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一滾壓一壓,就能解決鋰枝晶生長難題

2020-12-04 新能源Leader

金屬鋰的理論比容量可達3860mAh/g,並且具有優異的導電性,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但是在充電過程中,由於局部極化的原因,導致鋰枝晶生長,並由此引起的鋰負極粉化和體積膨脹等一些列問題,極大的制約了金屬鋰負極的應用。

近日,韓國漢陽大學的Dongsoo Lee(第一作者)和Ungyu Paik(通訊作者)通過在金屬鋰負極的表面植入一層Cu3N納米線的方式顯著抑制了鋰枝晶的生長,使得Li沉積層的厚度更為緻密,從而大幅提升了金屬鋰電池的循環性能。

傳統的SEI膜由於不均勻性和機械性能較差的原因,從而引起鋰沉積的不均勻性,引起枝晶生長。因此,具有高Li+電導率、較低的電子電導率和良好的穩定性的界面膜對於提升金屬鋰負極的穩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Dongsoo Lee通過輥壓的方式將銅箔表面的Cu3N納米線轉移到金屬Li負極的表面,隨後Cu3N納米線與金屬鋰發生反應,生成Li3N@Cu納米線,而Li3N具有高離子電導率,較低的電子電導率和良好的電化學穩定性,因此能夠有效的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同時金屬鋰表面形成的三維立體結構界面,也能夠有效地降低電流密度,使得金屬鋰均勻沉積。

Cu3N納米線的製備方式如下圖所示,首先將銅箔浸入到過硫酸銨和氫氧化鈉中處理10min,在這一過程中Cu箔表面開始生長Cu(OH)2納米線,隨後將上述處理過的銅箔在Ar/NH3氣氛中,350℃下進行處理,生成Cu3N納米線。

下圖展示了通過輥壓的方式將銅箔的表面的Cu3N納米線轉移到金屬鋰的表面,金屬鋰的表面產生了一層厚度為3um左右的Cu3N納米線層,隨後在金屬鋰的作用下Cu3N納米線發生反應生成Li3N@Cu納米線,這一點我們可以從XRD和XPS數據上看到。Li3N的離子電導率可達10-3S/cm,電子電導率則小於10-12S/cm,因此具有潛力穩定金屬鋰界面。

通常而言,金屬鋰負極在醚類電解液中會更加穩定,這主要是因為碳酸酯類電解液形成的SEI膜機械穩定性要比醚類電解液生成的低聚物SEI膜要差。但是醚類電解液在4.0V以上不穩定,因此制約了高電壓材料(LCO、NCM等)的應用。為了滿足高電壓材料的使用需求,作者在這裡採用了碳酸酯類電解液,下圖為普通金屬鋰負極和表面Li3Ni@Cu納米線修飾的金屬鋰負極在碳酸酯類電解液中的沉積效果,從下圖a可以看到普通金屬鋰負極在經過0.5mA/cm2的電流沉積後,就已經出現了許多鋰枝晶,而當電流密度提升至1mA/cm2後,鋰枝晶的生長更為嚴重,沉積層呈現非均勻,以及多孔的結構。

而在Li3N@Cu納米線修飾的金屬鋰負極表面,沉積電流為0.5mA/cm2時,金屬鋰的沉積是從Li3N@Cu納米線的底部開始,繼續將電流密度提升至1mA/cm2後,我們能夠觀察到金屬鋰均勻的沉積在Li3Ni@Cu納米線層,並沒有出現枝晶生長的問題,鋰沉積層均勻緻密。最隨後的脫鋰過程中,Li3N@Cu納米線層又重新出現,這也表明Li3N@Cu納米線層能夠幫助金屬鋰負極高效、可逆的沉積和脫鋰,Li在Li3N@Cu納米線層修飾的金屬鋰負極表面的沉積過程如下圖i所示。

檢驗金屬鋰負極的循環穩定性最常用的採用對稱式金屬鋰電池進行循環測試,下圖為採用普通金屬鋰負極和Li3N@Cu納米線層修飾的金屬鋰負極的對稱式電池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循環測試結果。

