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輸入血漿後能馬上坐起來?張文宏:你當是拍電影?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上海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接受記者採訪,談整體防疫形勢:超過85%的治癒出院率,不代表防疫工作可以就此鬆懈。

張文宏 視頻截圖

上海累計治癒出院287例患者,「復盤」這些患者,平均住院天數14天,這與早前預判的「這個病兩周內能治好」基本一致。

病人輸入血漿後能馬上坐起來?不可能!

有記者問:上海血漿療法的效果怎麼樣?

張文宏回答說,血漿療法是上海團隊在武漢先做的實例,市公衛中心也有幾例。現在可以給出的結論是:重症病人用了恢復期血漿以後,可以促進轉陰。任何療法都是只佔一部分,實際上不會有電影裡出現的情形,血漿輸入,病人神奇般從床上坐了起來……不可能!「我們拿到一點點特異性抗體,本來轉陰要5-10天,現在3-5天,提高的比例非常有限。所以,它只是幫助促進了重症病人的轉陰,絕不是說只有血漿治療,其他治療都不重要。」

上海方案,就是整合多學科團隊的力量,西醫的每一個學科:重症、呼吸、感染、心臟……都在這裡一起在做,中醫的團隊也非常認真,讓輕症病人如何更快康復,縮短他們的住院天數,重症病人促進他們內環境的穩定。」張文宏說。

尚無神藥,但「只要活著,就是希望!」

談及重症危重症患者,張文宏表示:只要活著,就是希望!他特別強調一點,新冠肺炎這個病目前沒有「神藥」,但上海已經集中最強的救治力量,幫助病人走過這段艱難時光。

另外,張文宏還借用世衛組織官員的一句話。不管是玩笑話還是真心話,這位官員說:「如果我生了新冠肺炎,我希望自己在中國治療。」

張文宏說,這並不是說中國的醫療水平是全球最高的,但中國政府提供給醫療系統的資源卻是最強大的。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還披露了一個細節:各級醫院支援過來的人工肺、呼吸機等先進醫療設備,都聚攏在市公衛中心,這裡的ECMO超過6臺——而在歐洲,整個地區醫院可能都不超過1臺。「救治不光靠這些設備,我們是集中所有優勢醫療資源,在挽救生命。」

核酸復陽的病人會不會傳播?目前上海的病人沒有這個問題。

關於外地有的病人復檢成陽性,張文宏認為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這取決於取樣是怎麼取的,比如在發病時,對新冠病人取樣為咽拭子,但出院時除了咽拭子,上海還要檢測大便核酸,確保陰性才可以出院。「不要討論核酸是否陽性,應該關心復陽的病人會不會傳播。目前上海的病人沒有這個問題。」

帶負壓病理解剖室已建好,隨時做好準備

國家新冠肺炎救治專家成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今天表示,目前尚未開展病理活檢,但昨晚已經就現有病理發現做了學術回顧研究討論,希望輔助提示現有救治方案。

據悉2004年市公衛中心建設時就已配備建設了帶有負壓的病理解剖室,隨時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口罩還要戴多久?張文宏:預計1到2個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建議,大家對疫情還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大規模聚會辦不得。張教授說:「這個狀態可能還要維持1到2個月。那時候沒有新增了,基本上就可以把口罩摘了。」

全國醫用N95口罩日產能達91.19萬隻,是月初8.6倍

2月24日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人民銀行負責人介紹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介紹,口罩是醫護人員抗疫的武器。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口罩的生產和保障工作。2月22日,全國醫用N95口罩的日產能達91.19萬隻,是2月1日的8.6倍。累計調動330萬隻口罩,重點保障武漢,還包括北京等地,其中調往武漢268萬隻。近期每天向武漢的調度量在15萬隻以上,加上湖北本地的產能,每天可供應醫用N95口罩30萬隻以上,完全可以保障武漢6萬多一線醫護人員需要。

目前,除西藏以外,有30個省區市有了口罩生產線。

開學後如何做好防護?國務院發文建議教師戴口罩授課

2月25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對中小學校開學前後的準備及衛生防護等提出25條技術要求。

《通知》提出,開學前學校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並向主管部門報告;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開學前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對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

