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界啟發的新材料:可生物降解的發光體和可分解汙染物的微藻

2020-12-06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英國劍橋大學Silvia Vignolini博士的實驗室裡,科學家們正在設計可生物降解的閃光劑和天然染料,用於食品著色和化妝品,作為一個名為PlaMatSu的項目的一部分。

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正在使用纖維素,一種賦予樹木和植物以強度和硬度的天然纖維,用於製造紙張。"它是我們地球上最豐富的材料,"Vignolini博士說。"每個人都會想到它的強度,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你可以用纖維素來做顏料。"

純潔的纖維素是雪白的。為了創造色彩,Vignolini博士在纖維素上雕刻出微小的形狀,讓光束反彈下來,成為鮮豔的色彩,這就是所謂的結構色。

"Vignolini博士說:"通過在納米級的材料上進行結構化,光與之相互作用,從而產生色彩。在這些例子中,顏色會隨著視角的變化而變化。

Vignolini博士的實驗室利用結構性色彩製作出了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顏料和閃光劑,這些顏料和閃光劑可用於化妝品等。傳統的螢光粉是由聚合物微顆粒製成的,而Vignolini博士的螢光粉僅由特殊形狀的纖維素製成。

在食品工業正在努力取代合成著色劑的過程中,她還致力於從有機廢棄物中提取新的結構性食品著色劑。"我們可以利用造紙過程中剩下的東西,或農業廢棄物,如芒果或香蕉皮等富含纖維素,然後用它來製作著色劑,"Vignolini博士說。

PlaMatSu項目中的其他人則將目光投向了顏色之外,將從自然界中汲取的表面創意進行部署。德國弗萊堡大學和瑞士弗裡堡大學的團隊正在研究粗糙的植物表面如何阻止昆蟲。他們可以製作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能會被噴灑在作物或牆壁上阻止蟲子進食,以威懾蟲子。

對於義大利巴裡大學的合成化學家Gianluca Maria Farinola教授來說,被稱為硅藻的微小藻類的美麗的光調節結構蘊含著許多可能的用途。

硅藻是單細胞藻類,每一種藻類都被矽膠包裹著。這些藻類可以是扇形或杆狀、人字形、圓形或三角形。在顯微鏡下,你可能會看到孔隙或各種脊和隆起。這些標記可以將最佳波長的光聚焦到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散射或過濾掉有害的波長。這使得它們成為天然的光子結構,也就是說,它們能夠操縱光。

"光子晶體在雷射技術中的應用非常多。"Farinola教授說,他認為硅藻可以啟發研究人員創造新的光子技術,例如用於光探測、計算或機器人等領域。

Farinola教授的研究可能會看到生長出特殊的硅藻來運送藥物。他的研究小組在硅藻的外殼上附著了抗氧化劑分子,然後將抗生素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潛入患者體內。在另一個例子中,活的硅藻吸收了雙膦酸鹽,這是一種眾所周知的改善骨質疏鬆症患者骨骼狀態的藥物。

他的團隊還在研究如何利用硅藻殼中的二氧化矽來清理環境中的不同汙染物。法裡諾拉教授表示,研究人員在死硅藻的外殼上覆蓋了一種特殊的聚合物(多聚多巴胺),並粘上酶,原則上可以用來分解汙染物。