在1mA/cm2的電流密度下,採用Li3N@Cu納米線層修飾的金屬鋰負極的電池能夠穩定的循環1000h,而採用普通金屬鋰負極的電池在循環35次後電池的極化就大幅增加,循環40次後就發生了短路。繼續提升電流密度到3mA/cm2和5mA/cm2,Li3N@Cu納米線層修飾的金屬鋰負極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性,在200h內都保持了較小的極化,而普通金屬鋰負極在循環幾次後就出現了嚴重的極化增加現象。為了模擬金屬鋰負極在實際中的使用情況,作者進一步將沉積的容量密度提升到了5mAh/cm2,並在5mA/cm2的電流密度下對電池進行了測試(如下圖d所示),從下圖d可以看到在高電流密度和高面容量密度的條件下,普通金屬鋰負極很快發生了短路,而採用Li3N@Cu納米線層修飾的金屬鋰負極的電池仍然穩定的循環了100h。

為了進一步驗證Li3N@Cu納米線層修飾金屬鋰負極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作者製備了Li/LCO電池,注液量為10g/Ah。從下圖a的交流阻抗測試結果來看,Li3N@Cu納米線層修飾金屬鋰負極電池具有更小的電荷交換阻抗(34.88Ω<99.02Ω),同時由於Li3N具有更高的離子電導率,因此也提升了電池的Li+擴散係數,下圖d展示了採用兩種金屬鋰負極的電池在0.5C倍率下的循環性能曲線,從圖中能夠看到採用普通金屬鋰負極的電池在循環90次後就開始出現容量跳水的現象,而採用Li3N@Cu納米線層修飾金屬鋰負極的電池能夠穩定的循環超過300次。

為了進一步驗證Li3N@Cu納米線層修飾金屬鋰負極的穩定性,作者製備了Li/LTO電池,並採用4C的大倍率(2mA/cm2)進行充放電測試,從下圖d可以看到採用普通金屬鋰負極的電池在經過200次循環後容量就開始出現跳水的現象,而Li3N@Cu納米線層修飾金屬鋰負極的電池則展現出了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循環1000次未出現明顯的衰降。

Dongsoo Lee通過輥壓的方式將銅箔表面製備的Cu3N納米線轉移到金屬Li負極的表面,隨後Cu3N納米線與金屬鋰發生反應,生成Li3N@Cu納米線,在金屬鋰的表面產生一層3D結構表面層,結合Li3N優異的離子電導率,能夠有效的抑制Li枝晶的生長,使得Li沉積層均勻緻密,顯著提升金屬鋰負極的循環穩定性。

本文主要參考以下文獻,文章僅用於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和評論,以及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Copper Nitride Nanowires Printed Li with Stable Cycling for Li Metal Batteries in Carbonate Electrolytes, Adv. Mater. 2020, 1905573, Dongsoo Lee, Seho Sun, Jiseok Kwon, Hyunjung Park, Minchul Jang, Eunkyung Park, Byoungkuk Son, Yeongil Jung, Taeseup Song, and Ungyu Paik

