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子患肺栓塞,山一大二附院介入科肺動脈導管溶栓解危機

2020-11-2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郭健 通訊員 鄭萱

8月20日下午4點10分左右,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接診一位45歲的中年女性陳女士,患者因「突發胸悶、憋喘3天」,活動後加重,伴有胸痛不適,被家人緊急送來醫院。急診醫生接診後,給予下肢血管彩超、肺動脈CTA以及血液化驗等檢查,下肢血管彩超顯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動脈CTA檢查示:雙肺動脈栓塞。介入科會診後,將患者收入院治療。

「肺動脈栓塞若未及時或未能獲診斷和治療,會有約20%~30%的患者死亡,病死率非常高;若能及時診斷和給予抗凝治療,病死率可望降至8%,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顯得尤為重要。」介入科負責人李同飛主治醫師指出。

為積極妥善治療患者,當日下午5點10分左右,經過緊張周密的準備,李同飛主治醫師即在陳海波醫師協助下,為患者實施了「肺動脈造影+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肺動脈導管溶栓術」,術後繼續抗凝治療、溶栓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並嚴密監測凝血分析,防範出血等併發症。經過介入治療等綜合救治,患者心慌、胸悶即刻緩解,觀察無不良反應,並於8月28日順利康復出院。

李同飛主治醫師介紹,患者一周前扭傷了腳,外傷本身可致人體高凝狀態,是血栓的誘發因素。隨後的進一步血液化驗檢查顯示,患者蛋白S缺乏,這與遺傳因素有關,這類人群也是血栓病的高發人群。兩種因素疊加,致使陳女士 「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雙肺動脈栓塞」。

李同飛進一步補充道,蛋白S、蛋白C缺乏的人易患血栓,而且這類血栓提前很難發現,無法提早預防。但是像陳女士這樣已經明確病因的,就可以做好密切觀察,一旦發現腿部腫脹、疼痛等症狀,就要高度懷疑為血栓復發,應該儘快入院及早進行治療。