相關焦點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可降解塑料是一大類,包括光降解塑料、熱氧化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環境或堆肥條件、土壤條件或高固形物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一種塑料,而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條件下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塑料。
  • 紡織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評價方法的研究概述
    活性汙泥法所用的活性汙泥一般來源於城市廢水處理廠,汙泥的來源和試驗條件(溫度,pH值)的不同對結果有很大影響[4]。活性汙泥法用於表徵可生物降解性的項目包括在一定時間內的失重率,過程耗氧量及CO2釋放量等[4]。1.2.2 土壤分解法土壤分解法包括自然土埋法和實驗室土埋法。自然土埋法是將材料埋於自然環境的土壤中,由存在於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的試驗方法。
  • 董工說排水丨可生物降解COD和BOD5是一回事嗎?麥金尼大師是這樣解釋的
    二、活性汙泥法中汙染物的吸附轉化關係◆結合上圖,第一步:先看不可降解與可降解的分家。在良好狀態下,無機和不可生物降解的懸浮固體經活性汙泥法處理,基本上被微生物吸附,沉入泥中,其量不變。◆結合上圖,第二步:看可降解有機物的分家。對於城鎮生活汙水,其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量:①1/3被徹底分解為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並釋放出能量,供微生物繁殖和活動所需;②約為2/3轉化為微生物細胞。
  • ...市長陳廣利率隊參加第九屆生物基和生物分解材料技術與應用國際…
    11月4日,第九屆生物基和生物分解材料技術與應用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據了解,生物基和生物分解材料技術與應用國際研討會每2年召開1次。自 2004 年至今已是第九屆,迄今已有超過3000餘位代表出席過會議,已成為生物基和生物分解材料技術與應用、科學研究與商業應用的重要交流平臺。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哈爾濱研製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上市啦
    龍頭新聞訊(記者 張立)2日,記者從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獲悉,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並生產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該企業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已陸續投放市場,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
  •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機理、種類、應用!
    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概念 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高分子塑料使用性能優良,廢棄時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作用而降解,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的分子物質,從而進入自然界良性循環的塑料及其製品。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結構和製備方法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結構與製備方法息息相關。根據製備方法,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微生物合成體系、化學合成體系和利用天然高分子體系」三大類。 3.
  • 新研究證明:所謂可降解生物塑料其實對環境並不友好
    所謂可降解生物塑料其實對環境並不友好生物塑料是由植物等生物體或由微生物分解而來的塑料的總稱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本應環保的生物塑料卻含有與傳統塑料相同的有毒化學物質。塑料對環境是有害的,無論是製造還是丟棄。首先,當製造塑料時,會釋放出威脅健康和溫暖地球的汙染物。 即使用完了,處理掉了,也是非常棘手的,因為它的耐久性,不會自然分解。 除非全球回收系統奏效,否則塑料垃圾將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在垃圾焚燒爐中處理,自然會釋放汙染物。
  • 微藻汙水處理研究進展
    2.3使用菌藻共生體進行汙水處理菌藻共生體通常由微藻和細菌間的自絮凝作用形成。這個體系結合了微藻和共生菌兩者的優點,可有效去除汙水中的N、P和COD等汙染物。Shen等將微藻Chlorella vulgaris和細菌Pseudomonas putida一起固定化可去除城市汙水中97%的COD和100%的NH3-N和TP。相較於其他類型的汙水,城市汙水毒性較小,COD等汙染物含量較低,易採用微藻處理。
  • 基於植物葉片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
    基於植物葉片骨架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坦佩雷大學的研究人員團隊從植物葉片開發了一種可生物降解的,透明的,柔性的和速效的熱療貼劑。該電子貼片與靈活的電子應用程式兼容。植物材料被用來減少電子廢物的數量。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塑料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化學製品,大部分塑料是以不可再生的石油為原料,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縮聚而成。不同於其他垃圾,環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不能消化降解塑料中連接單體的化學鍵,因此無法將其重新分解為單體形式。換句話說,塑料一旦合成,就再無「回頭路」。
  • 一條全生物可全降解塑料生產線在甘肅建成投產
    新華網蘭州1月17日電(記者屠國璽、黃文新)一條全生物可全降解塑料生產線16日在甘肅省永靖縣一家企業建成投產。採用這種新技術生產的可降解塑料,廢棄掩埋後半年內可全部降解。  記者在甘肅省永靖縣城郊的可降解塑料生產車間看到,從當地就地取材的變性澱粉、玉米澱粉和一種名叫聚乳酸的生物製劑混合後,經過一系列工藝,生產出了如米粒般大小的塑料原粒。而利用這種原粒,可以生產出包括農用地膜、塑料餐盒、塑膠袋等多種可降解塑料製品。
  • 海洋微藻可提取生物柴油,或可緩解能源危機
    齊魯網4月24日訊 根據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微藻中可以提取生物柴油微藻,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藻類,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它也是食物鏈的起源,在地球形成之初,便已存在,至今已存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而隨著海洋科技高速發展,微藻這種古老的生命體又一次發出耀眼的光芒。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和單細胞中心經過多年的研究,均成功從微藻中提取出生物柴油。
  • 低溫等離子體可降解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當前,許多國家均存在以多氯聯苯為典型代表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殘留於環境中的多氯聯苯對生態平衡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目前,也缺少對多氯聯苯高效和規範的處理技術和方法,研發綠色高效的多氯聯苯處理技術非常迫切。
  • 選擇可生物降解PCB的重要性
    考慮到這一點,當今的PCB製造商努力組裝和製造可生物降解的板。這些可生物降解的多氯聯苯是如何製成的,它們對環境的可持續性有何貢獻?在帖子上閱讀以了解更多信息! 為了應對主要由各種形狀和尺寸的PCB引起的電子垃圾產生率的提高,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提出了可生物降解板的想法。
  • 可降解塑料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哪種最適合我們嗎?
    根據可降解機理來看,可降解具體可分為光降解、生物降解和水降解等三類。 光降解塑料:將光敏劑摻在塑料中,在太陽光照射作用下,塑料逐漸分解。但其缺點是,降解時間受到太陽光和氣候環境的影響,因此無法控制。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製成,可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
  •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鄭月明:加大支持力度 推動生物可降解...
    「白色汙染」,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廢棄物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針對這一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繼在去年提出《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今年延續去年建議提出《關於加大支持力度,推動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嗎?目前看起來還很難
    塑料因難以降解而對環境產生危害,有沒有可能通過改變材料配方,令其廢棄後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最終降解?生物可降解塑料因此備受追捧,被寄予厚望。但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根治塑料汙染嗎?法國道達爾集團研發亞洲副總裁、道達爾中國首席科學代表徐忠華認為,大面積推廣基於生物基的可降解塑料在當前看來並不現實。
  •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 可降解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綠色動態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機械所黃青研究員課題組針對四氯聯苯——一種典型的多氯聯苯,應用低溫等離子體進行降解處理後發現,氣體種類對等離子體降解四氯聯苯效果有重要影響,且不同氣體等離子體處理四氯聯苯的活性物種也存在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