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科學】柿餅表面的那層白霜,到底是啥?

2020-12-02 澎湃新聞

入秋了,雖然天越來越冷,但是我們有烤地瓜、柿子餅、冰糖葫蘆、糖炒慄子……嘴巴根本就閒不下來!

前幾天我們跟大家聊過了桂花,這次我們再聊一種秋日美食——柿子。

但是呢,鑑於我前兩天吃了一口澀柿子,我決定拋棄柿子,寫寫柿餅。柿餅不會踩雷,香香甜甜的,還很容易做。

曾是逃難乾糧

關於柿餅的來歷有許多傳說。相傳,商朝皇帝祖乙將弟弟祖丙分封於耿地(今山西河津一帶)。歪樓解釋一下,祖乙沒有叫祖甲的哥哥。

當地人尊稱祖丙為自己的祖先,為了紀念他,人們發明了在晉南方言中諧音「思丙」的柿餅,作為祭祖的貢品。

而南方的客家人則說,五胡十六國時期,百姓為躲避頻繁的戰亂,不得不到處遷徙。在逃難過程中,客家祖先發明了許多保存食物的秘方。

其中風乾的柿餅既可長期保存,又營養美味,就成了一種很受歡迎的「逃難糧」。

澀柿子是單寧在作怪

柿子有甜澀之分,柿餅吃起來甜甜的,是用熟透的甜柿子做的吧?

如果你這麼想,只會收穫一波嘲諷:甜柿子可以當水果賣,拿去做柿餅豈不是虧大了?

所以,製作柿餅的原料,多是不能直接入口的澀柿子。

柿子的澀味來自單寧,不論是甜、澀哪個品種的柿子,都含有不少單寧物質。澀柿中的單寧,絕大多數是可溶狀態。咬破果實,可溶性單寧被唾液溶解,就會感到強烈的澀味。

不過,甜柿裡的單寧,大多以不溶狀態存在於細胞中,不被唾液溶解,也就沒什麼澀味。

成熟的澀柿子,如果也想當水果銷售,就要經過人工脫澀,把可溶性單寧轉化成不溶性單寧,才不會麻嘴。

這樣不但增加了成本,還未必比甜柿子好賣。因此,柿農們乾脆用澀柿子來做柿餅,為它升值。

柿餅的白霜不是麵粉

傳統的柿餅是晾出來的。

在通風向陽處搭好架子,挑選顏色已變黃、但果實尚硬朗的柿子,挨個兒削掉皮(這樣能讓果肉的水分蒸發更快),一串串掛起晾曬。

曬柿子

曬柿子的場面蔚為壯麗,不少柿園甚至以此為賣點,搞起觀光遊。

曬一兩天後,果肉表面變幹,柿蒂的部分也微微下陷。這時要開始手工「捏果」:順著柿蒂的凹陷轉著圈兒摁壓,揉散結塊的果肉,讓水分蒸發更均勻,同時將柿子「塑形」成中間薄、邊緣厚的餅狀。

在晴朗的秋季,日曬加手捏共七天左右,就能讓柿餅成形、單寧氧化脫澀。

圖片來源:MOOK景點家當然,日曬法完全靠天吃飯,萬一老天不給面子,一年辛苦便很可能泡湯。所以,現在加工柿餅時,也用烘焙代替日曬。

柿餅曬完之後,還要把柿子放在乾淨的容器裡密封儲存一兩天,再取出攤晾,讓它「出霜」。

很多人以為這層霜是麵粉,其實並不是。這種霜是多種糖分(甘露醇、蔗糖、果糖、葡萄糖等)隨著水分蒸發,在柿子表面凝結形成的「微晶聚合物」。

這層霜對人體有益,品質越好的柿餅,柿霜就越白越厚。

柿餅也能變著花兒吃

柿餅好吃歸好吃,還是有些硬,於是人們發揮創意,做出了各種柿餅料理。

最簡單又普及的辦法是,把柿餅放在鍋裡蒸一蒸,熱騰騰的水汽讓它變得更軟,吃起來像點心一樣。適合剛拔完智齒的朋友。

臺灣新竹喜歡用陳年柿餅煲雞湯,雞湯既吸收柿餅的甜味,又不會太膩口。

柿餅煲雞湯

圖片來源:蘿潔塔的廚房

洛陽年俗小吃「雲頭兒」,是用面和柿餅合成兩層,捲成雲頭狀,下鍋油炸,不但味道香甜,還有青雲直上的好寓意。

糊圖將就著看看吧

西安還有一種被津津樂道的黃桂柿子餅,是把臨潼產的火晶柿子搗成糊,和入麵粉,再用桂花醬做糖餡,炸出金黃的甜餅。

最後,今天又是沒有恰飯的一天……但這次,我們給大家選了幾種絕品柿餅,保證好吃!

