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

2020-11-29 中國知識管理中心

知識體系是一個主題和領域內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及其關聯,包括事實概念類知識、操作流程類知識和領域問題的知識及其關聯關係。

譬如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有關項目的「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簡稱PMBOK,中文被翻譯為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涵蓋了項目管理中的綜合管理、人力、範圍、成本、時間、質量、風險、溝通、採購等大部分面面。

還有我們初高中學的牛頓運動定律、質量、速度、加速度等,他們存在著自己內在的關係,互相影響。

知識體系有客觀性,不因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變化。

剛開始學習的人從點學起,運氣好和能夠深入堅持的,最後得以窺得全貌。大部分人只掌握了部分內容,但卻可能不知道自己僅掌握了部分或者是哪一部分。

本文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京東購買地址、噹噹購買地址​​!

這個時候需要名師指路,需要充分利用網絡去驗證和判斷,最後才能夠真正將這個領域和主題搞清楚(真正學會了是怎樣一種體驗)。

知識體系像葡萄樹上一串串的葡萄!

個人的知識體系(你的知識體系)是指你掌握了該領域或者方向上知識的內部聯繫,能夠從更高層次、用更抽象的概念、邏輯連結起這些知識來。

形成自己知識體系的本質是掌握更高層次的概念,並建立不同層級概念的關聯,能夠用概念統領你掌握的這些內容。

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是能否用不超過5個關鍵詞表述這個領域的內容,對於每個關鍵詞可以講上一個小時

知識結構是指個體、崗位、工作項、場景所已經具備和應該具備的涉及不同知識主題和領域的關聯,這些主題和領域可能相關,也可能完全無關。

譬如一個社會化營銷的崗位,除了需要具備營銷學的常識外,還需要對網際網路技術平臺熟悉、掌握社會心理學基礎知識。這裡面營銷、網際網路技術、社會心理學是3個不同的領域,但這個崗位都需要。

譬如一個優秀的科學家除了需要本專業領域紮實的基礎知識,還需要掌握如何向各類機構和基金申請資金贏得支持的能力、需要知道如何建立個人品牌的知識,還需要掌握管理團隊的技能等。這是科學家的知識結構。

最麻煩的問題是,當你要完成某個任務、負責某項事情或者承擔某個崗位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這裡面涉及到那些領域的知識,這也就是名師指導和企業知識管理的價值:

名師告訴你應該學什麼、企業知識管理傳承的不僅僅是具體的知識點還應該包括不同崗位、任務的知識結構,這樣你才能夠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知識結構有主觀性,也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所以有的人在某一項或者幾項特別強但仍然沒有競爭力的原因是「應有而沒有」的分支,這樣的知識結構有問題。

知識結構像一架有各種葡萄品種的葡萄樹。


美國能源勞動力發展中心(Centerfor Energy Workforce Development,CEWD) 的面向工程行業廣泛採用的勝任力模型。每個層級的能力都對應相應的知識,整個知識角度看就是這些不同層級工程師的知識結構。

如果知道自己該有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呢?

還是要從解決問題入手,去解決那些困難的、陌生的、複雜的問題時,你就知道自己欠缺什麼了。也可以請師傅指導,願意真心對你的師傅會在工作中發現你欠缺的知識,並能夠直言不諱的指出來,你才會有學習的方向。

知識結構包括橫向上的寬度和縱向上的深度,基於崗位不同寬度要求不一樣,深度要求也不同。

譬如一位UI設計師需要懂一些藝術發展史,但並不需要成為在這個上面有多高深。但他的UI設計領域,則需要較深的厚度。

知識結構以知識體系為基礎。

如果沒有對多個領域知識體系的掌握,你的知識結構即便完整全面,但可能每個分支上都欠缺深度,仍然沒有價值。

結果就是:別人提到的東西你都知道,但每個都不精通,廣而不專!

