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顯示:握手強有力的人大腦功能更強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握手強有力的人大腦功能更強。

研究涉及英國近47.54萬人。研究人員綜合考慮研究對象年齡、性別、體重和受教育程度後發現,握力更大的人在大腦功能測試中表現更佳,握力與視覺記憶、反應時間、邏輯推理、數字記憶和前瞻性記憶存在「積極而顯著」的關聯。研究結果刊載於最新一期《精神分裂症通報》。

英國《獨立報》援引研究牽頭人約瑟夫·弗思的話報導:「我們可以看到,肌肉力量和大腦健康之間存在明顯關聯。我們現在需要更多研究,測試是否能夠通過增強肌肉,比如舉重訓練,來讓人的大腦更健康。」

先前研究顯示有氧運動有助促進大腦健康,但舉重訓練對大腦的效用還未得到充分研究。(黃敏)【新華社微特稿】

責任編輯: 餘申芳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汶川地震使部分倖存者大腦區域功能失常
    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研人員8月31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說,一些汶川地震倖存者在震後10多天裡便出現大腦區域功能失常現象。
  • 喝茶能改善大腦區域功能,使人更聰明?
    ,喝茶除了有提神、降三高、改善心情和抗癌等諸多作用外,還可以促使大腦區域以更有效的方式相互聯繫,從而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使人更加聰明。相較於西方人喜歡喝咖啡,中國人更喜歡喝茶。這既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同時茶的確有提神、降三高、改善心情和抗癌的功能。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讓神奇的東方樹葉更神奇了。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喝茶的人比不喝茶的人有更好的大腦組織區域。由於大腦組織與認知功能有關,因而也使得喝茶者更聰明。
  • 喝杯可可,有助於提高大腦認知功能
    海外食情英國伯明罕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科研人員發現,如果事先食用可可黃烷醇,健康成年人的大腦可從輕度血管挑戰中恢復得更快,並且在複雜的認知功能測試中表現更好。黃烷醇是存在於在許多水果、蔬菜和可可中的小分子物質。
  • 那些大腦被整整切掉一半的人,可能擁有比你更強的神經網絡
    許多在兒童時期進行手術的人,不僅健康地成長了,大腦活動和功能都與常人無異,而最新發表在《細胞報告》的研究還發現,這些人剩下的一側大腦的神經網絡連接要更活躍,更緊密。少了半個大腦的人Elena Peral從外表看來與普通人並無兩樣,她看起來身材勻稱,談吐也非常自然,並且還經常展示她標準的露齒笑。
  • 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顯示男女性大腦在功能連接上其實大同小異
    兩年前,同樣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另一支研究團隊曾對男女性大腦的功能連接展開研究,A為男(上)女(下)兩個腦半球之間的連接示意圖,B、C、D分別為兒童、少年、青年的樣本。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性別身份被隱藏時,女性在數學學習上的能力和男性是相當的,女性不再感到性別暗示壓力。
  • 人類在對大腦的認識研究過程中,對大腦的幾種誤解
    即使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精英,大腦的發育水平也只有13%左右。這意味著我們有很大的潛力變得更聰明和更成功,因為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多餘的大腦。但真的是這樣嗎?劍橋大學的專家發現,人腦非常活躍,整個大腦一直在被使用。不同的大腦區域對應著不同的身體功能,如看、聽、說和肌肉控制。因此,大腦不會是無用的。研究發現大腦中沒有需要開發的區域。事實上,即使是簡單的任務也需要整個大腦的參與。
  • 研究顯示,35歲人類大腦認知功能達到巔峰!45歲後智力快速下降
    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中,35歲是一道檻,因為35歲職場人的業務能力開始走下坡路,最容易成為企業的裁員對象。35歲若被裁之後,何去何從,是每個人都應該提前思考的問題。Sciences》(美國國家科學院報)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類的認知能力在35歲會達到巔峰,在45歲後,認知能力會快速下降。
  • 外媒:研究稱使用GPS有損大腦部分區域功能
    (原標題:英媒:研究稱使用GPS有損大腦部分區域功能) 新華社北京
  • 寒冷清晨更易腦梗;喝可可有利於提高大腦認知功能;印度海灘被毒...
    (北京青年報)喝杯可可,有助於提高大腦認知功能#人體英國伯明罕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科研人員發現,如果事先食用可可黃烷醇,健康成年人的大腦可從輕度血管挑戰中恢復得更快,並且在複雜的認知功能測試中表現更好。
  • 英國大規模腦部掃描樣本顯示男女大腦有諸多不同
    (原標題:英國大規模腦部掃描樣本顯示男女大腦有諸多不同)
  • 挪威大學研究人員:男性比女性方向感更強
    挪威研究人員發現,男性比女性方向感更強,男女尋找目的地時動用的大腦部位有所不同。挪威科技大學卡爾·平茨卡博士率領的研究小組招募18名女性和18名男性參加一項實驗,讓他們戴上3D眼鏡,通過操縱控制杆走虛擬迷宮,在迷宮中完成45項定向任務,例如,找到一輛黃色汽車。
  • 研究表明:雙手性訓練與大腦功能提高沒有系統性聯繫
