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發於微信公眾號「材聲到」,微信號「nano-chemistry」。
Nanodiamonds suppress the growth of lithium dendrites,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17-00519-2 。第一作者:Xin-Bing Cheng, 通訊作者:張強,清華大學;Yury Gogotsi,美國 Drexel University。
鋰金屬負極具有最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負的電勢,被認為是未來高能量二次電池的首選負極材料。然而,鋰金屬在充放電循環中會形成枝晶,降低了其庫侖效率並導致一系列安全隱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在電鍍工業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系列方法來抑制金屬枝晶生長,而納米金剛石就是一種整平劑。其原理是:金屬離子首先吸附在納米金剛石上,在電場作用下遷移到陰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納米金剛石或釋放到溶液中、或進入金屬鍍層中。受此啟發,作者將納米金剛石羧酸化、用十八胺修飾後,作為 LiPF6-EC/DEC 電解液添加劑,與鋰離子共沉積,從而抑制鋰枝晶生長。第一性原理計算表明,鋰更傾向於吸附在具有更低擴散能壘的納米金剛石表面,因而使得鋰的沉積更均勻。電解液中加入納米金剛石後,鋰金屬負極的循環性能得到改善,在 2.0 和 1.0 mA cm-2 的電流密度下,Li | Cu 電池壽命分別達到 150 h 和 200 h。
圖1 納米金剛石電解液的性質
圖2 恆流電沉積鋰之後的形貌
圖3 第一性原理計算
圖4 多周循環穩定性
圖5 鋰離子和納米金剛石共沉積的示意圖
相關文章: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公眾號可規範轉載。如需修改內容後轉載,請通過留言和回復與作者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