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個人知識體系難在哪裡?

2020-11-29 前瞻網

作者|田志剛 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

有網友在知乎問:

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是怎樣一種體驗,怎樣才算建好了,與建立之前看外界的眼光有什麼區別?

下面是我的一個簡單回答:

回答這個問題前得先定義什麼是知識體系,首先經常說的知識體系分2層:

第一層是知識本身的體系。

譬如牛頓的力學體系,它是有一個比較成熟、完善、穩定的結構。

按照百科的說法(這裡不深究這樣表述是否足夠嚴謹)「英國科學家牛頓綜合了天文學與力學,形成的一套的力學體系,主要包括有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第二層是個人的(你的)知識體系。

如果你是力學專業的研究生,可能需要對牛頓的力學體系真正掌握,因為這個是基礎知識。

如果你是個學文科的學生,大致你只知道這幾個定律的名字罷了。

通常我們指的知識體系是指第二層,外界已經有的知識經過個人的學習、做練習題或者實踐(完成任務、解決問題)、思考轉化成自己的(真正理解、能夠使用、能夠講清楚、能夠用來指導實踐等),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對於成熟的領域,外界的知識體系已經很明了、系統,那這個時候就是學習轉化的問題。

但很多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崗位上需要學習的知識並不明確,需要掌握的程度也不清,這就需要你不斷的在實踐中總結、提煉,只有經過學習顯性的內容再加上你的個人經驗和體會,並能夠用你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掌握,才能成為你的知識體系。

誰能最先總結出來、表達出來,誰就幹活的時候遊刃有餘,誰就是這個領域的高手。

這裡面不僅僅涉及到學習既有知識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外部知識跟你的情境結合能力,這也許是最難的部分。

每個人的知識體系一定是陳述性知識、流程性知識、場境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結合體,而不可能僅僅是書上寫的內容。

舉個例子,如果你做微信公眾號的編輯,愛好學習,但問新媒體傳播的知識體系該是什麼樣的,估計你也很難說清楚。

麻煩的是,你想去學習這個東西的話,就發現這個還不足夠成熟,還沒有大家都認可的成熟的知識體系在哪裡等著你去學習,這就是這個知識體系還不成熟的狀況!

在這個時候,其實也意味著機會:誰能最先總結出來,而且被實踐驗證靠譜,誰就是這個點上的創造者。

還有一個區別是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這個也要區分開。

任何一個在社會上生存的人,他所需要的知識一定是多結構的:

既需要專門技術的技術知識也需要人際知識,都需要涉及多個領域。

譬如前面提到的微信編輯,他除了需要文字處理的知識體系,是不是還需要會設計圖片、分析用戶需求等等。

福爾摩斯的知識結構包括:

文學知識--無。說明福爾摩斯不是文藝青年;

政治學知識--淺薄。說明福爾摩斯是專業人士,對於政治不感興趣;

植物學知識--不全面。在19世紀植物學是顯學,福爾摩斯雖然也掌握部分內容,但並不追求系統性和全面性;

地質學知識--實用,但有限;這個破案也會用到,但福爾摩斯學習這些知識都以破案為目的;

化學知識--精深;我國的傳統小說和故事裡面殺人也經常用到化學,譬如「大郎,把這碗藥喝了吧」中的各類毒藥都需要化學知識,這也是為什麼福爾摩斯化學知識精深的原因;

解剖學知識--準確,不系統。對人體的極度熟悉才能知道各類殺人的方法;

驚險文學--廣博。開拓視野,知道常見的、匪夷所思的害人方法,大腦裡有大量的可能性的儲備,才可能有效的去發現和推導;

英國法律--充分。偵探是手段,目的還是讓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這就需要用到法律。

知識結構是上面的幾個方向和領域,知識體系是具體的內容,例如關於文學的知識體系、關於政治學的、關於植物學的......

回到你的問題上: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是怎樣的體驗?

