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Differ:維持間質幹細胞「全能型」的關鍵基因

2020-11-30 生物谷

2018年1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許多醫生,研究者以及患者都寄希望於幹細胞療法用於修復受損組織以及置換功能缺陷的細胞。目前全球範圍內也有數以百計的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開展。


間質幹細胞(MSC)是上述治療性試驗的主流工具,原因在於其能夠分化形成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成熟細胞,包括骨骼、脂肪以及軟骨。此外,它們還足有血液多能性,即能夠分化形成血細胞。然而,目前我們還難以掌握這類細胞在體內環境下的分化方向,因此用於治療還不夠成熟。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最近,來自TSRI的研究者們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雜誌發表文章,揭示了對於MSC分化的關鍵因子,以及為這些細胞臨床治療價值的實現提供了方案。


骨髓中分化出的原代MSC數量在培養過程中會逐漸降低,難以保證其體外存活。因此,科學家們往往使用細胞系進行研究,為了建立MSC細胞系,科學家們敲除了p53基因(該基因對於調控細胞死亡具有關鍵的作用)。這項研究結果表明,p53對MSC的影響不僅僅包含細胞凋亡,而且還影響了細胞的分化潛能。


通過比較正常小鼠以及p53基因缺陷型小鼠的細胞特徵,作者發現了p53是調控MSC生長與分化的關鍵。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該基因通過與活性氧成分以及兩個轉錄因子(TWIST2以及PPARG)相互作用產生相關效應。


當研究者們敲除p53後,細胞出現永生化特徵,但會同時向骨骼細胞分化。此外,這些細胞失去了向血細胞以及脂肪細胞轉化的能力;低水平的p53能夠誘導TWIST2,從而保證MSC處於"乾性"的狀態;而較高水平的p53則會誘導PPARG的活化以及ROS的活化,進而導致MSC向脂肪細胞轉變。極高水平的的p53則會導致細胞死亡。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p53的表達量影響了MSC的分化能力與分化方向,或許對未來幹細胞治療以及骨癌等相關癌症的提供新的思路。(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Researchers identify gene responsible for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tem-ness'



