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薩裡大學首位華人校長逯「在西方求學,不僅是拿個文憑而已」

2020-12-06 芥末堆看教育

著名材料化學和納米技術專家逯高清教授於2015年12月擔任英國薩裡大學校長,逯高清教授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後首位出任英國排名前十大學校長的華人。

出生在山東一個農民家庭,逯高清於 1979年成功考入東北工學院,並在研究生畢業後留校。隨著中國國門在1980年代漸漸打開,留學熱潮漸漸興起,逯高清選擇走出國門,並拿全獎在昆士蘭大學攻讀博士。

在擔任薩裡大學校長之前,逯高清教授在學術和教育界已做出了驕人成績。他發表了500餘篇論文,並贏得諸多榮譽:澳大利亞工程院歷史上最年輕的院士、連續兩次榮獲代表澳洲學術最高研究水平的聯邦教授頭銜、澳洲大學歷史上首位華裔副校長等。而出任英國薩裡大學校長,更是華人在西方主流社會的一大突破。

2016年6月逯高清在正式就職典禮上講話 來自受訪者本人

Tip 一位老留學生對留英學子的建議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念書。作為曾經的留學生和現在的教育工作者,逯教授把留學生近三十年的變化都看在了眼裡。

說起兩代留學生的區別,逯教授提到了三點感受。首先,現在大部分留學生綜合素質高,知識面和閱歷都很強。其次,網際網路給留學生提供海量知識和更多機會。相比起八十年代在圖書館裡查期刊信息和招聘廣告,逯教授稱如今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發現全世界的機會。但逯教授也坦言老一輩留學生的優勢在於抗挫折能力強。新一代留學生家庭條件好,沒怎麼吃過苦。「我們那代人沒吃沒喝,遭遇的困難和挫折比較多,抗挫能力更強。」但挫能力是可以鍛鍊的,「在新時代的大風大浪裡鍛鍊也不錯。」

談及兩代留學生的共性,逯教授表示兩代人遭遇的困境是類似的。譬如剛到國外,人生地不熟,語言關是留學生遇到的第一個難關。 「不止我們那個年代,現在很多留學生覺得語言只要應付過去就行,但這是在浪費寶貴時間。在西方求學,不僅是拿個文憑而已,要學到西方文化的精華。為了做到這點,要儘量融入主流,不要怕出錯或者遭遇白眼。」

逯教授表示八十年代很多人拿全獎出國但依然會想方設法省錢,不去參加集體活動。但他恰恰相反。他說:「我可以在衣服和吃的上省錢,但不會在社交上省錢。在社團和聚會中可以學到知識,提高社交能力和認識新朋友。衡量下來錢是最小的事情。所以在社交上,時間和錢要捨得花。不要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有遠見。」

逯教授發現,現在的中國留學生依然不習慣去主動融入主流社會。他說:「不是說中國學生不應該抱團,但中國同學有大把時間可以在一起,為何不多花些時間去參加和外國同學的聚會?如果每天都是和中國同學呆在一起,出國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建議中國留學生積極參加學生會工作,多去融入主流社會,這對留學生畢業後的職業生涯也更有幫助,因為面試時專業知識考的少,面試官更多看的是知識面和交際能力。「中國留學生要多看英文書籍電影,多去參加外國同學組織的活動,把自己浸入到一個全英語環境,積極結交當地朋友。這樣才不虛度人生寶貴的留學時光。」逯教授說道。

如何看英國一年制碩士課程的含金量?

