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醫生科普腦的秘密(20.笛卡爾:反射和理性)

2021-02-13 神經外科李下蹊工作室

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因在多個方面的巨大成就而聞名於世,比如他創立了代數幾何學——用帶縱橫坐標的圖表將數學問題呈現在你我面前。另外,他還留下了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拉丁文為Cogito ergo sum)。他在神經科學方面也做出了貢獻,促使神經科學從荒謬走向了理智。

笛卡爾對大腦的興趣起源於他對知覺和意識本質的探尋。笛卡爾自幼體弱多病,身體一直比較羸弱。他喜歡長時間地躺在床上思號問題。某日的一個清晨,當他像往日一樣醒來後卻感覺自己仍然處在夢境之中。笛卡爾開始思考人是如何分辨現實與夢境的。他不得不懷疑此前經歷的生活不過是自己的一場夢。自此以後,這種懷疑一直存在於他的腦海,構成了他思想的根基。他開始質疑所有的知覺。他認為所有看見的事物、嘗到的味道和觸摸到的物體都是感覺通過某種方式處理後形成的產物,而他對這一處理過程一無所知,不得不產生深深的懷疑。他不得不承認他自己,笛卡爾,可能受到了某種邪惡力量的操控,從而對這個真實世界產生了錯誤的看法。上述觀點可能並不正確,笛卡爾卻不能反駁這一觀點。 但是當笛卡爾在質疑自己的同時,就意味著至少他的心靈(要不然就是他的身體)一定是存在的。儘管這種假設的惡魔可以改變現實,但卻不可能製造出一個不存在的物體來質疑自己的思想。只有存在的東西才可以思考,只有在思考中的東西才能夠質疑自己的存在,所以,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認為感覺是在松果體中轉化為知覺。比如雙眼獲得的視覺信息需要在松果體中通過某種特殊的過程,才能最終形成知覺,H為松果體。

反射系統

在大腦運行機制方而,笛卡爾也有著自己的思考。他將這些思考記錄在書中,為了躲避當時歐洲宗教勢力的迫害,這些書籍在他生前一宜未曾發表。在到1662年他去世以後,他的著作《論人體》才出版發行。笛卡爾在這本書屮描述了他對大腦及人體工作原理的理解,他認為人體和大腦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意識的自主運行。神經內有專門用以調節動物靈氣流動的閥門。當指尖接觸物體受壓變形之後,皮膚下的神經就會打開這些閥門,腦室中的動物靈氣就能夠沿著神經流向手部,引起肌肉相應的運動。

某些情況下,思想需要介入到這一過程中,笛卡爾認為這一過程依賴於松果體的作用。松果體也被稱為松果腺,腦內僅有一個松果體(不像其他腦內結構,多成對存在)。笛卡爾認為松果體並不是腦的一部分,它是一個獨立的結構,浸泡在腦脊液中,或者是笛卡爾認為的動物靈氣之中。他認為流動在全身各處的動物靈氣都是由松果體控制的,松果體製造用以調控自主運動、反射活動的瞬間動作。笛卡爾的理論並沒有獲得廣泛的認同。維薩留斯強烈質疑笛卡爾的腦室理論,而且維薩留斯提出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很多動物,甚至是一些低等動物,都有巨大的松果體,因此很難讓人相信松果體掌控著智慧和理性。儘管笛卡爾的一些觀點是錯誤的,但正是由於他的思索才將思想與身體一分為二,二元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後來的神經科學研究。

二元論

笛卡爾關於意識的觀點構成了二元論的基礎(儘管阿維森納曾經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二元論堅持認為心靈,也就是思想本身可以完全獨立於身體存在,而身體不過是一個機器人樣的機械或自動裝置。在下面這張圖中(該圖在1662年笛卡兒逝世後出版)笛卡兒展示了外界刺激是如何通過雙眼和手指的神經傳入充滿靈氣的腦室內。在松果體的參與調節下,人體對這些傳入刺激做出相應的回應(松果體在圖中標記為H)。

