想不是窮光蛋,必須得具備這兩樣,於是變著花樣去解釋怎麼樣有腦油,怎麼要讓腳出汗。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很多人就會說這是因為上輩人把聰明才智給用完了,洩露天機太多,所以後輩人來償還了。其實,這麼理解這句俗話是錯誤的,這句俗話說的其實是人情世故,並不是什麼玄奇迷信。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請問這句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立冬,天氣挺風和日麗的,從今天開始就代表著冬天正式來了,夜長晝斷的情況將繼續拉大,現在我們菏澤這裡基本上下午不到六點,天已經完全黑好了,而早上六點鐘天色還不明朗,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作何解釋吧!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看看大家怎麼說?
  • 俗語:「吃飯像條龍,做事像條蟲」,你是這樣的人嗎
    在民間有許多有意思的俗語,有些是誇讚人,有些是則是嘲諷,通過簡單的句子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由於風土人情的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著專屬的方言和俗語,許多外地人不知道還會鬧出笑話,但也有許多是無論哪裡的人聽了之後都能分出來好賴,比如:「吃飯像條龍,做事像條蟲」,相信大家隱約能猜到講的是什麼意思。
  •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這句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農村俗話,而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順口溜,多出於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口中。當看到這句話時,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抬起自己的手,仔細看一下小指和中指,也許此時就在看。這句話究竟想表達什麼?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一、這句話啥意思這句話出自《名賢集·五言集之一》。段落完整版是: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萬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我們看這句話的原本含義,它是有些頹廢的。說的是人這一生,所有事情和命運都是註定的,就算是一生忙碌其實都是白搭。
  • 「能娶富家丫鬟,不要窮家女」農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經常在農村生活的人,可能對一些古語並不陌生,這些話聽起來簡單易懂,但是也有一些不乏帶有迷信色彩,有的甚至被很多年輕人摒棄,那麼你聽說過「能娶富家丫鬟,不要窮家女」這句古語嗎?這些古語大部分都是由古代社會流傳下來的,我們也都知道,古代社會是比較封建的,思想也沒有得到解放,所以有些話是比較封建迷信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表面的意義來看也是比較好理解的,也就是說如果有那個條件,能娶到富家人的丫鬟,那麼都不要窮人家裡的女兒。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農村有著不同的文化,也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對於經常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來講,對於農村的一些習俗和文化根本就不陌生,而且已經見慣不慣了,但是對於外來人口而言,他們根本就不懂農村的一些文化,反而對農村只有一個主觀的認識,做出的評判也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理解。
  • 原以為薛蟠的「蟠」是條龍,沒想到是個蟲——角落裡的小潮蟲
    這不正是蟠龍的特點嗎——稱王稱霸,有毒,傷人。所以說,薛蟠薛文龍,這個名字起得相當貼切。——到這裡,似乎回答完畢了,可是並沒有,因為「蟠」還有另外一層含義。薛蝌,是抄書人把「薛虯」抄錯了嗎?試想,既然書中有「蟠虯」一詞,也就說明抄寫者完全能辨別虯字的寫法,為什麼到了「薛蝌」的名字上還會抄錯呢?所以筆者是不贊同周老這個觀點的。此外,更有《紅樓夢》研究者指出:在蒲松齡《聊齋志異》的《青蛙神》這篇故事中有這樣的內容:江漢之間,俗事蛙神最虔。祠中蛙不知幾百千萬,有大如籠者。
  •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小玉雖說現在的農村經濟想必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如此,如果對比城市和農村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農村的人來到城市以後都會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想法,雖然城市的繁華吸引了很多農村人,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農村老人常說「冬至不冷,夏至不熱」, 有道理嗎?
    而在農村就有老人常說冬至不冷,夏至不熱,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話說的有沒有道理呢。農村老人常說「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有道理嗎?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冬至那一天不冷,而夏至也不是最熱的時候。為可會這樣呢,按字面意思上來看,冬至不就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嗎?其實並非如此的,不管是冬至還是夏至都不是說天氣的,而是說太陽高度角的。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句話說的是什麼
    農民自給自足1.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句話看字面意思不難以理解,但是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冬不坐石,是因為冬天時,天氣會變得很冷,這時候石頭常年都經受這風吹雨打,而且冬季的時候,天氣更加的寒冷,還會下雪什麼的,坐在這麼冰冷的石頭上,自然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傷害。夏不坐木,是因為夏天的溼氣太重,而且木頭本身就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這時候再加上溼氣,木頭上肯定會有很多的潮溼感,坐上去也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影響。
  • 農村老人:男人屬雞命不強,女人屬羊守空房,這句話是真的嗎?
    農村老人:男人屬雞命不強,女人屬羊守空房,這句話是真的嗎?最近有報導說,我國有近3000萬單身男子,農村地區的單身男子問題更加嚴重。畢竟在很早以前就有重男輕女的情況特別是在農村,這個觀念到現在才有所改善。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這句話說的是啥意思
    在農村,農民的口中以後很多的老話俗語,這些俗語有些仔細一分析,其中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刻的。今天我們說一句農村的俗語,叫做「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這句話一些大人經常會說。對於這句話,你有沒有什麼理解?
  • 農村老話說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從古到今,關於親戚這類的老話被總結了很多,無一例外,這些老話沾到親戚都是說人情世故的,比如這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這句話前半句說的是人情世故,後半句說的是趨利避害。但兩者其實有關聯的,看似不相關,實則有關聯,這就是老話裡的藝術。具體該怎麼解釋?有什麼道理嗎?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蒙山農村這種蟲能聽懂人話!你耍過嗎?
    蒙山農村這種蟲能聽懂人話!你耍過嗎?, 對各類常見的小昆蟲更是愛不釋手, 【東南西北蟲】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玩具。 這隻長相平平無奇的紅棕色蟲蛹
  •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小夥伴相信都應該有聽過一些農村的老話,這些話一般來說都十分的好理解,這些話正是所謂的農村屬俗語。農村俗語也是農村的農民老一輩人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其中涉及到一些地理和氣節的知識,蘊含著一些大道理,直到現在我們聽到這些農村的俗語還可以受益匪淺。那麼小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其中的一句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道理嗎?一般到了秋天,就是收穫的季節,所以這個時候農民一般來說都特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