文/憑欄眺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準固態鋰金屬電池中的鋰枝晶及SEI形成過程
    但鋰金屬電池在鋰離子沉積/脫出過程中會遭受不可控的鋰枝晶生長及嚴重的體積膨脹。同時,不穩定的固體電解液界面膜(SEI)造成了大量的不可逆鋰消耗,導致鋰金屬電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且循環壽命過短。目前,採用固態電解液(SSEs)及凝膠態聚合物電解液(GPEs)取代傳統電解液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主流策略,此外,更換新型電解液添加劑和構建穩定的SEI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 鋰枝晶生長機理獲原位精準測定—新聞—科學網
    該成果實時、直觀地記錄了鋰枝晶生長的微觀機制,精準測定了其力學性能和力—電耦合特性,並提出固態電池中抑制鋰枝晶生長的可行性方案。因此,鋰枝晶的生長是阻礙金屬鋰電池應用的最大障礙。 諸多研究致力於探索如何抑制鋰枝晶的產生,但以往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觀尺度,鋰枝晶生長的微觀機理、力學性能、刺穿固態電解質的機制及抑制其生長的科學依據都不清楚。
  • 黃建宇組原位揭示鋰枝晶生長機理,助力固態電池應用
    諸多研究致力於探索如何抑制鋰枝晶的產生,但是以往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觀尺度,鋰枝晶生長的微觀機理、力學性能、刺穿固態電解質的機制及抑制其生長的科學依據都不清楚。,精準測定了其力學性能和力—電耦合特性,並提出固態電池中抑制鋰枝晶生長的可行性方案。
  • 鋰離子電池鋰枝晶生長:影響因素和抑制方法
    鋰枝晶還會增加負極的表面積,導致新暴露的鋰不斷與電解液反應,從而降低電池的庫倫效率。另外,鋰與電解液反應生成的固態電解質膜穩定性差,極易破裂使得內部的新鮮鋰 又暴露在電解液中,持續消耗電解質,縮短電池循環壽命和降低電池的庫倫效率。鋰金屬電池低的庫倫效率可以通過增加鋰的用量來解決,早期常用的方法就是額外增加3倍 的鋰金屬用量。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
    因為在充電過程中,金屬表面會形成鋰枝晶,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可能刺穿隔膜,導致熱失控及短路,降低電池安全性。 鋰枝晶沿著電池隔膜用微孔膜上的孔形成,因此去除隔膜孔隙可以阻止其生長,然而,這會大大降低鋰離子滲透性,並影響充放電速率。對於能量密度較高的鋰金屬電池來說,其隔膜設計既要能抑制鋰枝晶生長,又要保持離子導電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耐熱性和熱穩定性。
  • 中國學者提出抑制鋰枝晶生長新辦法,提高鋰電池壽命和安全性
    從科學層面而言,鋰電池爆炸的原因通常是電極表面鋰沉積不均勻導致「枝晶」(dendrites)生長,使得電池的充放電效率降低,甚至電池內部出現短路,從而引發電池故障或安全隱患。科學家們都在試圖找到解決方案。日前,中國學者提出採用一種微球(microspheres)結構捕獲鋰,來限制鋰沉積和抑制枝晶生長(dendrite growth)。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_科技_行業...
    因為在充電過程中,金屬表面會形成鋰枝晶,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可能刺穿隔膜,導致熱失控及短路,降低電池安全性。  鋰枝晶沿著電池隔膜用微孔膜上的孔形成,因此去除隔膜孔隙可以阻止其生長,然而,這會大大降低鋰離子滲透性,並影響充放電速率。對於能量密度較高的鋰金屬電池來說,其隔膜設計既要能抑制鋰枝晶生長,又要保持離子導電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耐熱性和熱穩定性。
  • 天津大學羅加嚴教授綜述:鋰枝晶的抑制、誘導與消除
    然而,鋰枝晶的不可控生長不斷消耗活性物質導致不可逆的容量損失,而且有可能刺穿隔膜,造成電池短路;且在高電流密度和長循環運行條件下,枝晶問題更加嚴重。因此,要實現LMBs的安全運行,必須致力於減緩甚至消除枝晶的生長。 從這一觀點出發,對枝晶形成機理和枝晶生長機理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 解決三大行業難題,離量產不遠了
    據論文介紹,三星通過引入銀碳複合負極、不鏽鋼(SUS)集電器、輝石型硫化物電解質以及特殊材料塗層,對固態電池的負極、電解質與正極進行了處理,有效解決了鋰枝晶生長、低庫倫效率與界面副反應,這三大固態電池量產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推動固態電池技術離產業化更進一步。
  • 「鋰枝晶」說:你真懂我嗎?
    作者將第一次電壓突降時的面積容量作為穿透能力,即可容納鋰枝晶的能力。在低於6mA cm-2的電流密度時鋰枝晶的生長更專注於填充隔膜之下的空間,而不是穿透隔膜。對於接近極限值(20mA cm-2)的較高電流密度,鋰枝晶的生長變得瘋狂,更容易刺穿隔膜。
  • 解決重要難題!科學家新技術將鋰金屬電池壽命延長三倍
