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GINZA SIX到曼谷Siam Discovery 看國內存量商業升級改造方向

2021-01-11 贏商網

  商業地產行業步入存量市場已是不爭事實。來自盈石集團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20大主要城市商業物業存量高達1.3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6%,全年存量預計達到1.62億平方米。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在此背景下,如何對這些存量資產進行升級再開發,如何通過後續運營管理使商業價值再度凸顯,決定開發商及投資者們能否盤活資產的關鍵。

  縱觀全球商業市場,不乏成功升級改造的案例,2016年改造後開業的兩個項目——日本GINZA SIX、泰國Siam Discovery的大獲成功,或許能為中國存量市場升級提供一系列參考路徑。

  商業改造成功有「跡」可循

  百貨行業低迷,關店不斷,各大百貨品牌也紛紛走上轉型升級道路,近兩年百貨升級案例不勝枚舉。但不可置否,國內的項目升級方式,多停留在業態規劃、品牌選擇、設備更新等方面。事實上,成功調改案例往往是「深入骨髓」、由內而外的大調大改。

  2016年4月20日,日本銀座地區最大商業設施GINZA SIX開業,在此之前,它是一個擁有88年歷史的老牌百貨店松坂屋;2016年5月28日,作為泰國曼谷全新營銷理念的購物商場,Siam Discovery歷經1年多的裝修再次開業。這兩個項目的共同點都是由舊商業項目升級改造而來,並都大獲成功。梳理兩個項目成功的背後,不難發現,商業項目改造的成功或許離不開這些要素:

  抓準客群需求

  從地段上看,無論是GINZA SIX所處的銀座,還是Siam Discovery所處的暹羅,均處於繁華的商業區。

  全新升級後,GINZA SIX及Siam Discovery均在目標客群需求上做足功課:GINZA SIX針對銀座區域的消費客群,並沒有延續做百貨業態,而是增加在消費時的體驗樂趣,讓家庭購物遊,親子購物遊成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Siam Discovery則針對年輕客群喜好,大幅增強互動體驗及引進相關品牌。

  品牌引進有亮點

  聚集了辦公客群、遊客等大客流的GINZA SIX,在品牌引進上也是極具特色,在商場進駐的241個品牌中,有 121 家旗艦店,其中 34 家店鋪規模為日本最大,4 家為全球最大,不乏擁有DIOR、Celine、SAINT LAURENT、Van Cleef & Arpels、FENDI等奢侈品牌。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Siam Discovery則是根據自身客群的特點及喜好,引進400多家潮牌、定製、買手店和最新最潮的娛樂設施,為城中潮人帶來新一波的風尚之選。  

  重頭戲——舊項目建築設計

  如果說定位和品牌的調整是項目改造的基礎,那麼建築和動線的改造則是項目的靈魂。作為升級項目,在硬體設計改造方面面對的挑戰自然不言而喻。

  對此,GINZA SIX及Siam Discovery均大手筆邀請知名設計師操刀,在建築及空間設計上下足功夫。

  據悉,GINZA SIX的整體設計由曾經設計MoMA的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谷口吉生負責,成功改造後,GINZA SIX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整座商業設施可以視作當代藝術與日本傳統文化的體驗場所。

   

(圖片來源於網絡)

  Siam Discovery的結構和前衛的新面貌則由日本著名設計師佐藤オオキ(Oki Sato,Nendo的創辦人)操刀設計,尖銳切邊的建築外沿,將藝術融合進商業產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將這些要素對標到國內的成功改造案例同樣適用。上海K11,這個被行業視為「最成功的升級案例」,上述要素在該項目上均能找到痕跡。

  同樣是升級改造項目,上海K11在繁華的淮海路商圈,打破常規,將自然、人文與藝術融合,引進一批獨具特色品牌,並邀請到全球知名KOKAISTUDIOS設計事務所的主創設計師安德烈大師設計改造。

  2013年,全新開業的上海K11迅速成為商業地產行業改造升級成功案例之一。

  存量時代下 下一個成功改造案例或在這裡誕生

  世茂商業同樣深諳這一商業改造邏輯,上海世茂廣場(開業時間:2018-09、已籤約115個品牌)的改造升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從日前世茂商業的招商發布會對外釋放的信息上不難看出,全新升級後的上海世茂廣場目標客群鎖定為年輕客群,項目也重新定位打造為魔都潮流生活樞紐,成為上海全球旗艦品牌集合最多的潮流地標之一,實現與來福士的業態互補。

