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 | 納米金剛石作為整平劑,抑制鋰枝晶生長

2021-02-12 材聲到

本文原發於微信公眾號「材聲到」,微信號「nano-chemistry」。

Nanodiamonds suppress the growth of lithium dendrites,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17-00519-2 。第一作者:Xin-Bing Cheng, 通訊作者:張強,清華大學;Yury Gogotsi,美國 Drexel University。

鋰金屬負極具有最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負的電勢,被認為是未來高能量二次電池的首選負極材料。然而,鋰金屬在充放電循環中會形成枝晶,降低了其庫侖效率並導致一系列安全隱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在電鍍工業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系列方法來抑制金屬枝晶生長,而納米金剛石就是一種整平劑。其原理是:金屬離子首先吸附在納米金剛石上,在電場作用下遷移到陰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納米金剛石或釋放到溶液中、或進入金屬鍍層中。受此啟發,作者將納米金剛石羧酸化、用十八胺修飾後,作為 LiPF6-EC/DEC 電解液添加劑,與鋰離子共沉積,從而抑制鋰枝晶生長。第一性原理計算表明,鋰更傾向於吸附在具有更低擴散能壘的納米金剛石表面,因而使得鋰的沉積更均勻。電解液中加入納米金剛石後,鋰金屬負極的循環性能得到改善,在 2.0 和 1.0 mA cm-2 的電流密度下,Li | Cu 電池壽命分別達到 150 h 和 200 h。