在近三十年的海外生活裡,逯教授對澳洲、美國和英國的高等教育特色也有自己的見解。

英國是傳統的教育大國,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學裡英國佔30%個,而排名前100的學校,英國佔20%左右。中國已是英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地。其次,中國和英國在貿易和國際交流上非常積極,所以中國民眾對英國的熟悉度較高。而讓英國引以為傲的,還有它高質量的私校教育——很多中國學生在英國讀完私校後,會繼續留在英國完成大學學業。

當提及由於學制較短,有人質疑英國一年制碩士課程的含金量時,逯教授坦言自己在來英國前也抱有這樣的偏見。他說:「澳洲研究生的學制一般是1年半,美國是2年,但英國只有1年,能學到多少東西呢?」但真正來英國之後,他卻發現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2017年6月逯高清被授於澳大利亞官佐勳章 來自受訪者本人

在擔任薩裡大學校長期間,他觀察到英國的教授和管理層對教學都非常重視,一年課程中學生得到的輔導和反饋可能比澳洲和美國大學更密集。

「雖然英國大學學制短,但課程密度非常大。加上教授們的悉心照料,學到的東西和得到的鍛鍊很可能比在美國和澳洲的大學生更多。」逯教授總結道。

逯高清校長和薩裡大學校監肯特公爵 來自受訪者本人

「將薩裡大學帶入更高平臺」

在擔任薩裡大學校長前,逯教授已是昆士蘭大學副校長,但面對薩裡大學遞來的邀請,逯教授立即接受了。

對於這個選擇,逯教授給出了自己的原因。薩裡大學吸引他的首先是學術實力,他表示薩裡大學雖然體量不大,但有亮點學科。薩裡大學最近在多個大學排行榜中都進入了英國大學的前十,某些優勢學科更是進入了前五。

其次是人才的培養。逯教授堅信大學的首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人才,而校長的首要目的是實現學生們的潛力。他表示:「薩裡大學有很好的基礎,在英國2017年年度教學卓越框架(TEF)中榮獲金獎。因此逯教授認為薩裡大學是一所有朝氣的、處於上升期的大學。

薩裡大學,圖片來自學校官網

履職以來,逯校長的策略也非常清晰,那就是「第一抓錢,第二抓人」。他表示當今世界是人才的競爭。想要增加學校體量,提高研究質量,最關鍵的是吸引好的人才,引進行業高精尖的教授。行業頂尖教授能出一流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迅速市場化,不僅加強了與工商界的聯繫,還能讓畢業生有更多機會去工業界實習和工作。他期待有一天,工業界碰到技術和戰略問題,會第一時間想到薩裡大學。

逯教授也強調了校友工作的重要性。他說:「校友做出了成就,學校聲譽就會提高。而強大的校友網絡也能提高對校友的服務質量,同時給校友更多回饋母校的機會。」逯校長是一個身體力行的人。2016年是薩裡大學被皇家許可成為綜合性大學的50周年校慶。他剛一上任,就回中國辦了2場畢業典禮,1場校友活動,並陸續在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成立校友會。

薩裡大學校園,圖片來自學校官網

逯高清擔任英國薩裡大學的校長已一年多。作為首位華裔校長的他是否會因為少數族裔身份而有壓力?逯校長稱,「接手校長工作後一切都非常順利。不管是決策層和執行層都非常支持我。」他解釋道:「因為校長遴選過程異常嚴苛,所以大家都知道,能坐到這個位置一定是有能力和經驗的。」

少數族裔的身份不僅沒讓他遭遇刁難,反而成為他的一個閃光點。他已經順利成為Universities UK的理事會成員。Universities UK的前身是英國大學校長委員會,由150多個英國大學校長組成。理事會只有十幾人,而逯教授是唯一的華裔。

逯校長說:「來英國之前,朋友大多說英國作風保守,而且大學管理層大部分是白人。但履職一年多,沒想到學界如此開放和包容。我不僅沒遭受冷遇,而且大學校長們還認為不同文化背景有利於促進英國高校發展,所以把我當做新鮮血液,吸納進Universities UK的理事會。對此我感到非常欣慰。」

對於未來的打算,逯教授信心滿滿地說:「我要把薩裡大學帶到更高平臺,在十年內於綜合排名中進入世界100強。」

(本文轉自英國教育思維)