  此外,上海世茂廣場同樣注重建築空間及商業動線的改造,此次升級調整更是邀請到安德烈大師親筆操刀整個項目,作為一個已經開業十幾年的項目,在建築上「動刀」困難也不言而喻。

  贏商網了解到,針對上海世茂廣場硬體及動線等現有各項構成元素的「硬傷」,Kokai設計師事務所賦予了新世茂「劇院」這一概念,配合「劇院舞臺」、「劇院觀眾席」、「劇院走道」、「後臺」等不同屬性空間的整合與劃分:

  全面升級外立面

  贏商網從世茂方面了解到,此輪調整升級後的上海世茂廣場首先在外立面上有大不同。

  項目將一改封閉的原貌,消除原本灰暗的壓迫感,現採用通透簡約的玻璃幕牆來重構商場在城市中輕盈時尚的新形象。消費者不僅可從飛天梯,極具儀式感的進入商場西區三層的這座大舞臺;抵達平臺後,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會被這巨構尺度的城市舞臺裝置所吸引,這裡將是拍照留念的場所,也是回頭欣賞南京路熙熙攘攘人潮的景觀平臺。

  對東區空間一個巨大的改變是,面向貴州路的外立面被打開,將自然的光線導入建築的內部。把原本封閉昏暗的環境改變為明亮的中庭。

  優化入口 天然劇場將現

  未來在上海世茂廣場西區(面向南京東路步行街,擁抱著得天獨厚的露天廣場一側),將採用巨構門頭的設計,打造出一個時尚富有衝擊力的全新門戶形象。

  據安德烈大師介紹,未來這個開放式廣場將像一個天然的劇場:鮮明的紅色跨層戶外飛天梯,加強了建築面向廣場的開放度,將人流自然的直接引入商場內部,為高樓層的商業區域提供更多消費機遇。

  飛天梯就好像一條紅毯把內部舞臺和外部的城市劇場強力的結合在一起,並打開了連接東區的入口:

  在項目東區(面向南京東路靠貴州路的入口一側),世茂商業將其定義為提供周邊配套服務的mini mall。新的設計通過添加主入口的組合扶梯(類似西區的飛天梯),將高區和底層旗艦店分離,將客流快速引導至三層,使得顧客的購物動線更為便利直接。

  動線重組,加強空間感

  隨著消費模式的改變,年輕的消費者不再願意為購買一件商品而在商業中心內漫無目的閒逛,也不願多乘幾層扶梯穿越各種其他商品區域去尋找。而良好的動線可為消費者提供一整套可辨、清晰的脈絡,讓顧客在購物過程中儘可能經過目標有效區域。

  上海世茂廣場無論是在垂直動線還是水平動線上,均進行了重組設計並加以優化。

  首先,在垂直動線優化方面:上海世茂廣場根據顧客的不同屬性,結合項目改造設計的「劇場」概念,將項目不同方向的客流分別定義為「遊客」、「演員」和「觀眾」,不同客群的動線設計也各不相同。

  「遊客」(主要是指南京路上大量的遊客及初次體驗的客戶)將被巨構雨棚所打造的全新廣場形象所吸引,通過一組飛天梯直達項目三層,經過視野極佳,獨享南京路五彩霓虹的觀景公共平臺進入商場室內。可以想見未來這段極富儀式感的旅程將為南京路上的遊客帶來非凡的購物體驗。

   

  而進入室內之後,右側的一組「瀑布型」扶梯的設置將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快速將人流引向項目高區,而扶梯緊靠玻璃幕牆,拾級而上的顧客將轉變為「劇場」中的觀眾,獨享廣場中精彩紛呈的「演出」。

   

  「演員」(對項目比較熟悉的老客戶)從東區入口的扶梯進入,通過一組連續設置的扶梯,躍過一層和二層的主力店,快速抵達需要購物的零售區。而東座入口處的直梯,更是能快速將人群引向高區餐飲層。

   

