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講座 | 《三體》——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2021-01-14 書香江寧




2020年

與365位名師相約

每天30分鐘一講座

把你的思維帶到未曾去過的地方




劉慈欣的《三體》對於許多讀者而言,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讀《三體》,我們從小宇宙走向大宇宙,我們驚嘆於作者的想像力,我們也思索人類的命運。

黃平,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當代文學研究。著有《反諷者說:當代文學的邊緣作家與反諷傳統》、《以文學為志業——「80後學人」三人談》、《大時代與小時代》等。




圖書館開放時間

江寧區圖書館總館、九龍湖、高新區、大裡閱讀分中心開放時間調整為:

13點至20點(周一閉館)

(國家法定節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超長待機,超長陪伴

陪每一個努力的你到華燈初上!


線上預約時間

每天的自習坐席將在前一天的下午2點開放預約(借還書無需預約)

掃描下方「二維碼」,並標註「進群」

書香小助手拉你進群 !

其他問題可在線提問


(你的每一次點讚,我都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你們都看懂了多少?
    劉慈欣,作為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曾經連續八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隨著他的作品改編電影《流浪地球》成功拍攝上映,成為了中國科幻題材電影的制高點。而他的另一部作品《三體》三部曲更是中國近幾十年來最為暢銷的科幻小說,被稱為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 科幻文學應不止《三體》一種類型
    今年是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成書出版10周年。從《三體》橫掃「雨果獎」「星雲獎」,再到幾年間電影版《三體》的起起伏伏……有人說,《三體》成書至今,劉慈欣幾乎承包了中國原創科幻90%的話題,其中讀者最大的期待似乎就是何時能出現第二個劉慈欣或再誕生一部 《三體》?
  • 《三體》與《基地》,劉慈欣與阿西莫夫,誰才是科幻文學的圭臬?
    《三體》與《基地》,劉慈欣與阿西莫夫,誰才是科幻文學的圭臬?阿西莫夫《三體》的大名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者無人不曉,憑藉這本書一舉斬獲科幻文學界最高獎項「星雲獎」的劉慈欣也在中國爆紅,即使是從來沒有看過劉慈欣著作的國人,提到《三體》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
  • 《三體》背後中國科幻文學現狀幾何 業內直言仍存問題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上官雲) 近日,科幻作家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消息,讓國內媒體、讀者的目光一度聚焦在科幻文學上。然而,在火熱的《三體》帶來的關注之下,對於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現狀,一些業內人士的態度卻並不太樂觀——當下本土科幻文學仍然存在著「年輕作家隊伍規模有限」、「科幻出版規模小」等問題。甚至劉慈欣本人也表示,獲獎對本土科幻文學的推動力量很有限。
  • 《三體》獲雨果獎 為亞洲首次獲獎
    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劉慈欣並未親自前往美國領獎,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上臺領獎。本次獲雨果獎的是該系列的第一部《三體》(英文版)。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所頒發的獎項,為紀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命名為雨果獎。
  • 西方科幻作家斷言中國人想像力不行,劉慈欣用《三體》狠狠打臉
    第三,中國科幻的長期弱勢其實若論幻想的話,中國人並不比誰差,中國自古就有許多精彩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在浩如煙渺的中國文學史上,更是產生了無數具有強烈幻想色彩的文學著作。,但由於部分時代原因,中國科幻被打上了「歪門邪道」的帽子,科幻創作之路極其艱難,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有所好轉。
  • 中國科幻《三體》首曝先導海報
    時光網訊 6月7日,獲得「星雲獎」提名的《三體》作者劉慈欣,在美國芝加哥參加「星雲獎」頒獎典禮,《三體》英文版雖然沒能最終獲獎,卻已經創造了亞洲科幻文學同時入圍世界兩大幻想文學獎可以說片方此次有意藉助海報證明三體電影版不會拍成偶像電影,以硬科幻感大片風正面回應了粉絲們的擔憂。       此外,《三體》小說提名星雲獎,星雲獎堪稱世界科幻文學界的「奧斯卡」,是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所設立的獎項。幾乎所有的科幻作者都以獲得星雲獎為榮,此前獲獎作品絕大部分被科幻基礎雄厚的美國包攬,亞洲作品鮮有出現。
  • 從《海底兩萬裡》到《三體》:科幻文學為何如此打動人心?
    但更多的科幻作家仍把目光投向遙遠的宇宙。星際旅行,外星文明,人類的未來,是科幻作品歷經百年而不衰的主題,也就不能不談到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引發熱潮的現象級作品——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在經過了一番熱潮之後,《三體》三部曲也受到過來自各個層面的批評,如故事中的人物描寫過於呆板僵化,以「文化大革命」為整個故事的引子,有些上世紀80年代「傷痕文學」的影子,寫作的語言風格又有些當年「報告文學」味道……另外,《三體》三部曲的故事主線是外星文明試圖進攻地球,人類千方百計與之搏鬥,這在科幻作品中並不算新鮮。
