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這些表現提示頸動脈閉塞!30%的腦梗死是它引起的

2020-11-30 心血管王醫生

頸動脈是非常重要的動脈血管,簡單說頸動脈是心臟給大腦供血的交通要塞!

一旦這條交通要塞堵車,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大腦供血!

統計顯示,30%的成年人都有頸動脈狹窄,大部分人從青少年開始逐漸出現頸動脈斑塊,到了40歲開始逐漸加重,到了60歲幾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血管堵塞一方面分程度,也就是是輕度堵塞還是重度堵塞,還是完全堵塞;也分急性堵塞還是慢性堵塞。

堵塞程度不同,堵塞時間不同,身體的表現也可不同。

一、狹窄程度不同表現不同,每個人也存在著個體差異

成年人1/3都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斑塊或狹窄,但是大部分頸動脈斑塊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常規體檢的時候,通過頸部超聲發現的。

但是如果頸動脈斑塊逐漸加重,狹窄進一步加重,影響血流,那麼就可能導致一些症狀,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腦供血不足,比如可能會出現頭暈、頭昏、記憶力下降等等表現。

當然每個人的表現也不一樣,有的人或許50%狹窄的時候就出現症狀,有的人70%或許都不出現狹窄,頸動脈狹窄加重,可能出現的比較典型的表現:

1、頸動脈狹窄導致的表現:

