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管溶栓術為下肢動脈栓塞男子解除「截肢」風險
近日,一位右下肢動脈栓塞患者在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置管溶栓術。此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血管介入治療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53歲的魯先生是廣信區人。8月9日,身體健碩的魯先生突然出現右下肢疼痛、發涼,用他自己的話說,「一直疼,不敢下地走動,晚上也睡不好覺,特別難受!」。
-
中年女子患肺栓塞,山一大二附院介入科肺動脈導管溶栓解危機
急診醫生接診後,給予下肢血管彩超、肺動脈CTA以及血液化驗等檢查,下肢血管彩超顯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動脈CTA檢查示:雙肺動脈栓塞。介入科會診後,將患者收入院治療。「肺動脈栓塞若未及時或未能獲診斷和治療,會有約20%~30%的患者死亡,病死率非常高;若能及時診斷和給予抗凝治療,病死率可望降至8%,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
郟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PICC 置管術
本報訊 郟縣人民醫院成功突破一項靜脈治療新技術!1月14日上午,該院首例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PICC置管術在腫瘤科成功實施,置管過程十分順利,為患者的後續治療建立了一條無痛、通暢的靜脈通道,病人及家屬非常滿意。
-
瀘州地區首例:市中醫院成功開展Angiojet新型機械吸栓術
該技術為微創手術,具有一次性手術完成、減少手術次數,減少溶栓藥物使用劑量和溶栓時間,快速清除動靜脈內血栓、降低大出血等併發症優勢,在瀘州地區屬首例。目前患者恢復較好,已康復出院。魏宇介紹,深靜脈血栓是臨床常見血管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疼痛。最危險的併發症為血栓脫落導致的肺動脈栓塞,尤其是急性、大面積肺栓塞,可導致病人急性猝死。
-
全省首例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在省醫成功完成
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心內科成功為一名74歲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老年患者實施了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這是目前貴州省首例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療,為眾多肺血管病患者開闢了一個嶄新的治療領域。隨後患者來到貴州省人民醫院心內科門診,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提示其肺動脈收縮壓高達93mmHg,結合患者病史、血清D2聚體升高以及肺血管CT結果,診斷為慢性多發性肺血栓栓塞症並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同時患者開始出現明顯右心衰竭症狀。患者入院後我們心內科專家反覆、認真的評估病情及討論,決定為患者實施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
-
胸科醫院施行全球首例「肺動脈自膨脹式瓣中瓣」植入術
近日,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何奔,以及結構性心臟病亞專業主任潘欣帶領多學科團隊,運用國際先進的介入技術,成功施行了全球首例「肺動脈自膨脹式瓣中瓣」植入術。劉阿姨出生時就患有法洛四聯症(TOF),這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畸形,75%的重症者活不過10歲。在她18歲時,胸科醫院首席專家、心外科教授邱兆昆為她做了外科修復手術,取得良好效果。
-
當陽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 首例下肢動脈置管溶栓、支架成形術
本網訊(記者宋瀟瀟,通訊員樊勇、餘陳)近日,當陽市人民醫院成功為一名右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實施了右髂外、股淺動脈置管溶栓及支架成形術。此項介入技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醫院在血管疾病治療方面開啟了介入治療的新篇章。
-
南華附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重度肥胖重症肺炎患者
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突破重重困難揮戈返日,憑藉精湛醫術成功搶救一名體重380斤合併患有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肺動脈高壓心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慢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組)和2型糖尿病的重症肺炎患者。目前,該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漸恢復,在8月14日病程第10天已經成功脫呼吸機拔除氣管導管。
-
荊門二醫新生兒科成功開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
「病情加重且並發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隨時可能危及患兒生命,立即給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療!」荊門二醫新生兒科主任劉莉當機立斷。 不到1分鐘,一氧化氮設備與呼吸機成功並接,隨著一氧化氮緩緩注入患兒肺內,生命體徵逐漸平穩,氧飽和度維持在92-95%,下調吸氧濃度,氧合指數明顯好轉。
-
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之創新與進展
針對右室流出道擴張的患者,我國自主研發了的自膨脹TPVR瓣膜系統,主要包括杭州啟明醫療的Venus-P瓣膜和北京邁迪頂峰的PT-Valve瓣膜。杭州啟明醫療的Venus-P瓣膜是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TPVR自膨脹瓣膜系統(如圖5),獲國內專利授權7項、國外專利授權1項。
-
我縣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近日,縣人民醫院在外聘心血管內科專家朱來武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患者繆某因外傷致左脛腓骨遠端骨折,今年10月18日進行左脛腓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後,出現左下肢腫脹,隨即到縣人民醫院進行住院治療,經彩超檢查顯示,繆某左股總靜脈血栓,經縣人民醫院骨科、內一科、手麻科專家聯合會診後認為,血栓一旦脫落,將導致死亡率極高的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儘快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阻擋血液栓子進入肺動脈。
-
中國醫大一院開展東北首例「新型階梯式」血液透析用隧道式中心...
