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在此》將在內地重演 吳興國清華戲說人生

2020-12-01 搜狐
演出海報

  搜狐娛樂訊 當代傳奇劇場的載譽之作《李爾在此》將於12月底在北上深上演,而這齣獨角戲在20城36國有著世界公演榮光,更是在2011年作為愛丁堡藝術節開幕大戲大放異彩。這是當代傳奇劇場攜手「中國第一民營演藝公司」聚橙網後的首批演出,呈現的是享譽世界的《李爾在此》。而這齣戲唯一的主角吳興國老師在2015年上海國際藝術節亮相後迅速得引起戲劇圈矚目,成為又一個可以在國內系統欣賞到的表演藝術大師。除了參加上海藝術節,吳興國老師還馬不停蹄得走進高校,展開了一場「高校藝術之旅」。

  10月19日,吳興國老師來到了清華大學,在有著悠久歷史的清華大禮堂開講,與北京的學子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傳奇戲劇人生。在吳老師現場用獨特的唱腔,邊講解邊唱、念、做、打帶來了一場超越了演講的視聽盛宴。現場吳老師分享人生經歷更是高潮迭起,不少到場的學生都表示「沒有想到如此『高冷』的藝術家,可以做如此引人入勝的交流。聽過了講座,再看戲,會有全新的認識和感受。」

  隨後吳老師還將到臺灣當代傳奇劇場編導演吳興國老師將在廣州、深圳以及香港走進——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李爾在此》劇照

  一、清華大講堂盛大開講 劇場大師分享先鋒感悟人生執著

  憶劇校往昔 棍棒下的意志歷練

  「我們每天是在棍棒下醒來的」,吳興國老師回憶起小時候在劇校的棍棒經歷時如此描述。「連坐」是劇校裡的規矩,就是「一人犯錯,全團受罰」,而且受罰也是有規矩的。吳興國老師回憶到小時候排戲的時候,一次4個跑龍套小演員,因為有一個在睡覺只有3個人上場了,於是要4個人受罰。而且受罰人要躺在藤條椅子上,頭腳如何擺放都是非常講究。如果沒有放對,上來就是當頭一棒。但隨著吳興國成長,他懂得了棍棒後的意義,「這是老師希望「好的帶壞的」、「聰明的教不聰明的」。

  但劇校的生活經歷讓吳興國老師得到了他日後創作中最寶貴的毅力、耐力和耐性。「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也沒有一件事情是隨手粘來的,必須要下苦功夫」。吳興國開始意識到功夫是時間觀,於是開始半夜起來練功。其中有一個全劇校小朋友最害怕的「花臉老師」,在一次演出後照舊對所有小朋友發火。但他走到吳興國旁邊,說了一句「爺們,不錯,加油!」吳興國在棍棒下,迅速成了劇校的「角兒」,也埋下了傳奇劇場最早的伏筆。

《李爾在此》劇照

  雲門經歷顛覆傳統 26歲面臨人生分岔路口

  「跳舞還是京劇」,26歲的吳興國老師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從充滿程式規矩的京劇學習,吳老師表示,雲門舞者的經歷重塑了他的藝術觀念。吳興國老師講述了他在去雲門舞集後排演的趣事:在雲門排練,林懷民要穿著緊身衣的我衝上去抱住女生大腿表示愛慕。「可是我每次衝到前面就停住了」,這是和穿著燈籠褲的傳統戲曲完全不同的理念。在雲門的三年,開啟了吳興國現代探索表達的源頭。

  但這個時候,傳統開始向他呼喚。「你以為跳舞可以跳幾年?舞蹈是西方過來的,你沒有想一想?你從小學的是武生,傳統戲劇真正的精華都在老生裡面,從前都是老生在帶團,武生就憑一把力氣,舞蹈不是也這樣嗎……」臺灣一代京劇宗師周正榮的一番話,又把這個京劇出身的年輕人,拉回到了京劇的舞臺。但這僅僅是吳興國另一段藝術生涯的鋪墊,這一年離當代傳奇劇場創團還有7年。

《李爾在此》劇照

  創新只為證明京劇是活藝術 「京劇叛徒」走到劇場大師

  說起創團的經歷,30年一路走過來的孤獨行者吳興國老師顯得尤為激動。最早在臺灣做京劇創新的還有一些別的劇團,他們希望做的是京劇改良。但在吳老師看來,「京劇不能改良「。就像看宋代的陶器,或者皇宮裡的一個青花瓷。即使我們現在有更發達的科技,聲稱可以做出更好的瓷器。但做得再好,即使用原來的土,原來的圖照做,也做不出原有的文化底蘊。創新才是繼承傳統的出路,像京劇,用唱念做打的形式和規則把現代年輕人對中華文化的認知整合在一起,把自己的人生體悟和學習融合其中,才是有分量的創作。

