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羅斯階梯真走不出去?英國數學家已經證實,荷蘭畫家還畫了出來

2020-11-25 騰訊網

在電影《盜夢空間》裡有過這樣的一個場景:亞瑟帶著阿德裡安走上了一節樓梯,接著阿德裡安發現他們無論如何都找不到樓梯的盡頭。這個場景的靈感,就是來自於有名的數學悖論"彭羅斯階梯"。這一悖論在我國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中也能看到,比如盜墓小說中出現的"懸魂梯",就是引用的彭羅斯階梯概念。

彭羅斯階梯(Penrose stairs)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幾何學悖論,它的提出者是英國數學家羅傑·彭羅斯以及他的父親列昂尼德·彭羅斯。這座樓梯在概念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階梯,人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走,都不可能走到盡頭,它的構想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或者克萊因瓶。

這個概念在1958年被彭羅斯父子提出,隨後便被廣泛使用到了數學、文學、影視等各大領域,但人們都知道,這其實是一段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中的樓梯,是一種"不可能圖形"。彭羅斯階梯在三維空間裡,只能通過視覺錯位來展現它的神奇,除非將其放入更高階的空間,不然它永遠無法成為現實。

上世紀一位名為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1898-1972)的畫家就對這種悖論圖形非常感興趣,並且將其收納進了藝術創作的靈感中,將這種不可能存在的圖形畫了出來。

埃舍爾是著名的"數學性畫家",他的作品裡充滿了幾何圖形帶來的視覺錯位,《哈利波特》、《盜夢空間、《迷宮》等影片都曾經從他的畫作中汲取靈感,就連大受好評的遊戲《紀念碑谷》都是在向埃舍爾的矛盾空間致敬。

埃舍爾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視覺錯位,這些畫中的建築物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根本就是現實中無法存在的東西。就好像他筆下的彭羅斯階梯,利用光影效果和視覺帶來的錯位感,這樣一座首尾相連的連續封閉循環圖躍然紙上。

其實這些畫作都利用了人腦出色的空間想像能力,加上不按常理出牌的不可能圖形,讓人腦和視覺產生誤差,一方面觀察者明知圖形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人腦對於三維圖像的習慣性腦補卻下意識地為圖形進行解析。

比如這幅《觀景樓》,乍一看就是一個兩層的、需要用梯子爬上去的觀景臺,但你很快就會發現這種結構並不合理,它被畫面的中心線分成了完全矛盾的兩個空間。

還有這幅《瀑布》,畫出了一種"水往高處流"的錯覺,看久了甚至會有短暫的錯亂感。這幅畫很明顯是利用了彭羅斯三角和彭羅斯階梯的原理,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合理的,但環繞一周就能發現其矛盾的地方,這種和諧而矛盾的場景,正是埃舍爾作品的高超之處。

