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時看到的都有啥?不只有恆星行星衛星彗星,還有這些天體

2020-12-03 科普大世界

在遠離城市的郊外,晴朗的夜空中抬頭望去,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星星都是恆星,但是在恆星之外還有行星、衛星、彗星、小行星以及星系等,其遠近大小也各不相同,而且差別很大,不過有些人造天體看上去也和星星一樣。

屬於我們太陽系中的星體只有五大行星和月球可以經常被看到,其中以金星最亮,其次是木星,火星和土星也很亮,但有些時候天狼星的亮度會超過他們,不過天狼星是一顆恆星,行星中的水星偶爾能被看到,天王星隱約能目視到,海王星不用望遠鏡是看不到的。

這些星體之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矮行星,如穀神星、冥王星等,它們的體積和質量都要比行星更小一些,不過我們不用望遠鏡一顆也看不到。

目視能看到的衛星,大家都會想到月球,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自然天體,平均距離只有38萬公裡,但我們能目視的衛星其實不只月球一個,在木星大衝的時候,特別晴朗的夜晚也可以隱約看到木星附近的四顆衛星(古書《甘石星經》中就記載了木星的衛星),實際上行星的衛星在太陽系中有200多個,但目視能觀察到的就這幾個,衛星的質量和體積也比行星小得多。

太陽系中的彗星和小行星則多得不計其數,它們的質量和體積就更小了,有時候一些彗星和小行星會運行到地球的附近,這個時候就能看到它們了。不過有的彗星的彗尾長達幾百萬甚至上億公裡,夜幕中看上去非常顯眼,有的彗星的整體亮度甚至會超過滿月,但這樣的彗星都特別靠近太陽,在傍晚或者黎明的時候才能看到。

夜幕中大多數的星體都是恆星,恆星是比行星質量大很多的天體,我們能目視的最亮的恆星就是天狼星,其次是老人星,第三是南門二,它是個三合星系統,距離我們也最近(比鄰星是其中之一),可能朋友們認為會發光的恆星很容易看到,其實並非如此,小質量的紅矮星不用望遠鏡也都看不到,恆星比鄰星距離我們只有4.22光年,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但是我們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它。即便是比紅矮星更大一些的橙矮星也基本都難以目視到,和我們的太陽質量類似的黃矮星,能看到的也是屈指可數。

恆星距離我們太陽系都是以光年計的,最遠可目視的恆星超過了一萬光年,它就是船底座HIP54751,這顆恆星距離我們遠達12,000光年,光度超過了太陽的185,000倍,體積也是太陽的數千萬倍,所以才能在這麼遠的距離上仍然被我們目視到,但是它的視星等也只有+4.5而已。

不過距離我們最遠的可見天體卻並非船底座HIP54751,有著數千億恆星的星系在更遠的距離上也可以被看到,比如在地球的南半球很容易看到銀河系的兩個矮星系——大麥哲倫和小麥哲倫星系,它們距離我們分別為16萬和19萬光年。

但是著名的仙女座星系這要遠得多,它距離我們約256萬光年,規模和質量都比銀河系大了一倍;但是仙女座星系也並非距離我們最遠的目視可見星系,這個稱號應該屬於三角座星系,它和我們的距離超過了290萬光年,其視星等在5.7等左右,其規模和質量比我們的銀河系要小一些。

仙女座星系↑

三角座星系↑

上面所講的都是自然天體,也有一些人造天體是可以在夜晚看到的,它們就是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了,如果你在夜空中看到正緩慢行走的沒有閃光現象的「星星」(有閃光現象的多是飛機),基本就可以確定它們都是太空飛行器了,目視最亮的太空飛行器是國際空間站,在恰當的角度觀察它,甚至可以發現它的光度接近金星的亮度,這是因為它距離我們非常近的緣故,平均只有345公裡,能近距離地反射太陽光,所以看起來就會很亮了。