  創團的作品《欲望城國》排演了三年,一個剛成立的私營劇團,經濟與人才都面臨著重重困難。一通通電話打給年輕演員,告訴他們,「排戲沒有錢,但這會是京劇最後的命運。如果我們成功,那傳統京劇是活的藝術;如果不成功,我們就此改行了。」當他們老前輩得知我要做莎士比亞戲劇,聯合早報甚至出了評論稱「吳興國是京劇的叛徒「。還沒有開演,就給這一嘗試蒙上了一層陰影。但京劇出身的吳興國,並沒有怨恨發生的這一切。在他的理解中,沒落的京劇是需要保護的,一群對京舞臺有著熱愛年輕人朝著一個沒有人走過的方向開始一路狂奔。「第一場演完後,我們這一群年輕人開始抱在一起痛哭。」,吳興國老師每每講到創團,30年過去了仍會哽咽。當代傳奇劇場與吳興國最終成功了,正如丹麥劇場人類學大師尤金尼巴巴所說,「你拯救了莎士比亞和京劇」。

  演一場少一場的獨角戲 用生命詮釋劇場的藝術家

  吳老師曾經表示《蛻變》會是他的最後一出獨角戲,吳老師在講座中也和大家分享了舞臺藝術家對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得獨特理解。「表演藝術是從你的心靈,技巧到對生命的認知,在臺上要全部展現出來,當我有一天,當我沒有辦法再做一些京劇的動作的時候,我原先創作的戲是不是還要拿出來演」。吳興國老師稱,他一直在評估自己是不是還能能做一個獨角戲,因為京劇呈現的獨角戲都對表演者有非常高的要求。用唱、念、做、打詮釋的獨角戲需要演員有一定的量、時間、能量的累積。為了演《李爾在此》,吳興國老師要每天練功,同時要在臺大教書。「一上三個小時的課程,對聲音也是個挑戰」。嗓子是否清亮,高音上不上得去,是不是喘得過來,其實是很危險。「我是用一種很爆炸力的方式在演,京劇演員的表演風格就是需要很大的能量。舞臺是不饒人的,看的不是年輕或衰老,要有」本事「才能站上去」。

  年底將要上演的《李爾在此》也正是一部吳老師經典獨角戲之作,語言裡全是對戲的認真和執著,從而造就了這樣一個吳興國。

  講座最後,作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和一位父親角色的吳興國在回答學子提問的時候說到: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時代和節奏,年輕的理想,讓年輕人自己做決定。時代不是走過去的人決定的,如果我的老師每天告訴我應該這樣那樣,我會告訴他,你根本不知道這個時代在幹什麼。只要拿出毅力,勇氣,你的面前就回事海闊天空。

  二、三年六十場大飽口福 30周年紀念精彩紛呈

  攜手聚橙全國巡演 三年60場展現劇場全貌

  一出《欲望城國》早在30年前就讓當代傳奇劇場已經蜚聲國際,而在未來的計劃裡,劇場和吳興國老師帶著京劇要「回家「。未來3年,當代傳奇劇場與「中國民營演出第一品牌」聚橙網合作,把劇場全貌將系統得呈現給觀眾。聚橙網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演出經紀公司,長期和蘇州崑劇院等傳統藝術劇團保持了緊密的合作,策劃了《牡丹亭》、《長生殿》等一系列傳統藝術劇目的全國巡演,獲得了極大的市場認可,青春版《牡丹亭》至今仍然在全國的各大中型城市「長演不衰」。聚橙網與白先勇老師聯手推廣崑曲的成功經驗能否在當代傳奇劇場身上續寫值得期待。雖然與崑曲有著不同的理念,而吳興國老師作為劇場跨界大師的地位也將在一場場演出中,持續帶給國內觀眾震撼。

  在三年的巡演中,不僅是會搬演當代傳奇劇場的經典劇目,劇場為慶祝三十周年的矚目新戲——《仲夏夜之夢》也有望於2016年在國內先睹為快。這是劇場為自己的莎翁系列又再添一部新劇,而現代京劇的方式呈現也將是給世界舞臺的又一驚喜。吳老師也表示,該戲還在排演中就引起了國內外頂級藝術節和劇場的關注。而首演已經定在了臺灣,國內的首演將在16年9月到上海。在12月底,當代傳奇劇場還將回到86年當代傳奇劇場「傳奇」開始的地方,為30年來排演的劇目做一個綜合的呈現,為30年交上一份答卷。