相關焦點

  • 彭羅斯階梯真的走不出去?英國數學家不僅證明它存在,還畫了出來
    有人經過研究發現,懸魂梯實際上就是彭羅斯階梯。這是一個有名的幾何學悖論,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者是始終向下,但怎麼都走不到頭的階級,可以當作是彭羅斯三角形的一個變體。然而,在這個階梯上,人們無法找到最高一點或者是最低的一點。它的提出者是一對父子,兒子名叫羅傑·彭羅斯,是英國的一位數學家,父親名叫列昂尼德·彭羅斯,一位遺傳學家。
  • 彭羅斯階梯走不到盡頭,鬼打牆居然真實存在!數學家給畫出來了
    一般來說大多出現在人煙稀少荒郊野外之中,對於這種鬼打牆,很多人認為是不存在的,然而卻有人給它畫出來了!多維空間也是科學界很早就已經提出的理念,有關這種理念,存在著眾多的相關理論。其中,彭羅斯階梯就是多維空間裡面的一項重要悖論。它是一種三角變體,簡單來說,這個階梯人向上或者向下,都是沒有辦法走到頭的。
  • 號稱「鬼打牆」,走不出去的彭羅斯階梯真存在?英國專家揭開謎底
    「鬼打牆」現象是指人們在夜間行走時,會遇到分不清東西南北,總是在原地打轉,走不出去的現象。因為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晚上,讓人覺得很奇怪,所以人們稱之為「鬼打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鬼吹燈》的系列小說或者影視作品,包括對主人公胡一巴遭遇的「鬼吹牆」事件的描述。當時胡一八走了一個八字造型的樓梯。不管他怎麼走,他都要走到最後。這種神奇的現象早已被科學家們的理論所假設。
  • 被譽為科學界「鬼打牆」的彭羅斯階梯是什麼?為何永遠都走不出去
    其實在這種「生門」在科學界早就有了一種解釋,將人或者某個生物的眼睛蒙上,你會發現不管他們怎麼走都只是一個圓圈,簡單來說,生物的運動本能是圓周運動,沒有任何目標,生物之所有能夠保持直線運動,是因為人的眼睛在修正路線,那麼彭羅斯階梯為什麼走不出去呢?
  • 與「鬼打牆」一樣,永遠走不出去的彭羅斯階梯,到底有多詭秘?
    所謂的鬼打牆就是人們在野外或在一個神秘的地方,怎麼走都走不出去,最後還是回到原點,就象被鬼捉弄了一樣。雖然我們不相信這種迷信的說法,但這種 「鬼打牆」的現象真的很詭異,而且它還是真實存在的。為此,很多科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等領域的專家都紛紛的想破解這種現象。英國數學家羅傑-彭羅斯就是其的一位。
  • 《龍嶺迷窟》中,鐵三角走不出去的懸魂梯到底是怎麼回事
    天下霸唱的傳奇作品《鬼吹燈》又一次搬上了熒幕,這次是《龍嶺迷窟》,豆瓣評分高達8.8分,慨嘆演員演技的同時,還應該驚嘆作者的博學多識。比如懸魂梯的設計就及其精巧。一、懸魂梯的秘密在《龍嶺迷窟》中,盜墓鐵三角陷入了懸魂梯,無論如何也走不出去,幾乎力竭而死,這聽起來有點象走夜路時的"鬼打牆"。
  • 彭羅斯階梯:眼見不一定為實
    其實,我們將它抽象畫出來,就是彭羅斯階梯(或臺階)。後來,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Sir Roger Penrose)和他的父親,精神病學家、遺傳學家萊昂內爾·彭羅斯(Lionel Sharples Penrose)設計了多種「不可能存在」圖形並進行了推廣。1958年2月,他們把這個作品發表在《英國心理學雜誌》上。自此,後續的學者將其命名為彭羅斯階梯(Penrose Stairs)。
  • 科普|眼見不一定為實的彭羅斯階梯
    其實,我們將它抽象畫出來,就是彭羅斯階梯(或臺階)。初識彭羅斯階梯最早記載的彭羅斯階梯是瑞典藝術家奧斯卡·路透·瓦德(Oscar Reutersvrd)在1934年製作的雕塑。後來,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Sir Roger Penrose)和他的父親,精神病學家、遺傳學家萊昂內爾·彭羅斯(Lionel Sharples Penrose)設計了多種「不可能存在」圖形並進行了推廣。1958年2月,他們把這幅作品發表在《英國心理學雜誌》上。自此,後續的學者將其命名為彭羅斯階梯(Penrose Stairs)。
  • 彭羅斯階梯是什麼?一條永遠走不到盡頭的階梯,你知道原理嗎?
    在恐慌之餘,有些細心的觀眾也發現了:這些俗稱"鬼打牆"的樓梯其實是有出處的——彭羅斯階梯。這是數學界著名的幾何悖論之一,在1958年被英國數學家羅傑.彭羅斯與他的父親裡昂李德.彭羅斯提出。歷史上,這其實是父子倆的合作成果。那個時候羅傑還在劍橋讀研究生,期間他曾經去阿姆斯特丹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從大會的一位演講者那裡看到了荷蘭畫家埃舍爾的一幅畫。
  • 彭羅斯階梯是無限循環的階梯 解讀彭羅斯階梯的原理
    彭羅斯階梯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幾何學悖論,彭羅斯階梯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向下但卻無限循環的階梯,彭羅斯階梯其實有點像是盜墓劇《鬼吹燈》中懸魂梯,利用的其實就是一種幾何學的原理,那麼彭羅斯階梯的原理到底是怎樣的呢?彭羅斯階梯是什麼?
  • 人物|彭羅斯與埃舍爾:數學和藝術碰撞出的奇妙世界