廣東潮州的浮山柿餅

陝西富平的合兒柿餅

山東菏澤的曹州耿餅

山西萬榮的桔蜜柿餅

撰文 | 薩米

圖片 | 部分圖片來自123rf

微信編輯 | 謝爽

來源 | 博物

相關焦點

  • 吃柿餅,外面的白霜是啥?要不要洗,今天終於清楚了
    大家好,我是果兒,每年冬季正是吃柿餅的季節,喜歡吃柿餅的朋友總會買一些柿餅來吃,柿餅的營養價值豐富,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各種維生素及鐵、碘等微量元素,品質好的柿餅,吃起來口感軟糯,甘甜爆漿。吃柿餅,外面的白霜是啥?
  • 柿子餅表面的「白霜」能吃嗎?原來柿餅大有來頭!
    每當到這個時候,柿子樹上都會掛滿一個個的「紅燈籠」,那就是柿子。柿子原產於東南亞,而我國發現野生柿子的化石年代久遠,距今已有250萬年。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或者吃過柿子吧?關於柿餅其實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在三百多年前,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后,臨潼的老百姓就在柿子上面撒上麵粉,烙成柿子麵餅慰勞義軍,很受義軍將士喜愛。
  • 脆柿子或軟柿子到底選哪個?柿餅的白霜能吃嗎?
    軟柿子和脆柿子,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其實,主要是因為果膠的形態不一樣。果膠是存在於所有高等植物細胞壁的一種多糖,與植物組織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蛋白質等相互交聯,使細胞組織結構堅強,表現出比較硬的形態。但在果實成熟過重中,果膠會在果膠酶的作用下降解,果實就會變軟。
  • 柿餅的白霜是防腐劑嗎?
    柿餅為什麼有一層白霜?白霜越多,越好嗎?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柿子的問題。Q1:柿子有哪些種類?柿(學名Diospyros Linn.)是柿樹目柿樹科柿樹屬的一類,原產於中國,據說有超過1000年的栽種歷史。在古時候,柿子可是要呈給皇帝的貢品。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中國和日本是世界上兩大產柿國家。
  • 上萬噸染色柿餅流入市場:趕緊過來看-柿餅,柿子,食品,安全,生活...
    對於甜度更高、口味軟嫩的柿餅來說,是各類人群的鐘愛之物,但最近,給柿餅染色的視頻刷爆朋友圈,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和重視。那麼,為什麼要給柿餅進行染色?食用對身體有什麼害處?該如何鑑別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 如何區別發黴、茶毫與白霜?
    經常喝茶的茶友多少會遇到發黴的茶,然而有些茶卻容易被誤解,因其外表形似黴變,特別是「茶毫」與「白霜」,第一眼看上去就像發黴啦。那麼,要如何正確區別它們呢?發黴的茶葉一般會長出白毛,散發難聞黴味,嚴重的茶葉表面上出現成片、帶絲狀的黴菌,往往呈白色、黃綠色等,普洱茶還會有黑色黴斑。研究表明,茶葉發黴是因為受到了青黴、麴黴汙染,會產生黃麴黴毒素,這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會破壞人及動物肝臟組織,嚴重可致死亡。喝了發黴的茶輕則可能頭暈眼花、嚴重腹瀉,重則會引發身體器官病變哦!
  • 秋天柿子正當季,新鮮的吃膩了,做成柿餅,簡單方便,甜度倍增!
    秋天柿子正當季,新鮮的吃膩了,做成柿餅,簡單方便,甜度倍增!不過現在外邊賣的那些柿餅吃起來不夠正宗,味道不好吃,而且現在正是一年當中柿子最便宜的季節,我們就可以自己買一些新鮮的柿子回家去,製作方法也特別簡單,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農家用的自製柿餅方法特別簡單,只需要幾步就可以把柿子成功的做成柿餅,甜度倍增,香甜軟糯。
  • 柿餅怎樣捂霜?柿子去皮晾曬,容器內上霜
    製作柿餅是一個神奇的過程,上霜越好的質量越高,然而,大部分柿餅不是長黴就是上霜很少,不但不好看,吃起來也沒有獨特的風味。那麼,捂霜是怎樣操作的呢?    2.選擇乾淨密閉的容器,放在陰涼的地方,先放一層曬乾的柿子皮,再放一層柿餅,重複操作,直到容器裝滿,然後密封,上面放一層乾淨的稻草或者麥秸保溼。
  • 一篇看懂茶葉的黴變、白霜與金花!