相關焦點

  • 肺栓塞介入治療,未來十年介入領域最具價值新賽道
    但由於抗凝和全身溶栓的局限性,以及開放手術栓子切除術的複雜性和危險性,經皮或導管介入治療開始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這些PE介入治療裝置試圖通過藥物或機械手段迅速降低血栓負擔。 目前醫院主要採用導管直接溶栓方法(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CDT指通過多側孔導管直接將溶栓藥物注入肺動脈循環進行溶栓。
  • 首例自主肺動脈置管溶栓術獲成功
    日前,市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有卓應用血管介入技術「肺動脈置管溶栓術」,成功救治了一位肺栓塞患者。該例肺動脈置管溶栓術為血管外科首次自主開展,手術的成功對於該院血管外科介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患者趙某,68歲,因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形成肺栓塞,導致呼吸困難、胸痛,在市醫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療。
  • 老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險致命 聊城光明眼科醫院介入手術解危機
    經下肢血管彩超、肺動脈CTA等全面檢查後,顯示該患者左下肢深靜脈廣泛血栓形成;左側髂靜脈血栓形成;雙肺下葉部分動脈栓塞CTA表現,情況嚴重,如不能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術後患者的腫脹、疼痛症狀明顯緩解「下肢深靜脈血栓在不穩定的情況下,栓子容易脫落隨血液循環進入肺部形成肺動脈栓塞,導致肺循環和呼吸功能的障礙,病人出現突發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急性大面積肺栓塞死亡率高達50%以上」,聊城市光明眼科醫院胸外科、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殷家永說。
  • 【關注】宋浩明:肺栓塞診治及時能救命
    針對高危患者的治療,需要溶栓,或者介入、手術方法;對於中高危患者來說,先抗凝再密切觀察病情,若出現休克或者低血壓的表現,那麼也要及時溶栓、手術或者介入治療;而中低危患者一般只需要抗凝治療,住院治療;而低危病人只需要抗凝治療,可以居家治療。宋主任指出,抗凝治療是整個肺栓塞治療的關鍵,是基礎治療。
  • PICC置管後右心房血栓形成,該如何安全溶栓?
    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為6.67% - 13.91%,其中肺栓塞發生率高達36% - 40%,死亡率為17.4%。在血栓併發症患者中,導管相關右心房血栓在臨床中很少見,但由於肺栓塞可能性較高,具有潛在的危險性。這些患者有多種治療方案可供選擇,包括手術取栓、全身抗凝、全身溶栓等,但最佳治療方法仍存在爭議。
  • 臨床綜述:肺栓塞的診斷和管理
    深靜脈血栓脫落,經過右心,最終到達肺動脈,即發生肺栓塞。肺栓塞栓子中約90%來自下肢,大多為近端(胭靜脈或更近心端)靜脈。因此預防肺栓塞應包括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的有效治療兩方面。目前在指導肺栓塞的診斷和治療方面有大量的高質量臨床試驗和薈萃分析,本綜述將對其中的證據進行概述和總結。
  • 急性肺栓塞的評估、診斷及管理
    PERC評分包括8個與肺栓塞顯著相關的參數:年齡 2.D-二聚體 a.由於D-二聚體床旁診斷(Point-of-care testing, POCT)的敏感性(88%)較標準實驗室分析(95%)低,因此應僅適用於驗前概率低的患者。
  • 好消息:國內專家研究納米機器人,能快速除血栓,帶來溶栓新思路
    說到血栓,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被形象地稱為「血管幽靈」,容易堵塞血管,引起相應器官和組織缺氧、缺氧甚至是壞死,誘發腦血栓、心肌梗死、肺動脈栓塞等嚴重疾病。關於血栓的治療,各國研究人員都在積極探索。 好消息:國內專家研究納米機器人,能快速清除血栓,帶來溶栓新思路!
  • 上下聯動 互促共贏|山一大二附院與新泰市龍廷中心衛生院醫聯體...
    2021年1月8日上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與新泰市龍廷中心衛生院醫聯體揭牌儀式在龍廷衛生院舉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院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曹銘鋒,副院長王俊勤,新泰市衛健局黨組成員、市計劃生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建傑,新泰市醫政醫管科科長安軍
  • 下肢深靜脈血栓怎麼做介入治療?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它常常會導致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及並發肺栓塞,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一個重大危險。那到底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怎麼做介入治療呢?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 泰安市首臺可視化直線加速器裝機落成儀式在山一大二附院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名譽校長、山東腫瘤醫院院長於金明,齊魯醫院副院長程玉峰教授,省立醫院楊哲教授、馮虹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建東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徐民,醫科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北區總經理程建;山一大二附院班子全體成員、泰安市醫學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的部分委員、泰安腫瘤微創治療技術聯盟部分代表出席會議。儀式由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曹銘鋒主持。
  • 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之創新與進展
    作者:陳莎莎 潘文志 周達新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TPVR/PPVI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Transcatheter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 TPVR),又稱經皮肺動脈瓣置入術(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PPVI),於2000年由Philipp Bonhoeffer
  • [OCC2017]周玉傑:經導管介入治療未來發展熱點探討_介入治療_OCC...
    5月26日,第11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的冠脈介入論壇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周玉傑教授從最新微創介入技術、介入無置入、仿生生物可降解支架(BDS)、納米靶向治療冠心病等方面,對近年經導管介入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進行了盤點,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D-二聚體升高的 9 點解讀,別只想到肺栓塞!
    D-二聚體是反映血栓形成與溶栓活性最重要的實驗室指標(不同試劑正常值範圍不同,通常 那麼,D-二聚體升高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2018 年《肺血栓栓塞症診治與預防指南》推薦: 臨床評估低度可能患者,如 D-二聚體檢測陰性,可基本除外急性 PE; 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 PE 疑診患者,D-二聚體意義不大,可直接進行 CT 肺動脈造影(CTPA)或超聲心動圖檢查。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成功為4歲孩子進行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
    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成功為一名4歲32斤的動脈導管未閉患兒進行了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這是該院實施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以來,手術治療的年齡較小的患兒之一,標誌著該院心血管介入治療水平進一步提升。家住確山縣的洋洋,出生時在當地醫院行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其卵圓孔未閉。考慮到孩子當時年齡太小,父母便聽從醫生的建議先回家觀察。
  • 年輕小夥胸悶氣喘,竟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作祟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章銳鋒主任醫師團隊,聯合心血管內科、介入與血管外科進行多學科討論,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最終發現一切竟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作祟。案例:230斤胖小夥胸悶氣喘,多重問題找上門小李是一個230斤的胖小夥。
  • _D-二聚體_肺栓塞_靜脈栓塞_醫脈通
    (2)診斷肺栓塞的金標準是肺血管造影,但具有侵襲性 。1999 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急性肺動脈栓塞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推薦檢測 D-二聚體作為急診室肺栓塞診斷的篩選指標。(3)當發生PTE時,血漿D-二聚體的水平就會升高,可達到正常值8倍以上。
  • 山一大一附院28個專業獲評2020年度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12月18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於確定2020年度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通知》,公布了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評審結果,山一大一附院28個專業入選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8個專業分別是婦科、產科、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病科、骨科、呼吸內科、急診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皮膚科、普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腎內科、疼痛科、消化內科、小兒內科、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胸外科、血液內科、眼科、腫瘤科、病理科、臨床檢驗、麻醉科、醫學影像科、重症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