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拯救數百萬人,為何始終與院士無緣?還被戲稱三無科學家

2020-12-04 唐柳青說遊戲

維爾哈倫說:「生活喜歡攀登上坡路,腳印只有在高峰才顯得明亮。生活就是鬥爭,就是熱情地克服危險和障礙。」漫長的一生,無人一帆風順,只有理想堅定、信念堅強的人才能勇攀高峰,到達理想的彼岸。即使前路艱難,我們,從未放棄。

有這樣一個人,她畢生致力於研究,歷經重重困難,終於找到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她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成就這麼高,但她從來沒有和院士在一起過,這其中,隱藏的原因是什麼?這個人是屠呦呦。

對於許多研究者來說,他們畢生致力於獲得理想的研究結果。同時,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得到公眾的認可。當科學研究成果真正得到公眾的認可,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更好地造福人類。

公眾認可的最重要標誌是科研工作者的各種榮譽和獎勵。在世界上,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最高榮譽都是諾貝爾獎;在中國,院士的稱號是國際諾貝爾獎。為了獲得院士的稱號,許多中國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工作。

在我國,院士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同時,院士的選拔也有嚴格的規定。可以說,院士評選過程就是從獲獎者中選拔出更多優秀人才的過程。我們可以想像困難和困難。一般來說,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獎項。如果一個人在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院士的遴選過程就不難了。不過,屠呦呦是個例外。

土生土長的科學家屠呦呦在中國歷史上首次獲得諾貝爾獎,他發現了青蒿素,這是中國乃至世界醫學界和科學界的一項重要成就。青蒿素的發現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青蒿素是全人類的好消息。然而,屠呦呦卻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這在院士選拔過程中並不盡如人意。這是什麼原因?

首先,屠呦呦之所以選不到一位成功的院士,可能與她本人的意願有關,也就是說,屠呦呦在選院士的過程中,放棄了這個機會。對屠呦呦來說,她獲得了諾貝爾獎。在這個世界公認的獎項面前,中國院士的頭銜並不重。同時,屠呦呦還多次獲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改革先鋒、共和國獎章

這些眾多的中國獎項都表達了我國對屠呦呦成就的充分肯定,因此即使院士頭銜非常重要,也沒有必要為之奮鬥。從屠呦呦自己的情況來看,她是個老人。在她的一生中,她經歷了無數的起起落落。直到現在,金錢、名利、地位在她眼裡都不是那麼重要,她也無意為之而戰。

但據透露,事實上,屠呦呦曾多次參加院士評選,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如果是這樣,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其中,最重要、最重要的因素是屠呦呦的團隊。

毫無疑問,沒有她帶領的整個團隊的努力,屠呦呦是找不到青蒿素的。相對而言,院士屬於一個人的頭銜。看來靠團隊的努力贏得個人獎項是不可取的。同時,即使他們以團隊的成績獲得院士獎,也很難獲獎。

屠友友是全隊的領隊和守門員。她是青蒿素研究的專家。顯然,她在整個團隊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屠呦呦科研成果的背後,有著整個團隊的無私支持和幫助,這並不是屠呦呦一個人的結果。如果屠呦呦在團隊的幫助下真正成為一名院士,那麼她自己的貢獻將大大削弱,自己的能力也將不足。院士頭銜怎麼能令人信服?

屠呦呦通過院士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屠呦的人際關係。根據院士遴選過程,在遴選新院士時,通常需要有已經遴選院士的科學家推薦。同時,隨著參加評選的新科學家年齡的增加,推薦院士的數量也會增加,也就是說,評選年齡越大,推薦的院士越多。

從具體數據來看,65歲以上的老人需要6位院士推薦。這6位院士並不隨便。他們要求至少4名院士與推薦院士在同一個院系。但是,中國工程院只有70歲以上的參訓人員才能被提名一次。在這次提名之後,無論參與者是否成功,他們都沒有機會。

從評選院士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這六位推薦人缺一不可。但是,作為推薦者,每個人都有責任。如果選擇失敗或推薦人有問題,推薦人不能獨自一人。因此,作為推薦人,我也冒著很大的風險。很少有人願意冒險,如果這不是一個真正的好關係。

