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Imide-Orthoborate雙鹽電解質體系抑制鋰枝晶及提升鋰...

2021-01-07 OFweek維科網

1、引言

隨著先進可攜式電子產品、電動汽車等的快速發展,對於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屬鋰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3860 mAh/g)及-3.04 V 的超負電極電勢(相對標準氫電極),是理想的高比能量二次電池負極材料。因此,開發基於金屬鋰負極的高比能量二次電池如鋰金屬電池、鋰空氣電池及鋰硫電池等重新受到關注,並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化學電源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金屬鋰作為負極使用時,在反覆充放電過程中容易出現粉化、枝晶生長等問題,導致對應二次電池的循環性能極差、容量衰減迅速、庫侖效率低、極化嚴重;更為嚴重的是,鋰枝晶生長還會刺穿隔膜導致電池短路並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問題。

國內外研究現狀表明,鋰金屬負極性能的改善途徑主要包括:鋰金屬合金化;固體電解質;鋰金屬表面結構設計;有機電解液促進鋰金屬/電解質界面SEI膜穩定性。其中,通過優化有機電解液成分及改性添加劑促進鋰金屬/電解質界面SEI膜穩定性,被認為是抑制鋰枝晶生長、提升庫侖效率的最簡便、有效的途徑之一。

2、成果介紹

近日,西南石油大學李星博士與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許武博士、張繼光博士、鄭建明博士等在利用醯亞胺-硼酸鹽(Imide-Orthoborate)雙鹽電解質體系抑制鋰枝晶生長、提升鋰金屬庫侖效率方面開展了較系統的研究工作。

(1)首先採用第一性原理計算(DFT)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比較研究了雙三氟甲烷磺醯亞胺鋰-二草酸硼酸鋰(LiTFSI-LiBOB)、雙三氟甲烷磺醯亞胺-二氟草酸硼酸鋰(LiTFSI-LiDFOB)、雙氟磺醯亞胺鋰-二草酸硼酸鋰(LiFSI-LiBOB)、雙氟磺醯亞胺鋰-二氟草酸硼酸鋰(LiFSI-LiDFOB)四種醯亞胺-硼酸鹽雙鹽電解質體系對抑制鋰枝晶生長、提升鋰金屬庫侖效率的作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LiTFSI-LiBOB雙鹽電解質體系能夠發揮最優的效果。該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Imide-Orthoborate Dual-Salt Mixtures in Organic Carbonate Electrolytes on the Stability of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 2018, 10, 2469-2479(Xing Li, Jianming Zheng (共同一作), Mark H. Engelhard, Donghai Mei, Qiuyan Li, Shuhong Jiao, Ning Liu,  Wengao Zhao, Ji-Guang Zhang(通訊作者), Wu Xu(通訊作者))。此外,為了更準確的測定鋰金屬負極的庫侖效率,還系統研究了隔膜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聚乙烯(PE)膜是相對最穩定的隔膜體系。該研究成果以「Stability of Polymeric Separators in Lithium Metal Battery under Low Voltage Environment」為題,發表在J. Mater. Chem. A 2018, DOI: 10.1039/c7ta11259a(Xing Li, Jinhui Tao, Dehong Hu, Mark H. Engelhard, Wengao Zhao, Ji-Guang Zhang(通訊作者), Wu Xu(通訊作者))。

(2)基於上述研究基礎,又開展了LiPF6添加劑改性LiTFSI-LiBOB雙鹽電解質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適量的LiPF6添加劑可以誘導EC溶劑開環、聚合,使生成的SEI膜表面富含poly(CO3)成分,SEI膜表面由此變的緻密、光滑,可以有效抑制鋰枝晶的生長。該研究成果以「Electrolyte additive enabled fast charging and stable cycling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Nat. Energy 2017, 2, 17012(Jianming Zheng, Mark H. Engelhard, Donghai Mei, Shuhong Jiao, Bryant J. Polzin, Ji-Guang Zhang(通訊作者)Wu Xu(通訊作者))。但是,該LiPF6改性Imide-Orthoborate雙鹽電解質體系對應的鋰金屬負極的庫侖效率仍不高,只有90.6%左右。

(3)為了進一步提升對應鋰金屬的庫侖效率,優化了LiTFSI-LiBOB雙鹽電解質體系中的溶劑比例,同時使用了組合添加劑(LiPF6 + VC + FEC),發現對應鋰金屬負極庫侖效率可提升至98.1%。該研究成果以「Dendrite-Free and Performance-Enhanced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through Optimizing Solvent Compositions and Adding Combinational Additives」為題發表在Adv. Energy Mater. 2018, 1703022(Xing Li, Jianming Zheng(共同一作), Xiaodi Ren, Mark H. Engelhard, Wengao Zhao, Qiuyan Li, Ji-Guang Zhang(通訊作者), Wu Xu(通訊作者))。