  新戲展覽出書傳承 周年紀念精彩紛呈

  當代傳奇劇場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便迎來自己的第三十個年頭。將會排演盛大的莎劇《仲夏夜之夢》紀念三十年的淚水與榮光。在消息剛出,就引起了國內外藝術節和藝術中心的關注,首演將會在臺北。而其海外首演的場次,已經成了各方爭搶的對象。除新戲外,當代傳奇劇場將有望可以在30周年之際帶給觀眾360度的全景認識。對於很多喜愛吳興國老師的戲劇謎來說,當代傳奇劇場詭譎神秘而又極具東方美學的舞臺和服裝當然也是關注的焦點。這些絢爛至極的舞臺和服裝背後,也是幕後大師的精心設計與製作。與當代傳奇劇場長期合作,有著共同藝術追求的幕後大師,如服裝設計葉錦添、舞臺設計長鶴金等……都在為一出出戲打造一件件美輪美奐的藝術臻品。這些舞臺,戲服、珍貴的照片視頻的展示都值得讓我們期待。

  與年輕人分享於吳興國有著特殊的意義,就像他一直再三表示:藝術,特別是傳統藝術,缺的不是創作者而是觀眾。白先勇先生勤勤懇懇推廣崑曲歷程確實鼓舞著很多劇場人,崑曲在今天也被更多人認知傳唱也是。帶著點燃年輕人對戲曲熱情站在高校的講臺上,講座如他的戲一般精彩,敘述著他的戲夢人生,與大學生共同探討傳承、創新、堅持,共同分享在跨界、跨文化創作中的心路歷程,劇場人臺前幕後的故事與百態。

  12月22、23日,《李爾在此》將在北京百年大講堂連演兩場,劇場大師獨角戲將震撼呈現!

music.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music.yule.sohu.com/20151112/n426272330.shtml report 5684 演出海報搜狐娛樂訊當代傳奇劇場的載譽之作《李爾在此》將於12月底在北上深上演,而這齣獨角戲在20城36國有著世界公演榮光,更是在2011年作為愛丁堡藝術節開幕大