相關焦點

  • 英國大學首位華裔校長:以學生為中心,研究不數論文和引用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科學網」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NSR特約撰稿人王玲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原副校長郭正堂採訪了英國大學首位華裔校長逯高清。逯校長就目前任職的英國薩裡大學的辦學特色及他對中外高等教育的理解與感悟進行了分享。
  •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熱學家、教育家田長霖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美國首位亞裔大學校長、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前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田長霖於10月29日在加州紅杉城去世,終年67歲。田長霖逝世,不只是對華人,對美國都是損失。  田長霖1935年7月24日出生於中國的武漢。後去往臺灣,於195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
  • 美國高校首位華人校長吳家瑋:打破玻璃天花板
    2010年6月出版 55年前,一句完整英語都說不出的吳家瑋沒想到自己不僅在美國讀完博士,在美國紮下根,還在留美28年後出任舊金山州立大學校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擔任高校校長的華人。 吳家瑋在香港培正中學畢業,當年拿了「品學兼優獎」。儘管父親是留美的,又在香港生活,但培正中學是中文中學,當年對英文要求很低,自然吳家瑋英文好不了,說不了一句完整的英語。申請美國的大學時,一些手續和資料都是父親包辦的。
  • 美大學首位華人校長田長霖:誓要衝破玻璃天花板
    生活在美國的華僑華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在美國的主流社會中,要想佔有一席之地並非一件易事,很多人稱這種現象為頭頂上的玻璃天花板,有光明,沒前途。但是有一人卻敢於並衝破了玻璃天花板,他就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美國一流高等學府校長的華人——田長霖。
  • [視頻]美國加州大學首位華人校長--田長霖(下)
    進入[華人世界]>>    央視網消息(華人世界):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為您講述了田長霖的故事,從1956年,21歲的田長霖只身前往美國留學開始,他創造了多項美國教育史上的奇蹟,他曾以1年零8個月的時間攻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6歲成為柏克利大學最年輕的
  • 在美華人之光,7個諾獎、300名院士,320名常春藤名校終身教授
    173年前,一個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美國求學,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耶魯大學,成為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的第一個中國人。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留學回來的容閎也只能靠關係勉強當個秘書。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在美華人大約550萬,54%成年華人有大學文憑,27%擁有碩士學位,有不少華人在美國取得了很高的學術成就。7個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目前在美的華人當中,有7人曾獲諾貝爾,分別是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楊振寧、錢永健、高琨。
  • 伯克利加州大學第七任校長田長霖
    21歲的時候,他借來300美元買了一張單程機票赴美求學; 26年後,他成為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任職於伯克利加州大學,此後三年中有兩次被暗殺的歷險; 2002年10月29日,他在美國加州紅杉城去世,終年67歲。他,就是田長霖。
  • 施春風:從摘果子的少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圖]
    施春風,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於197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隔年加入奇異電器公司的研發部門,1981年至1996年的15年間在美國布朗大學任教及研究,1996年返回新加坡後,有兩年出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他目前也是新加坡政府經濟委員會成員,為政府提供經濟政策建言。2002年當選太平洋地區大學協會主席,成為該會首位華裔主席。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首位獲獎華人!看北大教授「追星」
    授予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宗秋剛教授這是國際日地物理委員會的最高獎項宗秋剛教授是該獎項的首位華人獲獎者一起來看宗秋剛教授的「追星」之路自小喜歡仰望星空的宗秋剛,踏踏實實地走著求學路。「那個時候千軍萬馬只有一條路,高考上大學你才能找到工作,你才能有個新的機會改變原來的生活軌道,所以所有的人都很用功。」
