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過去的人們 想像一下我們未來的生活

2020-12-05 全球不可思議小館

您是否曾想過在未來幾十年 我們的世界將會改變多少?人們的生活會是一樣的還是會很不同的?另一方面,您認為過去的人們會想到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嗎?今天帶給您20世紀中葉人們的「概念」,即他們對21世紀居民的想像。

1.客廳-1950年代的創意

「將來會出現在我們客廳中的最令人驚奇的技術是什麼?」如果我們今天問人們,我們可能會想到一種自動控制房間中所有事物的計算機化系統。但是對於過去的人們來說,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1950年2月,《大眾力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防水系統」。

文章的作者Waldmar Campfert設想了2000年的生活方式:「當簡·多布森打掃房子時 您可以打開所有設備的水管。一切將由防水的塑料或合成材料製成。較輕的東西,例如桌布,將由模擬亞麻製成。」

「您的客廳將完全乾燥。水流到房間中間的排水溝之後。簡(Jane)能夠打開一個熱風系統,迅速將所有東西弄乾。「除了起居室以外,坎弗特還想像通過手機拍照購物。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2.廚房-1960年代的想像力

根據Campfert的原始文章,軟管還節省了洗碗時的時間。因為未來的碟子將是可以溶於熱水的塑料。正如其他作家所想到的 「用超聲波清洗碗碟」

另外,存在經由無線網絡連接的各種電器,例如可以彼此長距離通信的無線電話。擁有50個存儲號,您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玻璃穹頂點亮烤箱。包括也可以打開和關閉窗口

3.主臥-1960年代的創意

有遠見的設計師喬·科倫坡(Joe Colombo)通過1969年的名為「未來人居」的項目來預見我們的未來,他的想法包括中央起居室,廚衛空調系統和房間。夜間細胞

Night Cell是Barbarella式的就寢區(1968年由Jane Fonda主演的科幻電影),具有溫度控制系統。如在衣櫃和浴室 有一個球形房間,就是廁所。所有房間都將相互連接且相互可達的地方

4.遊戲室-1960年代的想像力

從上面的Paul Alexander的繪畫中,我們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為遊戲玩家設計的未來派遊戲室。它有一個大沙發和一個擺滿各種遊戲的屏幕。池塘和樹木都進入這個房間。加上玻璃窗,您可以看到外面的美麗景色。

亞歷山大從事建築和廣告工作。後來他成為書籍和科幻小說的插畫家。並且也被認為是最好的技術藝術家之一。

5,浴室-始於1980年代

在1980年代,蒂姆·弗拉蒂裡(Tim Flatery)和愛德華·伊特(Edward Ithe)聯手向《回到未來II》的創作者展示了他們到2015年的想像力,儘管他們的設計並未在電影作品 但它看起來絕對令人驚訝。既簡單又優雅 以及可以從排洩物中立即分析我們的健康狀況的計算機屏幕。

他們還想到了一種新型浴,該浴使用蒸汽噴霧和雷射對您的身體進行消毒。當然,我們到2015年已經生活了很多年,但是仍然沒有跡象表明我們的浴室甚至接近設計形象。

6,更衣室-1900年代的幻想

這是1900年代或120年前的最古老的未來派圖像,《夫人在她的洗手間》中想像著2000年代更衣室裡布滿紐扣的情況。許多槓桿和機器 這將自動為您幫助化妝,頭髮和其他活動 連廁所都不洗

