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中國人失眠 醫院設「睡眠病房」患者多為中青年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給睡不著的你,這個病房專治失眠……

作者:李秋瑩

「今天一定要早睡!」

這個flag你立過麼?

你早睡了麼?

近日,微博話題 #近四成中國人失眠# 火了。有報導稱,1/3的90後在凌晨1點才入睡。對此,大家有太多話想說……

微博截圖

「白天是工作是交際,

只有晚上的時間是屬於我自己的。」

對於徐鑫來說,每天和大家道晚安後的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

「之前不是有人說麼,晚安的意思就是『我今天打烊了』,只是不對外營業了而已,跟睡不睡覺沒關係。」

「也不是不知道熬夜的危害,但總是捨不得手機,捨不得這難得的只屬於自己的時間。」

雖然上床之前的自己是有困意的,可拿起手機那一刻,仿佛自己「又來了精神」,再刷一會手機也是可以的。

「我的手機可能隨時都會亮起來。」

最讓孫悅頭疼的就是下班後的工作微信。

「不分時間、地點,手機就像炸彈,讓我24小時on call。」

躺在床上,房貸、這個月的KPI、孩子的功課……這些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她的腦海中翻滾。

至於是幾點睡著的,她早都記不得了……

睡眠衛生教育。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時代洪流之下,睡眠障礙宛若時疫般蔓延。越來越多的人在那些不被理解的孤獨,或無法入睡的痛苦中掙扎。

中國睡眠研究會2018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超六成失眠重度患者為25歲到29歲的年輕人,集中在北上廣等城市。

患者接受治療時拼的積木作品。中新社 李秋瑩攝

長期的「睡不著、睡不好」不僅會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損害,更是會實實在在的破壞我們的身體機能。

連番熬夜後你臉上冒的痘、瘋狂掉落的頭髮,都是你的身體在向你抗議。

長期隨訪發現,失眠者罹患身體疾病的機率為正常人的兩倍,引發抑鬱等心理問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睡眠障礙病房則聚焦原發性睡眠障礙患者、精神心理問題伴發睡眠問題者、軀體疾病伴發睡眠問題者。

瑜伽治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助眠產品有用麼?

雙十一剛剛過去,有數據顯示,褪黑素、蒸汽眼罩、耳塞、乳膠枕…「雙十一」期間,買進口助眠產品的人數,00後同比增長了434%。

那這些「助眠產品」真的有用麼?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學科帶頭人苑成梅醫生回答,「不建議大家使用過多的助眠產品,例如褪黑素,實際上,褪黑素更推薦倒時差的人使用,如果正常人服用過多的褪黑素可能會引起自身產生的褪黑素變少。

「人的激素分泌水平存在固定的節律,與睡眠密切相關的褪黑激素分泌節律與日出、日落的節奏相符。」苑醫生說。

人們儘量白天活躍,消耗能量,積攢「睡眠動力」,而到了夜晚則儘量保持安靜。

對於午睡,苑醫生表示:「不鼓勵睡眠障礙者午睡,如果一定要睡,則不應超過半小時。對於現代大部分失眠患者來說,物理性催眠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想要拯救自己的睡眠狀態,更需要的是內心的平靜。」

睡眠監測室。中新社 李秋瑩攝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失眠問題已經對正常生活產生了影響,那不妨去醫院看看。

睡眠障礙病區門牌。中新社 李秋瑩攝

今年7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開設「睡眠病房」。

睡眠障礙病區門牌。中新社 李秋瑩攝

睡眠病房:治療要先「修心」

睡眠病房門口。 中新社 李秋瑩攝

走進睡眠病房,跑步機和健身車就擺在入口的位置,「有些人睡不好,缺乏運動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在這裡我們也會建議患者多運動。」苑醫生說。

病房門口的健身器材。 中新社 李秋瑩攝

患者入院後,會經過一系列檢查來確定診療方案。患者在睡眠監測室睡一夜,腦電波、眼波、呼吸、心跳頻率等信息將傳輸到睡眠病房的數據分析中心,供醫生得出最終的睡眠報告,並予以對症幹預治療。