  • 西南交通大學:明年校慶舉行中外名校校長高峰論壇
    2015年11月27日,在人民網2015大學校長論壇的「校長發布」環節,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發布「名校校長高峰論壇,發力十三五建設為了120年的校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人文校慶和學術校慶,會進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是在明年5月15號我們將舉行中外大學名校校長的高峰論壇,我們既有來自海內外的重要的大學的校長做主旨演講,同時還有圓桌論壇,利用今天的平臺,邀請今天在場的和沒有在場的全國所有高校校長們能夠來參加中外大學名校校長的高峰論壇,大家共襄盛舉,共同為中國怎麼能夠發力「十三五」建設雙一流建言獻策,貢獻中國智慧,
  • 首位獲獎華人!看北大教授「追星」!
    2020年度傑出科學家獎授予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宗秋剛教授這是國際日地物理委員會的最高獎項宗秋剛教授是該獎項的首位華人獲獎者自小喜歡仰望星空的宗秋剛,踏踏實實地走著求學路。「那個時候千軍萬馬只有一條路,高考上大學你才能找到工作,你才能有個新的機會改變原來的生活軌道,所以所有的人都很用功。」
  • 臺灣碩士生「回爐重造」念高職:文憑在手不如一技之長?
    我是只有大學學歷卻既不想進修也沒打算重讀只想安安穩穩「混日子」的大侃子~眼看著「金九銀十」的黃金求職季就要過去了,有多少人成功換了新飯碗啊?話說,現在的求職市場,除了某些特定的工種外,「高學歷」已漸漸有被「專業技能」趕超之勢了,不少年輕人甚至認為「文憑在手不如一技在手」。這不,臺灣就興起了碩士生回頭重讀變「資深」高職生的風潮。
  • 世界知名學者將擔任這所大學新任校長
    據澳門科技大學網站消息,澳門科技大學校監廖澤雲已經委任該校講座教授李行偉擔任學校校長,將於2021年1月履新。,是國際期刊「Journal of Hydro-environment Research」創刊主編,亦是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 假文憑獲真認證,監管何在?
    出國留學已不是稀奇事,可如果有人告訴你,你根本不用上學,只要花錢,就能直接拿到國外某所大學的畢業證,且還能夠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官方認證,您信嗎?在網上,有一些中介公司聲稱能幫一些不具備認證條件的人進行認證。一家名為謙和嘉業公司的負責人稱,任何東西都沒有,只有一張旅遊籤證,辦一份留學學歷的認證需要10萬元錢。
  • MIT校長對華人學者陳剛被捕表示沮喪
    《知識分子》總編輯、生物學家饒毅在1月15日發給致MIT校長和副校長的公開信中表示。[4] 他認為,基金申請要求研究者披露相關關係是為了避免同一研究有多重經費支持,陳剛面臨的關鍵指控是申請能源部經費時,沒有披露他在中國承擔的重要職位。「但以上五個關係都無關陳博士的研究經費,所以他當然不用在研究經費申請上披露。」
  • 華人校長施春風:對於學生 遇到好老師太重要了
    施春風,華人、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以他在非線性斷裂力學的計算方法,及斷裂分析領域裡所作出的貢獻而蜚聲國際。因其在工程研究領域的特殊成就,於2006年4月獲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的海外榮譽院士。  「我在新加坡的中學讀書時,讀得磕磕碰碰。我這種融不進位度的學生,便被當作一般學生處理。」
  • 美國籍華人科學家張翔獲任香港大學第16任校長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美籍華人科學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張翔教授正式獲任香港大學校長。 據香港大學官網消息,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以下簡稱「校委會」)2017年12月15日通過決議,任命張翔教授為香港大學第16任校長,任期五年,以接替將於2018年1月離任的馬斐森校長。
  • 美國哥大校長: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
    【美國哥大校長: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哥大校長拒絕協助FBI監視中國留學生 美國媒體早前曾披露,FBI正約談多家美國大學,希望他們能協助FBI監視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學者,哥大校長日前向全校師生發送郵件並刊文,稱儘管FBI「鼓勵」大學設立渠道監視尤其是華人血統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但哥大不會這麼做。
  • 華人數學家排行榜
    4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 ,解放後,歷任復旦大學教授、杭州大學副校長。(UCLA)數學系,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 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田長霖
    1990年7月1日,他毅然決然地衝破美國社會限制少數族裔的「玻璃天花板」,從258名高手中脫穎而出,成為柏克萊加州大學122年歷史上、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裔及亞裔大學校長。  在美國大學校長雖沒有任期限制,但由於種種壓力,一般均半途而廢。據全美調查機構統計,美國大學校長平均任期只有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