對屠呦呦來說,科研幾乎是她畢生的追求。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

相關焦點

  • 中國「三無」科學家85歲獲諾獎,拯救數百萬人卻鮮有人知
    2015年10月5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屠呦呦有時會被稱為三無科學家,因為她沒有留學背景,沒有博士學位,更沒有院士頭銜,但是就是這樣的她,卻拯救了數百萬人的性命。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1943年,13歲的屠呦呦寧波私立器貞中學,,15歲又轉入寧波私立永貞女中,但是一年後他不幸感染肺結核,被迫終止學業,不過他並沒有放棄,1948年,她病情好轉後立刻返回學校讀書,並於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劑系,1955年畢業後分配到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工作。
  • 屠呦呦能獲諾貝爾獎,為何評不上中科院院士?是不夠格嗎?
    但是即便如此,屠呦呦女士還是和中科院的院士無緣,想要了解其中的緣由,我們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中科院的評職責和院士的評選標準。中科院作為中國自然機構研究科學的最高機構,所研究的科研項目已經涵蓋了社會上各種發展,中科院所取得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當中很多部分更是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
  • 屠呦呦、袁隆平為何沒評上中科院院士?是被一硬性條件卡住
    如果說評選21世紀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其實當屬袁隆平和屠呦呦,袁隆平先生是在雜交水稻上有著突出的貢獻,他的科研成功,使得普通的水稻實現了增產增收,變相的幫助了全中國幾億人口吃飯,屠呦呦是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她發明的青蒿素,可以拯救無數被瘧疾折磨的病患,可以說屠呦呦的成就,是中國醫學界最高的榮譽成就。
  •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獲諾獎 打了中國院士制度的臉?
    屠呦呦獲獎是中醫的勝利?「三無科學家」獲獎是是打了中國院士制度的臉?各種評論接踵而至。小編節選了部分網友評論,整理如下:【零突破意義重大】雲淡風清飛翔中:恭喜中國諾獎自然科學第一人趙克勤:贊第一個完全在中國本土實現的自然科學諾貝爾獎雲淡風清有夢想516:屠呦呦!
  •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獲諾貝爾獎,如今卻不是院士
    而發現這青蒿特性的正是我國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屠呦呦。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曾被媒體報導稱為「三無科學家」。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原來答案就在她的名字中。面對這種狀況,各國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抗瘧藥物,但幾十年來每一次試驗都鎩羽而歸,直到屠呦呦從青蒿裡面提取出青蒿素,困擾世界半個多世界的難題才被解開。青蒿素是屠呦呦獻給祖國的一份大禮,同時也是中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大禮。幾十年的奮鬥鑽研,屠呦呦以青蒿素成為醫學奇蹟。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院士就更加了不得了,能當上院士的人一定都是飽讀詩書,從娘胎裡就開始讀書的人才有資格當上院士。今天的問題來了,有學問,有能力就一定能當上院士嗎?不一定!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那些實力很強,卻無緣院士的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前就已經多次申請中科院院士了,但是因為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留學經歷,更因為超過了65歲,屠呦呦多次落選了。這讓許多人十分氣憤。當年,《人民日報》就特意發文——《屠呦呦為什麼落選了?》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院士就更加了不得了,能當上院士的人一定都是飽讀詩書,從娘胎裡就開始讀書的人才有資格當上院士。今天的問題來了,有學問,有能力就一定能當上院士嗎?不一定!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那些實力很強,卻無緣院士的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前就已經多次申請中科院院士了,但是因為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留學經歷,更因為超過了65歲,屠呦呦多次落選了。這讓許多人十分氣憤。當年,《人民日報》就特意發文——《屠呦呦為什麼落選了?》
  • 獲諾貝爾獎、最高科技獎,屠呦呦為何當不了院士?答案非網絡所言
    最近,中國中醫科學院和上海醫科大學聯合開展的以屠呦呦命名的「高層次中醫人才培養試點專項」,即「屠呦呦」辦已經開班招生。再次讓屠呦呦走到公眾面前,尤其是對她為何不是中科院院士感到疑惑。屠呦呦先生,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 獲諾貝爾獎、最高科技獎,屠呦呦為何當不了院士?答案非網絡所言
    最近,中國中醫科學院和上海醫科大學聯合開展的以屠呦呦命名的「高層次中醫人才培養試點專項」,即「屠呦呦」辦已經開班招生。再次讓屠呦呦走到公眾面前,尤其是對她為何不是中科院院士感到疑惑。青蒿素是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雖然我國現在很少有瘧疾發生,但在非洲等落後地區,瘧疾是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屠呦呦先生發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2011年9月,屠呦呦先生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34; 。