    羅傑·彭羅斯彭羅斯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知識淵博、興趣廣泛,在多個領域富有建樹。科學家彭羅斯和藝術家埃舍爾有一段藝術與科學相互促進的佳話,證明了博雅教育的重要意義。荷蘭版畫家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1898年-1972年)擅長運用數學原理衝破傳統的版畫藝術,其作品描繪了諸多現實世界不可能出現的物體和景象,散發出獨特而神秘的氣質。
  • 人物 | 彭羅斯與埃舍爾:數學和藝術碰撞出的奇妙世界
    科學家彭羅斯和藝術家埃舍爾有一段藝術與科學相互促進的佳話,證明了博雅教育的重要意義。荷蘭版畫家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1898年-1972年)擅長運用數學原理衝破傳統的版畫藝術,其作品描繪了諸多現實世界不可能出現的物體和景象,散發出獨特而神秘的氣質。當年埃舍爾的作品在藝術圈頗有爭議,但是深受數學家的喜愛。青年彭羅斯就是在一次數學家大會上邂逅埃舍爾。
  • 永遠走不完的樓梯真的存在嘛?
    其實,我們將它抽象畫出來,就是彭羅斯階梯(或臺階)。part.1初識彭羅斯階梯最早記載的彭羅斯階梯是瑞典藝術家奧斯卡·路透·瓦德(Oscar Reutersvärd)在1934年製作的雕塑。後來,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Sir Roger Penrose)和他的父親,精神病學家、遺傳學家萊昂內爾·彭羅斯(Lionel Sharples Penrose)設計了多種「不可能存在」圖形並進行了推廣。1958年2月,他們把這個作品發表在《英國心理學雜誌》上。自此,後續的學者將其命名為彭羅斯階梯(Penrose Stairs)。
  • 數學家的視覺藝術——彭羅斯和他的圖形
    1958年,他提出這個理論之後,他的朋友——荷蘭畫家莫裡茨·埃舍爾對此很感興趣,並充分利用彭羅斯階梯,作了一幅畫,叫做《上行和下行》,如下圖: 從直觀的視覺來看,彭羅斯階梯就是由四條首尾相連接的階梯構成,在這四條階梯當中,你找不到最高的一點,也找不到最低的一點,它們可能始終都是向下或者向上,但永遠都走不到頭。
  • 彭羅斯階梯在現實中存在嗎?據說這裡就有一個!
    然而有一種階梯,無論你如何努力,卻始終也走不到盡頭。這個階梯便是彭羅斯階梯。事實上,彭羅斯階梯是幾何裡一個非常出名的悖論,由英國數學家羅傑·彭羅斯及其父親遺傳學家列昂尼德·彭羅斯於1958年提出。它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者向下卻無法走到盡頭的階梯。
  • 英國數學家的一幅畫,便是最好的解釋
    同樣,在西方國家也有鬼打牆現象的發生,英國數學家羅傑·彭羅斯不信邪,經過不斷研究之後,終於在1958年通過鬼打牆現象,衍生出了彭羅斯階梯理論。彭羅斯階梯,屬於一個幾何學悖論,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向下,但卻永遠走不到頭的階梯。為何走不到頭?因為在階梯之上,人們永遠無法找到最高點或最低點。
  • 彭羅斯:數學家得了物理學獎
    更何況,奧本海默和辛德同時還發現,對跟隨恆星一同坍塌的觀測者來說,坍塌會毫不停滯地穿越視界,並且在有限時間內產生奇點,從而顯示出黑洞是可以形成的。 有了這些研究,是不是可以認為黑洞的形成已經是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了呢?還不能。因為無論施瓦西解還是奧本海默和辛德的研究,都依賴於一個在現實世界裡無法嚴格實現的對稱性——球對稱性。
  • 彭羅斯:數學家得了物理學獎
    更何況,奧本海默和辛德同時還發現,對跟隨恆星一同坍塌的觀測者來說,坍塌會毫不停滯地穿越視界,並且在有限時間內產生奇點,從而顯示出黑洞是可以形成的。有了這些研究,是不是可以認為黑洞的形成已經是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了呢?還不能。因為無論施瓦西解還是奧本海默和辛德的研究,都依賴於一個在現實世界裡無法嚴格實現的對稱性——球對稱性。
  • 彭羅斯:不思考生物化學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不是好的數學家
    三位獲獎者中年紀最大的羅傑·彭羅斯爵士出生於1931年,是一位英國數學家1934年,作為一個只有18歲的學生,他就發明了不可能的三角。1937年他又發明了不可能階梯。他一生中畫了很多很多不可能構形。1982年,瑞典發行了「不可能三角」等郵票,來紀念他。
  • 彭羅斯:不思考生物化學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不是好的數學家
    三位獲獎者中年紀最大的羅傑·彭羅斯爵士出生於1931年,是一位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他的原始獲獎工作是1965年發表的一篇只有三頁的數學論文,在相當廣泛的條件下證明了黑洞內奇點的存在。[0](靜止黑洞是1916年由史瓦西 (Schwarzschild) 提出來的。1963年,今仍健在的克爾(Kerr)描述了更一般的旋轉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