相關焦點

  • Cell death& differ:類泛素化E3連接酶調節小鼠造血功能
    2015年5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ufm1
  • Cell death&differ:中國科學家發現抑制乳腺癌腫瘤幹細胞新策略
    2015年1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生物學期刊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發表了來自加拿大和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近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體內和體外實驗證明激活toll-like receptor 3(TLR3)能夠促進乳腺癌細胞向腫瘤幹細胞(CSC)轉化,產生幹細胞特徵,而TLR3的這種促CSC轉化效應需要同時激活β catenin和NF-κB信號通路才能發生。這一研究成果為癌症治療中抑制CSC產生提供了新的策略。 研究人員指出,在2012年的統計中,乳腺癌是導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疾病。
  • 一份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幹細胞|產業鏈|疾病|治療|...
    ;UC-MSC:臍帶間充質幹細胞;DPSC:牙髓幹細胞;eMSC:子宮內膜間充質幹細胞2間充質幹細胞的應用於治療MSCs功能較多,應用廣泛,主要功能是進行細胞移植治療,亦可作為一種理想的靶細胞用於基因治療,同時在生物組織工程和免疫治療中也有一定的應用
  • cell death&differ:詳解肺癌重要負向調節分子—caspase-2
    P53是一類非常重要的轉錄因子,它參與了細胞抗壓反應的許多事件,而且在許多種類型的癌症中P53也是常見的突變基因。P53的缺失能夠促進腫瘤的生長。在DNA發生損傷的時候,p53能夠激活一種叫做PIDD1的蛋白(p53 induced protein with a death domain 1),這個蛋白質能夠進一步與caspase-2結合形成複合體,從而激活caspase-2。
  • Cell Stem Cell:科學家找到維持皮膚幹細胞功能的兩個蛋白「守衛」
    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兩個同家族蛋白構成了皮膚幹細胞存在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這兩種蛋白皮膚幹細胞也將不會存在。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兩個蛋白就是DNA甲基化酶Dnmt3a和Dnmt3b,它們對於皮膚幹細胞的自我更新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啟動幹細胞基因編程的第一步。
  • 不同間充質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與骨關節炎
    1.1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幹細胞,在實驗 研究及臨床應用中十分廣泛。Gasado 等[24] 研究發現在抗原誘導的滑膜炎白豬模 型中,BMSCExo 通過抑制滑膜淋巴細胞增殖和降 低TNFα表達水平減輕了滑膜炎,動力學步態分析, 如擺動時間、姿態維持時間等參數較前改善,表明 BMSCExo可能通過免疫調節作用治療滑膜炎。
  • Cell Res:劉光慧等通過單鹼基基因編輯重塑超級幹細胞
    最新發表的這項研究工作聚焦於上述兩個重要問題,期望通過基因編輯手段對細胞內的關鍵基因和信號通路進行精確調控,從而同時實現幹細胞活力的提高及致瘤性的減弱,最終獲得優質安全的人類幹細胞移植物。研究人員通過篩選可以延緩幹細胞衰老的小分子化合物,發現抗氧化轉錄因子NRF2的激動劑能延緩人類早衰症患者間充質幹細胞的加速衰老。
  • Cell Stem Cell:證實心臟也有自產的幹細胞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這些幹細胞停留在心臟內,隨時準備著維持心臟結構。」心臟病是美國頭號殺手,這主要是因為心臟組織,一旦受損,只有有限的修復自我的能力。一種細胞類型,間充質幹細胞樣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like cell),特別充滿爭議,這是因為儘管在心臟發現,但是這些細胞有它們產生的骨髓幹細胞或血幹細胞的很多特徵。為了找出間充質幹細胞樣細胞是否在心臟中產生,還只是轉運到那裡,哈維和他的同事殺死一組小鼠中的骨髓幹細胞,用來自綠色螢光蛋白標記的供者小鼠的骨髓幹細胞替換它。
  • 從存儲、增殖、新藥研發到治療,這份報告釐清了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
    間充質幹細胞 2006年,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SCT)規範了間充質幹細胞的定義。 表:不同來源MSC比較 資料來源: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註:BM-MSC:骨髓間充質幹細胞;AT-MSC:脂肪間充質幹細胞;UC-MSC:臍帶間充質幹細胞;DPSC:牙髓幹細胞;eMSC:子宮內膜間充質幹細胞 二、間充質幹細胞的應用與治療
  • 不同的間充質細胞群體產生關鍵的腸道BMP信號梯度
    不同的間充質細胞群體產生關鍵的腸道BMP信號梯度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1 14:42:39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Ramesh A.
  • 中國科學家:揭示間充質幹細胞對幹預骨關節炎的可行性
    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s》發布了我國在幹細胞領域的又一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發現miRNA合成通路關鍵因子DGCR8通過穩定異染色質抑制人間充質幹細胞衰老的新型生物學功能。
  • 科學家發現功能活性更強的間充質幹細胞—新聞—科學網
    在幹細胞諸多類型中,間充質幹細胞是目前研究較為充分的幹細胞類型。間充質幹細胞對人類健康的益處已得到充分證明,尤其在促進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能否將間充質幹細胞進一步分群,找到優化的幹細胞,進一步提升其促進血管新生的能力?基於這一思路,對間充質幹細胞亞群的功能進行細分研究,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 亞全能幹細胞——幹細胞中的「上將」
    就臨床可應用的幹細胞種類來說,亞全能幹細胞是名副其實的「上將」。幹細胞按照分化潛能分類可分為,全能幹細胞、亞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單能幹細胞。我們常說的造血幹細胞就是單能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屬於多能幹細胞,至於胚胎裡的幹細胞,則是能發育成完整生命體的全能幹細胞。可惜的是,正因為全能幹細胞有發育為完整生命體的潛能,使得它有非常強的成瘤性,所以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受限。
  • Stem Cells:Rcor2-LSD1蛋白複合物在維持胚胎幹細胞特性和誘導體...
    該文首次提出了Rcor2-LSD1蛋白複合物在維持胚胎幹細胞特性和誘導體細胞重編程為iPS細胞中的重要作用。核小體是染色質的基本組成形式,其組蛋白以八聚體結構形式將真核細胞DNA包裝形成染色質。在染色質研究中,人們發現組蛋白不僅僅起到包裝DNA的作用,更起著真核轉錄表達調控的重要作用。核小體不但能夠抑制轉錄,更能夠通過改變染色質的狀態來影響轉錄。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這一發現對於人類理解衰老過程以及幹細胞移植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近年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蓬勃發展的原因。目前,科學家致力於發現和製造一種無倫理學限制、無免疫排斥、對供受者無損害、取材方便、純度高而又保持生物特性的幹細胞,以滿足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需要。間充質幹細胞就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成體幹細胞群體。
  • cell death differ 細胞壞死性凋亡會減弱外界刺激引起的細胞炎症...
    最近,愛爾蘭都柏林的Trinity學院遺傳系的SJ Martin課題組在《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雜誌發表了他們在這一方面的研究。 首先,作者在Hela細胞系上重現了TNF-a所引起的各類炎性因子的上調。包括IL-8,CXCL-1,IL-6,ICAM,RANTES等。
  • 胚胎幹細胞「全能」秘密揭曉
    胚胎幹細胞「全能」秘密揭曉2017-07-04 07:45 來源: 科技日報 胚胎幹細胞「全能」秘密揭曉表達活躍的「Pramel7」蛋白或是幕後功臣瑞士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胚胎幹細胞保持「全能」的秘密:一種被稱為「Pramel7」的蛋白質能阻止其內遺傳物質甲基化
  • 間充質幹細胞的三系分化及鑑定
    近年來國內外關於幹細胞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這其中最熱門的研究當屬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MSC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種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來源於胚胎發育早期的中胚層未成熟的胚胎結締組織。
  •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與舌鱗癌細胞:是促進生長還是靶向生物治療
    在機體調控下,間充質幹細胞具有的歸巢作用能夠使其由原組織位點向新組織位點遷移聚集,從而參與組織、器官的更新及修復,維持機體組織形態和功能。近年來腫瘤靶向生物治療逐漸受到關注,幹細胞技術可以使治療因子選擇性送至腫瘤部位發揮相應作用,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這一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優勢,但是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對舌鱗癌的作用及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目的:綜述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對舌鱗癌細胞影響的研究進展,明確其作用並探討作用機制。
  • TED動畫:幹細胞在醫學上de廣闊應用 中英字幕
    根據幹細胞所處的發育階段分為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細胞)和成體幹細胞(somatic stem cell)。根據幹細胞的發育潛能分為三類:全能幹細胞(totipotent stem cell,TSC)、多能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和單能幹細胞(unipotent stem cell)(專能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