相關焦點

  •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笛卡爾的人生,並不缺乏激情,但卻是理性的一生。「理性」這個詞雖然很早就有,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著名的命題「人是理性的動物」就已經有了理性的存在。然而在中世紀,理性被認為是低級的,用經院哲學的權威觀點來說,理性活動只能認識低級的自然事物,不能認識高級的存在,例如上帝。上帝的真理只能通過信仰來達到。整個中世紀,理性在信仰面前,要麼無能為力,要麼被動消極,是需要信仰指導的。
  • 笛卡爾:用「缸中之腦」的思想實驗找到「本我」
    標題中使用了「本我」一詞只是為了體現笛卡爾的最根本目的——找到知識論意義上不變的、最底層的「自我」。缸中之腦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是希拉蕊·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Reason、Truth、and History)一書中闡述的假想。
  • 崇尚理性和數學演繹法的笛卡爾--中國數字科技館
    崇尚理性和數學演繹法的笛卡爾鄭州師範學院  劉冠傑科學史上的16、17世紀,註定是一段不同凡響的歷史時期。此前,科學尚處在哲學的襁褓之中,甚至還沒有科學——science這個詞,人們將其稱之為自然哲學。
  • 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者-笛卡爾
    利用這個辦法,這些天我看了笛卡爾的所有書籍,相關材料,我覺得我對笛卡爾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在笛卡爾的那個年代,正值中國的李闖王起義和明清交替之際,此時的歐洲大踏步走向新近代。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賦予當時歐洲的思想精英,在對哲學玄而無用的社會批判同時,也要為人類理解自然和人自身提供堅實可靠的思想武器。
  • 神奇的意念控制法:笛卡爾浮沉子的科學故事
    以意念控制引入,上面提到的裝置叫做笛卡爾浮沉子,現代科技可以實現腦電波控制,但今天的實驗不是,而是運用了其它原理,這是一種神奇的意念控制術,今天就讓恐龍哥哥帶你走進另外一個世界吧!你發現其中的秘密了麼?既然叫做笛卡爾浮沉子,肯定和笛卡爾這位科學家離不開關係,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吧!
  • 從莊子到笛卡爾,困擾人類兩千多年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引人深思
    1981年的時候,美國著名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在他的著作《理性,真理與歷史》提出了一種遐想,更加大膽。這個遐想中,被虛構的不是世界,而是一個大腦,這就是缸中之腦理論。可以說,笛卡爾的這個想法和缸中之腦幾乎已經完全一致了。
  • 笛卡爾的推理過程——通過懷疑假相,得到真相
    18世紀上半葉,法國唯物論者們基本都跟著感覺和情緒走。有人偏執地主張「人是機器」,將哲學和宗教對立起來。有人以人是教育和法律環境的產物為前提,將科學和宗教對立起來。有人以感性審判神,說:「如果想要我相信神的話,一定得讓我看得見他」,將理性和信仰對立起來。
  • 我思故我在 | 笛卡爾
    但是在他自己的時代,笛卡爾被指控宣揚秘密的自然神論和無神論信仰。與他同時代的布萊茲·帕斯卡說,「我不能原諒笛卡爾;他在其全部的哲學之中都想能撇開上帝。然而他又不能不要上帝來輕輕碰一下,以便使世界運動起來;除此之外,他就再也用不著上帝了。」史蒂芬·高克羅格的笛卡爾傳記中寫到,「他作為一個天主教徒有著很深的宗教信仰,並一直保持到他死的那一天,並帶著堅定的,熱情的探索真理的渴望。」
  • 思想家系列——笛卡爾
    這一天是笛卡爾思想上的一個轉折點,也有些學者把這一天定為解析幾何的誕生日。1621年笛卡爾退伍回國,時值法國內亂,於是在1622年,時年26歲的笛卡爾變賣掉父親留下的資產,用4年時間遊歷歐洲,其中在義大利住了2年,隨後於1625年遷住於巴黎。因為在當時的法國教會勢力龐大,不能自由討論宗教問題。1628年笛卡爾移居荷蘭,在那裡住了20多年。
  • 什麼是瞳孔對光反射的直接和間接反射
    #醫生請回答#瞳孔大小隨光照強度而變化的反應是一種神經反射,稱為瞳孔對光反射。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進入眼內的光量。該反射的感受器為視網膜,傳入神經為視神經,中樞為中腦的頂蓋前區,效應器是虹膜。用拇指和食指將上、下眼險分開露出眼球,用手電筒光照射瞳孔,瞳孔立即變小,移開光源或閉合雙眼,瞳孔即可復原。觀察瞳孔的直接反射和間接對光反射,瞳孔對光反應的特點是效應的雙側性,瞳孔在光照下,引起孔徑變小,稱為直接對光反射。如光照另一眼,非光照眼的瞳孔引起縮小,稱為間接對光反射。
