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管溶栓術為下肢動脈栓塞男子解除「截肢」風險
近日,一位右下肢動脈栓塞患者在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置管溶栓術。此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血管介入治療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53歲的魯先生是廣信區人。8月9日,身體健碩的魯先生突然出現右下肢疼痛、發涼,用他自己的話說,「一直疼,不敢下地走動,晚上也睡不好覺,特別難受!」。
-
安徽省首例動脈置管溶栓術實施
由於動脈血栓堵住了血管導致下肢缺血,市民張先生的腿足足疼痛了50天。近日,合肥市濱湖醫院成功通過溶栓導管溶解血栓,為患者解除了病痛,避免了截肢。據悉,此項新技術的成功應用在我省尚屬首例。 據血管外科張君醫生介紹,針對此病,傳統的介入治療是將導管插入動脈,但此療法溶栓療效較低,血管再通率不高。
-
首例自主肺動脈置管溶栓術獲成功
日前,市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有卓應用血管介入技術「肺動脈置管溶栓術」,成功救治了一位肺栓塞患者。該例肺動脈置管溶栓術為血管外科首次自主開展,手術的成功對於該院血管外科介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患者趙某,68歲,因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形成肺栓塞,導致呼吸困難、胸痛,在市醫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療。
-
郟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PICC 置管術
本報訊 郟縣人民醫院成功突破一項靜脈治療新技術!1月14日上午,該院首例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PICC置管術在腫瘤科成功實施,置管過程十分順利,為患者的後續治療建立了一條無痛、通暢的靜脈通道,病人及家屬非常滿意。
-
常德二醫成功開展首例支氣管鏡下高頻電消融氣管成形術
近日,58歲的患者王某因出現喘息、氣促5天,且伴有明顯呼吸困難1天餘,加重3小時,入住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ICU,經檢查發現患者聲門下氣管狹窄。呼吸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唐志強帶領團隊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劉志光教授的指導下,於11月19日為患者行經支氣管鏡下氣道成形術(高頻電消融),成功緩解了患者氣促症狀。
-
一附院完成我省首例藥物塗層支架(DES)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病例
近日,一附院周圍血管科接診了一位慕名從陝北來就診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多年,近期出現嚴重的下肢間歇性跛行,並已經出現足部潰瘍。外院的CT血管成像顯示患者的病變主要位於膝關節以下三支動脈完全閉塞。查體患者的踝臂指數(ABI)只有0.4,屬嚴重下肢缺血,需要立即開通血管。
-
老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險致命 聊城光明眼科醫院介入手術解危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瀟瀟 聊城報導11月29日下午,聊城市光明眼科醫院接診一位67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因「左下肢腫脹,持續疼痛、麻木」入院。經下肢血管彩超、肺動脈CTA等全面檢查後,顯示該患者左下肢深靜脈廣泛血栓形成;左側髂靜脈血栓形成;雙肺下葉部分動脈栓塞CTA表現,情況嚴重,如不能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
德州市中醫院成功完成首例顱內動脈支架植入術
晚上7點鐘,介入手術順利開展,由於患者情況複雜,手術需要李元民醫生和楊紅燕醫生共同完成,因為介入手術的特殊性,他們要穿著幾十公斤的鉛衣在血管造影機放射出X線的導管室裡工作,手拿著導絲、導管小心翼翼地為患者解除疾患。
-
...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開展首例經右側頸外靜脈置入血液透析長期導管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曹牡華、陳雪旻報導:近日,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在科主任邱國萍指導下,由王滿庭主治醫師主刀操作,成功開展了九江市首例超聲引導下DSA介入下經右側頸外靜脈置入血液透析長期導管。該項新技術的開展,標誌著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在尿毒症血管通路建立及併發症的處理上走在了全市領先地位。
-
瀘州地區首例:市中醫院成功開展Angiojet新型機械吸栓術
近日,瀘州市中醫院收治了一例產後左下肢深靜脈血栓病人,因病人比較年輕,且治療意願強烈,入院後,市中醫院外二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魏宇採用Angiojet新型機械吸栓術為她進行了治療。該技術為微創手術,具有一次性手術完成、減少手術次數,減少溶栓藥物使用劑量和溶栓時間,快速清除動靜脈內血栓、降低大出血等併發症優勢,在瀘州地區屬首例。
-
【健康你我·原裝生活】揪出腸繫膜上動脈狹窄的「肇事者」!
