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須知道的說明文的基本常識(一)

2021-01-15 中考閱讀原題解析

說明文是各地中考必考的一類問題,雖然相對散文來說,考查難度要低一些,但對基本常識還是要了熟於胸,才能應其不備。

1.說明文的概念

說明文就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以知識的文章,它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解說,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係,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有所認識,從而獲得有關知識。以說明為主是說明文與其他文體從表達方式上相區別的標誌。

說明文的實用性很強,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

通常情況大致包括三種具體樣式:帶有文藝性的科學小品,科普性說明文,實用性的說明書、解說詞等。

2.說明文的特點

(1)說明的中心鮮明突出。

一篇說明文一般只能有一個說明中心,文章的各段也有一個說明中心,它們是為總的說明中心服務的。優秀的說明文的說明中心都是非常鮮明突出的。

(2)具有知識性和科學性。

說明文有很高的科學性,它要求在說明事物時,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進行反映,要實事求是,力求正確,不誇大,不縮小。說明文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A、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說明。事物都帶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就構成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徵。說明文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說明,才能使讀者從文章裡充分地、正確地了解所說明的事物;如果事物的特徵沒有說清楚,就容易和其他事物混淆。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徵去說明,才能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B、說明的內容要正確。說明文中對一些尚未定論、有待研究的事物,不要輕易下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結論。要知道,讀者閱讀說明文是為了增長知識,如果把那種缺乏科學性的"知識"傳給了讀者,就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3)富有條理性。

說明文都具有條理性。在說明事物時,要求頭緒清楚,井井有條。條理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各種事物儘管錯綜複雜,但只要經過仔細觀察、分析就能找到一定的條理性。

3.說明文的分類

(1)按說明對象或說明目的的不同,可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通過解說實體事物的形態、結構、性質、特徵等,使讀者了解、認識事物的特徵。

事理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抽象事理,闡述抽象的事理、本質、關係、規律等,使讀者明白事理。

一般來說,一篇說明文中,介紹事物與闡釋事理往往交錯使用,只是各有側重而已。

(2)按說明語言的特色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平實性說明文和生動性說明文。

平實的說明文用簡明、平實的語言,抓住人物、事物和事理的特點加以解說,要求具體性、科學性和淺顯易懂。

生動的說明文,也叫文藝性說明文,它往往運用記敘、描寫等表達方式,藉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對事物進行生動形象的說明。有時還以對話、故事等形式來加強說明的形象性,是文章生動活潑有趣。

一般來說,很多說明文是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相結合。

閱讀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4.說明文的結構

說明文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分式、並列式、遞進式、連貫式。

(1)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形式。事物說明文多採用總分式,其中「分說」部分又常常按並列方式安排。

(2)並列式,指文章的各層之間的關係是並列的、平等的,一般來說是可以調整先後順序的。

(3)遞進式,指文章的各層之間的關係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事理說明文常用這種結構。

(4)連貫式,指文章的各層之間是按照事物過程安排層次,前後互相承接。按時間順序的說明文多為連貫式。

5.說明順序

(1) 空間順序

即按事物的空間結構順序來介紹。任何事物都有空間性。說明文抓住這個特點構成自己的條理,或者從上到下,或者從外到內,或者從左到右,或者從南到北,或者從遠到近,或者從中間到四周,或者從整體到部分。在介紹某有建築物的結構,說明某種產品的構造,介紹某一地方情況時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安排材料,是讀者對事物的各個部分和整體都有較明晰的認識。

(2) 時間順序

即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介紹。事物都有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有些說明文根據事物的時間性,把事物的各部分組成先後關係,這也是一種條理性。介紹生物知識的說明文一般都是先發生的先寫,後發生的後寫。介紹生產技術和工作方法的說明文,一般按照生產和工作的程序,逐一說明。

(3) 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包括從現象到本質、從主要到次要、從淺到深、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從特點到用途等。有些說明文還可以按事物的性質分幾個方面來安排,這幾個方面的材料就形成了一種並列關係。事理說明文或介紹事物的特徵、種類、成因和功能的事物說明文,都常用邏輯順序。

(連載,請持續關注)

說明:要獲得更多語文中考閱讀資料,可以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美文精讀。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若侵犯權利,反饋即刪。