    雙手性訓練是否能夠增強大腦功能,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過,英國利物浦大學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即訓練人的「雙手性」對增強大腦功能毫無益處。大腦的工作方式基本上與「半腦偏見」相關聯,不同的功能方式與大腦的左右側存在著一定的聯繫。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對左手右手的習慣性選擇,是其在母體子宮中發育過程中受到半腦偏見影響的結果,因為人的大腦在這一時期基本結構初步形成。
  • 人和果蠅的大腦有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
    儘管身體上有很大不同,研究發現,果蠅、老鼠和人類的大腦在形態和功能方面是相似的。 數據顯示,昆蟲和哺乳動物大腦發育所依據的遺傳機制非常相似,但這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解釋,有些人認為它為哺乳動物和昆蟲提供了同一祖先的證據,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可以支持大腦多次獨立進化的理論。
  • 研究顯示老虎比獅子腦容量大 更有「頭腦」
    新華網倫敦9月5日電(記者黃堃)老虎和獅子都是獸中之王,但它們誰更有「頭腦」?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老虎比獅子的腦容量大,理應更加「智勇雙全」。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檢測了大量的老虎、獅子、非洲豹及美洲豹的頭骨樣本。
  • 研究表明:重度吸菸者伴有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
    原標題:重度吸菸者伴有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   繼此前的青少年網癮神經影像研究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後,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磁共振影像團隊近期在吸菸(尼古丁)成癮的腦成像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癮生物學》雜誌。   吸菸是導致包括肺癌在內的許多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全球普遍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 部分汶川地震倖存者大腦區域功能失常
    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研人員8月31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說,一些汶川地震倖存者在震後10多天裡便出現大腦區域功能失常現象。研究人員認為,這提醒人們在大災難後應對災民迅速開展心理幹預和相關治療。  這項研究由中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領導這項研究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龔啟勇對記者說:「從地震發生第13天起,我們就開始對倖存者進行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大腦內負責情緒、記憶功能的系統在短期內就出現了功能改變。」
  • ​人和果蠅的大腦有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
    人和果蠅的大腦有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有了這些新發現,科學家就有可能更好地了解基因和大腦迴路中可能出現的微妙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焦慮和自閉症譜系障礙等心理健康障礙。數據顯示,昆蟲和哺乳動物大腦發育所依據的遺傳機制非常相似,但這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解釋,有些人認為它為哺乳動物和昆蟲提供了同一祖先的證據,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可以支持大腦多次獨立進化的理論。
  • 華大基因研究顯示:相比北方人 南方人免疫力更強大
    ­  近日,華大基因研究項目公布了其研究成果,相比北方人,南方人的免疫力更強大。­  華大早在2016年就正式發起「百萬人群基因大數據研究」項目,目前公布的是該項目的第一期研究成果。­  研究顯示,和機體免疫功能相關的編碼紅細胞補體受體I的基因CR1多集中於南方。
  • 中老年人性生活與大腦認知功能存在關聯
    圖片來自:www.livescience.com2016年3月6日/生物谷BIOON/--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男性中,那些做愛次數多、質量高的男性比起其他人,往往變現出更好的記憶力和 認知能力。該研究首次建立了性愛與神經認知之間的關聯。相關研究發表在《Age and Ageing》上。
  • 「人造大腦」:改變世界的強有力工具
    >圖源:unsplash如果人類已經造出了人造大腦人造大腦的可能性是無窮的。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已經做到了!人造大腦不像我們的大腦那麼複雜,卻是能改變世界的強有力工具,它就是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是什麼? 神經網絡(簡稱NN)是能夠接收、處理並輸出信息的一組連接節點。我們的大腦也是一種神經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