    她瞥了一眼:「這不是白霜嘛?扔了幹什麼?」 小編聞言再看向那小青柑,卻只覺得其上那一層茸茸的白,身份顯得愈發撲朔迷離起來。 二·白霜 平日裡大家不難發現,店鋪貨架上的葡萄乾、地瓜幹、蘋果脯、柿餅等果脯類食品的表面會有糖分析出而形成的「白霜」。 而茶葉中的白霜是茶葉內含物質中所含的兒茶素、茶單寧、咖啡鹼及糖類物質發生自然氧化作用,逐漸析出的白色結晶。
  • 柿餅是怎麼做成?你或許不知道,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並且讓人看著也是非常的眼饞,那麼由於滿樹的柿子一下子也是吃不完的,當時家裡就會把其中一部分的柿子用來做成士柿餅,那真是甜甜的非常的好吃,並且一點不輸於外面賣的柿餅。製作柿餅準備材料:硬柿子、開水一壺、削皮刀、棉線(棉線有沒有都行)製作步驟:1.
  • 小青柑白霜與發黴的區別,怎麼辨別?
    然而很多茶友也有疑問「剛買的小青柑表皮上有白霜,是發黴了嗎?還能喝嗎?」很多乾果表面都會有白霜,比如話梅、柿餅。而小青柑表皮的白霜,跟果霜略有不同,是在經過長期日曬工藝後析出的柑油結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狀物質,通常稱為「柑油晶」,這也是柑皮好的表現。一般只有柑仔或小青柑才會出現「柑油晶」,因為其柑皮的柑油含量高。
  • 葡萄上的白霜到底是啥?不搓乾淨就吃,有害嗎?
    葡萄上的白霜很難洗,每次洗葡萄都讓人頭疼。那層白霜到底是什麼?葡萄和提子又有什麼區別呢?圖:wikimedia commons在這些葡萄屬當中有一種遠比其他種重要——那就是葡萄(Vitis vinifera)。這個種原產於歐亞大陸,所以也被稱為歐亞葡萄。
  • 葡萄皮上的白霜有毒?專家:主要成分是果酸,能保護葡萄
    眼下又到了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大家不難發現,葡萄表皮上有一層白霜覆蓋著而且很難被徹底清洗掉。有人擔心上面是農藥殘留物有毒,也有人說「白霜」代表水果新鮮。葡萄皮上的白霜究竟是什麼?
  • 溏心、軟糯、甘甜的柿餅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硬柿削皮做柿餅前需要先給生柿子去皮~生柿子是又硬又澀,那個澀簡直是無法下咽直讓人作嘔。我小時候住姥姥家,一大家子小朋友,小表弟們調皮,蔫兒壞的把生柿子碾碎了騙人吃,澀的那叫一個畢生難忘,現在想起來還是想見一個揍一個。上圖這樣的削皮工具,都可以算「半自動化」了,這裡的旋轉動作升級成了電機控制,大大提高削皮效率!
  • 它的果實上常常會覆蓋有一層白色的結晶狀物質,似白霜,似鹽花
    農村山上挺多的,鹹鹹的,酸酸的,看到那白白的了沒?就是鹽了。它的果實上常常會覆蓋有一層白色的結晶狀物質,似白霜,似鹽花。別名:五倍子樹、山梧桐、黃瓤樹、欺樹。鹽膚木確實與鹽有關。它的果實上,常常會覆蓋有一層白色的結晶狀物質,似白霜,似鹽花,也就是所謂「鹽膚」。這種白色結晶很鹹,還帶有奇特的酸味。其葉上的蟲癭入藥(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名為五倍子。
  • 翹首以待的百年古樹柿餅來啦,甜到流蜜,Q彈軟糯,千萬別錯過丨周末...
    一切關於未來生活的奇思妙想都能在這裡看到吃一口專屬冬天的甜蜜吧~澄黃透亮的果肉,仿佛溏心要流淌的樣子,那綿軟、那香甜,進入唇齒,Q彈果肉由舌尖化入心頭,沒有哪一種人間甜品可與之媲美吧~這是天賜極品,專屬冬天的溫柔,它叫——柿餅。
  • 巧克力上的「白霜」是什麼?怎麼產生的?吃了會有什麼影響?
    那麼,不知大家在享用巧克力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偶爾上面會有一層白霜?它到底能不能吃呢?吃了會有什麼影響呢?巧克力上面這層類似霜的薄膜叫做「起霜」,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會產生這種效果,屬於自然現象,還可以細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脂霜」,另一種是「糖霜」。
  • 買了筐生柿子,吃不完,去皮曬了下,15天後我發誓再也不買柿餅吃
    突然我就想起了之前看過有人做柿餅,所以我準備把它們做成柿餅,看看到底能不能吃。就是圖中的這種柿子了,不知道這種柿子你有沒有吃過。這種柿子是比較硬的,不像我們平時吃的柿子那麼軟。來看看我怎麼把它做成柿餅的吧。做好之後還不錯,整個曬制的過程用了15天,15天後嘗過這種柿餅的味道之後,我發誓再也不買柿餅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