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先上張車子美美的照片給大家解解饞哈。
標準正裝照。
回國工作定下來之後就開始看車,當時備選的也都是一些商務型的車,雖然看了很多網上的車型相關資料,瀏覽過各種各樣的車子,但是從小在我們家鄉,大家都是覺得行政車,商務車,豪華車才是好的,並沒有性能車的存在。
受此影響,我也還是喜歡這種偏商務的車,覺得選寶馬已經很運動了。當時以為有屬於自己車的夢想已經很近了,沒想到,北京一個車牌阻隔了我所有的夢。11年,還是北京本科的時候我就開始搖號了,一直到出國走之前,都沒搖到,工作後有了北京戶口,繼續搖。一是抱有希望能搖到號,二是剛上班,有太多太多事情,買車的事情就擱置了。
直到後來,工作都兩年多了,對車的需求由喜歡變成了剛需。尤其是被早晚高峰的五號線折磨之後,相信感受過的人都懂,連掏出個手機拍下人都不可能,真是太擠了。加之大學的同學,也都是從12年開始搖號,居然沒有一個搖到的,所以我覺得還是得想想別的辦法,比如租個車牌,租車牌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安全,本來想選CT6,可能是因為從小受到的影響。
可是家人也再三了解到,覺得租車牌還是買個再低一檔的車。這就開始了選車之路,奔馳C,很好,真的,漂亮大氣,從內飾到外觀到舒適性,沒什麼有可挑剔的,但是我一直不太習慣奔馳的那種粘手的方向手感,也一直覺得自己和奔馳的氣場不和,遂放棄。
後來無意間看到有個哥們發的XE的提車作業,在鳥巢拍的火焰蘭,我當時就反覆問自己,為什麼早沒想到,為什麼?為什麼我之前很喜歡這個車,在我選車的時候偏偏忘了她?自己懊惱了半天,想想,現在也不晚。
於是當晚看了很多提車作業,看了資料,看了各種評測,覺得外形內飾都漂亮,更重要的是操控一流,充滿駕駛樂趣,雖然後排小,但是媳婦當時給我說,現在就咱們兩個人,趁著現在還年輕,別那麼多顧慮,選個自己喜歡的,開著爽的就好了,行政級別的車四十歲五十歲也能開,這種車也就是年輕的時候開合適,第二天就帶著媳婦去4S店訂車,媳婦也是覺得非常漂亮,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當時恰逢18款要上市,換新發動機,於是訂了車。
第一眼看到你隔著4S店的玻璃,遠遠的看你,陽光下好耀眼。
藍的醉人,XE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帥,低趴的姿態,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
內飾也是很有設計感,最重要的是作為這個級別的車,內飾用料還是很好的,比如藍色的縫線,全真皮的儀表臺。畢竟英國人講究這些。XE的皮質真的很不錯,手感也還算是細膩,這個深藍雙色座椅真是視覺效果滿分。
兇兇的小貓,非常低趴。
這是剛提車沒多久,還沒上牌的時候拍的。
透過雨滴看,真的藍的沁人心脾。
前後懸都很短,看著就是那種蓄勢待發的樣子。
看過一個車友這個角度拍,後面是海,立馬B格滿滿。
LED的日間行進燈造型很美。
陽光不是很強,所以顏色有點偏暗,實際顏色應該是上面那種。
選了個18寸的輪轂,確實比起19寸的,視覺效果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但是19的更容易鼓包,而且比18的更顛,再三考慮下選了18。當然看起來還是19的好看。
MH是我媳婦名字的縮寫,我的是ZHY,所以就選了MHY。
黃卡鉗配藍車騷的不行。
後改的輪轂,噴的卡鉗,覺得顏值提升了很多。