  項目東區中庭內多組交錯設置的扶梯系統,在豐富中庭空間的同時,起到高效引流的作用,一改項目原有「單梯順向」設置的扶梯系統所帶來的單調乏味,而裸露的黑色扶梯龍骨交錯而上,與年輕、先鋒、精緻的工業風形成呼應。

             

  「觀眾」(從西藏路方向進入的客群)從舞臺的反向進入,通過一組「雙梯交叉」式扶梯,快速進入項目三層(L1)抵達廣場中庭,與從舞臺正面進入的「遊客」會和,步入「觀眾席」,欣賞廣場上的熙攘景象。

  

   

  其次,在平面動線調整上:由於項目基底面積有限,東西座之間又有塔樓核心筒阻隔,而原有的雙動線設置無疑雪上加霜,讓顧客在其中茫然無措。利用這次整體改造的機會,安德烈對項目的平面動線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梳理。

  據悉,項目的一二層將去掉公區,全部置換成坪效最高的主力店,根據不同方向進入商場的客群屬性,設置相應的扶梯系統,針對性分流將顧客導向高區。

  在平面上,一改原先混雜的動線布置,將店鋪重新規整,增加店鋪進深和可租賃面積,公共區集中於直扶梯廳一側,無論是項目的東座還是西座,優化後的動線更直觀明了、流暢而緊湊,再無動線死角。

  

  面對東西座連通的難題,Kokai團隊則精心打造開敞式店鋪的設計,將原本閉塞侷促的通道徹底打開,窗外繁華的商業氣息透入室內空間,在保證功能性的同時,極大地增加了商業價值,而天地牆一體化設計的線性鋪裝,結合材料與燈光交替,給顧客帶來極強的心理暗示:走過這一重重「帷幕」之後,期待煥然一新的精彩。

  打造個性化的區域空間

  面對原本陳舊,毫無新意的室內空間,據悉,項目東、西區域採用了迥異的風格。

  其中,東區的風格偏年輕、先鋒的工業現代風,室內材質以玻璃、鋁板、磚牆為主,因此燈光設計在此空間多應用材質本身的反射來營造整體燈光氛圍。較西區的年輕時尚風格而言,色溫略高,觀感偏冷,彰顯先鋒獨特的個性。

   

   

  室內外燈光設計,則通過對「劇場」概念的深入分析,燈光效果力求實現戲劇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品質與氛圍的提升:

  戶  外   

  由於南京東路上的光環境比較複雜,因此巨構廣場的光環境打造成為燈光設計的重中之重。業界知名的燈光設計團隊TokoyShomei經過仔細研究嘗試結合雨棚框架的設計線條,設置特殊造型的燈槽,再配以兩種不同類型的燈具,利用線條燈光的排列強調劇院舞臺畫框的層疊感,以展現視覺層面和空間層面的景深,如此設計,一方面,為「舞臺」提供功能照明和重點照明,另一方面則勾勒出舞臺的輪廓,給人以帷幕層疊的感覺。   

  

  室  內

  TokoyShomei團隊秉承Kokai的設計理念,針對不同的區域給出獨具特色的燈光設計方案。對於項目西區,由於毗鄰巨構廣場,力求增強室內外互動的空間效果,燈光設計以點、線、面、體塊的組合方式出現在各個空間中,通過靈活運用襯託空間的尺度感與穿插性。

  

  洗手間

  西區:採用黑鈦鏡面不鏽鋼和黑色裸木紋抗倍特板,結合白色臺面和地磚,輔以鏡面反射,黑白強烈的色彩反差簡約而不簡單。

  東區:通過鋁製拉伸網天花,將東區室內的設計元素引入洗手間,形成統一的先鋒工業風。

  

  不難發現,這一大刀闊斧的調整,也充分顯示世茂集團在商業領域加大投入、塑造精品的雄心和魄力,上海世茂廣場或將成為又一成功改造商業項目案例。

  在中國購物中心行業資深專家王瑋看來,上海世茂廣場借力南京東路的地理區位優勢和無可比擬的商業歷史底蘊,以現代購物中心的理念引領南京東路新一輪的提升,「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世茂商業團隊一定可以為上海世茂廣場、為南京東路也為我們這個城市在新的形勢下不負眾望劃出『畫龍點睛』的靚麗一筆」。

