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微特稿】最後一批猛獁象約4000年前生活在如今俄羅斯弗蘭格爾島上。近親繁殖令它們基因變異嚴重,甚至影響嗅覺和生殖能力,無法逃脫滅絕厄運。
美國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復活這批猛獁象遺留的基因後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英國雜誌《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
據路透社8日報導,研究人員對比弗蘭格爾島猛獁象基因與另外兩種更古老的猛獁象和3種亞洲象的基因,發現猛獁象身上的一系列變異基因。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合成並測試這些變異基因,發現它們負責猛獁象的精子生成、嗅覺、神經發育和一種胰島素的相關功能。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進化生物學研究人員文森特·林奇說,研究人員通過細胞培養激活這些基因,測試它們是否功能正常,「答案是否定的」。
他說,基因變異很正常,但弗蘭格爾島上的猛獁象種群數目少且近親交配多,這導致原本會遭進化淘汰的大量變異基因累積。
研究人員認為,弗蘭格爾島上猛獁象本來就不多,產生精子相關基因變異進一步削弱它們的繁殖能力。嗅覺相關基因變異則損害它們的覓食能力,令它們無從聞到花香。花是猛獁象主要食物之一。林奇說:「猛獁象吃好多花。」
猛獁象最早在70萬年前出現在如今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後來逐漸分布到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北部一帶。先前研究顯示,約4000年前生活在北冰洋弗蘭格爾島上的幾百頭猛獁象是最後滅絕的一批。(完)(袁原)
關鍵詞:猛獁象(mammoth),弗蘭格爾島(Wrangl Island),基因變異(gene mu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