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研究發現蛋白質也可介導RNA幹擾

2020-11-27 生物谷

RNAi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月3日,國際著名雜誌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刊登了美國和日本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Inhibition of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s by protein-mediated mRNA interference。」,文章中,作者報導了一種新的抑制基因表達的方法,作者運用蛋白質介導的RNA幹擾的方法從而來抑制特定基因的表達。

RNAi(RNA interference)即指的是與靶基因同源的雙鏈RNA誘導的特異轉錄後基因沉默表達的一種現象,RNAi的作用機理是核酸內切酶Dicer將dsRNA(雙鏈RNA)切割成多個具有特定長度和結構的小片段RNA即siRNA,siRNA在細胞內RNA解旋酶的作用下解鏈成正義鏈和反義鏈,然後反義siRNA再與體內一些酶結合形成RNA誘導的沉默複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RISC與外源性基因表達的mRNA的同源區進行特異性結合併且在結合部位切割mRNA,被切割後的斷裂mRNA隨即降解。siRNA不僅能引導RISC切割同源單鏈mRNA,而且可作為引物與靶RNA結合併在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作用下合成更多新的dsRNA,新合成的dsRNA再由Dicer切割產生大量的次級siRNA,從而使RNAi的作用進一步放大,最終將靶mRNA完全降解。如今RNA幹擾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基因治療、基因結構功能研究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在文章中,研究人員首次報導了運用蛋白質介導的RNA幹擾的方法,一把情況下,RNAi涉及的RNA均為反義RNA、短鏈幹擾RNA和小RNA,這些RNA在細胞信使RNA的水平下調節特定的基因表達,作者從超級嗜鹽古菌中識別出了一種mRNA幹擾酶(MazF-hw mRNA interferase),這種超級嗜鹽古菌可以利用一種序列(UUACUCA)來清除RNA,這種序列在視紫紅質轉錄激活劑和古菌的膜蛋白質的信使RNA中量非常多,也就說明了這些蛋白質的表達是通過MazF-hw來調節的,大腸桿菌中必要基因中的這些序列位點被清除以後,大腸桿菌將不再對MazF-hw敏感,研究人員由此便揭示出特定的基因表達可以被序列特異性的mRNA幹擾酶所調節,RNA幹擾並不僅僅可以通過RNA來進行,而且可以通過蛋白質來調節使基因表達沉默。(生物谷T.Shen編譯 Bioon.com)(有問題請及時指正)

Inhibition of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s by protein-mediated mRNA interference