原始圖像向我們展示了一系列在設計上仍然古老的木製和黃銅配件。但是出於技術的想像,這對於120年前的人們來說是非常棒的。

相關焦點

  • 我們人,生活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中
    想到也許有一些人,並不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所以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在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會為了過去的事情而憂愁,會為了將來做出打算。而和我們類似的動物,只能夠對當下進行反應。被動地接受環境的變化。它們永遠生活在當下,不會回憶過去,更不會擔憂未來。
  •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原標題: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樂夢融   人類等了30年,終於等到了2015年10月21日。   這個日子有什麼特別的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電影三部曲《回到未來》中有個情節,主角麥克弗萊和布朗博士乘坐時間旅行車從1985年到達了未來,他們的「目的地」就是2015年10月21日。
  • 2019過去,現在,未來我們該怎麼活?
    看到的一瞬間內心五味雜全,不知不覺自己已經三十歲了,回首過去自己這三十年的生涯,磕磕絆絆有哭有笑三十歲的人了還老是讓身邊的一群人為自己擔心,惦記。天冷了的時候父母總會打電話一遍又一遍地交代穿厚點別著涼了,在外邊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吃喝上別省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要有一個好身體,父母身體不舒服從來不在電話裡說,只是偶爾打電話聽到極力壓制的咳嗦聲才會詢問。
  • 過去是我們的過去,未來是我們的現在
    那些晚歸的年輕人,那些聚集在小飯館高談闊論的年輕人,那些手挽著手在簡易市場閒逛買便宜服裝的年輕人,就是他們中的。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族群,巫解只是把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忠實地描述出來。真實與忠實,是這本書的魅力,是最感人的地方。這比那些描述浪漫愛情、優雅場所、高檔寫字樓的青春小說,都更富有吸引力。
  • 未來十年,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接下來讓我們暢想一下未來科技會怎樣走入我們的生活。吃萬物生長靠太陽,而太陽的能量必定有限,而如何存儲太陽能,如何製造「人造太陽」,這將會大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從過去追求的吃飽,已經變成了吃好,吃的精緻。
  • 認知突圍 ǁ 現在來自於過去,未來,我們要去到哪裡?
    藝術或被描繪成一種完全獨一無二的產品,更多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非實際的生活需要,是藝術家們獨一無二的個人表達,這些東西有沒有用?取決於消費它的人的個人感受和體驗,當然最重要的還在於,它體現了某人的特定勞動表現,獨特的才智與能力。而技術則被分列為應大規模生產和經營的需要,滿足更多人生活需要的大批量生產、經營活動的對象。
  • NASA | 我們對未來的想像,都在這14張系外行星海報中
    系外行星,內容既是回望JPL在太空探索上的取得的成就,也是對未來太空圖景的憧憬與想像。海報的設計基於NASA對宇宙和行星的研究,想像和現實穿插其中。每隔175年,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將連成一條線,不知未來是誰有幸享受到這趟偉大之旅。
  • 佩索阿:我永遠生活在現在,不了解未來,也不再擁有過去
    窗欞被吹得咔嗒作響,這是真真切切的風聲。進而,聲音越來越大,演變成震耳欲聾的怒號,夜深前空洞的低吟,刺耳的尖嘯,碎片墜地的聲響,一種世界末日的爆破聲。然後,似乎……【我沒有過去和未來】我永遠生活在現在,不了解未來,也不再擁有過去。
  • 只有告別過去,才能迎接更好的未來
    你有沒有仔細的審視過自己,你是不是一個喜歡懷念過去的人。是不是你常常不願意向前走,你多想一直停留在過去,想像著過去有多麼美好,現在的生活就過得有多麼不盡人意。尤其是當你極度討厭現在的生活,現在的學習,現在的工作,現在的人們,現在的自己的時候,你就會愈發想念過去,想回到那個你熟悉的曾經。想像著那些美好,與現在形成了嚴重的反差。
  • 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還未來,你能把握住的只有現在
    人生在世,過去的已經過去,再也無法重新設計;對於未來,還沒有來到,我們沒有必要擔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住現在。人生沒有回頭路,也沒有後悔藥,當認識到做錯了事,走錯了路,應該做的是及時地改正錯誤、調整方向,而不是為錯誤而不斷地懊悔。後悔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會失去現在的機會。