3、圖文導讀

表1 第一性原理計算表明,化學及電化學穩定性:LiTFSI+LiBOB >Li TFSI+LiDFOB > LiFSI+LiDFOB > LiFSI+LiBOB(ACS Appl. Mater. Inter. 2018, 10, 2469-2479)。

Types of     dual-salts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Reaction energies (kJ mol-1)Electrochemical
(two radicals)Chemical
(two anions)TFSI+BOBCF3SO2NSO2CF3 +(C2O4)B(O4C2) → CF3SO2NSO2OC(=O)C(=O)O + CF3B(O4C2)487.7517.9TFSI+DFOBCF3SO2NSO2CF3 +  (C2O4)BF2 → CF3SO2NSO2OC(=O)C(=O)O + CF3BF2244.6326.9FSI+BOBFSO2NSO2F + (C2O4)B(O4C2) → FSO2OC(=O)C(=O)O + FSO2NB(O4C2)47.685.0FSI+DFOB

FSO2NSO2F + (C2O4)BF2 → FSO2OC(=O)C(=O)O + FSO2NBF2

97.1204.8

圖1 對應鋰金屬二次電池(NMC||Li)循環穩定性:LiTFSI+LiBOB >Li TFSI+LiDFOB > LiFSI+LiDFOB > LiFSI+LiBOB(ACS Appl. Mater. Inter. 2018, 10, 2469-2479)。

圖2 不同類型的隔膜在兩種典型電解液中測定的鋰金屬負極的庫侖效率,從中可以發現PE膜體現出相對最好的穩定性(J. Mater. Chem. A 2018, DOI: 10.1039/c7ta11259a)。

圖3 使用不同電解液對應的鋰金屬負極截面(a-c)及表面(d-f)的SEM圖片。

a, d(LiPF6/EC-DEC)、b, e(LiTFSI-LiBOB/EC-DEC)、c, f(LiTFSI-LiBOB+LiPF6/EC-DEC)。從圖中可以觀察到,使用LiPF6添加劑修飾的LiTFSI-LiBOB雙鹽電解液可以促進更穩定的SEI生長(Nat. Energy 2017, 2, 17012)。

圖4 使用單一添加劑與使用組合添加劑對應的鋰金屬負極的庫侖效率比較。

從圖中可以觀察到,使用組合添加劑(LiPF6+VC+FEC)對應鋰金屬負極的庫侖效率高達98.1%(Adv. Energy Mater. 2018, 1703022)。

圖5 使用不同添加劑對應的鋰金屬負極在100次循環後的表面SEM。

a. 使用LiTFSI-LiBOB+LiPF6/EC-EMC電解液; b. 使用LiTFSI-LiBOB+LiPF6+VC+FEC/EC-EMC(4:6)電解液; c. 使用LiTFSI-LiBOB+LiPF6+VC+FEC/EC-EMC(7:3)電解液。

從圖中可以觀察到,使用組合添加劑(LiPF6+VC+FEC)幾乎不會在鋰金屬表面產生鋰枝晶,此外,使用組合添加劑對應的鋰金屬電池的內阻也明顯小於使用單一添加劑(Adv. Energy Mater. 2018, 1703022)。

4、小結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在Imide-Orthoborate雙鹽電解質體系中,LiTFSI-LiBOB是化學及電化學相對最穩定的雙鹽電解質體系、能夠在鋰金屬表面形成無鋰枝晶、緻密、穩定的SEI膜;通過利用LiPF6作為添加劑改性LiTFSI-LiBOB雙鹽體系,可以使生成的SEI膜展現出更薄、更緻密、更穩定等特性;而使用LiPF6 + VC + FEC組合添加劑改性的LiTFSI-LiBOB雙鹽體系,還可以使對應的鋰金屬負極的庫侖效率提升至98.1%左右。