Yoshihiro Yamaguchi,1 Hirofumi Nariya,1, 2 Jung-Ho Park1 & Masayori Inouye1

RNA interference mediated by RNA such as antisense RNA, short interfering RNA and micro RNA is well documented to regulate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at the level of messenger RNA. However, RNA interference mediated by proteins has not been reported. Here we identify the MazF-hw mRNA interferase from a superhalophilic archaeon that cleaves RNA at a specific seven-base sequence (UUACUCA). This sequence was found unusually abundant in the mRNAs for rhodopsin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and some membrane proteins of the archaeon, suggesting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proteins is regulated by MazF-hw. When all of the seven-base cleavage sites in essential genes in Escherichia coli were eliminated, the cells were no longer sensitive to MazF-hw, demonstrating that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can be regulated by a sequence-specific mRNA interferase.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mRNA interference can be mediated not only by RNA but also by proteins to effectively silence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in cells.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雙受體介導精準基因幹擾技術
    2016年11月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了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鞠熀先教授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出雙受體介導的精準基因幹擾技術,以及該技術對癌症的新治療方法。
  • 長鏈非編碼RNA及其介導椎間盤退變機制的研究進展
    LncRNA還可參與轉錄後調節,如可變剪接、介導DNA損傷及miRNA海綿吸附體作用、蛋白質翻譯、蛋白質定位、端粒複製、RNA幹擾等,進而介導細胞周期,凋亡,應激反應,免疫反應,細胞遷移、增殖、分化,胚胎幹細胞多潛能和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脊柱及關節退變等疾病的病理過程。
  • PNAS:研究發現新蛋白複合體控制異染色質化介導的RNA加工機制
    研究利用生物化學手段鑑定到一個染色質調控因子ASI1的互作蛋白-AIPP1(ASI1 IMMUNOPRECIPITATION PROTEIN 1),發現AIPP1可作為「橋梁」蛋白介導ASI1和EDM2在細胞內的互作,形成蛋白複合體共同在內含子含有異染色質組分基因的RNA正確加工中起作用。
  • 研究發現RNA介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草莓成熟
    Downregulation of RdDM during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RNA介導DNA甲基化通路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番茄果實的成熟。肉質果實按照其成熟過程是否發生呼吸躍變分為呼吸躍變型果實(如番茄)和非呼吸躍變型果實(如草莓)。研究發現,番茄在成熟過程中DNA甲基化水平整體發生下調,並且這種下調是由於DNA去甲基化酶表達上調所導致。那麼在非躍變型果實草莓的成熟過程中DNA甲基化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 付向東發現線粒體存在RNA幹擾,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小型幹擾RNA(siRNA)也已成為研究基因功能的強大工具。鑑於內共生假說線粒體起源於原核生物,線粒體通常被認為缺乏RNAi。但是,某些細菌具有Argonaute同源物,各種報導表明線粒體中存在特定的microRNA和核基因組(nDNA)編碼的Ago2。
  • non-coding RNA databases匯總
    作為蛋白質合成的模板,mRNA長期以來是RNA領域研究的重點,而ncRNA被認為幾乎沒有生物學意義而備受冷淡。
  • Nat Commun:環狀RNA幫助心臟損傷修復
    2019年9月21日 訊/生物谷BIOON/ --儘管部分RNA具有編碼蛋白質的能力,但大多數RNA並不參與蛋白質的翻譯過程。在這些非編碼RNA中,有最近發現的環狀RNA,因其不尋常的環狀結構而被命名(大多數其他RNA是線性的)。與其他非編碼RNA一樣,環狀RNA也被認為是無功能的,但最近的證據表明並非如此。
  • RNA幹擾的分子機制首次被發現
    原標題:RNA幹擾的分子機制首次被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7月7日電 (記者劉園園)日本東京大學官網近日宣布,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核糖核酸幹擾(RNAi)的分子機制。所謂核糖核酸幹擾,就是單分子RNA分裂時出現的某種蛋白質合成受到抑制的現象。
  • 研究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在植物中,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一種重要的建立全新DNA甲基化式樣和轉錄基因沉默的機制,通過小幹擾RNA(siRNA)與支架RNA(scaffold RNA)的鹼基配對引導DNA甲基轉移酶到特定的位點進行全新DNA甲基化。
  • 蛋白質修飾與腫瘤研究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學院伍會健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抑制ERα的轉錄活性的一種負調控因子可SUMO化,這對闡述ERα介導的乳腺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也為ERα介導的疾病的治療開闢了新的思路。蛋白質泛素化研究與骨髓瘤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癌症,是一種最普遍的血液癌症,大概佔所有癌症總數的1%。
  • Genome Biology: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在植物中,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一種重要的建立全新DNA甲基化式樣和轉錄基因沉默的機制,通過小幹擾RNA(siRNA)與支架RNA(scaffold RNA)的鹼基配對引導DNA甲基轉移酶到特定的位點進行全新DNA甲基化。
  • 研究人員發現了調節神經發生的特定環狀RNA
    美國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在篩選神經元分化過程的功能影響時,丹麥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環狀RNA circZNF827,它令人驚訝地「踩下了神經發生的剎車」。這個結果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circRNA和它的宿主編碼的蛋白產物共同進化,調節彼此的功能,直接影響神經發生的基本過程。正確的時間和神經元分化的精細控制對神經系統功能的發展至關重要。
  • PNAS:RNA幹擾研究新進展
    生物谷報導:在6月11日的PNAS網絡版上,來自哈佛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證實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SID-2是環境RNA幹擾(RNAi)所必須的。
  • 產生RNA幹擾RANi 的方法
    此外,一些在動物發育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基因,如果在DNA 水平採用基因敲除或突變進行可遺傳的修飾,則可能會過早地導致基因沉默,產生致死表型,使研究無法繼續進行。dsRNA 的表達受特異啟動子的控制,可以有目的地在特定的時間啟動RNAi 。控制RNAi 在發育階段開始啟動,可以研究發育早期的關鍵基因在發育後期的功能。
  • 張蘅團隊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在植物中,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一種重要的建立全新DNA甲基化式樣和轉錄基因沉默的機制,通過小幹擾RNA(siRNA
  • RNA幹擾在腫瘤免疫治療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R&D正在研究和開發新的癌症免疫療法,通過利用RNA幹擾(RNAi)的力量將ACT方法與免疫檢查點抑制結合起來,將免疫效應細胞變成一把強力的武器去攻擊癌症。自送RNAi(sd-rxRNA)是一種治療技術平臺,它提供了一種方法,在檢查點的RNAs翻譯成蛋白質之前,破壞特定的RNAs來下調免疫檢查點靶點的調控水平。此外,sd-rxRNA化合物不需要傳遞機制或傳遞技術。相反,這些分子被設計成在不依賴任何方法的情況下仍可被細胞所吸收,並顯示出對於幾乎所有的靶標近100%的效力。
  • 【科技前沿】付向東/張曉榮發現線粒體存在RNA幹擾,為進一步研究線...
    【科技前沿】付向東/張曉榮發現線粒體存在RNA幹擾,為進一步研究線粒體生物學奠定基礎 2020-08-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溴聯苯醚內分泌幹擾效應的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還研究了OH-PBDEs與甲狀腺激素核受體TR的結合反應,在細胞內對TR介導信號通路的激活效應,證實其可能通過激活TR對甲狀腺系統產生幹擾效應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13)。
  • 共生奇文 |RNA幹擾在葉蟎中的應用
    研究葉蟎基因功能可以為綠色防治葉蟎提供重要的科學基礎。RNA幹擾(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外源或內源的雙鏈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特異性地引起基因轉錄後沉默的現象。該技術具有高效、快速、特異性強等特點,被作為一種有效的方式用來研究基因功能,且能與轉基因技術結合防治害蟲。
  • Cell:新研究揭示人體體液中存在6種胞外RNA貨物類型
    2019年4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開發由胞外RNA(extracellular RNA, exRNA)介導的細胞-細胞通訊圖譜,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胞外RNA通訊聯盟(NIH Extracellular RNA Communication Consortium)創建了exRNA圖譜資源(https://exrna-atla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