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18】如何使KIR原形畢露?

2021-02-14 醫脈通腫瘤科

參考文獻:

[1] Bashirova, A.A., Martin, M.P., McVicar, D.W., and Carrington, M. 2006. The 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gene cluster: tuning the genome for defense.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 7: 277-300.

[2] Rajalingam, R. 2012. Overview of the 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ystem. Immunogenetic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882: 391-414.

[3] Radaev, S., and Sun, P.D. 2003.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 surface receptors. Annual Review of Biophysics and Biomolecular Structure 32: 93-114.

[4] Parham, P. 2005. Immunogenetics of 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 Molecular Immunology 42: 459-462.

相關焦點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信號傳導通路大「變臉」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信號傳導通路大「變臉」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29】喜憂參半的IO治療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29】喜憂參半的IO治療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24】I-O治療:適應性免疫隨時間的變化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24】I-O治療:適應性免疫隨時間的變化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16】全方位盤點丨腫瘤免疫治療的靶向通路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16】全方位盤點丨腫瘤免疫治療的靶向通路
  • IO原創 I 全面認識腫瘤免疫治療超進展
    綜合目前的文獻,HP被定義為腫瘤反常的加速生長,包括:(1)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後第一次評價時進展,或至治療失敗時間(TTF)﹤2月;(2)腫瘤體積增加>50%;(3)腫瘤增長速度(TGR)增加>2倍。其實,HP並非免疫治療特有的現象,無論在化療中,還是在靶向治療中,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但是,其發生率遠不及在免疫治療中這般普遍。
  • TIMER:腫瘤浸潤免疫細胞分析的綜合網站
    TIMER是一款腫瘤浸潤免疫細胞組分分析軟體,輸入腫瘤樣本的基因表達譜數據,預測每個腫瘤樣本中浸潤的免疫細胞組成,支持以下6種免疫細胞的分析B cellCD8
  • 【秒懂視頻】什麼是免疫效應細胞?
    上期內容主要介紹了免疫效應細胞中記憶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機制,下面進入本期主題--什麼是免疫效應細胞?NK細胞通過表面活化性受體和抑制性受體對「自身」與「非己」進行識別,並直接殺傷,也可通過ADCC作用殺傷腫瘤某些腫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細胞。NK細胞表面具有兩類功能截然相反的受體:殺傷細胞活化受體和殺傷細胞抑制受體。
  • 腫瘤標誌物及腫瘤篩查組合解析(建議收藏)
    根據美國病理專科醫師學會(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 的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30家大型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的廠商,具有超過60個免疫自動化化學發光檢測系統。該系統發展趨勢為檢驗儀器的實驗室集成化、系列化、智能化。
  • 轉化醫學系列|人源化模式小鼠在腫瘤免疫藥物研究中的應用
    是當前腫瘤治療領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已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後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腫瘤免疫學治療的方法種類繁多,目前各大醫藥研發企業的關注焦點主要包括:免疫檢查點抗體藥物,CAR-T療法,溶瘤病毒等等,但新型的免疫療法如何進行可靠有效的臨床前效果評估,是推進腫瘤免疫療法的一關鍵節點。
  • 《自然》:繞過免疫檢查點IL-18BP限制,IL-18免疫治療再獲進展
    該研究發現,腫瘤微環境(TME)中產生的IL-18BP可作為「分泌型免疫檢查點」,限制IL-18免疫治療的療效。因此,作者設計了一種不會被 IL-18BP 抑制的 IL-18(decoy-resistant IL-18,DR-18),抗腫瘤效果顯著。
  • 2020首屆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
    11月28-29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的「2020精準醫學大會」系列活動——「首屆華南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23位來自國內外腫瘤免疫治療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療效與不良反應管理、新藥創製企業等多個領域的專家,交流免疫治療在腫瘤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探討廣闊合作前景,共迎精準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
  • Immunity: 腫瘤免疫抑制性的分子機制
    2020年4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活躍的免疫系統通過識別腫瘤細胞並將其作為靶標進行破壞,因此在阻止腫瘤惡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免疫系統的正常活動出現任何偏差,都可能導致腫瘤加速生長。近日,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叫做髓系細胞(Myeloid cell)的免疫細胞是如何促進癌症惡化的,相關結果發表在《Immunity》雜誌上。
  • 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如何轉危為安?
    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攻克癌症帶來了曙光。其中,PD-1藥物免疫療法是通過阻斷PD-1信號通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PD-1藥物免疫療法在肺癌治療領域,已經成為繼手術、放化療之後新興的有效治療方法。
  • 分泌白介素9的人CAR-T細胞用於腫瘤免疫治療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自2013年Science 雜誌將腫瘤免疫治療評定為年度重大科研突破以來,腫瘤免疫療法發展迅速。201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了PD-1抗體對腫瘤的免疫治療這一工作,更是將腫瘤的免疫治療推向了新的高峰。腫瘤免疫臨床試驗和治療目前正在前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開展,並取得了重大進展。
  • eLife最新解析:運動是如何通過免疫系統抑制腫瘤生長的?
    然而,運動是如何發揮其對癌症抑制作用的目前仍未可知。近日,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eLife》上發表了題為Cytotoxic T-cells mediate exercise-induced reductions in tumor growth的研究成果,其解析了運動減緩小鼠的癌症進展的機制,即身體活動會改變體內免疫系統細胞毒性T細胞的代謝,從而提高了其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時代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小編整理了出席本次論壇的部分嘉賓演講摘要,供大家提前學習研究:PD-1/PD-Ls分子信號與腫瘤免疫逃逸程曉東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Science期刊在2013年12月19日,評選出癌症免疫療法為2013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
  • 全球免疫腫瘤學(IO)新藥研發概況:爆炸式增長、希望與挑戰並存
    )獲美國FDA批准治療黑色素瘤,標誌著癌症免疫治療革命的開端,並在近年來逐漸改變了癌症護理的臨床模式。位於美國紐約的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CRI)成立於1953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癌症免疫學研究機構,致力於癌症免疫研究已有超過65年的歷史。2017年12月,CRI在國際經典腫瘤學臨床期刊《腫瘤學年鑑》(Annals of Oncology)上發表綜述文章,介紹了全球免疫腫瘤學(IO)領域的新藥研發進展。
  • Nature | 抑制PCSK9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這促使全球科學研究團隊致力於探索新的腫瘤免疫治療靶點,以開發可用於PD-1/L1抗體不應答或耐藥患者的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或增強PD-1/L1抗體療效的方案。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腫瘤動物模型,證明了腫瘤細胞內脂質代謝相關分子PCSK9具有腫瘤免疫調節功能,基因敲除或者用特異性中和抗體抑制PCSK9活性,能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 合成免疫學前沿論壇在深召開 提出腫瘤免疫治療新法
    中新網深圳11月12日電(記者 鄭小紅)國內首次以「合成免疫學」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合成免疫學前沿論壇,12日在深圳召開,探討腫瘤免疫治療、合成細菌療法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工程生物學學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
  • 熱點解讀|Claudin 18.2-下一個腫瘤免疫治療 / 伴隨診斷新熱點
    因此,開發新靶點,並圍繞新靶點的藥物和診斷的開發是突破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瓶頸的關鍵環節。研究顯示Claudin 18.2 在多個癌組織中的表達呈高度選擇性,以及在特定癌種如胃癌、胰腺癌等患者中呈高陽性率,使得圍繞 Claudin 18.2 開發的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具有較廣的潛在獲益人群和較低的毒性,因而該靶點引起了諸多國內外藥企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