  • 《三體》《流浪地球》帶火科幻文學 創作熱潮來了嗎?
    不少人關注科幻文學是從劉慈欣開始的,《三體》在國內外的成功被視為中國科幻崛起的標誌之一,劉慈欣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鮮為人知的是,科幻文學在中國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歷史。1902年,梁啓超在自己主辦的《新小說》雜誌上開設「哲理科學小說」專欄,科幻小說是晚清小說重要門類之一。百餘年文學史上,科幻作品代不乏人。
  • 中國科幻巨作《三體》是怎麼封神的?
    《三體》是憑什麼可以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的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水平?首先《三體》不是無根之木,《三體》中所有故事的內在邏輯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依託。在《三體2》中三體艦隊殺向太陽系,在巨大的外部威脅下,整個人類的變化以及面對威脅的反應,你都可以在近代中國史中找到影子。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劉慈欣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次雨果獎的提名中,有一位很令人尊敬的美國作家,他出於個人考慮放棄了這次雨果獎的提名。《三體》做替補、被提名。」劉慈欣認為,中國科幻文學不會因為《三體》的這次獲獎有什麼大的改變,以後的事情就是要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記者了解到,劉慈欣提到的作家馬爾科·克勞斯因文學外原因主動撤回了自己的候選作品《分離線》。
  • 劉慈欣著作《三體3死神永生》再度入圍雨果獎
    【PConline 資訊】近日,雨果獎公布了入圍名單,其中劉慈欣的三體第三部的《三體3:死神永生》入圍, 這也是《三體》三部曲第二次入圍雨果獎。提到中國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可以說是科幻迷必讀的優秀的科幻小說。而「雨果獎」更是被譽為「科幻屆的諾貝爾獎」。
  • 科幻文學迎來黃金時代?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科幻,在2019年開年迎來好時光。截至2月13日,《流浪地球》票房已超28億元,成為現象級科幻電影。受《流浪地球》帶動,劉慈欣科幻小說在暢銷榜上高歌猛進,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銷量突破百萬冊。科幻文學迎來黃金時代,但就在大眾高調熱議的同時,科幻圈內保持了冷靜姿態。
  • 三體: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神作
    《三體》2006年開始連載,2016年才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用了整整10年時間!《三體》是國產科幻標杆,作者劉慈欣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然後,《三體》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幾乎是眾望所歸的,斬獲了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大獎!
  •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 科幻文學如何傳遞中國聲音 想像力翅膀要依託現實
    《三體》在內的很多科幻文學作品,使用的依然是「冷戰」年代美國科幻文學的話語體系和理論資源。資料圖片   【現象級】   自去年劉慈欣的《三體》獲獎以來,科幻文學在輿論上大噪一時,這一素來相對邊緣化的文學類型,漸有愈加受到追捧的勢頭。有研究者認為,未來幾年將是中國科幻文學的爆發期。然而,相較於飛速發展的中國科技和日新月異的中國故事,中國科幻文學仍然有種「想像力跟不上現實變化」的滯後感,影響廣泛的優秀作品仍然較少。
  • 劉慈欣能寫出《三體》,還要感謝《球狀閃電》的編輯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賺到一大筆稿費,有30000多塊,原本很開心,哪想收到錢時,給他氣得不行!他提到這段經歷時,說恨上那個編輯師傅,三萬多塊錢悄悄打在卡上就行,那師傅偏要通過郵局,寄到劉慈欣的工作單位上去。
  • 英文劇版《三體》「官宣」引發熱烈關注
    而由中國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在5年前被評為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這部硬科幻小說系列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三體》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其對於人性極富哲理的思考和對於宇宙複雜而多層次的想像在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眾多書迷的喜愛。
  • 中國作家科幻作品《三體》國外火爆 外國人怎麼看?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這幾天,美國的科幻迷有點激動。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第一部英文版《三體問題》去年出版,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收穫四星半評價,口碑相當不錯。
  • 《三體》中的科幻世界,我們也可以去探險了!
    電影《太空旅客》,2016年如果說小說《三體》重新定義了中國當代科幻,一點都不為過。作家劉慈欣用三部超越了想像力極限的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三體》三部曲劉慈欣是亞洲第一位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作家,他被稱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