圖1 納米金剛石電解液的性質

圖2 恆流電沉積鋰之後的形貌

圖3 第一性原理計算

圖4 多周循環穩定性

圖5 鋰離子和納米金剛石共沉積的示意圖

相關文章: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公眾號可規範轉載。如需修改內容後轉載,請通過留言和回復與作者溝通。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鋰枝晶生長:影響因素和抑制方法
    二、抑制鋰枝晶生長的方法 2.1 均勻鋰離子流法 根據上述擴散模型可知負極表面鋰離子的空間分布不均勻將導致枝晶生長,所以鋰離子均勻分散在負極表面對於抑制鋰枝晶生長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學者提出抑制鋰枝晶生長新辦法,提高鋰電池壽命和安全性
    從科學層面而言,鋰電池爆炸的原因通常是電極表面鋰沉積不均勻導致「枝晶」(dendrites)生長,使得電池的充放電效率降低,甚至電池內部出現短路,從而引發電池故障或安全隱患。科學家們都在試圖找到解決方案。日前,中國學者提出採用一種微球(microspheres)結構捕獲鋰,來限制鋰沉積和抑制枝晶生長(dendrite growth)。
  • 鋰枝晶生長機理獲原位精準測定—新聞—科學網
    AFM—ETEM納米電化學測試平臺,可實現原位觀測納米固態電池中鋰枝晶生長機制及其力學性能和力
  • 黃建宇組原位揭示鋰枝晶生長機理,助力固態電池應用
    諸多研究致力於探索如何抑制鋰枝晶的產生,但是以往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觀尺度,鋰枝晶生長的微觀機理、力學性能、刺穿固態電解質的機制及抑制其生長的科學依據都不清楚。,精準測定了其力學性能和力—電耦合特性,並提出固態電池中抑制鋰枝晶生長的可行性方案。
  • 低成本鋰電池性能提高一倍 斯坦福團隊用納米金剛石薄膜穩定鋰金屬...
    為解決此矛盾,史丹福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展示了使用納米金剛石薄膜來保護鋰金屬的表面,鋰可以在薄膜下方完成電鍍並防止與電解液產生寄生反應。納米金剛石薄膜不僅具有優異的電化穩定性,而且具有抑制鋰枝晶的極高模量。由於表面保護層的針孔會破壞離子流量的均勻性,斯坦福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獨特的雙層結構來彌補設計缺陷,也就是,一層中的缺陷可通過另一完整層來篩誤。
  • 天津大學羅加嚴教授綜述:鋰枝晶的抑制、誘導與消除
    然而,鋰枝晶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電流密度和沉積容量的增加,抑制策略則有失效的可能。進一步研究如何調節枝晶的形成和生長。枝晶調節意味著允許枝晶的形成和生長,但可均勻轉化為光滑形貌的鋰。提出了調節枝晶生長的兩種主要策略:(i)誘導Li形核和(ii)控制Li的生長路徑。這些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熱力學界面能。最後,消除枝晶Li可以顯著改善LMBs的性能。
  • 這樣的雜交固態電解質,可以抑制鋰枝晶|NSR
    但是,常規鋰氧氣電池使用的有機電解液熱安全性較差,且無法阻擋枝晶生長,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近年來,人們嘗試使用雜交固態電解質(HSE)來提高鋰氧氣電池的離子電導率。那麼,HSE能同時抑制枝晶嗎?什麼樣的HSE才具有優異的抑制枝晶的能力呢?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
    因為在充電過程中,金屬表面會形成鋰枝晶,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可能刺穿隔膜,導致熱失控及短路,降低電池安全性。 鋰枝晶沿著電池隔膜用微孔膜上的孔形成,因此去除隔膜孔隙可以阻止其生長,然而,這會大大降低鋰離子滲透性,並影響充放電速率。對於能量密度較高的鋰金屬電池來說,其隔膜設計既要能抑制鋰枝晶生長,又要保持離子導電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耐熱性和熱穩定性。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_科技_行業...
    因為在充電過程中,金屬表面會形成鋰枝晶,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可能刺穿隔膜,導致熱失控及短路,降低電池安全性。  鋰枝晶沿著電池隔膜用微孔膜上的孔形成,因此去除隔膜孔隙可以阻止其生長,然而,這會大大降低鋰離子滲透性,並影響充放電速率。對於能量密度較高的鋰金屬電池來說,其隔膜設計既要能抑制鋰枝晶生長,又要保持離子導電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耐熱性和熱穩定性。
  • 改善鋰枝晶問題,提高鋰電池性能
    近些年,在Li金屬負極的研究方法和設計策略上也不斷推陳出新,諸如:改性Li箔、電沉積Li金屬、特異性電解質、保護性隔離層緩衝枝晶生長、包覆性Li金屬負極等等。然而受限於測試條件,並不能合理地對電池性能進行評估。此外,還有以三維(3D)多空框架作為Li金屬的主體結構,可以有效降低枝晶的形成,但如此一來電極的質量和體積容量也降低了。本文分別從材料和電解液的角度舉例解釋了改善鋰枝晶的問題。
  • 滾一滾壓一壓,就能解決鋰枝晶生長難題
    但是在充電過程中,由於局部極化的原因,導致鋰枝晶生長,並由此引起的鋰負極粉化和體積膨脹等一些列問題,極大的制約了金屬鋰負極的應用。近日,韓國漢陽大學的Dongsoo Lee(第一作者)和Ungyu Paik(通訊作者)通過在金屬鋰負極的表面植入一層Cu3N納米線的方式顯著抑制了鋰枝晶的生長,使得Li沉積層的厚度更為緻密,從而大幅提升了金屬鋰電池的循環性能。
  • 納米金剛石在生物醫學的應用
    而利用納米金剛石出現的問題是一旦放到細胞內,就要保持原樣不動。然後用其它方法已經解決了溫度測量的困難,比如基因編碼熱傳感器。但是如果這些新納米金剛石可以附在蛋白質上,那麼金剛石作為觀察和了解細胞秘密的完美工具就會實現。
  • 「鋰枝晶」說:你真懂我嗎?
    在關於鋰枝晶滲透生長機理的最新研究中,由於實驗室製造的正極面積容量相對較低,因此使用鋰金屬陽極評估負極材料循環壽命的標準做法從未出現過內部短路。但是,在更實際的高正極負載條件下,其面積容量大於2 mAh cm-2時,鋰金屬的行為變得大不相同,並且很容易發生向納米多孔隔膜的滲透、生長。
  • 什麼是納米金剛石電池?
    在DNV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放置方式有助於由於單元中存在單晶金剛石而引起的非彈性散射。同時,疊層和輻射源都塗有一層多晶金剛石,該金剛石以導熱性和硬度最高的材料而著稱,並具有將輻射抑制在器件內的能力。 因此形成的金剛石電池組表面發出的輻射量比香蕉還低。
  • 專題報導:Imide-Orthoborate雙鹽電解質體系抑制鋰枝晶及提升鋰...
    然而,金屬鋰作為負極使用時,在反覆充放電過程中容易出現粉化、枝晶生長等問題,導致對應二次電池的循環性能極差、容量衰減迅速、庫侖效率低、極化嚴重;更為嚴重的是,鋰枝晶生長還會刺穿隔膜導致電池短路並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問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表明,鋰金屬負極性能的改善途徑主要包括:鋰金屬合金化;固體電解質;鋰金屬表面結構設計;有機電解液促進鋰金屬/電解質界面SEI膜穩定性。
  • 金凱馳研製超硬耐磨納米金剛石
    摘要:採用金凱馳納米金剛石分散混合液配製鹼性化學複合鍍Ni-P-納米金剛石鍍液,研究了鍍液中納米金剛石的體積分數、攪拌強度對鍍層成分、結合力、形貌、顯微組織的影響。結果表明:鍍層中金剛石的質量分數**高可達12-24%,鍍速可達11mm/h。鍍層與基體的結合力與鍍液中金剛石的體積分數關係不大。
  • 一文看懂準固態鋰金屬電池中的鋰枝晶及SEI形成過程
    儘管有著良好理化特性的固體電解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鋰枝晶的連續生長,但現階段鋰枝晶的形成仍難以避免。因此,實時原位地對鋰枝晶的生長進行監測有助於我們深入認知其演變機理,從根源上解決這一難題。在眾多技術當中,原位光學顯微鏡是一種可以用來表徵鋰枝晶演變過程的無損、高效技術。
  • Materials Today Nano:生物質納米材料助力高安全金屬鋰電池
    但是鋰金屬電池存在固態電解質界面(SEI)不穩定以及負極鋰枝晶生長等瓶頸。為了拓展金屬鋰負極應用,科學家們不斷探索電解液修飾、人工保護層、隔膜改性、準固態電解質及固態電解質、結構負極等策略來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和提高SEI穩定性。與合成材料相比,天然生物質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豐富的極性官能團、結構的多樣性、以及可再生和生物降解性等多重優勢,近年來在金屬鋰負極保護方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 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可用於超靈敏診斷
    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可用於超靈敏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20:08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Rachel A. McKendry、Benjamin S.
  • 熱力學角度認識鋰枝晶
    除了表面能的影響,溫度也會對鋰枝晶的產生和生長產生顯著的影響,溫度影響的主要是Li+的擴散能力,以及SEI膜的成分和微觀結構。Akolkar等人開發了穩態擴散模型用以研究枝晶的生長過程,該模型主要是根據能斯特邊界層擴散模型模擬了溫度對Li擴散的影響計算了枝晶頂部電流密度it與平面電流密度(if)之間比值關係(如下式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