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您獲得諾貝爾獎。在祝賀的同時,也非常感謝能讓我公司參與和策劃繼「神岡實驗」(KAMIOKANDE)之後的又一偉大實驗—— 「超級神岡實驗」(SUPERKAMIOKANDE)的研究和實驗工作。我們的員工們也因此感到十分欣喜,並再次對參與和策劃人類巨大事業有了真切的感受。
平成10年(1998年)在岐阜縣高山市召開的中微子・宇宙物理國際會議上,梶田老師發表的「從『超級神岡實驗』觀察大氣中微子的結果得出中微子具有質量」的報告,在各大報紙的首頁上都有大幅的報導,至今也仍然記憶猶新。
作為繼「神岡實驗」之後裝置入『超級神岡實驗』的大型實驗設備的光電探測器元件,更高性能的20英寸光電倍增管R3600-05被開發而出。平成4年(1992年)開始交貨,11,200個改良型20英寸光電倍增管被裝置入了50,000噸純水箱內,並在平成8年(1996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開始進行探測工作。
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
該20英寸光電倍增管在原「神岡實驗」使用的產品的特性上做了進一步的改良。大幅提升了其單光子探測能力、時間解析度和防水氣密性。改良工作在「神岡實驗」開始後不久就投入進行,前後經歷了5年的時間,最終實現了新的20英寸光電倍增管對「超級神岡實驗」的供應。
在此過程中,我們除了受到梶田老師的指點之外,戶塚洋二(已故,原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機構長、原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鈴木厚人老師(現巖手縣立大學校長、原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機構長)也對我們進行了嚴格的方法指導和鼓舞人心的激勵,最終讓我們能夠成功完成這項工作。而「超級神岡實驗」將大氣中微子以及太陽中微子的觀測結果,和之後利用加速器得出的人工中微子實驗的結果相結合,也成功得到了「中微子具有質量」的結論。
濱松是由被譽為日本「電視之父」的高柳健次郎先生的學生創立的。在廣播放送的前一年,他們就投入了電視研究這個「未知未涉」的領域,濱松創始人(堀內平八郎)也從高柳先生那裡繼承了「探索未知未涉」的精神和電視的光電轉換技術。自創業以來,濱松人亦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追求著關於光與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科學,開發出了具有廣泛應用的光電探測器。今後,濱松也將繼續為追求人類未知未涉領域的科學家們,提供我們綿薄的力量。
濱松光子株式會社社長 晝馬明
2015年10月6日
裝置在「超級神岡實驗」中的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
因對超新星、中微子探索的科技貢獻
2014年濱松20英寸光電倍增管榮獲了「IEEE裡程碑」
圖為授牌儀式(右為濱松公司社長晝馬明)
原標題:
濱松公司社長給梶田隆章先生的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