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在水果中甜味居首位,故被譽為「最甜的金果子」。柿子是秋天的時令水果,種類很多,風味也不盡相同,主要可分為澀柿與甜柿兩大類。甜柿在成熟過程中會自然脫澀,採收後可直接食用;澀柿則須以人為加工方式脫澀。
柿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柿子內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澱粉、果膠、單寧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質1.36%,脂肪0.57%,以及粗纖維、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
柿子的種類有很多,根據柿子的澀度,將其分為4種類型,即:甜柿、澀柿、不完全甜柿和不完全澀柿。柿子之所以澀,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鞣酸類物質。
其實,柿子中大部分都是澀柿,這樣的柿子即使成熟後也比較澀,一般不太好吃,也不建議空腹吃或者吃太多。不過,甜柿子在自然成熟的時候鞣酸就會基本自動脫除,鞣酸含量很低,就可以放心食用。
好消息是,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柿子在商業化銷售前都會經過人工脫澀處理,鞣酸的含量都很低,也都可以放心地吃。
去市場上吃柿子的時候,有軟的, 有脆的。軟柿子和脆柿子,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其實,主要是因為果膠的形態不一樣。
果膠是存在於所有高等植物細胞壁的一種多糖,與植物組織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蛋白質等相互交聯,使細胞組織結構堅強,表現出比較硬的形態。但在果實成熟過重中,果膠會在果膠酶的作用下降解,果實就會變軟。
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成熟脆柿子,一種是由於本身是甜柿子,在自然成熟過程中能自動脫澀還不會變軟。另外一種情況是人工脫澀過程中抑制了果膠酶的活性,就使得果膠不會被分解,所以柿子就還是脆的。
雖然軟柿子和脆柿子口感跟質感相差很多,但是營養成分上卻沒什麼差別。對於脆柿子和軟柿子哪種更好吃,實在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喜歡口感清脆的就吃脆柿子,喜歡甜軟的就吃軟柿子吧。
除了吃新鮮的柿子,柿餅也是不錯的選擇。
傳統的柿餅是「晾」出來的:在通風向陽處搭好架子,挑選顏色已經變黃但果實尚硬朗的柿子,挨個兒削掉皮(這樣能讓果肉的水分蒸發更快),平鋪碼放好晾曬。在晴朗的秋季,日曬加手捏,經過七天左右的時間,就能讓柿餅成型、單寧氧化脫澀。不過有些地區的柿餅是掛著晾的。
喜歡吃柿餅的人知道,柿餅外面有一層白霜,又叫柿霜。柿餅的「白霜」是柿子晾曬過程中隨著水分蒸發,在柿子表面凝結形成的「微晶聚合物」,主要成分其實就是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
有些人說,白霜越多的柿子越好,很多人也喜歡挑選柿霜多的買。其實,柿餅的優劣並不能用白霜的多少來評價。白霜的主要成分是糖,要說從現在的健康角度,應該少吃才行。而且,這層白霜其實也很容易作假。由於消費者的偏好,現在有些不法商人還會以此做手腳,比如在表面沾一層澱粉或滑石粉,一方面避免糖霜吸潮,一方面可以讓柿餅更白,更漂亮。在買柿餅的時候,如果白霜特別多,而且一抖就掉,用手拿過之後手上很多白粉的,基本就是做了手腳的。
而對於生柿子的保存,推薦使用酒精擦拭。在市場上買回生柿子後不要摘掉柿子的「把」,帶著果枝更好。把這些生柿子用酒精擦拭後放在通風涼爽的地方,儲存時間可達幾個月甚至一年之久。
1.止血涼血。
新鮮柿子有涼血止血作用;柿霜潤肺,可用於咽幹、口舌生瘡等;柿蒂有降逆止作用;柿餅和胃止血;柿葉有止血作用,用於治療咳血、便血、出血、吐血。新近研究發現柿子和柿葉有降壓、利水、消炎、止血作用。
2.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柿子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痛、高血壓等症。
3.活血降壓。
柿子有助於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並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4.解酒。
柿子能促進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幫助機體對酒精的排洩,減少酒精對機體的傷害。
向您推薦
▼
(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