中國醫大一院開展東北首例「新型階梯式」血液透析用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逆行置管技術 2020-06-15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自主研發-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成功完成
昆明2020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23日,德諾醫療旗下杭州諾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諾茂醫療)自主研發的CardioPulse™脈衝消融產品在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完成了首例臨床應用,這也是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我國在房顫介入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PICC置管後右心房血栓形成,該如何安全溶栓?
研究背景PICC(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也存在一些併發症和風險,如上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診療過程患者急診行肺動脈導管溶栓(CDT)+上腔靜脈濾器植入+右鎖骨下靜脈CDT手術。術中血管造影顯示PICC管周圍右腋窩和鎖骨下靜脈有一長條血栓,另右心房有一血栓。上腔靜脈、左右肺動脈分支血流通暢。
-
安徽省首例動脈置管溶栓術實施
近日,合肥市濱湖醫院成功通過溶栓導管溶解血栓,為患者解除了病痛,避免了截肢。據悉,此項新技術的成功應用在我省尚屬首例。 據血管外科張君醫生介紹,針對此病,傳統的介入治療是將導管插入動脈,但此療法溶栓療效較低,血管再通率不高。目前,國內醫療發達地區常採用的方法是應用溶栓導管技術,也就是將溶栓導管直接插入血栓,點對點直接擊破。
-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濟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成功實施。 人民網濟南7月22日電(宋翠)「當能看清面前的東西時,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開心的人!」22日,記者在山東省眼科醫院見到了上周接受人工角膜手術的王先生,他一臉的幸福,寫滿自信。
-
科技獎專題 | 靜脈血栓栓塞症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治的系列研究與臨床應用
靜脈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肺動脈栓塞症
-
...攻克「心肺血管系統的癌症」禁區成功開展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
本報煙臺12月2日訊(記者 孫淑玉) 近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心內科在科室副主任李留東的帶領下,成功開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過去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不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21%。
-
全國首例腹腔鏡下再造陰道術成功 「石女」終獲女兒身
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萬小平教授今天上午介紹說,國內首例全腹腔鏡乙狀結腸代陰道術獲圓滿成功,30多歲的M女士在「天衣無縫」的情形下終獲女兒身。 這位來自外省的女性19歲時確診患有先天性無陰道症,婚後她沒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一直心理壓力極大。本月上旬,她來上海求治。
-
中國首例通用型UCAR-T免疫細胞治療淋巴瘤獲成功突破
首例通用型UCAR-T細胞回輸成功 9月22日中午12點,一袋經過基因改造製備的、對癌細胞具有精準打擊能力的免疫細胞緩慢輸注到了李女士體內。 這是中國首例通用型UCAR-T細胞治療技術臨床試驗。該技術為廣東萬海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通用型UCAR-T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