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都涉及到概念化的問題,只有能將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用幾個關鍵詞表達的時候,才算真正的掌握。

新手的問題是掌握了大量的具體內容但不會抽象,無法用更簡單的方式表示與記憶,造成遇到問題時就大腦內存不夠,感覺學了很多但只是入門狀態。

知識和問題中間隔著問題解決的框架,如果沒有這樣的框架,就會空有一身武藝和百般兵器,卻無用武之地。結果就是「自己不會做,但當別人做完了,發現自己都會」。

 9月講座:如何確定個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京東購買。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相關焦點

  • 建立個人知識體系難在哪裡?
    通常我們指的知識體系是指第二層,外界已經有的知識經過個人的學習、做練習題或者實踐(完成任務、解決問題)、思考轉化成自己的(真正理解、能夠使用、能夠講清楚、能夠用來指導實踐等),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對於成熟的領域,外界的知識體系已經很明了、系統,那這個時候就是學習轉化的問題。
  • 卓越密碼:個人知識體系構建培訓提綱
    該課程以《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為基礎材料,主要講述高效學習方法和個人知識體系構建的過程,並通過現場練習的方式使學員掌握形成知識體系過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建議上課前已閱讀過《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當前該課程主要以內訓方式組織。
  • 建設你的知識結構:企業家和投行家閱讀書目單
    但凡職業高手,始學於知識,悟道於實踐,境界至高則臻於法無定法,遊刃於無形。 底蘊的厚度決定事業的高度,合理的知識結構支撐起職業高手。依據和君的體會,成就一個企業經營和管理、投資和投行的職業高手,需要具備的知識與素養,應該是這樣的體系: 一、核心知識體系: 國勢+產業+管理+資本 二、輔助知識體系: 職業技能和技巧+法律+
  • 高分考生談複習:繪製知識結構圖
    教育學  高超  由於教育學的概念多而雜,不容易將相關的知識聯繫起來,而知識結構圖則能輕鬆地幫助考生解決這一問題。以外國近代教育制度為例,我們可以將外國近代教育制度分為17~18世紀的教育制度與19世紀的教育制度,以結構圖的形式分別表示如下:  世紀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教育制度
  • 論叢:淺議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
    中等專業學校既不同於普通中小學,又有別於高等學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那麼,在中專學校任教的英語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知識結構呢?  一、應該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首先,必須精通英語語言知識,包含準確而流利的英語語音語調,較大的詞彙量,牢固的語法修辭及文體方面的知識。
  • 一張草圖讓你知曉人的知識結構
    看過《追憶似水年華》的人都知道,普魯斯特通過時間的回溯和幾個家族的串聯,把整部作品給弄成了一個拱頂結構,我們感嘆作者那偉大的語言藝術、對時間的超長的理解力及不朽的創作力的同時,更驚奇地發現,普魯斯特不僅是一位小說家,更是一個傑出的建築師,因為他可以把一個文學作品像蓋房子一樣給大家呈現出一種帶有結構且有著立體樣式的生活世界
  • 簡單機械和功——九年級物理第一章知識結構圖
    認識槓桿,需要知道槓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槓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依據槓桿的平衡條件,可將槓桿分成三類:省力槓桿、等臂槓桿和費力槓桿。斜面,是一種省力的簡單機械至於功、功率和機械效率方面的知識,當然也包括以上三種機械,都可以參看本章的知識結構圖,儘可能做到詳盡,並加以深化提高。
  • 《認知覺醒》:個人認知能力體系構建的真相
    其實這不是個人能力不行,而是沒能建立個人的認知體系,才導致過往學習的經驗都不能復用,每次都重頭來過,就會非常耗費個人精力,同時也難短期內有成績。周嶺在《認知覺醒》在書中寫到的「觸動式學習法」,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建立個人認知體系,增加我們同時兼顧學習多項技能的概率。
  • 從高校百科看百度百科知識體系的成長
    近日,筆者在幫助一個孩子填報志願時,習慣性地上網搜了一下「浙江大學」,發現百度百科詞條和以前相比又有了新變化,詞條不僅有學校概況和2015最新的招生計劃、歷年分數線、招生簡章等,還能根據生源地和成績測試錄取到學校的概率,幫助考生進行錄取分數預測。筆者搜索了幾個高校後發現,只要是教育部認可學歷的本科或專科高校,在詞條頁的頂部都有一個高校百科引導入口。
  • 如何建立知識網絡圖