睡眠監測室。中新社 李秋瑩攝

在中心檢測室,每個患者的入睡情況都被記錄下來,供醫生參考治療。屏幕上各種波長外人看起來雜亂無章,但醫生卻能從中找出問題的線索。

中心監測室。 中新社 李秋瑩攝

不僅如此,在睡眠病房還會有人提醒你在規定的時間入睡、起床。「這樣有助於患者習慣的養成,也是幹預治療的一種。」

有人問,「那要是患者不起床或者不睡覺呢?」

「那就要看他為什麼不起/不睡了,然後我們再解決問題。」苑醫生回答道。

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醫生,更注重「修心」:心理治療,包括睡眠衛生教育、睡眠認知行為治療、動力治療等等。

苑醫生表示,睡眠障礙,有時只是很多問題的結果表象,「睡眠障礙只是一個線頭,扯出來的是現代人形形色色的精神壓力和心理煎熬。」

有研究報導,幾乎有60%以上的精神病患者都表現有失眠症狀。其中以抑鬱症、老年痴呆、焦慮症以及強迫症等精神疾病造成的失眠最為普遍。

睡眠病房開張近5個月,接待患者百餘人,不過單純因為睡眠問題來住院的很少,大多數都參雜了精神或心理問題。

睡眠病房開設首日一位患者的經歷就印證了這一點:

「患者每天只能睡兩個小時左右,晚上9點就上床準備睡覺了,但是一直起夜。」

長期失眠折磨之下,患者的身體已開始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吃不進東西、不愛說話,甚至有時還想一死了之。

隨著對該病例了解的深入,醫生發現,患者的問題不是失眠這麼簡單。

原來,患者瞞著家人參加了某理財項目,虧損數十萬元。

苑醫生說,患者遭遇的失眠,是她內心的真實寫照,「極度悲傷、懊惱與自責」,治療要先治「心」病。

目前,在睡眠病房中接受治療者多數為中青年人。不少年輕人因為畢業、考研、宿舍關係、工作壓力等問題焦慮,引起失眠;同時,一些年輕人日夜顛倒的作息也引發了睡眠障礙問題。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病房還特地配備了幾名心理醫生,幫助患者「修心」。

在這裡,美術、音樂都是治療的重要方式。「患者有時無法通過言語表達自己的心境,通過一些藝術的表現形式可以讓人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苑醫生說。

普通人應對失眠,應該怎麼辦?

——改善睡眠環境和睡眠規律

確保你的臥室安靜、昏暗、溫度適宜 噪音、光線、太熱或太冷、不舒服的床墊或枕頭都會影響睡眠。試著用耳塞來屏蔽外面的噪音,打開窗戶或風扇來保持房間涼爽,用遮光窗簾或眼罩來遮擋光線。嘗試不同硬度的床墊、泡沫墊和枕頭,它們能為你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

堅持規律的睡眠 堅持日常規律的作息,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包括周末。即使晚上沒有睡好,早上也儘量在平時的時間起床,晚上也不要過早睡覺,這將幫助你恢復正常的睡眠節奏。

至少在睡前一小時關掉所有的屏幕 電子屏幕會發出藍光,擾亂人體褪黑素的分泌,抑制睡意。因此,與其看電視或玩手機上、平板電腦或電腦,不如選擇其他放鬆活動,比如讀書或聽輕音樂、有聲書。

睡前避免刺激的活動和緊張的環境 包括瀏覽社交媒體(微博、微信等)的信息,與你的伴侶或家人進行大討論或爭吵,或趕工作進度。請把這些事推遲到第二天白天再做。

儘量避免白天睡覺 白天睡覺會讓你晚上更難入睡。如果你覺得必須小憩一下,那就在下午3點前午休,儘量在控制在1小時內。

睡前請避免:

喝太多液體 睡前一小時不要喝任何東西,然後要上幾次廁所,這樣可以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

喝酒 睡前小喝一杯可能會幫助你放鬆和入睡,但一旦喝多,它會干擾你的睡眠周期,導致你在夜間醒來。

太豐盛的晚餐 儘量早點吃晚飯,睡前兩小時避免吃油膩的食物。辛辣或酸性食物會引起胃痛、胃灼熱等不適反應,就可能導致夜間醒來。

咖啡因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建議至少在睡前6小時停止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可能需要更早停止。

(本段作者:王琰 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現就職於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從事心理健康宣傳教育與心理治療等工作。)