相關焦點

  • 存量改造時代下,百聯資控有了這些最新的思考
    當主賽道已從「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換,在這個關鍵時刻,一些專注於存量改造更新的企業看到了這一歷史機遇,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體會。2020年3月,上海百聯資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聯資控」)首度公開發行其專注研究城市更新領域書籍——《喚醒》穿越歷史,邂逅經典,以上海中心城區的八個存量老建築的修繕改造實例,全面記錄了對於存量項目改造的心路歷程。
  • 瑞誠集團蔣康:布局存量資產運營,實現共創共贏
    資產運營、買賣、租賃和金融化,成為最值得關注的大市場,各大地產商以及各路地產基金也逐漸開始轉型,各類長租、短租公寓,各類孵化器,各類利用存量房做出的辦公、商業、園區產品紛紛出現,並日趨成熟,國內地產行業迎來更為高漲的發展熱潮。
  • 瑞誠集團總裁蔣康:布局存量資產運營,與全行業夥伴實現共創共贏
    資產運營、買賣、租賃和金融化,成為最值得關注的大市場,各大地產商以及各路地產基金也逐漸開始轉型,各類長租、短租公寓,各類孵化器,各類利用存量房做出的辦公、商業、園區產品紛紛出現,並日趨成熟,國內地產行業迎來更為高漲的發展熱潮。
  • 技術護航智能坐便器品質升級,智能馬桶存量市場潛能巨大
    智能坐便器走入尋常百姓家2015年,財經大V吳曉波一篇關於「去日本背馬桶蓋」的文章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而智能坐便器也因此進入國人視野,國內坐便器需求迅速增長,國內品牌蓬勃發展,行業也不斷成熟。便潔寶企業負責人提到,目前日本智能坐便器的普及率在7成以上,韓國在5成以上,而目前國內的普及率還在2%左右,國民對於智能坐便器的認知在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在一二線沿海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相對知曉度更高一些,但是對於智能座便器產品的功能以及品牌的認知還停留在較基礎階段。
  • 存量時代,這些小而美的商業空間如何成為城市新打卡點?
    近年來,隨著一線及眾多強二線城市存量時代的到來,「城市更新」正成為中國新的發展主線。越來越多的商業空間在城市發展中,承擔基礎設施的角色,賦予城市新的活力。而伴隨全域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目的地的商業空間也逐漸成為了重要的旅遊吸引物,為當代旅遊注入了新動能。
  • 泰國商業魅力你知多少?有哪些必看的曼谷風購物中心?
    而作為泰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首都曼谷更是世界上擁有大型超級購物中心最多的大都市之一,素有亞洲購物天堂之稱。其商業項目不僅具有時尚的現代感,還傳承了濃濃的傳統文化元素與特點。Central World位於曼谷的市中心,是目前泰國最大購物中心和曼谷的時尚地標,也是世界第三大購物中心。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兩頭是Zen百貨和伊勢丹(Isetan)百貨,作為曼谷最大的休閒購物中心,Central World擁有無與倫比的商品和服務種類,以此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 從便利蜂的商業模式看國內零售領域創業的好時機 | 獵雲網
    本文從實地調查反饋、國內便利店發展狀況、從便利蜂模式看新零售的亮點與思考、全球零售科技領域的創業和投資情況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作者根據觀察,總結出便利蜂商業模式的特性。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啟資本YUNQI。
  • 房企搶灘城市更新,如何盤活存量、點石成金?
    政策層面上,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繼出臺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更新行動計劃,不同於以往的大拆大建,土地資源利用進入以存量開發為主的新階段,把歷史風貌保護和存量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那麼,城市更新有哪些特點呢?
  • 12項曼谷公寓的價格驅動因素
    與其他市場相比,曼谷房地產市場非常獨特,例如公寓物業建成後甚至在相似地點的價格表現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在將近30年的時間裡,我們一直在研究和分析曼谷住宅公寓市場,尋找確定項目價格表現的神奇公式。不幸的是,到目前還沒有找到它,但是已經找到了一系列有助於確定價格的因素,並希望這些因素將有助於指導房地產購買者,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