相關焦點

  • 這樣的雜交固態電解質,可以抑制鋰枝晶|NSR
    鋰氧氣電池具有超高的理論能量密度。但是,常規鋰氧氣電池使用的有機電解液熱安全性較差,且無法阻擋枝晶生長,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近年來,人們嘗試使用雜交固態電解質(HSE)來提高鋰氧氣電池的離子電導率。那麼,HSE能同時抑制枝晶嗎?什麼樣的HSE才具有優異的抑制枝晶的能力呢?
  • 鋰離子電池鋰枝晶生長:影響因素和抑制方法
    鋰負極在充放電循環的溶解沉積過程中,枝晶會不斷形成和斷裂,斷開的枝晶變成「死鋰」不再貢獻容量,而刺穿隔膜的枝晶會引起電池短路甚至引發電池爆炸。鋰枝晶還會增加負極的表面積,導致新暴露的鋰不斷與電解液反應,從而降低電池的庫倫效率。另外,鋰與電解液反應生成的固態電解質膜穩定性差,極易破裂使得內部的新鮮鋰 又暴露在電解液中,持續消耗電解質,縮短電池循環壽命和降低電池的庫倫效率。
  • 基於交聯網絡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助力無枝晶、寬溫度範圍鋰金屬電池
    然而現有的碳酸酯基電解液與鋰金屬電極之間的副反應會形成不穩定的固態電解質界面膜(SEI),導致鋰枝晶的不可控生長,同時電解液易燃、易揮發、容易洩露的缺陷給電池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採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可有效抑制鋰枝晶的生長,而其較低的離子電導率限制了其在室溫下的應用。將室溫離子液體與聚合物複合製備得到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可在保持高安全性的同時,顯著提高聚合物電解質的室溫離子電導率。
  • 天津大學羅加嚴教授綜述:鋰枝晶的抑制、誘導與消除
    已經發表了許多關於鋰枝晶處理策略的文章。這些策略主要是根據枝晶演化過程來研究的:(i)萌生,(ii)成核和(iii)生長。例如,電解液添加劑的電解液改性是抑制枝晶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只有少量的添加劑才能獲得穩定的SEI,從而保證鋰離子均勻分布和死鋰還原。具有親鋰成核中心的骨架可以形成均勻的鋰離子流和成核形態,有利於鋰的平滑沉積和較少的枝晶生長。
  • 液體鋰硫和鋰硒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 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
    (圖源:greencarcongress)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鄭州大學、清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聯手開發液體鋰硫和鋰硒電池系統(簡稱SELL-S和SELL-Se)。
  • 美國研發新型柔軟固體電解質 可改善鋰金屬電池增加電動汽車續航
    因為會產生鋰枝晶(樹突),即電池多次充放電循環後在鋰陽極上形成的微小的樹狀缺陷。更糟糕的是,如果樹突與陰極接觸,還會導致電池短路。 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堅硬的固體電解質,如陶瓷製成的電解質,最能防止樹突穿透電池。不過,很多人也發現,此種方法的問題在於,其沒有從一開始就阻止樹突的「形成」或「成核」,就像最終會在汽車擋風玻璃上擴散的小裂縫一樣。
  • 【科技】中科大餘彥教授&合工大項宏發教授團隊AEnM:二氟磷酸鋰基|雙鹽低濃度電解液用於鋰金屬電池
    鋰金屬電池                                                                      鋰金屬電池(LMB)具有極高的理論比容量(3860 mAh g-1)和最低的標準氧化還原電位(3.040 V),是最有前途的儲能體系之一。
  • 中國學者提出抑制鋰枝晶生長新辦法,提高鋰電池壽命和安全性
    從科學層面而言,鋰電池爆炸的原因通常是電極表面鋰沉積不均勻導致「枝晶」(dendrites)生長,使得電池的充放電效率降低,甚至電池內部出現短路,從而引發電池故障或安全隱患。科學家們都在試圖找到解決方案。日前,中國學者提出採用一種微球(microspheres)結構捕獲鋰,來限制鋰沉積和抑制枝晶生長(dendrite growth)。
  • 環醚基高分子保護皮膚用於抑制鋰金屬負極的「火爆脾氣」
    短路產生的大量熱量引燃電池中的有機電解質,故而引發爆炸起火這種情況在使用碳酸酯類(carbonate)電解液的高電壓(4 V)鋰電池中更容易發生。因此,研發抑制鋰枝晶生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確保鋰電池可靠性,保障用戶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 黃建宇組原位揭示鋰枝晶生長機理,助力固態電池應用
    但研發金屬鋰電池極具有挑戰,雖然歷時多年,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高能量密度可充放電池仍未實現商業化,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循環過程中的不可控鋰枝晶(一種樹狀晶體,其針狀突起稱為晶須)生長,當鋰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穿透固態電解質,使電池短路失效;此外,如果鋰枝晶發生纏繞或斷裂,就會形成「死鋰」,造成電池容量嚴重衰減,因此鋰枝晶的生長是阻礙金屬鋰電池應用的最大障礙。
  • 鋰枝晶生長機理獲原位精準測定—新聞—科學網
