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真的難寫嗎?如何寫好說明文

2021-01-15 阿剛說教

同學們常常覺得說明文難寫或者說總寫不好。寫著寫著就把思路寫迷糊了,象進了迷宮一樣出不來。下面來說說怎樣寫好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等給人以知識的文章。說明文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說明性。所謂說明,就是把事物的結構、性質、成因、構造、關係、方法、功用等解說明白。說明文的種類很多,主要的是實物說明文和事理飛明文。科學性、通俗性和條理性,是說明文的三大特點。寫說明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抓住特點進行說明。一般說來,事物大多數是可觸摸的。它們有形狀、結構、重量、顏色、氣味等等,讓它們之間互相比較、鑑別,就可以從中找出區別於其它事物而又常常被人所忽視的某些特徵。抓住這些特徵,就能把事物說明得準確、深刻、清楚,給人以正確的知識和確鑿可靠的信息。事物的特徵有的是非本質的,如形態、色澤、構造、功用等;有的則是本質的,如事物現象產生的原因、原理,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事物內在的實質聯繫等。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特徵,就會使讀者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從而獲得全面深刻的認識。

二、根據需要安排說明的順序。說明文先說什麼,後說什麼,是要根據被說明的事物的特點和中心的需要來進行安排的。說明文常用的結構安排有下列三種:1.時間順序: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後次序、順次來說明。一般說來,說明事物成因、方法,介紹動植物的生長過程等,都可採用這種順序。2.空間順序:就是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下到上,或從前到後,或從整體到部分.…依次作介紹說明。一般說來,說明事物形狀、構造通常採用空間順序。3,邏輯順序:就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內在邏輯關係安排說明順序。說明某種事物事理的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或為因果,或為層遞,或為主次,或為總分,或為並列…按照邏輯順序來安排結構,就能妥貼地體現這種關係,使讀者的思路跟著文章的脈絡步步深人。說明順序,不是機械固定的,應根據被說明事物的特點靈活運用,有時說明複雜的事物,常常將幾種說明順序綜合運用。三、恰當地運用說明的方法。寫說明文,不僅要抓住特徵,注意條理,而且要巧妙運用說明方法。說明複雜的事物,可以採用分類說明的方法,這樣類別清楚,層次分明;要增強說明的生動性、形象性,使被說明事物的特徵變得鮮明突出,可以採用比喻說明的方法;而要使讀者準確地區別事物、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質持徵,則可以使用比較說明的方法;運用數字說明的方法,可使被說明的事物更具體;動用圖表說明事物,可以把複雜的事物說得清楚、直觀。寫說明文,一般運用平實的說明方式。有時可以運用文藝性的說明方式,如用故事說明,可使文章情趣盎然,娓娓動聽;用對話說明,可使文章生動活潑,引人注目;用自述說明,可使文章親切自然,激發興趣。由於某種表達上的需要,也往往在某些適當的地方運用記敘、議論或抒情的表達方式,使文章在介紹一般知識的同時,顯得生動、活潑,但比重不應過大,不能改變「以說明為主」這一特點。