尾燈點亮好看,但是燈殼子顯得太笨拙了,不太適合XE
藍色縫線非常騷氣。
簡潔大氣。
金屬的換擋撥片手感非常好。國產XEL又變成塑料的了。
多媒體界面的背景很好看,很英倫,在英國的一年多,特別美好,一直很懷念在那的日子,所以對捷豹也有份特殊的感情。不過觸屏一般。
現在剛五千多,這個儀錶盤一開始看著很一般,看多了,才慢慢體會到了筒形儀錶盤真的運動一點。
18款捷豹自主研發的發動機。
小細節很棒。
這一直是髒的。
現在我來說說我遇到的XE的缺點吧。
1,各種按鍵的手感太差了,不說要求什麼質感了,按著難受。行程長還沒阻尼,很多年都沒按過這麼差的按鍵了,十年前的帕薩特比這強很多。舉個例子,網上有個人問,為什麼XE的啟停有時候按兩下才能關,有時候按著沒反應,其實就是按鍵行程長,有時候按的不夠利落,就會又按下去。不僅車內按鍵,鑰匙按鍵簡直要命,鑰匙開鎖我媳婦都按不動,我也是要用指甲掐著才能按。這也是沒有無鑰匙進入的極致缺點了。
2,自動啟停動靜大,而且太靈敏,剛用了沒幾天,後面幾個月沒工作了。
3,天窗不能傾斜打開,這個很不能理解啊,為什麼只能徹底打開,最常用的向後張開卻不能,完全理解不了。
4,空間太小了,偶爾坐個朋友家人,覺得有點憋屈,尤其是出入不方便,不過還好坐墊長,長期坐著還算比較舒服。
5,降檔的頓挫十分明顯,尤其是三擋降2擋,鬆開油門,闖動非常厲害。不過現在磨合過了,首保後感覺好了很多,但還是有,這個事情上面也說了,運動性強了,舒適性肯定也會又影響,又不是帕拉梅拉。(最近觀察發現,就是自然松油,一般的車,至少我觀察過的車,自然松油都是在800最多九百轉多點降檔。XE是在接近1000轉就降檔,降完就1200了,明顯是為了保持轉速,運動性的取向啊,這樣肯定有頓挫啊。
6,底盤太低,很多地方不能去,就昨天,我朋友著上地庫,前槓就蹭地上了。
7,前後門打開後的門檻很寬,而且裡面很髒,很容易蹭髒褲子。
8,座椅、車門、A柱異響,各種咯吱咯吱的聲音。中控屏幕風扇聲音特別大。
9,懸掛在過減速帶的時候右後都能跳起來,這就是整體多連杆的弊端。
10,車窗調節設計不合理,一開始按不慣,現在按熟悉了也覺得變扭。
11,C柱和後窗之間縫太寬,太容易進髒東西,尤其是樹葉樹枝,還不好清理。
12,新發動機油耗不高,正常開也就9個吧。但是實際油耗比表顯高將近一個油。
13,4s店服務不行,保養還貴
14,冷啟動的聲音簡直大,比拖拉機還誇張,不過後來看到了,這是捷豹新發動機的一個特點,剛啟動故意拉高轉速,為了儘快達到工作溫度。
15,車燈一般,倒也不差,但是感覺不如LED的大燈亮,遠光其實還不錯,近光不太亮。
16,雨刮不行,刮不乾淨,而且感應還不靈敏。
17,夏天空調太差,要開到很低的溫度才行。冬天暖風每次開都味道很大,這個事情要瘋了。
18,音響,我簡直醉了,不要求什麼聲場解析,動態,結像,但是在中頻和低頻過度的時候就會炸音,尤其是男主播說話的時候,嗡嗡的,我也是很醉。真的。(最近剛發現,那個嗡嗡的聲音不是音響,是車門把手旁邊的那個殼鬆了,音響一震就響,路顛簸的時候也響,聽習慣了倒是)。
19,暴力開一段,車內就有燒糊的味道,下車聞是引擎蓋子底下出來的。不過大家都這樣,也罷了,畢竟真捷豹。
20,每次到40邁,就聽見噹啷一聲。
21,18款沒有了原來17款回火的聲浪,這個太遺憾了,捷豹的那個回火的聲浪真的很好聽,18款新發動機真的沒有了。。。好難受。
22,方向盤不是電動調節,這樣換坐姿,或者換人開的時候,沒法記憶,再調一次比較麻煩。
以上就是這次作業的全部內容啦,感謝觀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