  • 近代歐洲哲學家心理思想的創始人之一——笛卡爾
    1628年,笛卡爾移居荷蘭,隨後在荷蘭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笛卡爾對哲學、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理學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通過數學家梅森神父與歐洲主要學者保持密切聯繫。他的主要著作幾乎都是在荷蘭完成的。1634年,笛卡爾完成了以哥白尼學說為基礎的《論世界》。
  • 理性主義先驅——笛卡爾
    笛卡爾的著作是針對封建教會和經院哲學的, 因此受到了荷蘭僧侶們的迫害。 他的學說被禁止在荷蘭與法國公開傳播,1633 年他的著作被梵蒂岡教皇列入 」禁書目錄」。他於 1649 年被迫到瑞典,不久就在那裡去世。
  • 笛卡爾:從大腦中釋放出了「意識」這個幽靈
    這裡面,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1664年,英國醫生託馬斯·威利斯出版了《大腦的解剖》。這是人類歷史第一部真正記載神經科學的醫學巨著,裡面進行了當時最全面、最準確的大腦的解剖學構造的描述。其後,科學家們不斷地研究並提出了神經反射、癲癇、中風、麻痺這樣的概念,並提出了神經科學(Neurology)這一名詞。
  • 一字聖典:善 範曾談中法聖賢王陽明和笛卡爾
    邏輯的演繹法和感悟的歸納法成為西方和東方思維的兩條大河,從遠古流到今天。西方近代理性主義的歷史背景我們倘要尋找兩位東西的大哲,且對世界有著絕對巨大的影響力的,我們只能問道西方理性主義的鼻祖笛卡爾和中國的心學祭尊王陽明。
  • 將理性進行到底!全網智商最高的科學節目《理性派對》第二季收官
    伴隨著熟悉的開場白,由科普中國出品,中國科普博覽、格致論道講壇製作,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監製的全網首個科學文化聊天節目——《理性派對》第二季在2020年秋天強勢回歸。一張圓桌,三位權威專家,四十分鐘,一場高能對話。《理性派對》致力於讓每個人從理性思考中獲益、促進科學走進公眾視野、向公眾傳遞科學觀點、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
  •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從1619年讀了約翰尼斯·克卜勒的光學著作後,笛卡兒就一直關注著透鏡理論;並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參與了對光的本質、反射與折射率以及磨製透鏡的研究。他把光的理論視為整個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笛卡爾堅信光是「即時」傳播的,他在著作《論人》和《哲學原理》中,完整的闡發了關於光的本性的概念。笛卡爾運用他的坐標幾何學從事光學研究,並在《屈光學》中首次對光的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論論證。
  • 泰勒對笛卡爾哲學的批判與反思
    笛卡爾分離式理性 在《自我的根源》中,泰勒將對笛卡爾哲學的批判納入自我認同之歷史性考察的框架中,認為笛卡爾哲學的「分離式理性」(A disengaged reason)在自我認同的內在化傾向中是「最重要和最具影響」的一環。
  • 笛卡爾:何為心物二元論?
    笛卡爾通過證明上帝的存在和上帝不會欺騙我們,保證了我能夠用理性清楚分明地認識的東西,就必然是真的。有了上帝這個絕對的保證,笛卡爾就可以超出單純思想著的「我」,認識其他東西,由此建立起物質世界的存在性。因為上帝賦予我們的感覺和想像能力,都需要依賴物體的存在,才能發揮作用,而上帝仁慈善良的本質,不可能給我們一些沒有用的能力,因此這些物理對象也必然是存在的,並且只要我們使用正確的方法,將各種感覺、記憶、理性結合起來使用,仔細甄別,細緻思考,就可以避免誤入歧途,陷入錯誤之中。那麼物理對象的本質是什麼呢?笛卡爾認為,不可能是顏色、氣味、味道、聲音、硬度、質量這些東西。
  • 笛卡爾生態美眼包含哪些高端技術,吳波醫生詳細解析
    笛卡爾生態美眼不止是單一的改善眼部形態,更是一種綜合的眼部整形術式。不僅可以讓眼部重瞼自然無痕,還能極速放大雙眸,改善眼部細紋以及上瞼下垂等多種情況,美眼術後眼型對稱自然,即使是專業的整形醫生也很難看出痕跡。
  • 笛卡爾與帕斯卡爾:用數學刺痛人類的脆弱
    梅森神父是17世紀法國數學界不可或缺的人物,通過組織沙龍和秘密旅行,他同時與三位最頂尖且個性鮮明的同行——笛卡爾、帕斯卡爾和費爾馬保持密切而良好的關係。此外,他本人也以梅森素數(Mersenne prime)在數學史上留芳。相比之下,笛卡爾對數學的興趣來得比較晚,他是在荷蘭當兵期間,看到軍營公告欄上用佛萊芒語寫的數學問題徵答,才有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