  • 量子研究表明:未來事件決定過去
    古老的認知認為,能夠接收過去人們的信息,是一種很難證明的現象。雖然事件比比皆是,我們如何解釋在另一個方向彎曲時間的交流?心靈感應信息可以從時空中的任何點接收到。「倒攝認知(Retrocognition)」是Frederic WH Myers創造的術語。Myers稱這種能力為「下意識」,並寫了大量關於「超常現象」。
  • 《地光》我們是怎麼一步步從過去進步來的,而未來是什麼樣子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簡直就是一個先知。如果要評一個科幻小說家預測未來生活的準確程度,克拉克絕對是第一名。他在20世紀50-70代,可以說完整地預言出了我們今天每個人在科技環境下的生活方式,他預言了電子郵件、預言了搜尋引擎、預言出了筆記本電腦,預言了人類會帶著筆記本電腦移動辦公。他還完整地描寫出了人類飛向外太空的細節和執行流程。
  • 讓我們聊一聊人造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過去篇(一)
    那邊廂,雷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執導的經典電影《銀翼殺手》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終於在35年後上映,儘管票房未如理想,卻引起了人們對人造人的濃厚興趣;這邊廂,現實世界的科學家也因掌握合成、複製等生物技術而躊躇滿志,啟動所謂「2045.com」計劃,揚言要在不遠的未來製造出真正的人造人。
  • 想像未來這件事,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但是,心理學家和認知神經科學家們卻告訴我們, 想像未來這件事,不僅人人都能做,而且應該多做,對我們大有好處。 想像未來對我們都有哪些好處呢?
  • 5G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將會超乎出人們的想像
    打開APP 5G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將會超乎出人們的想像 發表於 2019-07-15 09:47:37 隨著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牌照,5G將很快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 回憶過去,不戀過往;忠於現實,展望未來
    過去所有繁華皆已是過往,我們可以珍藏和懷念,但不要緊抓不放。人來凡塵一朝,需要對自己的面對的現實生活負責。回憶過去,不戀過往過去是人生的部分,無論怎樣人無法改變和擺脫過去。這些過去中,保存了我們很多曾今美好的時光,也有很多我們錯過的朋友,也有過去做錯的決定。我們常常會和 過去作鬥爭,真希望自己能夠回到過去,能夠去重新品嘗一下曾經的甜蜜或者把過去做錯的事情給改的正確。但是無論我們怎麼想,我們內心都很清楚地知道過去的就過去了,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在這樣糾結著過去,不過是不甘心罷了。
  • 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一起堅守一起創造!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旅行,我們就像是一部行走的照相機、錄影機。但是,這些記載中的東西都只能是在我們的腦海裡,它可以去訴說去記載。可是就是沒有辦法去複製,去重演。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主角,我們自己的主角。我們都經歷了過去,我們還過著現在,同時我們還一直在幻想著我們未來。
  • 佛說:一切都取決於當下,而非過去和未來
    在現實生活之中,有一部分人的生活狀態,不是沉湎於過去放不下,就是過度憧憬於未來的美好。而對於現在當下,則往往不怎麼關注。佛陀告訴我們,人們追於過去和未來,而忽略了當下,這是比較嚴重的問題。這種問題,無論對於事業和修行,都是非常不利的。
  • Forward丨三天後,一同洞見城市生活的未來想像
    丨雅居樂品牌發布會前宣視頻示意圖  當我們談及未來的精彩的時候,最重要的其實是理解過去,沒有過去的印證,自然也就沒有未來的驚豔。所幸,南京這座城市一樣都不缺少。  在過去的15年裡,我們看得見南京身上所發生的的奇蹟。
  • 無線供電的過去與未來
    打開APP 無線供電的過去與未來 佚名 發表於 2019-11-01 17:50:41   無線供電講到無線供電,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在最近幾年才被炒的火熱的詞彙,但是其實早在上上個世紀,偉大的發明家特斯拉(沒錯就是我們在高中物理課本上學習磁感應強度國際單位的那個特斯拉)就曾在哥倫比亞世博會上向世人展示了無線磷光照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