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使用美國網絡,俄羅斯將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自己的通信網絡
新系統的投入使用將使俄羅斯太空人放棄使用美國的交流渠道。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出現了與地球的寬帶衛星通信信道,它類似於網際網路,允許信息在國際空間站與地面之間傳輸。建立此網絡的相關設備由俄羅斯太空人奧列格·科農年科(Олег Кононенко)於2019年安裝,該系統的全面測試將於2020年底完成。
-
國際空間站發生壓力洩漏的地方找到了:由俄羅斯建造
目前,在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連續工作之後,發生壓力洩漏的模塊已經被找到:位於國際空間站的Zvezda服務模塊,該模塊由俄羅斯複雜建造,但是具體位置目前仍然未能最終確定。最終,在3名太空人的幫助下,國際空間站發生壓力洩漏事件的模塊被找到了,就是目前3名太空人所在的Zvezda服務模塊!
-
國際空間站規模將繼續擴大 俄羅斯正在為此做準備
國際空間站是地球以外人類長期、持續存在的一個地方。自太空人首次將其作為臨時家園以來,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空間站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了新的模塊,為科學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也為各種生物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今天,一對俄羅斯太空人將在國際空間站外工作,為增加一個全新的模塊做準備。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據媒體報導,今年我國將陸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貨運飛船等,完成中國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工作。
-
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所以早在1983年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設想建造國際空間站,之後以俄羅斯、美國為首,多國合作建造了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空間站。而現在這個國際空間站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美國本還想著延遲這個空間站的使用,而現在俄羅斯要拋棄美國一個人玩!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
俄羅斯將製造數個太空機器人,其中只有一個將被送往國際空間站
莫斯科(Sputnik)--總部位於莫斯科的安卓科技科學生產協會(Android Technologies Scientific Production Association)執行長杜多羅夫(Evgeny Dudorov)說,俄羅斯將製造數個專為在國際空間站表面運行而設計的太空機器人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根據計劃草案,2021年10月5日,女演員及另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組成太空飛行組,搭乘「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居住」12天。至於與女演員同行的另一名「遊客」的信息,俄羅斯航天集團仍未透露。有專家認為,太空飛行期間,「伴遊」女演員的「遊客」可能是攝影師、導演或者男演員。
-
國際空間站介紹(圖)
在這一背景下,繼承了蘇聯航天科學成果的俄羅斯轉而成為這個大的科學項目的重要夥伴。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航天局、加拿大等共同建造,計劃耗資將超過630億美元。 國際空間站計劃最早是美國提出的,當時名為國際自由號空間站計劃,並於1984年得到美國總統裡根的批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十億美元的耗費,這項計劃沒有取得進展。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拍攝首部太空片
據海外網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6日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根據計劃草案,2021年10月5日,女演員及另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組成太空飛行組,搭乘「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居住」12天。至於與女演員同行的另一名「遊客」的信息,俄羅斯航天集團仍未透露。有專家認為,太空飛行期間,「伴遊」女演員的「遊客」可能是攝影師、導演或者男演員。
-
俄羅斯聯盟號發射成功,打破紀錄!國際網友:不如將技術轉讓中國
、俄羅斯等國家提出並打造了國際空間站,由於美國終止了他們的太空梭計劃,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都在藉助俄羅斯的「聯盟和」載人飛行器將航天員送上太空,近日,俄羅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再一次進行了發射任務。
-
國際空間站將查漏氣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陳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美國航天局在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露率略高於標準。」美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俄羅斯太空人伊萬·華格納和阿納託利·伊萬尼申本周末將關閉艙門,監控氣壓,以找到漏氣源頭。
-
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俄羅斯有意自己單幹,與中國合作或是良策
在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進程中,國際空間站承擔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作為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創始國之一和中流砥柱,俄羅斯的作用無需贅言。然而,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就多次揚言要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不久前,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副總裁弗拉基米爾·索洛夫耶夫更是提到了2024年這個時間節點。
-
背景資料:「國際空間站」的建造歷程
其主要內容是進行9次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對接飛行,送美國航天員到和平號上累計工作近3年,取得太空梭與空間站交會對接以及在空間站上長期進行生命科學、微重力科學實驗和對地觀測等方面的經驗,訓練美國航天員在空間站上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從而降低「國際空間站」研製、裝配和運行中的技術風險。美國太空梭與俄和平號空間站最後一次對接於1998年6月12日圓滿結束。
-
俄羅斯「聯盟MS-11」飛船順利對接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12月4日凌晨1點33分,俄羅斯「聯盟MS-11」載人飛船在發射約6小時後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這是今年10月「聯盟MS-10」載人飛船發射失敗後,俄羅斯的載人飛船首次復飛。 此次共有3名太空人乘「聯盟MS-11」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分別為俄羅斯太空人科諾年科、加拿大太空人聖雅克和美國太空人麥克萊恩,他們將在空間站工作194天後返回地面。在空間站停留期間,他們將完成48項科學試驗,包括太空條件下的物理生物進程及材料研究、軌道飛行中的人體機能研究及其他生物及生物技術研究等。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日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
-
漏氣致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溫度升高
2009年9月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的國際空間站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包雪琳)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俄羅斯航天員伊萬·華格納向俄羅斯航天局控制中心專家報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溫度因漏氣緩慢升高。控制中心一名專家說,艙內溫度預期12日恢復正常。國際空間站去年9月發現輕微漏氣。至今年8月,洩漏率比先前增加了5倍。經過排查,航天員發現漏氣位置是俄羅斯艙段「明星」艙。
-
俄羅斯載人飛船僅用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4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僅3小時又3分鐘即抵達並成功對接,創下新紀錄。
-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漏氣 太空人打上一塊「補丁」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表示,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已經在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裂縫處打上了「補丁」,以此來阻止空氣洩漏。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要求雷日科夫量一下裂縫大小,然後再打上「補丁」,並且要把「補丁」從中心到四周撫平,不要留下褶皺和氣泡。俄航天集團代表指出,計劃對艙內氣壓進行檢測復量,然後根據太空人傳回地面的數據,判斷漏氣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2019年9月,國際空間站曾發現有空氣少量洩漏現象。2020年8月至9月,太空人發現洩漏速度加快了5倍。
-
俄羅斯 「聯盟 MS-11」飛船成功發射,將於 4 日凌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IT之家12月3日消息 據新華社消息,俄羅斯「聯盟MS-11」載人飛船在北京時間12月3日19時33分成功發射,本次任務將把來自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的三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屆時他們將在國際空間站駐留六個月。這也是2018年全球第100次航天發射任務。
-
俄太空人談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女演員是否會獲「俄羅斯英雄」
、國家杜馬議員、「俄羅斯英雄」稱號獲得者馬克西姆蘇拉耶夫表示,將到國際空間站參與電影拍攝的女演員如果此行令俄羅斯受益,並在太空完成科學研究,或像專業太空人一樣進行太空行走,則可獲得「俄羅斯英雄」稱號。 據早前消息,「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和「第一頻道」將選一名女演員及其替身,到國際空間站拍攝一部紀錄片。按計劃,太空拍攝將於明年秋天進行。這部俄羅斯電影將先於美國演員湯姆·克魯斯計劃在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支持下到國際空間站拍的電影完成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