結合上面你其實可以看出來,即便是知識體系上,也有深度和廣度上的差異:譬如一個學初中物理的孩子跟一個力學專業的博士,他們在牛頓力學上的框架可能是一樣的,但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則會差異很大。

所以你說的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可以表述為基於你的當前和未來需求,對知識結構內的每個知識領域形成框架並掌握具體的內容。

如果有了這樣的體系,你分析和考慮問題時的全面性和系統性會提高,因為你大致知道全貌,不會顧此失彼。

做一個涉及這個知識內容的工作時能站在較高的層次上,在學習這個領域新東西的時候自動知道放到哪裡,學習效率會提高等。

知識體系不是已成不變的,尤其是在工作場景下的(它用到的知識不像經典的學問那樣具備高穩定性),是隨著技術、社會、需求的進步而增加、提升和完善的。

所以很難說這個知識體系建立完成了就結束了,這也是知識工作者的宿命,需要不斷持續的提升和完善。

那如何去建這樣的知識體系呢?

之前在我們公眾號裡面有很多個文章寫過,你可以去看看,類似於你這個問題的意思還有這個《當你真正NB的時候,自己能感覺得到!》。

譬如按照梁漱溟說的,真正搞定了是這樣子:

「學問裡面的甘苦都嘗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麼分數,那個是什麼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本文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如何真正把自己的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對於建立個人的知識體系,我的建議是找一個比較小的點,深入學習、思考、幹活、遍歷,最後做到既能夠用幾個關鍵詞(還包括關鍵詞之間的關係
  • 個人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是一個主題和領域內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及其關聯,包括事實概念類知識、操作流程類知識和領域問題的知識及其關聯關係。知識體系像葡萄樹上一串串的葡萄!個人的知識體系(你的知識體系)是指你掌握了該領域或者方向上知識的內部聯繫,能夠從更高層次、用更抽象的概念、邏輯連結起這些知識來。形成自己知識體系的本質是掌握更高層次的概念,並建立不同層級概念的關聯,能夠用概念統領你掌握的這些內容。
  • 卓越密碼:個人知識體系構建培訓提綱
    該課程以《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為基礎材料,主要講述高效學習方法和個人知識體系構建的過程,並通過現場練習的方式使學員掌握形成知識體系過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建議上課前已閱讀過《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當前該課程主要以內訓方式組織。
  • 初中物理知識丨如此清晰的知識體系哪裡找?
    老師總結得以下知識體系,不僅是對中學物理重要知識點的鞏固和反饋,更是對培養學生物理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落實。《光》知識體系(一)《光》知識體系(二)《機械與功》知識體系《質量與密度》知識體系《聲》知識體系《熱》知識體系《壓力與壓強
  • 三角函數很難?多年心血整理的知識體系,既全面又簡潔
    所謂知識體系,應儘可能簡潔,又要儘可能全面。然後再去按照自己理解和習慣進行填充細節。 高中三角函數既全面又簡潔的知識體系 很多同學覺得三角函數難學,公式太多?
  • 《認知覺醒》:個人認知能力體系構建的真相
    其實這不是個人能力不行,而是沒能建立個人的認知體系,才導致過往學習的經驗都不能復用,每次都重頭來過,就會非常耗費個人精力,同時也難短期內有成績。周嶺在《認知覺醒》在書中寫到的「觸動式學習法」,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建立個人認知體系,增加我們同時兼顧學習多項技能的概率。
  • 個人信息保護難在哪裡?需分類分級協同共治
    而今年9月,由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組成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通告,對81款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APP進行了集中曝光。個人信息保護難在哪裡「現在電子商務中的個人信息保護非常困難,我將其概括為『一問三不知』。」
  • 從0到1建立數據分析指標體系的底層邏輯
    如果缺乏數據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案,就會難以判斷整體業務發展狀況、難以衡量產品/活動效果等等。本文作者就如何從0到1建立數據分析指標體系的底層邏輯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數據本身是無用的,除非你從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洞察。
  • 發展知識體系的演化:從「懸置性」到「在場性」