四、要注意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簡明、通俗、生動。準確,是指在說明事物、事理的本質特徵及其規律性時,要按照事物、事理的實際情況,以恰當的詞句,恰如其分表達出來。概念要明確,判斷要真實恰當,組詞造句和句子之間要符合邏輯,保證科學性。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句子中的修飾和限制成分往往使意思的表達更加準確、嚴密。簡明,就是語言簡潔明晰。說明文的寫作,決不容許語言的拖沓、堆砌和含糊,而要求言簡意賅,讓人一看就懂。通俗,就是說明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語言表達上要質樸無華,曉暢明白。生動,是指說明可藉助一些修辭手法,將客觀事物的道理解說得生動、形象。文藝小品、科普讀物尤其要力求如此。只要掌握好上述這些基本要點,寫好說明文不再是難事!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丨什麼是說明文,怎樣寫好說明文?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方法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它用來說明某種客觀事物或某種道理,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說明文的種類按說明對象分: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按語言風格分:平時說明文和生動說明文。按說明特點分:文藝性說明文和科學性說明文。
  • 小學生怎麼寫好說明文?請看看說明文寫作方法,你會茅塞頓開!
    上了五年級,學生就開始接觸說明文,學習完說明文課文後,老師還會要求學生自己寫一篇說明文。因為學生剛接觸這個知識不久,也缺少這方面的訓練,因此有不少同學根本不清楚寫說明文的技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說說。
  • 說明文寫作的基礎知識羅列,告訴你高考作文裡,如何來寫說明文
    說明文和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說明文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門學科的教科書、科普讀物、知識小品、解說詞、說明書、廣告、規則、章程等都是說明文的範疇。作為獨立的文體,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和基本的寫作格式是非常必要的。那麼什麼是說明文呢?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 說明文閱讀
    說明文的分類按說明對象與目的 事物說明文解說實體事物的形態、結構、性質、特徵等內容的說明文,如《蘇州園林》。事理說明文闡釋抽象的事理、本質、關係、規律等內容的說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說明了物候現象。按語言特色 平實性說明文直截了當地說明所寫對象,不誇張、不描寫,沒有弦外之音,如《恐龍無處不有》。
  • 說明文文體知識
    二、分類 1、根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不同,分為事物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和事理說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2、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分為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三、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所謂特徵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只有抓住特徵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 小學語文六年級學生學習寫作文之了解說明文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講一下這個寫作方面的一些知識,怎樣閱讀說明文。1、說明文的定義我們在講這個的時候呢,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說明文,也就是給說明文的一個定義。對事物的形態性質特徵原理功能等說明的文章,2、說明文的主要特點我們說明文。現在舉個例子,第一傳播知識為主要目的,說明文常常對事和事理作出直接的解釋和說明,是讀者呢,獲得具體的知識。二。
  • 初二說明文寫作指導
    初二的我們接觸到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說明文,在說明文的大千世界中,我們真切地學習了許許多多我們不曾了解的知識,同時使我們眼界倍增,也更大限度的激發了我們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讓我們這就走進說明文的寫作中——我們在閱讀說明文時,感覺難度並不大,因為仔細閱讀後總能揭開這種文體的神秘面紗。但要我們寫一篇實實在在的說明文時,要如何下筆呢?老師在此要傳授給你三項「秘笈」——第一秘笈:抓住「特徵」。所謂特徵,就是指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
  • 蔣智斌:一篇科普性說明文,能上出多少語文的味道
    編著了《走進兒童世界的語文課堂》,致力於「海博讀寫」課程下「悅讀樂寫」課程開發。 要上一節公開課,恰逢學期末,只剩下最後一篇課文——《大自然的文字》。別無選擇,於是,我被迫無奈,如此近距離地重新審視這篇科普性說明文。
  • 初中英語寫作萬能模板:說明文寫作模板
    說明文是中考書面表達題中常見的寫作形式。在初中階段,說明文主要要求考生將活動、人物、地點等要素進行清楚的描述,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和將圖表或所給提示轉化為完整文字信息的能力。   要寫出一篇合乎要求的說明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審  要想做到文章切題、要點齊全,審題至關重要。
  • 初中生必須知道的說明文的基本常識(一)
    1.說明文的概念說明文就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以知識的文章,它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解說,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係,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有所認識,從而獲得有關知識。以說明為主是說明文與其他文體從表達方式上相區別的標誌。
  • 中考說明文閱讀文體常識及知識要點!
    2.說明文的分類根據說明對象的不同,說明文可以分為兩類: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是說明文常用的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以時間的先後為序,先發生的先寫,後發生的後寫。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說明書籍的演變過程和它的各個階段的特點。
  • (小學生寫的說明文,有意思~)
    語文課上剛剛學習了說明文,於是老師讓孩子們也嘗試創作了一篇。▼芭學園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丹玲:說明文在我的印象裡一直是「客觀的」、「規律的」、「有條理的」,直到我讀到了孩子們的作品:第三段的原文,本來是這樣的:因為這次創作的主要目的是嘗試典型的說明文風格,所以我們還是決定把這一段修改一下
  • 2018年中考語文說明文知識點
    說明文知識點     特點 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兼用敘述、描寫、議論。     以解說或介紹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構造、功用、類別等或物理的含義、特點、演變等為主要內容。以客觀、準確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傾向。
  • 五年級上冊習作,介紹一種事物,孩子學寫說明文作文的方法與技巧
    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學生學習了兩篇課文都是說明文,這一類說明性文章,往往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獲得知識。本次要學習的習作是《介紹一種事物》,通過這篇習作的學習,使孩子學會寫說明文作文的方法與技巧。同學們,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搜集相關的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來介紹它。
  • 小學語文說明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
    大家好 ,今天講解一下小學語文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 以及每種說明方法具有的特點。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說明方法是中考和高考都會出現的考點。一、列數字。
  • 說明文講授有技巧,語文老師這樣給學生總結,可以提高分數
    關於記敘文考試要點及必考題型,還有答題方式,我已經在這篇文章裡給大家總結好了,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給您全部總結好了,請查收,在這裡就不再詳敘。那麼,如何教學議論文和說明文呢?如何指導學生自學這兩個文體的文章呢?這兩種文體的文章答題技巧是怎樣的呢?鑑於篇幅問題,今天我們先介紹說明文的解題思路,請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明天會給大家送上議論文的文體知識和解題思路。如果考說明文的文體知識,首先會考到說明文的分類問題,要結合文本進行仔細辨認。根據語言風格,可分為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又叫科學小品文。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
  • 說明文閱讀知識點及答題技巧歸納
    一、說明文分類 1、依據說明對象與目的的不同分為: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著重介紹說明事物的特點(如:形態、位置、結構、功能等)事理說明文:著重闡明事物內在機理(如:概念、特點、種類、原因、規律等)2、依語言特色分為:平實說明文、生動說明文 二、說明對象 1、分兩類
  • 初中語文閱讀 說明文閱讀(完結)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託物言志,雖無一個「梅」字,但句句寫梅,以「羲之學書」之典,表明自己注重內在修為,不去討好他人求得誇獎,而要追求神清骨秀、蕭散超逸的一生。報春是梅花的美德。梅花既是一年中最後綻放的花,又是新一年最早盛開的花,被譽為「報春使者」。北朝陸凱在贈友人的詩中寫道:「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小學生怎麼閱讀和分析說明文?學會策略,才能應用自如!
    學生第一次接觸說明文這種文體大概在五年級,五年級有個單元專門學習說明文,學生分別學習了《太陽》和《松鼠》這兩篇課文。學生學習完說明文後,當然要做相關的訓練來鞏固知識啦,那麼小學生應該怎麼去閱讀和分析說明文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