相關焦點

  • 預防愛滋病,這6個基本常識你必須知道
    預防愛滋病,這6個基本常識你必須知道 2020-11-19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考說明文閱讀文體常識及知識要點!
    一、知識要點1.說明文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以介紹事物、解釋事理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它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成因、結構、關係等,還解釋事物的變化規律,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4)下定義:即用簡明扼要的話揭示出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本質屬性。作用是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使說明對象更加嚴密。(5)舉例子:即舉出實例來說明事物。其作用是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作用。
  • 初中生進入化學實驗室必須遵守的規定,不然容易挨罵
    初中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都會經歷的一件事,也是同學都很期待的事情,那就是進入化學實驗室,自己動手做實驗。在進入化學實驗室之前,老師幾乎每堂課都會在教室做實驗,讓很多同學都心生嚮往,想自己動手做實驗。那麼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同學必須遵守哪些規定,才能不會實驗室老師批評呢?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了進去化學實驗室必須怎手的規定,知道這些就不擔心被老師批評了。首先是藥品的取用原則,第一要遵守三不原則,就是不聞藥品的氣味,不嘗藥品的味道,不能用手觸摸藥品。
  • 蔣智斌:一篇科普性說明文,能上出多少語文的味道
    科普說明文,一旦入選語文教材,就明確了它的定位——必須成為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有效載體。 因此,說明文教學理應具有語文課共有的特徵——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提高。那該如何解決科普說明文中的常識呢?畢竟科普說明文中那麼多的知識點是不可迴避的呀!教學最難處理的是科學知識、說明方法與語言形式之間的關係。
  • 說明文真的難寫嗎?如何寫好說明文
    同學們常常覺得說明文難寫或者說總寫不好。寫著寫著就把思路寫迷糊了,象進了迷宮一樣出不來。下面來說說怎樣寫好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等給人以知識的文章。說明文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說明性。所謂說明,就是把事物的結構、性質、成因、構造、關係、方法、功用等解說明白。
  • 寫文章有必要了解點專業常識
    爬格子的人大多知道文無定法,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寫作確是極具個性的活動。當年,俞平伯和朱自清共船同遊秦淮河,而後各自寫下題目相同卻各有千秋的兩篇傳世散文名作——《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成為文壇佳話。
  • 說明文寫作的基礎知識羅列,告訴你高考作文裡,如何來寫說明文
    說明文和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說明文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門學科的教科書、科普讀物、知識小品、解說詞、說明書、廣告、規則、章程等都是說明文的範疇。作為獨立的文體,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和基本的寫作格式是非常必要的。那麼什麼是說明文呢?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 劉潤對話吳軍:資訊時代,每個人都必須了解的基本常識
    在機械時代,關於物理世界的一些常識,只要學過中學物理,我們基本都了解。比如,速度不能超過光速。溫度不會低於絕對零度(-273攝氏度)。發動機的效率不可能超過100%。正因為有了這些常識,大家就會知道做一件事情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比如汽車的效率能提升到多少。
  • 說明文閱讀理解想要不丟分,這10種說明文說明方法,必須爛熟於心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6講,主要分享了4個說明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1、說明文中的10種說明方法2、說明文分類3、說明文中的說明順序4、說明文文體知識思維導圖本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
  • 說明文閱讀知識點及答題技巧歸納
    一、說明文分類 1、依據說明對象與目的的不同分為: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著重介紹說明事物的特點(如:形態、位置、結構、功能等)事理說明文:著重闡明事物內在機理(如:概念、特點、種類、原因、規律等)2、依語言特色分為:平實說明文、生動說明文 二、說明對象 1、分兩類
  • 電池容量檢測的基本常識|蒲迅技術
    蒲迅技術講解關於電池容量檢測的基本常識電池容量檢測基於電路的歐姆定理:即放電電流等於電壓除以電阻的阻值(電阻的功率選取為電壓乘以電流乘以2),(不懂歐姆定理的請上網百度或則向身邊的初中生請教)。不是設備檢測不準,而是不同方法所對應的容量標的值是不同的,只因廠家提供給我們的只是其中一種方式下的對應數據,就像我們騎車用10碼跑和用30碼跑的總裡程是不一樣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如果出行較遠就採用低速行駛的道理,既然廠家不能提供我們其他方式下的標的值,而我們又想獲得此值,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大廠的電池比如超威、天能的新電池,用手裡現有的設備檢測一遍得到一個標的值作為參考,而對於只想知道電池好壞,不需要知道具體應該是多少
  • 說明文閱讀得分不高?你需要研究一下這篇答題技巧啦!
    一、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對象和目的)。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
  • 說明文閱讀
    說明文的分類按說明對象與目的 事物說明文解說實體事物的形態、結構、性質、特徵等內容的說明文,如《蘇州園林》。說明對象的特徵特徵是指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也就是這一事物的個性、特殊性。如《中國石拱橋》中石拱橋的特徵是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形式優美。4.
  • 小學語文丨什麼是說明文,怎樣寫好說明文?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方法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它用來說明某種客觀事物或某種道理,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說明文的種類按說明對象分: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按語言風格分:平時說明文和生動說明文。按說明特點分:文藝性說明文和科學性說明文。
  • 說明文文體知識
    說明文文體知識一、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 2018年中考語文說明文知識點
    說明文知識點     特點 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兼用敘述、描寫、議論。     以解說或介紹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構造、功用、類別等或物理的含義、特點、演變等為主要內容。以客觀、準確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傾向。
  • 小學說明文閱讀,一個公式解決語言準確性!
    【知識梳理】說明文屬於實用性很強的文體,語言的準確性是其最基本特徵和要求。如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性質、程序等,都要求科學準確。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主要體現在修飾限制性詞語(如形容詞、數量詞、副詞等)及短語對中心詞句的修飾限制或補充說明。
  • 初二說明文寫作指導
    初二的我們接觸到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說明文,在說明文的大千世界中,我們真切地學習了許許多多我們不曾了解的知識,同時使我們眼界倍增,也更大限度的激發了我們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讓我們這就走進說明文的寫作中——我們在閱讀說明文時,感覺難度並不大,因為仔細閱讀後總能揭開這種文體的神秘面紗。但要我們寫一篇實實在在的說明文時,要如何下筆呢?老師在此要傳授給你三項「秘笈」——第一秘笈:抓住「特徵」。所謂特徵,就是指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
  • 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明文基本知識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