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繁殖致最後一批猛獁象基因變異嚴重

2020-12-0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最後一批猛獁象約4000年前生活在如今俄羅斯弗蘭格爾島上。近親繁殖令它們基因變異嚴重,甚至影響嗅覺和生殖能力,無法逃脫滅絕厄運。

美國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復活這批猛獁象遺留的基因後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英國雜誌《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

據路透社8日報導,研究人員對比弗蘭格爾島猛獁象基因與另外兩種更古老的猛獁象和3種亞洲象的基因,發現猛獁象身上的一系列變異基因。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合成並測試這些變異基因,發現它們負責猛獁象的精子生成、嗅覺、神經發育和一種胰島素的相關功能。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進化生物學研究人員文森特·林奇說,研究人員通過細胞培養激活這些基因,測試它們是否功能正常,「答案是否定的」。

他說,基因變異很正常,但弗蘭格爾島上的猛獁象種群數目少且近親交配多,這導致原本會遭進化淘汰的大量變異基因累積。

研究人員認為,弗蘭格爾島上猛獁象本來就不多,產生精子相關基因變異進一步削弱它們的繁殖能力。嗅覺相關基因變異則損害它們的覓食能力,令它們無從聞到花香。花是猛獁象主要食物之一。林奇說:「猛獁象吃好多花。」

猛獁象最早在70萬年前出現在如今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後來逐漸分布到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北部一帶。先前研究顯示,約4000年前生活在北冰洋弗蘭格爾島上的幾百頭猛獁象是最後滅絕的一批。(完)(袁原)

關鍵詞:猛獁象(mammoth),弗蘭格爾島(Wrangl Island),基因變異(gene mutation)