");}

相關焦點

  • 戲說代數11:三雞時間
    首先,將問題轉換為數學問題,因為購買的公雞、母雞、小雞數都未知,用 x、y、z 分別代表購買的公雞、母雞、小雞數,問題就變成了:對 5x+3y+z/3=100,x、y都必須是自然數,z=3n,n 是自然數,求 x、y、z。
  • 《戲說集合》合集
    戲說我是認真的^_^,敝帚之作,歡迎拍磚,越犀利越有愛,先道個謝!初心是給中職學生整出個配套的數學輔助讀物,也作視頻腳本初稿之用。可以通過將所有元素列舉出來表示集合:{元素1, 元素2, 元素3, ...}。要能構成集合,元素必須明確、元素必須互異、元素無須排序。空集是沒有元素的集合,是個「空箱子」。
  • 《宰相劉羅鍋》播出24年,開內地劇戲說先河,三主演之後再無合作
    1991年的《戲說乾隆》中,鄭少秋演出了一個風流倜儻、溫柔多情的「俠客版」乾隆,備受追捧、紅極一時。 時隔5年後的1996年,由韓剛、張子恩執導的《宰相劉羅鍋》播出。本劇與過往同題材劇最大的不同,就是開啟了內地劇的「戲說風」。劇集開篇,就用醒目的紅色字體標示「不是歷史」。
  • 戲說三角3:角度
    更過分的是,老師還要求將分秒都轉換為度,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那就要把分除以 60,秒除以 3600,再加起來。869°39′37″=869°+(39/60)°+(37/3600)°≈869°+0.65°+0.0103°=869.6603°。乘法就更過分了。
  • 「戲說歷史」的《鹿鼎記》為何沒有被禁播?
    在這樣的監管環境下,明顯具有戲說意味的《鹿鼎記》能夠在CCTV-8播出,確實有些讓人意外。《鹿鼎記》究竟算不算「戲說歷史」?《鹿鼎記》中涉及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其中包括康熙皇帝、吳三桂、李自成、鄭克塽、馮錫範、陳圓圓、長平公主等歷史知名人物。
  • 內地高校ESI排名出爐,清華北大無緣榜首,「山吉川」表現亮眼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日出爐的ESI內地高校科研實力排名吧。 內地高校科研實力排名,清華北大無緣榜首,「山吉川」表現搶眼
  • 戲說代數5:為何代數?
    你說,數學家會選擇用什麼方式來表示規律呢戲說代數1:數羊戲說代數2:分數戲說代數3:誰是老大?戲說代數4:無理之極!
  • 內地高校排名:第一不是清華北大,人大、北京師範大學進不了前十
    在2020年中國兩岸四地內地高校排名上,排名第一的不是清華北大,而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也都進不了前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中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
  • 內地生如何到香港讀大學?報讀方式有哪些?攻略在此!!
    考得不好,當然愁, 考得好,也有幸福的煩惱…… 高考狀元糾結要不要放棄北大清華的優厚獎學金選擇去香港上學,而今年又會有多少人把港校當作升讀目標呢?
  • 戲說代數9:把「根」留住
    戲說代數4:無理之極!戲說代數5:為何代數?戲說代數6:運算之妙戲說代數7:數軸列傳戲說代數8:遊數戲學(1)
  • 戲說三角2:一角
    戲說代數11:三雞時間戲說代數12:遊數戲學(2)番外篇1:數學傳奇戲說三角1:山在那裡!
  • 1988屆校友、核物理學家高海燕與清華學子暢談科研與人生
    ,再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讀博深造,高海燕向同學們娓娓道來,自己是如何在不同人生階段中藉助良師的力量找到興趣所在,並成功地在物理學領域深耕,「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她建議同學們在考慮自己的人生規劃時也應該仔細思索興趣所在,並且勇敢追夢,而不是隨波逐流。這一心得引起不少同學的共鳴。正如計算機系2017級碩士生曾海天所說:「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她在核物理專業難就業的情況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專業、是否堅持下去的那段經歷。高教授無疑是幸運的,她的興趣和工作合二為一,我相信這種幸運來自於熱愛和心無旁騖的鑽研。
  • 又一世界大學排名出爐,清華北大跌出前50,中科院大學排內地第三
    在亞洲高校中排第3位,位居內地高校榜首。北京大學排名世界23位,雖然較去年下降了1位,但是也是比較靠前的。復旦大學排名世界第34名,也有比較大的進步。上海交通大學則首次進入世界前50名,可喜可賀。不過,在最新發布的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只排在世界高校的第62名,較QS的23名下降了39名,較去年的59名也下降了3位,非常寒磣。
  • 「華僑港澳臺聯考」 解讀內地在讀港生的優勢
    1985年起,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始實行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工作,這是加強海外華僑青年對祖國了解、增進感情的重要方式,是加強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途徑,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僑務工作和港澳臺地區的關心和重視。
  • 清華-MIT全球MBAer孫月鵬:如果時光重頭,依然會堅定地選擇清華經管...
    我的答案是,我會非常堅定地繼續選擇清華MBA的全球項目。清華-MIT全球MBAer是一個年輕、有活力、昂揚著向上精神的群體。他們懷著各自對未來的期許來到清華園,又滿載著沉甸甸的收穫離開。兩年時光飛逝,他們中有的轉換了職業發展的軌道,有的遠渡重洋開始人生新徵程,不變的,只有直面全新挑戰的勇氣和不畏歸零重來的信心。
  • 《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是戲說歷史之祖?喜劇外殼下還有什麼?
    這麼說吧,有人說《宰相劉羅鍋》是我國電視劇領域中戲說歷史題材之祖,這個觀點也不是沒有道理,比起該劇來,《戲說乾隆》《戲說慈禧》都不行,被追捧甚高的《康熙微服私訪記》和《鐵齒銅牙紀曉嵐》也不夠看。甚至兩部著名的號稱「正史」但也有很多戲說成分的大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在很多地方也不如《宰相劉羅鍋》。
  •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2014-10-16 15:10:46來源:法制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將在百年內重演
  • 「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2019屆學生榮譽證書頒發儀式舉行
    「學堂計劃」的成功在於身為大學問家的各位老師全身心投入其中,更得益於各位首席教授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最大快樂的情懷。他談到,學堂計劃儘管已經開展到第十年,人才培養模式更成熟、更成體系,而每一批新加入的學生都在推動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完善,計劃始終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楊斌提到基礎學科領域的重要時再次重申國家競爭力的兩個「不來」,一是「單憑應用強不來」,二是「人才培養急不來」。
  • 十年破譯「清華簡」
    他們將竹簡放到盤中,用蒸餾水清洗,再以毛筆輕輕剔除表面的汙物和黴點,並用殺菌劑為竹簡除菌。  清洗之後,便是拍照建檔,供研究者釋讀。「清華簡」屬於飽水竹簡,出土後不能脫離水。為此類竹簡拍照時,其表面的水珠反光會變成亮斑,影響拍攝效果。這一問題,已困擾考古學界幾十年。常規做法是將竹簡表面的水分短時間內吸附乾淨,但他們嘗試用海綿、紙巾等多種材質吸附,效果均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