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大地,赤壁戰場
湖北鹹寧印記著厚重的歷史
東方文化與現代藝術相融之時
古楚與現代的距離被拉近
亭臺樓閣、楚辭楚韻、鳳舞舟搖......
取其意,變其形
重構一處雲夢仙境
楚韻之境,容沁楚城
漁舟唱晚,炊煙嫋嫋,斜陽晚霞
環球融創梓山湖未來城延續古楚文明
營造古楚秘境中瑰麗、奇譎、富有神秘感的小鎮
環球融創梓山湖未來城擇城市精粹之處
以河流為紐帶,將建築與環境做到融入
實現人與居住、人與環境和諧共生
力求成為城市形象的對外名片和城市發展的綠色引擎
營造臨湖而居的詩意生活
湖北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無論是屈原「深固難徙」的愛國情結,還是楚人以「鳳」自喻的超凡氣魄,還是古楚獨步一時的藝術成就,都是令人為之敬仰的文明底色。
無與倫比的絲織刺繡工藝、巧奪天工的漆器工藝、汪洋恣肆的辭賦、五音繁會的音樂、翹袖折腰的舞蹈、神秘多變的美術,楚國藝術洋洋大觀,具有極高的設計與文化價值。
項目從古韻美學中,提煉楚服、楚辭、漆器、荊條、鳳凰、舟船等古楚特色元素,取楚漆紅、玄墨黑、青銅鏽藍、足金色,將文化符號化形為燈具、家具、軟裝飾物、屏風等物品,無聲地回溯歷史時光,以情感連結空間與人文的關係,讓靈魂棲居於古典雅致的空間中。
足金色的藝術裝置如靈動的流水,方圓之間,山水相逢,演繹著古典的韻味。軟裝上糅合了楚國建築元素,鏤空格柵的線條與律動的流水相呼應,亭臺水榭,閒雲流水,彷如信步於奇山秀水之間,體驗自然詩意。
沙盤區的天花造型和立柱保留了楚國建築風格,曲面穹頂上的紋路清晰可見,搭配硬朗的深色石材,讓空間整體更疏闊恢弘。呼應古楚文化的主題表達,營造詩意翩然的氛圍:流水柔曲,懸於半空之中,抽象化吊飾演繹出靈動的藝術。
臨窗而設的洽談區,一席窗簾之下光影流淌,是窗明几淨的舒心。楚國以「鳳」為尊,象徵著超凡的氣魄,窗簾運用了火紅色和鳳凰圖騰;「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荊條是楚國的特色植物,窗外景觀運用「荊條」元素進行設計,藝術與文化融合得恰到好處。家具配色以黑白為主,金屬與布藝材質相輔相成,呈現優雅簡約的氣質。
在布局陳設上,以順應中軸的設計思考,讓「舟」造型的藝術品置於正中央,悄無聲息地將空間區域劃分,格柵線條營造莊重簡雅的序列感,延伸東方元素與現代藝術的結合效果。水吧區的色調沿用洽談區的風格,淺啡色、玄墨黑、米白、楚漆紅搭配,高椅融入現代化的金屬材質,整體風格更現代優雅。
◎兒童區·實景圖
「圓鞠方牆,仿象陰陽。法月衝對,二六相當。」蹴鞠是楚國民間流行的娛樂活動,兒童區軟裝取自蹴鞠的元素,提煉演變成鏤空的燈具,就如同活潑好動的孩童。兒童區運用了簡約時尚的幾何元素,原木中點綴藍色,增添幾分現代質感。
循著中央庭院繼續前行,設計劃分出一個開闊舒適又相對私密的區域,這便是深度洽談區。竹木格柵為空間構設緊緻有序的節奏感,玄墨黑鋪陳空間每一角落,水墨肌理罩染柔軟的絲質抱枕,與硬朗的地板形成有趣的對比。
通高櫃體如同漸次展開的屏風,選用楚國的漆器、青銅器、辭賦竹簡、人像雕塑等藝術品陳設其上。從落地玻璃外映入的蒼翠美景在青銅鏽藍和楚漆紅的衝擊下,空間的層次更加豐盈,營造出淳厚的歷史感。
古城舊都的雕刻版畫驚鴻一瞥,茶香嫋嫋,水汽瀰漫,仿佛千年時光悠然而過,夢回古老楚地玄墨黑的桌案、漆器紅混搭青銅鏽藍的掛畫、足金色的擺件再度點題。靜止的一隅,無聲演繹著古楚的人文情愫。
荊條的元素貫通全案,由荊條編制而成的燈具、屏風,古楚特色的布織物,將原生文化與自然植物結合的同時,帶領我們尋回華夏民族的歸屬感。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既是一個美學空間,亦是一個精神產品。新事物層出不窮,但歷史永遠不會消融。環球融創梓山湖未來城營銷中心的設計,將文化符號用當代藝術手法演繹,來表達對歷史的敬畏和傳承,空間承載著人們需要的情感寄託,敘述一種人文藝術共生的雅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