相關焦點

  • 睡個好覺竟也成了天大的難事 諾貝爾獎獲得者來寧講述「睡眠的科學」
    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李勇副主任醫師表示,「倒時差、不規律睡眠、借咖啡提神……從醫學角度看,現代人的很多行為與進化而成的某些節律背道而馳,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正被逐步發現。」  失眠,正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睡不著覺,正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
  • 失眠時代不失眠,安定兒物理治療儀助力國民睡眠健康
    "缺覺,睡不著"似乎成了快速發展的社會和時代的一個特徵。徹夜狂歡,高壓工作,家庭事務繁重……佔據睡眠時間的事情越來越多,睡眠的質量也越來越差,因為睡眠不足而猝死的事情也頻頻被報導。遠的有2016年蘇州24歲工程師因睡眠不足猝死;2017年浙江26歲規培醫生通宵猝死;2018年36歲白領猝死,時間近的就有前段時間北京地鐵,一位45歲的銷售暈倒猝死。
  • 記者探訪研究型病房:找到適合中國人的診療標準
    來源:海外網圖為李文斌主任(右二)在研究型病房與患者交流。嶽 樸攝圖為天壇醫院研究型病房外的牌子,以「R」代表研究型病房。本報記者 熊 建攝劉月(化名)有件事沒弄明白。身患膠質母細胞瘤3年多了,不光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她的皮膚竟然也好了,變白了,臉上的疤消失了,頭髮也更黑了。
  • 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助眠藥,新冠疫情下,失眠患者該如何使用助眠藥呢?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中國有45.4%的被調查者在過去1個月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診斷標準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數嚴重失眠可持續10年以上。 長期失眠影響個體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嚴重的睡眠缺失將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覺水平,甚至有可能引發惡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損失。
  • 你被失眠困擾過嗎?濟寧首家睡眠障礙診療中心開診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丁培 劉川) 「失眠真地太痛苦了,聽說咱汶上縣有睡眠障礙診療中心了,我過來體驗了一下,感覺還挺好的,以後會再來的。」被失眠困擾的李女士在體驗完睡眠沙發後,表示很滿意。近日,汶上縣睡眠障礙診療中心掛牌成立,這是全市首家專業的診療中心,中心面積近2000平方米,開放標準病床50張。二樓體驗室裡配有先進的經顱磁刺激儀、睡眠監測儀、睡眠沙發等設備,中心整合心理評估、心理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中醫針灸治療、網際網路管理等技術,通過腦電治療、經絡失眠治療、針刺(磁針)治療、艾灸療法等多種治療手段對睡眠障礙患者進行幹預。
  • 隔離病房關閉,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可提供500間病房收治患者了
    據了解,當天,除了出院之外,還有14名患者將轉入協和醫院西院,繼續接受治療。歷時32天 累計救治患者1022名2月11日,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被徵調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定點收治醫院」,總床位數850張。
  • 38%的中國人都失眠 招募睡眠監測志願者可獲專業諮詢
    像馮先生這樣有睡眠問題的人還有很多,2018年的《中國睡眠診療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高達38%的中國城市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睡眠呼吸疾患診療中心主任醫師陳宇潔說,成人中約有30%出現睡眠障礙,其中有三成人情況嚴重,屬於嚴重的睡眠疾病。
  • 世界睡眠日丨帶你認識多導睡眠監測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多導睡眠監測(PSG)是當今睡眠醫學中的一項新技術,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至今已有30餘年的歷史,從走紙時代已進入數字時代。
  • 每年在保健品上花費近20萬,但依舊每天失眠!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吃了這麼多保健品,病情依舊沒有改善,反而逐年加重,事實上這些患者是很痛苦的。」張永華說。每年在保健品上花費近20萬但依舊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57歲的林女士(化名)就是其中一位患者。她被失眠困擾已近三十年,最近這些年,她每年都在保健品上花費近20萬,可情況時好時壞,症狀斷斷續續。
  • 中國有2億失眠患者,這些助眠、睡眠監測APP你用過嗎?