  • 這年頭商業街區要這麼做!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積累,世界範圍內商業地產的建設存量明顯過剩,中國的商業地產市場也不容樂觀。據贏商大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開業商業項目504個(商業面積≥3萬㎡),商業體量達到4600多萬㎡;2018年全國預計開業的商業項目937個(商業面積≥3萬㎡),預計新增商業體量超過8400萬㎡,中國的商業地產正逐漸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
  • 「909」升級改造:立足國內尋求突破
    1月19日,備受半導體業界關注的「909工程升級改造———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在這裡正式啟動,由華虹集團和宏力半導體合作成立的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也於當日揭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5593.htm  先進生產線入駐「空巢」  作為「909工程升級改造」項目的承擔單位,上海華力微電子是整合地方資源優勢的結果。
  • 2020中國商業地產價值潛力榜|奇點年度排行榜
    鳳凰網奇點商業「致敬2020」年度價值榜單評選正式拉開序幕。本次評選活動涵蓋商業地產、物業管理、長租公寓三大領域,將從行業發展、企業實力、公益幫扶、產品升級、人物影響力等多個維度展開評選,推出十大行業價值排行榜,致敬大時代下具有標杆意義的人物、企業和項目。
  • 林峰與觀點面對面:旭輝要做有趣的商業
    從崛起到瘋狂,再到冷靜,風雨坎坷20年的房地產行業已經走上了通往存量時代的道路。順應行業,旭輝站在岔路口毅然選擇了商業。「旭輝做了物業、公寓、教育、商管、金融、養老、代建等等業務,但是核心投入重資產的就只有一個——商業,這是我們未來的第二主業。」或許在大多數人眼中,已經成立20年並始終奉行著「穩健」「中庸」的旭輝在更多時候會喜歡「中規中矩」的發展軌跡。
  • 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3機組高溫亞臨界綜合升級改造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顏子舒)8月10日9時58分,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徐州電廠」)#3機組高溫亞臨界綜合升級改造項目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機組各項性能指標、環保指標均達到優良水平。此次升級改造後機組的供電煤耗可降至287克/千瓦時,接近超超臨界機組實際運行水平。
  • 對飆日本六十年代開始的基建狂潮,中國的空間還有多大?
    在隨後的10年中,日本政界維持著「沒有田中的田中路線」,「日本列島改造」計劃一直在繼續進行——這從在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之前,日本的土建行業一直維持著高景氣可以看出來。  1985年《廣場協議》籤訂後,日本的土地價格呈現泡沫化趨勢,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房屋建築業也出現了過度繁榮。
  • 曼谷生態城CHAPTER ONE ECO | 新CBD核心區位,曼谷真正的價值窪地!
    提到曼谷的城市未來價值走向的區域,一定是拉瑪九區。拉瑪九區(Rama 9)是政府最新規劃的曼谷最大的金融和文化CBD,西挨暹羅商圈,南連素坤逸區,東止於機場快速入口,中間腹地橫跨素坤逸精華區——ASOK CBD,可謂四通八達,輕鬆出入曼谷各個角落。
  • 煤電機組改造迎「高光」時刻!「亞臨界機組600攝氏度升溫改造關鍵...
    其為我國亞臨界機組高效、靈活性改造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技術路徑,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建議加強與國內研發和裝備製造企業的合作,儘快推廣應用。至此,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煤電科技創新成果問世,將為全球煤電行業向高質量低碳方向轉型提供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
  • 五羊新城、環市東片區或迎改造,改造範圍曝光
    商業配套與珠江新城相比,更是乏善可陳。在珠江新城,先有高德置地春夏秋冬四廣場,後有天匯IGC。全球第四家、廣州首家K11藝術購物商場也新近落戶在這裡。  而五羊新城的商業卻一直未發展起來,除了大型商超華潤萬家五羊店外,零售業態基本上都是小街鋪。  這裡曾經有廣州首個空中流行購物街區——星辰天街。
  • 「雙語彙」Six Feet/六英尺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持續升級,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將密切接觸(close contact)定義為「約六英尺或兩米以內」,因此保持社交距離的標準也隨之設定為約六英尺或兩米。
  • Siam Paragon四大區商業亮點集萃
    其實,該項目除了水族館被頻頻提及之外,商業自身也不乏亮點與特色值得一看。一、無敵FoodHall空間,無敵美食體驗SiamParagon 地下一層整體打造為「Paragon foodhall」,由一個美食廣場加若干個獨立餐飲門店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