    該成果實時、直觀地記錄了鋰枝晶生長的微觀機制,精準測定了其力學性能和力—電耦合特性,並提出固態電池中抑制鋰枝晶生長的可行性方案。 但研發金屬鋰電池極具挑戰,雖然歷時多年,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高能量密度可充放電池仍未實現商業化,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循環過程中的不可控鋰枝晶(一種樹狀晶體,其針狀突起稱為晶須)生長,當鋰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穿透固態電解質,使電池短路失效
  • 水體系鋰空氣電池的發展現狀
    鋰空氣電池是金屬鋰和氧氣組合,不計氟元素在正極使用的情況下,可得到理論上最大的比能量(如圖1 所示)。這種電池作為蓄電池的最初記錄是1996 年美國的Abraham。金屬鋰做為負極,複合碳電極,用膠體作為電解質,酞青鈷作催化劑製成,之後直到現在還一直是使用有機物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作為主要研究開發對象。
  • 改善鋰枝晶問題,提高鋰電池性能
    近些年,在Li金屬負極的研究方法和設計策略上也不斷推陳出新,諸如:改性Li箔、電沉積Li金屬、特異性電解質、保護性隔離層緩衝枝晶生長、包覆性Li金屬負極等等。然而受限於測試條件,並不能合理地對電池性能進行評估。此外,還有以三維(3D)多空框架作為Li金屬的主體結構,可以有效降低枝晶的形成,但如此一來電極的質量和體積容量也降低了。本文分別從材料和電解液的角度舉例解釋了改善鋰枝晶的問題。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固態電解質解決了液態電解質在充放電過程中形成的固體電解質界面膜的問題和鋰枝晶現象,大大提升了鋰電池的循環性和使用壽命,理想情況下循環性能表現優異,能夠達到45000次左右。 固態電解質擁有更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缺點,這也是將固態電解質電池止步於商業化的主要原因。
  • 一文看懂準固態鋰金屬電池中的鋰枝晶及SEI形成過程
    儘管有著良好理化特性的固體電解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鋰枝晶的連續生長,但現階段鋰枝晶的形成仍難以避免。因此,實時原位地對鋰枝晶的生長進行監測有助於我們深入認知其演變機理,從根源上解決這一難題。在眾多技術當中,原位光學顯微鏡是一種可以用來表徵鋰枝晶演變過程的無損、高效技術。
  • 蘇州納米所研發新非對稱凝膠電解質助力無枝晶金屬鋰電池
    首先,經分子動力學(MD)模擬結果證明,PVDF分子鏈上極性單元能以離子-偶極子作用力結合電解質中的PF6-(圖1c),而Li+則在體系中表現出更高的擴散係數(圖1e)。利用聚合物這種性質,該團隊設計了獨特的膜結構用於調節電解質離子分布。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東麗工業公司(Toray Industries)開發了一種鋰金屬電池使用的無孔隔膜,可以顯著提高電池安全性,並有望應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無人機和電動汽車。
  • 金屬鋰電池聚合物電解質PEO為什麼不耐氧化?
    固態電解質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能夠有效的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因此在金屬鋰電池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聚合物類電解質,例如PEO,因為良好的塑性,成為一種非常具有應用前景的固態電解質。但是聚合物電解質通常在高電壓的正極一側穩定性較差,發生氧化分解,引起電池的性能急劇衰降。
  • 有機聚合物填料推動PEO基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工作溫度降至 35 °C | JMCA
    近三十年來,鋰金屬電池技術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液體電解液使用所產生的安全隱患如鋰枝晶生長、電解液燃燒起火等一直難以克服,成為鋰金屬電池應用的關鍵瓶頸。使用固態電解質取代傳統有機電解液是削弱鋰枝晶生長、構築安全固態鋰電池體系的重要選擇。固態電解質從材料選擇角度可分為兩類:無機固態電解質以及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兩者相比,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具有更好的電極界面兼容性、成膜性以及熔鹽能力,且製備工藝和成本要顯著低於無機固態電解質,因而長期以來一直是固態電解質研究的熱點。
  •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合作建立保護金屬鋰負極的可移植界面
    但負極枝晶生長是限制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鋰金屬固態電池的共性問題。金屬鋰異常活潑,容易與電解液反應,引發鋰離子和電子在界面處的不均勻分布,帶來樹枝狀鋰枝晶的沉積。鋰枝晶一方面可能刺穿隔膜,到達電池正極造成電池短路、熱失控、著火爆炸等一系列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會加劇金屬鋰和電解液的反應,導致死鋰的出現,降低電池利用率和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