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梁培甫
每天這個時候,肖書記就來到這長江灘上。
太陽還沒露臉,霞光把寬闊的江面映襯得像一塊橘色的綢緞,緩緩飄動。江灘上的鵝卵石,也變得色彩特別豐富,眼睛一掃,似乎好多可作為奇石收藏。
不過,肖書記要求很高,一般的形狀和花紋,入不了他的法眼。多少年了,無論當書記多忙,他始終把玩長江奇石的愛好保持下來了。肖書記認為,書記也是人,除了工作也應該有自己的愛好。他一直以平和的心態玩石頭,給自己定了一個鐵的紀律,別人的石頭堅決不要,店裡的石頭堅決不買。他玩的每一塊石頭,都必須是親手從江灘上撿來的。
退休後,他有更多的時間撿石頭,但每天早起掃江灘的習慣沒有改變。這會,他貓著腰,一雙眼睛像探測儀一樣掃射著每一塊鵝卵石。
沒走一百米,一塊花紋奇特的石頭,居然靜靜地躺在腳下很顯眼的地方。
肖書記激動地撿起來,一看,不禁心跳砰砰加快。石頭剛好巴掌大,一面是平的,一面半球形。半球形上,環形的花紋黑白相間,整個形狀,活脫脫像一隻動物的眼睛。
肖書記馬上聯想到,戰國時期有一種琉璃珠子,叫蜻蜓眼,價格非常昂貴。對,這塊奇石就叫它蜻蜓眼!
肖書記很長時間沒這麼激動了,幾乎是連蹦帶跳回到了家裡。他先是精心清洗,然後塗上一層石蠟。等石蠟吸收差不多了,他用雙手盤摸寶貝。沒多久,寶貝石頭的花紋更加鮮明生動,石質顯得有點珠光寶氣。這是他許多年以來撿到的最喜歡的石頭。
當天晚上,肖書記做了一個夢,夢見在江灘上又撿到了一塊一模一樣的石頭。對啊!蜻蜓眼應該是一對的!肖書記強烈感覺可以找到第二隻蜻蜓眼。
第二天一早,肖書記趕在太陽起床之前,沿著老路在江灘上尋寶。尋著尋著,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另一隻蜻蜓眼赫然出現在肖書記的眼前。
肖書記撿起石頭一看,差點兒暈厥過去。石頭的形狀和花紋幾乎和前一塊一模一樣。
回到家裡,照樣清洗,照樣上蠟,照樣盤玩。腦門上隨著笑容而出現的一條條皺紋,每一條都溢滿了快樂和幸福。肖書記突然感覺,退休生活無限美好。
為了便於陳列,肖書記花了幾千塊錢去店裡定製了一個紅木底座,把兩隻蜻蜓眼並排陳放在底座上。
底座拿回家後,看著天造地設的一對蜻蜓眼,肖書記認定,這就是肖家的鎮宅之寶,這就是肖家的傳家之寶!
肖書記玩奇石這麼多年,不是沒有見過好東西。手下的幹部和老闆變著法子把珍貴的奇石送到肖書記家裡,肖書記有時候也會打開欣賞一番,邊欣賞,邊嘖嘖稱奇,但最後一概讓人家拿回家去。有一次,全國奇石展在省城舉行,肖書記趁星期天專程去參觀,確實開了眼界。肖書記知道,自己以前玩的石頭,只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喜歡,都是不上品的東西,唯有這對蜻蜓眼,肯定算得上珍品了。
肖書記的一個表兄是全國奇石協會的副會長,算得上奇石專家。肖書記把蜻蜓眼拍了照片,發給表兄鑑定。表兄看了後,大呼神奇,說這寶貝可以評定為全國奇石一等獎,叫肖書記到時一定要參加全國展出。肖書記覺得自己反正清閒,答應到時參加全國奇石大展。
一天,肖書記照例捧著茶杯,眯著眼睛,反覆欣賞著自己的蜻蜓眼,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激動。肖書記忽然想到,應該與人分享這個喜悅。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秘書小張。小張跟著他玩奇石多年,寶貝比他多,眼光也不錯。
剛要給小張撥電話,肖書記猛然想起一件事。就在肖書記退休那天晚上,小張到書記家送來一個盒子,說是兩塊像眼睛的石頭,是自己撿來的,送給書記作退休紀念。肖書記說,只玩自己撿的石頭,規矩不能破,秘書也不能例外。他看也沒看,很嚴肅地叫小張拿回去了。
肖書記還想起,在江灘上撿到蜻蜓眼的那兩次,他在江堤上似乎看到有一個人在江灘上,樣子有點像小張,但到江灘上就不見人了。他當時以為是幻覺。
肖書記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兩塊奇石撿得這麼巧合。
肖書記毫不猶豫撥通小張的電話:「小張,你那對像眼睛的奇石掉在了江灘上吧?我幫你撿回來了,還給你裝上了底座,取了個名字叫蜻蜓眼。你現在來我家領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