    中國有2億失眠患者,這些助眠、睡眠監測APP你用過嗎?目前,有不少年輕人都經受著睡眠方面的困擾。不少人為了改善失眠症狀而吃褪黑素、安眠藥。據統計,我國有2億失眠患者,5000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嚴重打鼾憋氣)患者,100萬嗜睡症患者。
  • Alzheimers Dement:Suvorexant可改善疑似AD痴呆和失眠患者的睡眠情況
    導語:Suvorexant改善了疑似AD痴呆和失眠患者的TST。一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評估了orexin受體拮抗劑suvorexant治療輕中度疑似阿爾茨海默病(AD)痴呆患者失眠的臨床情況,研究結果已在線發表於Alzheimers Dement。
  • 泰安市中醫醫院睡眠門診:健康睡眠從這裡開始
    然而,在當今一個高節奏高強度的網際網路時代,數百萬人都在無意中剋扣了自己的睡眠時間。據調查,當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睡眠障礙的群體之中,且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睡眠質量差能夠導致人的思考和記憶功能受損,影響個體情緒狀態、降低人的身體免疫力及激素效應,還會引發如潰瘍、血壓不穩等症狀。通常情況下,失眠往往被認為是身體潛在某種疾病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
  • 中文解讀 | 失眠可增加卒中患者死亡風險:一項對首次卒中發作患者的6年隨訪研究
    團隊介紹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科是一個整合神經病學、精神醫學、心理學的多學科理念的綜合學科,是國內首家引進國外神經精神醫學概念的多專業為一體的醫學團隊。失眠在卒中後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2%~57%1,2,對卒中後的預後有著重要影響。有不少研究只關注了睡眠時間與卒中後死亡風險的關係,目前尚缺少睡眠質量與卒中後死亡風險的關係研究。
  • 3億人催生「睡眠經濟」,助眠產品真能助眠嗎?開屏新聞記者走訪調查
    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意味著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失眠人群中,以90後、95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睡眠問題最為突出。69.3%的年輕人表示23點之後才會睡覺,34.8%的年輕人入睡時間很長,半小時之內很難入睡。
  • 專家提醒失眠患者勿濫用鎮靜催眠藥物
    「50%以上的腦卒中患者存在睡眠障礙,這個比例接近一般人群的2倍。」在3月21日由中國睡眠研究會發起的「世界睡眠日」大型科普講座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樊東升教授提醒,腦卒中患者更應關註失眠,及時幹預、科學用藥治療失眠可顯著改善預後。
  • 睡眠醫學博士揭露失眠本質,困擾中國3億人的睡眠問題終於有救了
    失眠是指儘管有適當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的環境,但是依然對睡眠的時間或睡眠的質量感到非常的不滿意,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上床30分鐘內無法入睡。第二是睡眠維持特別困難,也就是睡著之後容易頻繁醒來,並且再次入睡也是很困難的。第三是早醒比平常能醒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以上。
  • 長江日報|武漢市第六醫院建成「智慧病房」,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感
    說起這次在武漢市第六醫院的陪護體驗,40歲的周女士連稱輕鬆多了。2019年底,周女士72歲的母親查出膽囊癌,住進了市六醫院。「媽媽病情嚴重時,幾乎24小時都在輸液。「周女士說,擔心母親吊瓶打完了回血,她只能寸步不離地守在床邊,就連晚上也不敢睡得太沉。半個月前,母親第4次入院,驚喜地發現病區變了樣。
  • 多導睡眠監測的意義
    (耳鼻喉科 史麗莎) 多導睡眠監測的意義 「 多導睡眠的定義:多導睡眠監測是當今睡眠醫學中的一項重要新技術,在世界睡眠研究界又被稱為診斷睡眠障礙疾病的"金標準",對於診治各種睡眠障礙相關疾病、保障人們健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北京世紀壇醫院新建發熱門診開診 樓內設多間負壓病房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今天(11月20日)下午,北京世紀壇醫院新建的感染樓啟動試運行接診病人。新感染樓一樓設置四間發熱門診診室和四間門診隔離觀察室,二樓設置八間隔離病房,包括負壓病房。下午,一位老年女性發熱患者進入北京世紀壇醫院剛剛建成驗收的感染樓一樓發熱門診,分診臺護士分診登記掛號,測血壓,帶領其進入診室就診。這是該院新建發熱門診接診的首例患者。
  • 寫給天下失眠人:多一分陽氣,多一點睡眠!張仲景古方獻給你
    今天我這篇文說,想談談老年人的失眠。 我們誰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質量是逐漸下降的。所以到了老年、中老年,睡不著覺的現象時常發生,有些人甚至已經習以為常。 在這裡,文君然想跟你說一個道理。這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齡,睡眠質量下降,和心中陽氣不足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