相關焦點

  • 近親繁殖導致塔斯馬尼亞虎滅絕
    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韋伯•米勒領導的國際性研究小組,對從兩個塔斯馬尼亞虎(袋狼)毛髮中提取的DNA進行研究分析後發現,這種已滅絕了70年的澳大利亞動物,其滅絕原因可能是近親繁殖。該研究發表在周一出版的《基因組研究》雜誌上。
  • 最後倖存的猛獁象,躲到島上卻出現基因問題,於3700年前滅亡
    幸運的是,這一批猛獁象的遺體中存在完整的細胞,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研究,甚至有科學家試圖藉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將其復活。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相關研究中發現,猛獁象其實並不是在一萬多年前才徹底消失的,有一部分猛獁象存活下來,並且被不斷上升的海水隔絕在了一個面積不大的島嶼上。
  • 近親繁殖與基因多樣性
    在懸崖峭壁的半山腰上,一叢細長的灌木之下,隱藏著這種生物最後的倖存者。這兩個僥倖逃脫的「亞當」和「夏娃」只用了短短9年時間就繁殖了9,000個後代,有孩子,有孫子,還有重孫子。在這期間,人類的發展方向發生了嚴重錯誤,機器人的崛起將我們在地球上趕盡殺絕——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早在2014年就預言過這番景象。只有兩個人僥倖存活。因此,人類別無選擇:他們生下的第一代人都是兄弟姐妹關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認為,除了殺父弒母之外,亂倫是唯一一項人類社會通行的禁忌。亂倫不僅令人心生厭惡,而且十分危險。
  • 「罕見」白虎背負了人類的偏愛、貪婪,和近親繁殖的痛苦
    白虎是基因變異的結果。控制毛髮顏色的基因叫做 SLC45A2,它影響了紅色和黃色色素的合成;發生基因突變後,這兩種色素無法合成,橘色的毛髮就會變成白色。除了改變色彩之外,目前還沒有發現這一基因變異的其他影響。所以,白虎和它們橘色的同族比起來沒有其他的特別之處——它們依舊是孟加拉虎,連一個亞種都算不上。
  • 最後的猛獁象是如何死去的
    俄羅斯弗蘭格爾島河岸上猛獁象的牙齒眾所周知,最後的長毛猛獁象生活在北冰洋的弗蘭格爾島上,它們在4000年前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滅絕了。近日,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重建了可能導致猛獁象滅絕的場景。
  • 猛獁象為何會滅絕?終於真相大白了
    猛獁象以自己整個種群的滅亡標誌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的結束。隨著氣候變暖,猛獁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域縮小了,草場植物減少了,使猛獁象得不到足夠的食物,面臨著飢餓的威脅。這是大自然的淘汰規律,並非對猛獁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紀末期時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當時大量的原始哺乳動物滅絕了,由現代動物的祖先取代了它們。
  • 犀牛的滅絕竟然是近親繁殖的原因!
    近年來,壞消息層出不窮:西部黑犀牛和北部白犀牛被宣布滅絕,只有兩頭北白犀牛還活著,就在四個月前,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伊曼(Iman)死亡,犀牛遠不是唯一因數量減少和隨之而來的近親繁殖而瀕臨滅絕的大型動物。 近親交配對其他瀕危動物有什麼影響?
  • 猛獁象(長毛象)滅絕的原因
    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它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那麼它們是怎麼在一夜之間都滅絕了呢?環境變化氣候變暖,猛獁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域縮小了,草場植物減少了,使猛獁象得不到足夠的食物,面臨著飢餓的威脅。
  • 車諾比逃出的「變異狼」,若生兒育女,會把變異基因傳下去?
    出逃的灰狼在科研人員冒險取得的輻射區動物樣本裡可以看出,其實變異已經發生了,輻射區的動物,因為長期生活在核輻射的威脅之下,自己也具有了放射性,但是基因又很神奇,這些動物在一代一代的傳承之中,逐漸適應了輻射區的環境,他們的基因是隨著環境改變的,這是一批特殊的輻射動物,把它們放逐到正常的環境中,
  • 猛獁象死因揭秘:世界上最後一隻猛獁象竟是被渴死的!
    猛獁象死因揭秘:世界上最後一隻猛獁象竟是被渴死的!時間:2016-12-04 14:1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猛獁象死因揭秘:世界上最後一隻猛獁象竟是被渴死的! 在大陸上的猛獁象滅絕之後,生活在阿拉斯加島嶼上的猛獁象又苟延殘喘了幾千年。
  • 近親繁殖致羅亞爾島狼群崩潰—新聞—科學網
    考慮到近親繁殖導致狼群數量減少的複雜因素,今年Peterson預計他們可能僅會看到7匹狼。但實際上,正如密西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所公布的那樣,羅亞爾島如今僅剩3匹狼。「狼群的崩潰超出我們的預期。」Peterson說。 3匹狼中包括一對公狼和母狼,它們可能是該島最後一對繁育過幼崽的狼,另外還有一匹體形明顯較小的狼,可能是它們的狼崽。
  • 動物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近親繁殖會有什麼危害?
    動物也是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的。你所提到的貓狗之類的寵物,所提及的血統純正,首先也是在有比較大的種群情況下的繁殖,這樣的繁殖保證了血統的同時又不會讓繁殖雙發的親緣關係太近,所以並沒有太過於明顯的近親問題,但是即便如此,其實純種的貓狗還是有著非常嚴重的缺陷的。
  • 基因變異使非洲鼴鼠不怕疼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新發現,特定基因變異使幾種非洲鼴鼠對致痛物質不敏感,這為開發新型鎮痛藥提供了思路。        此前人們發現,生活在東非的祼鼴鼠接觸酸和辣椒素等物質時沒有疼痛反應。
  • 國企「近親繁殖」嚴重 網友: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一些單位,通過「蘿蔔招聘」、繞道進人、內部照顧、交叉安排等方式,「近親繁殖」現象多有出現。  為何國企「近親繁殖」嚴重?  中國經濟網網友 魏金改  為何國企「近親繁殖」嚴重?原因很簡單,首先是待遇高。「銀行加證保,兩電加一草,石油加石化,掃地的拿的也不少」,這是坊間的順口溜。
  • 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畸形為何如此普遍,但科學家認為有一種可能性很大,那就是在小型狩獵採集者群體中泛濫的近親繁殖現象。  「這篇論文代表了一個有價值的彙編。」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Vincenzo Formicola說,「名單上報告的很多病例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我想,對很多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 近親繁殖致天生缺陷,貓咪險被安樂死,幸得主人及時拯救!
    近親繁殖致天生缺陷,貓咪險被安樂死,幸得主人及時拯救!不少黑心的繁殖場,為求賺錢,往往不顧小動物健康,安排近親繁殖。Cricket便是其中一隻受害貓咪,幸好它獲好心主人及時救走,才避過一劫。(cricket_the_one_eyed_cat@instagram)在美國北達科他州一個繁殖場裡,由於近親繁殖的關係,不時會出現天生殘障的貓咪。而Cricket便是其中一隻受害者,它天生只有一隻眼睛,而且有唇裂和下巴彎曲的問題,令它天生異樣。Cricket身體較為虛弱,但沒有其他大病。
  • 猛獁象要被復活了?!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下您的公眾號,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猛獁象早在4000年前就從地球上消失了,但如今居然有科學家聲稱自己通過基因編輯等手段,就快要把這種遠古猛獸復活了?! 在於本周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年會上,致(醉)力(心)於復活滅絕生物的科學家表示,哈佛大學的科研團隊有望在2年內創造出「混合胚胎」,將一些猛獁象的特徵植入亞洲象體內。
  • 基因揭開猛獁象滅絕之謎:身負多種遺傳缺陷
    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毛象(長毛象),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長鼻目,真長鼻亞目,象科,猛獁象屬的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
  • 近親繁殖有什麼優缺點?有哪些近親繁殖的例子?
    從生物遺傳學的角度看,非近親繁殖能最大程度保持物種的基因多樣性,最終具有優勢的後代會佔據主導,有利於物種的演化;而在近親繁殖中,雖然有利於特有基因的延續,但劣勢基因也不容易被消除,不利於物種的演化。近親繁殖的缺點我們知道,人類近親結婚的話,生育的後代有較大可能存在先天性缺陷疾病,所以國家是禁止近親結婚的;其實對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近親繁殖也會存在同樣的問題,比如有研究表明,大山雀近親繁殖的後代,死亡率比非近親繁殖高了7%,家豬近親繁殖的後代體質較弱,生長也比較緩慢。
  • 大猩猩唯有「近親繁殖」
    但科學家日前宣布,對山地大猩猩的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近親繁殖能降低這種瀕危動物有害基因突變的風險,對它們的繁衍有利而非有害。這顛覆了人們對近親繁殖的通常認識。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論文第一作者、英國桑格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薛雅麗說,大猩猩分為4個亞種,分別是山地大猩猩、東部低地大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和克羅斯河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