介入治療:有經股動脈腸繫膜上動脈血栓抽吸術、置管溶栓術,腸繫膜上動脈支架植入術,血管腔內治療具有微創、成功率高、併發症低、住院時間短等特點,特別是腸繫膜上動脈狹窄和閉塞患者多為高齡,常合併多種疾病,其安全性與外科相比具有明顯優勢,近年來已逐漸被作為治療腸繫膜上動脈狹窄或閉塞的首選方法。
-
...人民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一站三式手術
一切源於7月4日在梅州市人民醫院導管室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難度手術:經頸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這是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術!老伯年過七旬,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主動脈縮窄合併胸主動脈瘤這一嚴重疾病,病情複雜且罕見。
-
雞礦醫院獲評「國家高級卒中中心」——成為雞西地區首家入選醫院
在黑龍江省範圍內僅有2家省級醫院、5家地市級醫院獲評;雞礦醫院是雞西地區唯一一家入選醫院。這標誌著雞礦醫院腦卒中救治能力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腦卒中」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
我縣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近日,縣人民醫院在外聘心血管內科專家朱來武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患者繆某因外傷致左脛腓骨遠端骨折,今年10月18日進行左脛腓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後,出現左下肢腫脹,隨即到縣人民醫院進行住院治療,經彩超檢查顯示,繆某左股總靜脈血栓,經縣人民醫院骨科、內一科、手麻科專家聯合會診後認為,血栓一旦脫落,將導致死亡率極高的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儘快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阻擋血液栓子進入肺動脈。
-
透析老人突發第4次內瘻 溶栓2小時終打開"生命通道"
溶栓小組評估後認為,血栓形成時間尚短,可以嘗試溶栓!「這是生命的通路,讓我們再堅持一會兒吧。」劉雲護士長及孫科護師配合進行穿刺,穿刺點選擇在內瘻靜脈端,頭皮針要穿過部分血栓,但針尖在血栓的遠心端靠近瘻口處,這樣進入體內的尿激酶可以直接衝向血栓部位。劉大爺內瘻為前臂中段重建內瘻,動脈位置深,在超聲引導下,患者到達醫院後15分鐘即完成穿刺!
-
馬山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新生兒換血術|馬山縣人民醫院|新生兒|...
近日,馬山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成功為剛出生七天的新生兒實施了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該療法的成功開展,為新生兒科快速的發展開拓了新領域,填補了該醫院及縣域在該項技術上的空白。2020年11月18日,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一名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症(極重度黃疸)患兒,該患兒因「進行性皮膚黃染7天、皮膚起膿皰1天」入院。
-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治療腰椎管...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李世芳)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自2020年5月起,已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手術近20餘例。據悉,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的第一例此類手術系全市首例。76歲的羅奶奶因腰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1月,行走時下肢即疼痛難忍,嚴重至夜不能寐,需要肌注止痛針才能緩解疼痛。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診後,確診疼痛為腰3/4椎間盤脫垂合併腰4/5椎管狹窄卡壓神經所致,考慮到患者合併有多種內科疾病,年齡大,手術風險較大,脊柱外科團隊進行術前討論後,決定選擇脊柱微創新技術——單側雙通道經皮脊柱內鏡技術(UBE/BESS)。
-
青島市立醫院西院區心內科完成首例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
9月20日下午,在青島市立醫院集團心臟中心副主任、本部心內科主任兼西院區心內科學科負責人王正忠帶領下,市立醫院西院區心內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前降支近端嚴重狹窄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青年女性患者,成功實施了西院區首例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術,術後患者胸痛胸悶症狀改善。
-
眉山首例!川大華西醫院眉山醫院「拆彈專家」利用新技術成功解除...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宗銀 杜佩聰 文/圖)近日,川大華西醫院眉山醫院神經介入組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張昌偉教授通力合作,利用國內先進技術,成功完成眉山市首例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大型動脈瘤,成功解除顱內血管破裂危機,取得良好的療效。
-
PICC置管後右心房血栓形成,該如何安全溶栓?
研究背景PICC(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也存在一些併發症和風險,如上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診療過程患者急診行肺動脈導管溶栓(CDT)+上腔靜脈濾器植入+右鎖骨下靜脈CDT手術。術中血管造影顯示PICC管周圍右腋窩和鎖骨下靜脈有一長條血栓,另右心房有一血栓。上腔靜脈、左右肺動脈分支血流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