相關焦點

  • 衛星繞行星運行,行星繞恆星運行,整個銀河系都圍繞這個天體運行
    宇宙天體都是以質量為王,當小質量天體遇到大質量天體的時候,那就只能處於從屬地位。比如衛星的質量通常不如行星,所以衛星都圍繞行星運行,如月亮圍繞地球轉;而行星的質量不如恆星,因此行星都圍繞恆星運行,地球圍著太陽轉。
  •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你有沒有想過天上的星星都是什麼星呢?
    在夜晚肉眼所見的大多數星星都不是行星,而是恆星以及其它類型的星體。在我們夜空中,用肉眼直接可見的行星只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等6顆行星,海王星已經超過我們人眼的極限星等,因此肉眼不可以直接看見。
  • 天體種類之二行星衛星彗星
    行星是指之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運轉,做著自轉和公轉運動的天體,包括類地行星(固態行星)和類木行星(氣體行星)。在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
    航天技術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全貌,也看清了宇宙其他星球的全貌,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彗星等呈現的都是不規則的形狀,但是像一些比較大的天體比如衛星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這裡告訴你原因
    荒誕的地平說,至今還有人相信航天技術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全貌,也看清了宇宙其他星球的全貌,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
  • 什麼因素決定了天體是行星還是恆星?
    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小行星、彗星、衛星、矮行星、行星、恆星。那麼,為什麼有些天體是像地球一樣的行星,有些則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呢?是什麼決定了天體的性質呢?138億年前,最初的宇宙並沒有天體,也沒有物質,而是只有純能量。
  • 英讀廊——我們仰望星空時能區分出恆星、行星和衛星嗎?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只有恆星才是會「眨眼(閃爍)」的。【譯】當我在夜晚仰望天空時,如何區分恆星、衛星、行星和其他物體?【單詞】sky [skahy][ska] n. 天空【單詞】differentiate [dif-uh-'ren-shee-eyt][df'reniet] vt.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雖然所有的物質都是有一些基本的元素來組成,但是宇宙中的這些物質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從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各類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星雲、星際物質和星系際物質等都是天體。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利用肉眼就能夠看到許多天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包括我們的太陽,此外還有地球的衛星「月球」,以及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雖然所有的物質都是有一些基本的元素來組成,但是宇宙中的這些物質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從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各類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星雲、星際物質和星系際物質等都是天體。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利用肉眼就能夠看到許多天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包括我們的太陽,此外還有地球的衛星「月球」,以及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
  •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都繞太陽公轉,為什麼名字各不相同?
    在我們的宇宙空間中,有大量的天體存在,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黑洞、星際物質等等。所有這些天體都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他天體,如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都是繞著太陽公轉。
  • 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我們叫衛星,那圍繞衛星運行的天體叫什麼?
    恆星圍繞著星系的核心運行,比如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就是圍繞銀河系的銀心運行的。而在恆星的周圍又有或多或少的星體圍繞其穩定運行,我們稱這些圍繞恆星運行的天體為行星,我們的地球就是一顆行星。而在行星的周圍又會有一些更小的天體受行星的引力影響,從而圍繞行星運行,這些繞行行星的天體,我們稱其為衛星。月球是圍繞地球運行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
  • 新360行|職業星空導師:嫦娥「奔月」,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在星空導師劉普順的帶領下,學生們在沉浸式教室學習天文科普知識。 李澤陽 攝「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 劉慧根:星空下的仰望者
    「很多系外行星的情況與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大相逕庭,比如,51Pegasi b,它的公轉周期只有5天,但是這顆行星的大小又和木星相當,這種行星在太陽系裡是很難想像的。系外行星的多樣性對基於太陽系的行星形成和行星演化理論構成了一定挑戰。」南京大學(以下簡稱「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劉慧根在採訪中解釋說。多年來,劉慧根一直致力於系外行星領域的研究,探索著璀璨星空的奧妙,樂此不疲。
  • 仰望星空,有宇宙觀的民族才有未來
    優秀的民族一定是仰望星空的。《仰望星空》是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同志創作的一首詩歌。2007年5月14日,溫家寶同志在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報告廳向師生們作了一個即席演講,其中講到: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 夜空中星星至少有九類,自然天體外還有非自然物,有些在銀河系外
    晴朗的夜晚仰望天空,黑黑的天幕上繁星點點,它們都是恆星和行星以及星系嗎?不是的!實際上它們的種類非常豐富,多到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呢!1.恆星夜空中的絕大多數星體都是恆星,其數量遠超其他種類的天體,在沒有月亮沒有燈光的非常晴朗的夜晚,我們能看到數量極其繁多的星體,這些星體絕大多數都是恆星,距離我們大都在2000光年之內,只有極其個別的藍超巨星可以在數千光年的距離上仍然能被看到。
  • 我們常常仰望星空,但知道漫天星鬥身份秘密的有幾多?
    晴朗的夜空,在沒有光汙染的野外,會看到滿天的繁星,這些星星都是一些什麼身份呢?我們今天就來討論分享一下普通人能看到的星空裡蘊藏著的一些秘密。準確的說,我們肉眼可以看到三種不同身份的天體。一種是恆星。還有距離我們6光年的巴納德星,也是一顆紅矮星,質量約太陽的六分之一,我們也看不到。第二種是行星。行星是自身不發光,體積和質量比恆星小很多,圍繞著主恆星公轉的天體。它們之所以在夜空中也會星光閃爍,是因為受到陽光照射反射陽光的原因。
  • 宇宙中有多少顆行星
    當我還是個男孩的時候,我能說出來的行星就只是我們太陽系中的天體。其中包括我們最熟悉的四顆巖石行星、四顆氣態巨行星,以及一些衛星、小行星、彗星和柯伊伯帶的天體(柯伊伯帶天體只包括當時的行星冥王星和它最大的衛星卡戎)。
  • 行星有衛星環繞,恆星有行星環繞,銀河系也有一群天體在環繞運行
    說到矮星系,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通常矮星系指的是規模較小光度較暗的星系,所以這類星系不容易被發現,但是它們的數量卻非常龐大,僅在我們銀河系的周圍就發現了很多個矮星系,而且有不少都在圍繞銀河系運行,就像月亮圍繞地球一樣,它們都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 國慶、中秋雙節在貴州龍裡縣仰望星空,真的太美了!
    星空中我們能看到的星星,除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和我們地球的衛星月亮以外,其餘的全部都是恆星。10月2日20:00在貴州龍裡縣看到了木星、土星,好不激動啊!木星和土星之間,星圖上看本來是有冥王星的
  • 北極星不是行星是恆星,而且輪流當值,這個說法靠譜嗎?
    至今還有人在為北極星是不是行星糾結,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雖然這個話題已經說過多次,但看到還有不少人有疑問,就覺得有義務再說一說。先給答案:北極星是恆星,不是行星。太陽系行星只有8顆,除了我們地球,依次從靠近太陽算起,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我們地球夾在金星和火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