    如何建立知識網絡圖  根據建立知識結構圖的目的,建立知識結構的步驟也劃分為兩步。  下面是建立知識網絡圖的兩條原則:  (1)由點及面  知識結構圖是由每一個單個的知識點組成的,每個知識點都是中學階段要求的必須掌握的基礎。所以,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好「點」。
  • 以人為主體:中華文明知識體系的本質特徵
    ●馬克思主義堅持以現實的人、人與人的現實交往為全部知識的出發點,堅持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為人類全部活動的主體,這和中國固有知識體系堅持以人為本、以群體的人為本,以從個人到家庭到社會到國家直至天下的共同體為最高價值,很自然地互相印證、互相融通。
  • 最全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結構圖,中考知識全歸納,化學其實很簡單!
    其實,這多半是學習的方法出現了問題,別的同學化學成績為什麼好,這並不是它們有多聰明,既然學習態度沒問題,那多半是方法上拖了後腿,比如,小編就認識一個化學成績非常好的同學,他在學習化學這門課程的時候,會根據老師所講的知識進行整理,把所有的知識都模塊化,系統化,結合各種基礎知識概念,實驗反應等知識都進行了歸納梳理,建立自己的化學知識框架,雖然沒事時刻都在學習,但成績化學成績也能一直名列前茅
  • 發展知識體系的演化:從「懸置性」到「在場性」
    19世紀形成的社會有機進化思想也為西方的發展知識提供了三個方面的要素,第一,社會和生物一樣也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演進的過程;第二,人是一個個社會原子,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個人自由和權利以及契約是社會得以存在的基礎;第三,人具有能動性,可以積極地改造世界。總之,現代的發展知識體系從對發生在歐洲的社會變遷展開解釋和批判,逐漸延伸為指導非歐洲國家社會變遷。
  • 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導圖,重難點一目了然,學霸都這麼學
    化學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化學物質是多種多樣的,化學實驗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學習化學就是學習這些常見物質的性質、規律和變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因此,掌握這部分知識對於我們解決化學問題至關重要。
  • (百度雲)個人知識體系構建訓練營
    (如果掃描不上,複製微信:1302885365添加即可)我剛好有《個人知識體系構建訓練營
  • 讓「無用」的知識,豐富你的生命
    還有一些邊邊角角的話題,諸如食物如何造假、度量衡體系如何建立、《聖經》裡的傳抄錯誤、香菸的歷史……果殼裡的世界如此豐富,讓人充滿了解的欲望。    「相比過去兩套叢書,我們把選題範圍拓展到了社會科學領域,這種潮流的變遷其實又是與科技大趨勢和社會大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的。」談及「新知文庫」多年來形成的一套選題思路,主持這套書的編輯、三聯書店文化出版分社社長徐國強如是說。
  • 如何真正把自己的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對於建立個人的知識體系,我的建議是找一個比較小的點,深入學習、思考、幹活、遍歷,最後做到既能夠用幾個關鍵詞(還包括關鍵詞之間的關係
  • 從CEO知識結構角度的一種解釋
    墨菲定律和CEO的知識結構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的創業最終都會失敗,區別只是在於公司是在3年倒閉、5年倒閉,還是能活102年。 概率展現於時間和空間兩種介質之中。 空間概率是某件事情在某一個時間點發生的概率。比如說抽獎,莊家一共發出100張抽獎券,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那麼某個人能夠中獎的概率就是6%,這是這場抽獎活動在特定時間點的概率。 時間概率則是某件事情在一個時間段之內發生的概率。
  • 七年級知識結構圖,僅靠幾幅圖學好數學,總結的非常全面!
    七年級是小學到中學的一個過渡階段,對於七年級的數學的學習重點是完成學習習慣的轉化,從小學階段全「哺乳」式汲取知識,逐步轉變為自主汲取知識。所以學會建立知識結構圖,對於學習初中數學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能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更能讓學生自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人類知識體系概論
    下面要講的是人類知識體系,看見這個名字大家就應該有個大概的印象了。人從吃生肉生血的時候就開始努力認識世界,零散的知識積攢到一起,逐漸集合形成體系,這就是人類知識體系。咱們後知後覺的思考這個體系的基礎問題時發現,這個體系的建立是需要前提的,是一個隱含條件--宇宙是整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