相關焦點

  • 頸動脈狹窄其實很常見,醫生提醒:做好3事,血管才通暢
    一般頸內動脈狹窄程度分為4級:1、輕度狹窄,動脈內徑縮小<30%;2、中度狹窄,動脈內徑縮小30%~69%;3、重度狹窄,動脈內徑縮小70%~99%;4、完全閉塞伴有腦卒中發作的頸動脈狹窄者,1 年內卒中復發率達59%,在歐美約35%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是由頸動脈狹窄引起的。頸動脈為什麼容易堵塞?1、獨特的結構,這個結構是"Y"字型,這個特殊的結構,不斷的接受血流衝擊,導致血流流通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堵塞。
  • 慢性頸內動脈閉塞的研究與治療進展
    一部分ICA閉塞是慢性的,但如何定義慢性ICA閉塞尚不明確,以往研究以臨床和影像學資料將病程持續超過4周的閉塞稱為慢性ICA閉塞。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TA)可以區分慢性閉塞與急性閉塞,急性ICA閉塞在CTA表現為「頸動脈環徵」(ICA中存在低密度和/或頸動脈壁內形成對比)。
  • 打通大腦生命線 綿陽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慢性頸動脈閉塞再通複合手術
    近日,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院為一名患者成功實施右側無名動脈+頸動脈閉塞再通複合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 頸動脈堵塞有什麼表現,什麼原因導致的,能治嗎?醫生為您講清楚
    由於上面兩種因素,很多朋友頸內動脈已經出現重度狹窄,甚至閉塞了,仍然沒有任何感覺。頭痛頭暈:如果頸動脈堵住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很多朋友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頸動脈導致的頭暈與椎動脈導致的頭暈明顯不同,頸動脈導致的頭暈一般不伴有視物旋轉,而是表現出一種類似於乘船的感覺。視物不清:當出現視物不清往往意味著眼睛的供血已經受到了影響。
  • 頸動脈的軟斑塊和硬斑塊,哪種更危險?很多人不知道,醫生講清楚
    很多40歲左右的朋友在體檢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頸動脈上長了斑塊,醫生們會把這些斑塊分為有的醫生把它比喻成一個餃子,張醫生覺得非常貼切。根據脂質核心和膜結構的比例不同,醫生把斑塊分為三種: 硬斑塊:指斑塊的膜性結構比較厚,而脂質成分比較少,在彩超下呈強回聲,稱其為硬斑塊。這類斑塊其形態類似於一個皮厚餡小的餃子,當然比較穩定,不容易破裂或脫落。
  • 經常頭暈要查一下頸動脈:懷疑頸動脈狹窄,4個檢查幫到你
    在家人的勸說下,王老師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結果發現她的頸動脈狹窄明顯,最嚴重的地方狹窄度已經達到了90%。醫生告訴她:「你頭暈的症狀全是因為頸動脈狹窄導致供血不足所致的。」為什麼頸動脈狹窄會頭暈?據研究發現,約有90%的頸動脈狹窄性病變是由頸動脈的粥樣斑塊所致的,多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些甚至是發展至完全閉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顱外段頸動脈是大腦血供應的主要來源,因此頸動脈狹窄會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比如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這完全危害到人的生命健康。
  • 脖子這條血管「長斑」,可能引起中風!看看你是高危人群嗎?
    頸動脈是腦部血液供應的主要源動脈,也是動脈硬化的好發部位。頸動脈硬化可導致腦部缺血,甚至引起中風。頸動脈在哪?伸手摸一下脖子兩側,能摸到搏動的那根就是它。什麼是頸動脈硬化?(2)腦梗死常見臨床症狀有一側肢體感覺和/或運動障礙、失語,嚴重者可出現昏迷。2.無症狀性許多頸動脈硬化性疾病患者臨床上沒有任何神經系統症狀或僅有一些非特異性表現,如頭暈、頭痛、暈厥等。
  • 患者反覆腦梗死,原因你絕對猜不到
    肝功能:總蛋白61.30g/L,白蛋白32.50 g/L。鐵蛋白426.30ng/ml。心臟彩超示:三尖瓣輕度反流。頸動脈彩超示:雙側頸動脈多發斑塊形成,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段斑塊形成。▎病例引起的問題患者已經給予雙抗及他汀二級預防,為何患者才1個月就再次復發腦梗死?患者無高血壓、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酗酒、肥胖等危險因素,為何顱內血管病變這麼嚴重?
  • 頸動脈狹窄時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關於頸動脈狹窄的6大問題
    後來做了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是由左側頸動脈狹窄引起的。30歲出頭的小夥怎會發生頸動脈狹窄呢?有什麼後果呢?筆者總結了頸動脈狹窄的6大問題,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一、什麼是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是大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脖頸左右兩側各有一條。
  • 前循環出現這種「串聯閉塞」,90%以上醫生沒見過
    ▎案例展示:30歲男性患者,主訴:「突發左側肢體無力4小時」。患者1天前曾在當地一家按摩院行頭頸部按摩,隨後出現右側頸部疼痛。患者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等其他特殊病史。頭顱CT平掃未發現右側大腦中動脈分布區片狀低密度影,阿爾伯塔省腦卒中計劃早期CT缺血評分(ASPECTS)為7分。
  • 張焰:1/3中老年人有頸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如何防治?
    本期推出:《70年70位名醫|張焰:1/3中老年人有頸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如何防治?》。 張焰主任指出,動脈粥樣硬化,指的是黃色粥樣的脂質沉積在動脈內膜下,造成炎症反應和纖維增生、鈣質沉著,形成斑塊,導致動脈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甚至閉塞。 它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症狀,而進展到中晚期,則可損傷身體多個器官。
  • 以腦梗死為首發表現的Trousseau症候群1例報告
    輔助檢查頭部MRI提示左側顳頂枕葉大面積亞急性腦梗死,左側基底節區及兩側額頂葉,小腦半球多發腔隙性亞急性腦梗(見圖1),MRA提示左側大腦中動脈側裂池段以遠部分閉塞。頭頸部CTA提示雙側大腦前動脈均起至於左側頸內動脈,椎動脈左優勢型,右側椎動脈顱內段較左側纖細(見圖3)。心臟彩超:心臟各房室腔大小未見明顯異常。
  • 你可知道頸動脈狹窄?
    這些症狀,可能是頸動脈狹窄 當頸動脈出現狹窄,有些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這種患者被稱為「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相對的,另一部分出現症狀的患者被稱為「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而且,症狀還會隨著病情的進展而加重,常見症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首先,由於頸動脈狹窄,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可能出現腦部缺血症狀,如耳鳴、眩暈、黑蒙
  • 體檢發現頸動脈有斑塊,一定要吃藥?聽聽醫生怎麼說
    很多朋友到了40多歲或者50多歲之後,一體檢,往往就會發現有頸動脈斑塊的形成,而對於頸動脈斑塊,很多人都非常怕,害怕會引起一些嚴重的併發症;然而事實上,在我國中老年人群當中,頸動脈斑塊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裡面,大約有30%的人群都是有頸動脈斑塊的,而到了70歲以後,頸動脈斑塊患者的比例可以達到40%以上。
  • 如何判斷頸動脈狹窄程度?如何降低頸動脈斑塊風險?一文為你說清
    如果您做了頸動脈超聲檢查,發現有頸動脈斑塊的情況,同時根據醫生評估判斷,頸動脈的斑塊情況需要確認對頸動脈影響以及需要檢測頸動脈的狹窄程度
  • 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醫生在看血脂報告的時候,最關注的一個指標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因為根據目前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大家都很熟悉,最常見的比說說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頸動脈狹窄、肢體動脈閉塞等,這些疾病的基礎都是動脈粥樣硬化。
  • 「腔隙性腦梗死」這個臨床診斷,可以慢慢作古了
    實際上,兩者均為左側大腦中動脈病變,前者狹窄後者閉塞。圖1按照既往的概念,腔隙性梗死是顱內大動脈的深穿支動脈閉塞引起」已被「小動脈閉塞性腦梗死」取代,並附修訂說明:小動脈閉塞性腦梗死主要表現為腦部小動脈玻璃樣變等所致的腔隙性腦梗死[5]。
  • 頸部血管堵塞,身體或許會出現這些明顯「表現」,別太大意
    頸部血管堵塞在醫學上是一種臨床症狀,它並不多見,但一旦出現頸部血管堵塞,嚴重時可能會危及人體的生命危險。血管堵塞,百病叢生。頸部動脈是供應大腦營養物質、氧氣等重要物質的管道,頸部血管一旦出現堵塞,就容易造成頸部血管狹窄、出現閉塞,如果沒有及時控制病變,供血不足時間延長,就會發展為進展性腦卒中,甚至腦梗塞,所以在早期發現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