《通知》提出,開學後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議學生自帶餐具;不應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通知》還提出,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文匯報 中國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央廣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能用來治療新冠肺炎的「康復者血漿治療」是個啥?血漿可以直接輸入...
    康復者抗體進入患者體內,如同注入特異性炸彈,可以迅速識別並清除病毒,康復者痊癒後,抗體仍然會存在在體內一段時間,將康復者血漿提取出來,經過一系列處理,得到相對純化的對抗病毒的中和抗體,用於其他患者的治療,當前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康復者血漿成為治療的壓艙石。那麼,康復者血漿從那裡來了?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 發熱即去門診救人救己
    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張文宏說,目前新冠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全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裡會對神經系統有一些損害,肺的纖維化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新冠病毒到現在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沒辦法說幾年後的事情。」
  • 張文宏帶頭打疫苗啦!疫苗怎麼打?一組圖帶你全了解
    張文宏帶頭打疫苗啦!疫苗怎麼打?一組圖帶你全了解 2021-01-05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到底何時能結束?張文宏最新分析衝上熱搜
    全球一線專家這樣說…… 今年夏天能不能結束疫情?新冠肺炎醫療救助上海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為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的主持人,拋出了這個問題後引起了多個專家的熱議。張文宏:今年最美好的季節可能出現在金秋,10月後或有疫情高峰張文宏分析表示,金秋10月可能會是疫情低谷,之後可能還有高峰。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張文宏說,中國的抗疫經驗是如何學會在最快的時間內把疫情控制住,國外的經驗是在疫情蔓延的過程中,讓患者的病死率不斷下降。張文宏稱,青島案例所有的數據還有待於中國疾控進一步統一公布,按照目前得到的信息,主要的病例源於輸入病人在醫院引起的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
  • 張文宏:人類要學習如何與微生物共存
    張文宏介紹,大量微生物繼續停留在動物界,另外一些會隨著人類進化進入人類世界,還有一些介於兩者之間。他講了一個臨床案例。一位非洲務工人員被昆蟲叮咬後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回國後輾轉來到華山醫院感染科時,已全身布滿瘀斑,奄奄一息。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回應
    如果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病例,會重新評估感染以後的免疫能持續多久。目前,考慮因為病毒變異或者免疫力缺失導致的二次感染為時過早。,青島案例所有數據還有待於中國疾控進一步統一公布,按照目前我們得到的信息,主要病例源於輸入病人在醫院引起的院內感染的風險比較大。
  • 張文宏:「中國的抗疫經驗將被記錄」
    危難關頭,每個人都需要耿直和說真話的力量,更需要說到做到的責任和擔當,這段視頻贏得大家一片歡呼,人們瞬間記住了張文宏。  疫情暴發後,醫務工作人員趕赴前線、以一當十,與病毒近距離接觸。  張文宏站出來呼籲大家關愛他們,他說:「醫務工作者現在最缺乏的是關心,我就明確地跟大家講,領導對醫務人員的關心,一定要不斷地加強上去。
  • 今天,他們捐獻血漿了!血漿治療有風險嗎?捐血者身體有何影響?專家...
    對於血漿治療是否有風險,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表示,任何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風險,血漿輸入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在重症病人救治方面是必要的選擇,風險遠遠小於獲益。目前血漿輸入主要用於重症患者的治療。白巖松:對於捐獻血漿的人有風險嗎?
  • 張文宏的人生信條:正直、謙遜、踏實、節慾
    那些專家組會議,查房,病例會診……諸多現場,我都是遠遠地坐在一個角落,與張文宏的專業團隊保持距離。我總覺得一個外人出現在這樣的現場會有突兀之感,會不真實,影響原來應有的氣氛。甚至有一次,華山感染科與其他科室的一個專家會診,張文宏說,你想參加的話,我給你弄件白大褂穿上,你就坐在邊上一起聽聽;但還是要跟院方打個招呼,因為涉及到病人隱私。我覺得太麻煩他了。遂作罷。
  • 康復後捐獻血漿的武漢醫生:想多救一個人
    原創 作者袁琳 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拍攝丨遠徵 剪輯丨車怡岑 編輯丨吳家翔)康復者血漿治療方案提出後,響應捐獻血漿號召的痊癒患者也在增長。他也站了出來。孔嶽鋒是第一批感染者,是被治癒者,也是血漿捐獻者。
  • 輸入年輕人血漿可治老年痴呆症
    向患有阿爾茲海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輸入年輕人血液的第一批臨床試驗結果近日出爐。據《自然》雜誌官網1日報導,領導該臨床試驗的美國史丹福大學神經學家託尼·韋斯-克雷稱,試驗結果不僅證明了輸血療法安全,而且受試者的獨立生活能力得到很大改善。
  • 輸入年輕人血漿可治老年痴呆症?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聶翠蓉)向患有阿爾茲海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輸入年輕人血液的第一批臨床試驗結果近日出爐。據《自然》雜誌官網1日報導,領導該臨床試驗的美國史丹福大學神經學家託尼·韋斯-克雷稱,試驗結果不僅證明了輸血療法安全,而且受試者的獨立生活能力得到很大改善。
  • 康復者血漿真能救命?專家:在無有效藥物和疫苗情況下的特異性武器
    在2月13日舉行的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呼籲康復後的患者捐獻血漿,拯救病人。 張定宇表示,他所在的金銀潭醫院目前正在開展康復病人的恢復期血漿的輸入,目前顯示出初步的效果。因為康復的患者體內有大量綜合抗體,能對抗病毒。
  • 張文宏的回答,給所有人敲響警鐘!
    張文宏日前接受中新社採訪時透露: 這是一例跟貨物接觸有密切相關的病例 記者:最近上海浦東報告了一例新冠病例,引發關注。您今天能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是否意味著此次疫情的波及範圍有限?
  • 何時能打疫苗?聽聽張文宏怎麼說?
    視頻來源:澎湃新聞為何進入冬季後對於非冷鏈的物流也要進行殺毒?張文宏說,上海的疾控團隊在溯源方面做得非常好,通過對在浦東貨運區第一例感染者的追蹤,發現兩個軌跡其實不怎麼一致的工人感染,是因為他們共同進入並清理過一個自北美地區運返回滬後的航空集裝器,內部環境潮溼。
  • 您可能需要輸入的是血漿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專家們發現根據疾病的不同,已不再所有情況都需要輸入全血,有些情況輸入血漿會更適合。那什麼是血漿呢?血漿是血液的細胞外基質,是血液的重要組成成分,血液經離心後得到的淡黃色液體,血細胞懸浮於其中,約佔人體血量的55%。血漿中的91%-93%是水分,血漿蛋白佔6%-7%,無機鹽佔0.9%,其餘為非蛋白質有機物。
  • 血漿治療是「稻草」還是「神藥」?專家:謹慎樂觀,尊重科學
    ,10餘位危重病人在治療後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當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也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體內含有大量綜合抗體能對抗病毒,並呼籲已康復患者積極捐獻血漿。一時間,「恢復期血漿治療」作為「重磅消息」成為關注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