    第二,經典發展知識體系中的個人、權利、產權、小政府和民主等要素均來自於這個階段的社會理論思想。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和盧梭的觀點中。他們的觀點為經典發展知識體系提供了追求個人自由,以個人權利為基礎的民主治理的理論基礎。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家霍布斯(Hobbes)和洛克(Locke)就是在自然科學的影響下展開研究的社會理論家。
  • 建立微信移動在線教學體系的思考和探索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推出「經濟學家夢工場」微信課堂,對在線授課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建立了以微信群為基礎,公眾平臺、直播間、微語音等平臺為輔助的立體化、系統化教學模式,實現了學生跨時間、跨地域學習的可能性,促進了微信移動在線教學體系在高校的運用和推廣。
  • 高中數學難死個人?學霸學起來跟玩兒似的,數學老師:我就這3招
    高中數學難死個人?學霸學起來跟玩兒似的,數學老師:我就這3招。 1.知識體系建立是關鍵,一顆大樹(數)在心中。 大多同學之所以感覺高中數學是因為沒有建立起知識體系,可能真的學到了知識,但是知識往往是零碎的。
  • 邊遠海島建立固(危)廢物收集處置體系
    提升美麗舟山建設 邊遠海島建立固(危)廢物收集處置體系  全市首個危險廢物收運暫存平臺在岱山縣岱西鎮的浙江宏鷹拆船有限公司設立,縣內11家中小企業產生的固廢垃圾被統一收集貯存,並運送至資質單位進行處置。
  • 如何建立知識網絡圖
    如何建立知識網絡圖  根據建立知識結構圖的目的,建立知識結構的步驟也劃分為兩步。 第一步:認真學好每一個知識點的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繫與體系結構    下面是建立知識網絡圖的兩條原則:  (1)由點及面  知識結構圖是由每一個單個的知識點組成的,每個知識點都是中學階段要求的必須掌握的基礎。所以,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好「點」。
  • 人類知識體系概論
    下面要講的是人類知識體系,看見這個名字大家就應該有個大概的印象了。人從吃生肉生血的時候就開始努力認識世界,零散的知識積攢到一起,逐漸集合形成體系,這就是人類知識體系。咱們後知後覺的思考這個體系的基礎問題時發現,這個體系的建立是需要前提的,是一個隱含條件--宇宙是整體的。
  • 宇宙大爆炸的最初物質從哪裡來?
    這是我個人的膚淺的認識。在生活中,我們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特別是不清楚某一東西來自於哪裡,比如說: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地球是從哪裡來的,銀河系又不是哪裡來的,直至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物質是哪裡來的?人類有了意識,有了思維,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但殊不知,這樣的知識體系是非常局限的。
  • 如何建立有效的網絡安全防禦體系
    踏實實驗室推出萬字長篇文章,踏實君結合十年團隊經驗和二十年從業經驗深度整理和剖析了網絡安全防禦體系如何有效建立,推薦閱讀預計20分鐘。網絡安全防禦體系方法論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已經更新了第四版(2019版),網絡安全防禦體系建立的核心目標就是風險可控,大家參考用吧。
  • (百度雲)個人知識體系構建訓練營
    (如果掃描不上,複製微信:1302885365添加即可)我剛好有《個人知識體系構建訓練營
  • 研究| 如何建立我國醫保信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建立醫療保障信用體系,推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為醫保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保障基金安全除了健全醫保法律體系之外,引入信用評價體系亦是醫保治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醫保信用綜合評價指標是建立醫保信用綜合評價最基礎、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構建醫保信用綜合評價體系的關鍵環節。
  • 高等數學難在哪裡?為什麼它成了無數大學生的噩夢,掛科無數
    高數就是高等數學,是大學幾乎所有理工科的必修課程.主要內容是微積分,還有微積分的一些應用.今天我們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高等數學很難,難在哪裡.學霸數學知識體系與高中完全不一樣.主要體現在有限與無限方面,高中數學階段都是有限的定量分析與解答
  • 4種知識分類,1個知識體系,教你學會高效學習
    04 知識體系1. 知識體系是什麼?【定義】有同一目標的若干個關聯知識的集合。【表現形式】思維導圖、流程圖、概念圖等。前文已經介紹了「概念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其實它們都算是「知識體系」。知識體系就像是一片森林,而每個知識點就像是一棵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