    7月15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萊斯大學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電池電極材料,這將有助於克服鋰金屬電池關鍵性難題。雖然石墨已被證明是迄今為止用於製作陰極的最好和最可靠物質,但它容納的離子數量有限。但鋰枝晶生長是影響鋰金屬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根本問題之一。鋰枝晶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消耗電解液並導致金屬鋰的不可逆沉積,形成死鋰造成低庫倫效率。甚至還會刺穿隔膜導致電池內部短接,造成電池的熱失控引發燃燒爆炸。為此,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特殊的膠帶貼在構成鋰陽極一部分的銅集流體上,通過雷射處理將其加熱到2026℃。
  • 鋰枝晶如何形成?
    A 42, 7355 (1990)]Brissot原位研究lithium/PEOeLiTFSI/lithium電池證實鋰枝晶生長速率接近於Chazalviel的模型,該速率僅和Li遷移率和電場強度有關,但是他還說明Chazalviel需要進一步考慮Li+遷移和擴散的速率變化,在實驗觀察過程中,循環過程時會發現鋰枝晶被一些「阻礙」抑制,同時,電解液的流動也會阻礙鋰枝晶的形成。
  • 熱力學角度認識鋰枝晶
    除了表面能的影響,溫度也會對鋰枝晶的產生和生長產生顯著的影響,溫度影響的主要是Li+的擴散能力,以及SEI膜的成分和微觀結構。Akolkar等人開發了穩態擴散模型用以研究枝晶的生長過程,該模型主要是根據能斯特邊界層擴散模型模擬了溫度對Li擴散的影響計算了枝晶頂部電流密度it與平面電流密度(if)之間比值關係(如下式所示)。
  • Nature Commun | 納米金剛石作為整平劑,抑制鋰枝晶生長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在電鍍工業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系列方法來抑制金屬枝晶生長,而納米金剛石就是一種整平劑。其原理是:金屬離子首先吸附在納米金剛石上,在電場作用下遷移到陰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納米金剛石或釋放到溶液中、或進入金屬鍍層中。受此啟發,作者將納米金剛石羧酸化、用十八胺修飾後,作為 LiPF6-EC/DEC 電解液添加劑,與鋰離子共沉積,從而抑制鋰枝晶生長。
  • 改善鋰枝晶問題,提高鋰電池性能
    圖1.GCNT的生長示意圖和結構特徵。(a)GCNT生長示意圖,電子束沉積1nm鐵納米顆粒是不連續的,並且它們用作CNT生長的催化劑,而3nm的氧化鋁層為垂直尖端生長提供支撐。然而,LMB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一些限制,如在重複充/放電過程中Li枝晶以不可控的方式形成和生長,導致循環壽命短和嚴重的安全問題,包括電池的內部短路和熱失控。控制鋰枝晶通常有幾種策略,包括通過電解液添加劑原位形成穩定的固體電解質界面層(SEI膜)或自修復靜電屏蔽,Li負極的原位保護塗層以及高模量和高鋰離子遷移數(tLi+)固體電解質的應用。一般來說,理解抑制鋰枝晶有兩個主要理論框架。
  • 如何模擬循環條件下的鋰枝晶生長
    剝離反應發生在負極的表面以及鋰枝晶的表面。當枝晶被氧化時,內部嵌入的Li金屬暴露出來,成為進一步氧化反應的邊界。由於負極表面的不均勻性,鋰沉積速率不均,因此形成枝晶結構,而不是均一的表面。非均相的反覆沉積和剝離過程導致在負極表面形成枝晶結構。基於新的枝晶生長/溶解模型,解決了物質連續性和傳質控制方程。
  • 美國:用2000隻鵝就能解決世界難題,中國簡直「反人類」操作
    地球在偌大的宇宙當中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的時光,而我們人類在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也僅有幾千年的歲月,不過這幾千的時光卻是給地球之母造成的影響難以想像,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是存在著共同的難題,便是我們的沙漠。其中便有著中國,不過看到中國治理沙漠問題上,有位美國學者直呼:用幾千隻鵝就能夠解決世界難題,中國簡直是「反人類」操作。這是為何呢?
  • 外媒:新型電池電極材料有助於克服鋰金屬電池關鍵性難題
    據外媒報導,美國萊斯大學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電池電極材料,這將有助於克服鋰金屬電池關鍵性難題。雖然石墨已被證明是迄今為止用於製作陰極的最好和最可靠物質,但它容納的離子數量有限。研究人員一直希望用鋰金屬箔來取代石墨,它可以容納更多的離子,使電池充電更快,並帶來更高的電池容量。
  • 航海史上曾有一大難題,諸多科學家都解決不了,被一鐘錶匠解決了
    英國政府損失慘重,將此次事件定為國難,並痛定思痛,決定著手解決困擾人類航海的技術難題—經度測量,為此開出兩萬英磅的高額獎金,附帶的條件是:從英國出發,一路向西航行到西印度群島,保持經度測算偏差在半度以內、時間約兩分鐘。消息放出後,因懸賞而專門設立的評審委員會裡,科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大腕雲集,但對難題都束手無策。
  • 美國學者:用幾千隻鵝就能解決世界難題,中國簡直「反人類」操作
    地球在偌大的宇宙當中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的時光,而我們人類在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也僅有幾千年的歲月,不過這幾千的時光卻是給地球之母造成的影響難以想像,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是存在著共同的難題,便是我們的沙漠。其中便有著中國,不過看到中國治理沙漠問題上,有位美國學者直呼:用幾千隻鵝就能夠解決世界難題,中國簡直是「反人類」操作。這是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