  • 「新手遊」袁隆平為何沒評上中科院院士?
    如果說評選21世紀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其實當屬袁隆平和屠呦呦,袁隆平先生是在雜交水稻上有著突出的貢獻,他的科研成功,使得普通的水稻實現了增產增收,變相的幫助了全中國幾億人口吃飯,屠呦呦是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她發明的青蒿素,可以拯救無數被瘧疾折磨的病患,可以說屠呦呦的成就,是中國醫學界最高的榮譽成就。
  • 英國人拍的短片:為何僅展示屠呦呦獲獎感言對家人的感謝?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一半的人面臨患上瘧疾的風險,每年幾乎一半患者死於瘧疾。屠呦呦對青蒿素提取的成功,極大地減輕了瘧疾對人類的傷害和死亡威脅。今年一月份,屠呦呦成功入選英國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名單,與愛因斯坦和居裡夫人齊名。
  • 「中國小草」挽救全球數百萬生命 下一個屠呦呦在哪?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中國小草」挽救全球數百萬生命——下一個屠呦呦在哪兒?  新華社記者王賓  9日,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榮獲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她率先從大量中醫古籍中篩選出青蒿作為抗瘧首選藥物並發現青蒿有效部位乙醚提取物,讓中國醫藥拯救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的生命。她曾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中國才女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中國才女屠呦呦是浙江寧波人,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還學過兩年半的中醫,並一直在中國醫科學院工作。期間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青蒿素研究開發主任。
  • 曾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為何評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普通民眾眼裡,科學的頂端無非是那幾個名詞,「諾貝爾」「院士」「中科院」「長江學者」。大多數人會把這些概念混為一談,比如:「中科院的院士是諾貝爾獎的有力競爭者。」或者「諾貝爾獎得主成為院士理所當然、綽綽有餘。」實則不然,因為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科學家屠呦呦女士,今年增選院士再次「落選」,此事引起了廣泛討論。
  • 為什麼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卻沒被評上中科院院士?
    為什麼屠呦呦沒當上中科院院士?當人們這麼問的時候,透露出來的其實是對院士頭銜等一系列榮譽的盲目迷信與崇拜。所以當屠呦呦擁有了諾貝爾獎的榮譽,卻沒能「順理成章」的成為中科院院士時,人們就會不由自主的注意到這個「遺漏」,並認為這是不合常理的。事實上,諾貝爾獎和中科院院士的評選完全是兩個獨立的標準,並沒有直接關係。就像屠呦呦所回應的那樣:「(沒能當選中科院院士),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情況很複雜。」
  • 屠呦呦曾多次落選院士 被稱為三無科學家
    她多次落選院士,稱為三無的科學家,所以人民日報說,要發表文章說,獲獎公平嗎? 鳳凰衛視10月6日《有報天天讀》,以下為文字實錄: 李煒:這是諾貝爾獎網站,講到今年的醫學獎,2015年頒給三個人,其中一半是送給了中國的女科學家屠呦呦,因為屠呦呦獲獎全中國人都在查字典,為什麼呢?
  • 真正的科學真正的科學家 ——屠呦呦貢獻與人品讓誰蒙羞?
    在2016年4月21日,屠嗷嗷還入選《時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2015諾獎頒獎典禮(中)為屠呦呦女士她的貢獻——她帶領的團隊研製出的青蒿素,是瘧疾的剋星,幾十年來,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性命,還有什麼比直接拯救人的生命貢獻更大的事呢!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為什麼可以不是兩院院士?
    與屠呦呦在國內落選兩院院士形成對照的是:屠呦呦和愛因斯坦、圖靈等科學家一起被英國BBC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其入選理由一是在艱難時刻仍然秉持科學理想,二是砥礪前行亦不忘回望過去,三是她的成績跨越東西。
  • 屠呦呦:中國醫學界最高獎項獲得者,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因為她的貢獻是世界級的成就,所以屠呦呦還入選了《時代周刊》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她的偉大是在於她帶領團隊所研製出來的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瘧疾,讓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可以獲得希望,在之前,瘧疾是無法克制的疾病,所以屠呦呦女士所做出的成就是在國際上無與倫比的成績。
  • 屠呦呦當選院士再次「落選」,成為中科院院士為何這麼難?
    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沒有出現在新院士名單上,一位名叫廖福龍的研究員透露,屠呦呦曾多次參選院士,但都沒有當選。屠呦呦的一再"失敗"引發了巨大爭議。除了諾貝爾獎,屠呦呦還獲得了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最高科技獎,但院士的名字一直沒到,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