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9日,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梶田隆章的整60歲生日。他由於「發現中微子震蕩,並且因此證明中微子具有質量」,麥克唐納與梶田分享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儘管他是一位日本人,KFC還是想在今天分享一下關於他幾件有意思的事情。
(一)好奇心
得知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在東京大學特別為他舉辦的記者會上,梶田微笑著說:「我帶著擴展人類知識地平線的好奇心從事研究,對這項純科學能成為鎂光燈焦點感到非常高興。」
(二)興趣廣泛
梶田隆章在高中時代,他對物理、生物、世界史、日本史和地球科學特別感興趣。1981年從埼玉大學理學部物理學科畢業,1986年獲得東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在東大,儘管對高能物理沒有特別的興趣,但他仍因「不知何故」選擇了天體物理學家小柴昌俊的研究室(雖然小柴昌俊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獎,但這離1986年有16年呢)。他也曾說過,對於年輕學生,很重要的一點是熱愛科學,能力比論文重要得多。
(三)賢內助的忍耐和支持
梶田當晚獲知得獎消息後馬上給其妻子打電話,稱沒想到是這樣了。在記者會見中,他感言自己這麼多年只是在做研究這一件事。因此非常感謝妻子的忍耐和支持。而在其妻美智子看來,雖然從未見到丈夫搞研究時的樣子,但他是一個頂真而勤懇之人。
如果你配偶天天和別人比這個鞋子更好看,你還是老老實實去賺錢吧。
(四)數據不理想可能正是下一個偉大的發現
梶田隆章教授談到,在對於宇宙射線在地球大氣層散射所產生中微子做測量時,他們發現實驗測得信號比預期數值低很多。他將錯誤的數據作為重要發現並謹慎地採取了多種方式進行反覆的實驗研究,獲得更多精確實驗數據,從而令人信服地證實了中微子振蕩的現象,也證實了中微子帶有質量。發現非零的中微子質量為研究超越粒子標準模型的新物理打開了一扇大門,中微子具有小的質量可能是理解宇宙基本問題的關鍵。他勉勵同學們,在研究當中遇到了奇怪的數據,希望同學們能謹慎地對待,不要輕易放棄,這個奇怪的數據也許就是下一個偉大的發現。
(五)得知獲獎後的心情很爽
獲獎當年在接受諾貝爾獎官方採訪時,梶田隆章表示「直到現在,我都還覺得有點難以置信」。據了解,當梶田隆章接到獲獎電話時,正一個人呆坐在辦公室裡,翻看電子郵件,突來乍到的獲獎消息,讓他先是一陣「驚喜」,接下來就是「難以置信」。在隨後不久的東大校園內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梶田隆章又突然語塞,稱「現在腦袋中一片空白,不知說什麼好。」
在中國獲這個獎那個獎不會有這種心情的,因為中國的很多獎都是自己厚著臉皮填表甚至運作來,在運作過程中低三下氣地去求有話語權的人已經顏面掃地,斯文盡失。
關注一下很用心的陳奎孚公眾號吧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您的喜歡和轉發是俺能堅持的動力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