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氧乙烷(EO)滅菌是醫療機械常用的滅菌方式,但若解析時間不夠、單包裝材料透氣性不好或滅菌工藝不符合規定,都有可能造成環氧乙烷殘留量超標。
環氧乙烷具有腐蝕性,其殘留量超標會對人體帶來一些危害,如環氧乙烷會通過陰道進入人體,嚴重時可導致嘔吐、噁心、腹瀉、頭痛、中樞抑制、呼吸困難、肺水腫等,還存在肝腎損害、溶血、過敏和致癌的風險。因此,ISO10993-7:2008《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7部分:環氧乙烷滅菌殘留量》規定EO的允許限量(如表1所示),同時準確測定環氧乙烷殘留量,對控制產品質量、降低使用風險尤為重要。本文通過試樣狀態的調節平衡時間、樣品面積和樣品水浸泡時間,綜合探究影響環氧乙烷殘留測量準確性的因素,希望能夠幫助檢測人員在測試過程中規範操作,減少誤差,提高結果的準確性。
表1 EO允許限量
01測試方法
依據GB/T14233.1《醫用輸液、輸血、注射棋局檢驗方法 第1部分:化學分析方法》氣相色譜法中的極限浸提法關於試樣的製備規定如下。
試樣的製備:取產品上與人體接觸的EO相對殘留含量最高的部件進行試驗,截為5mm長碎塊(或10mm2片狀物),取1.0g放入20ml萃取容器中,精密加入5ml水,密封,60℃±1℃下平衡40min。
02測試條件
2.1 色譜柱條件
色譜柱:JN.PEG-20M(30m×0.32mm×0.5um);柱流量:1.0mL/min;載氣:氮氣(99.999%以上);柱溫:60℃;分流比:60:1;進樣口溫度:100℃;FID檢測器溫度:100℃;頂空瓶平衡溫度:60℃;平衡時間:40min;頂空瓶規格:20mL。
2.2 線性關係的考察
根據環氧乙烷的性質,在低溫冰箱環境中打開門,按照標準進行配製1、2、4、6、8、10ug/ml六個系列濃度的標準溶液,以峰面積為橫坐標,溶液濃度為縱坐標繪製標準曲線,其結果如圖1、2所示。
(a) 空白純水氣相色譜圖
(b) 10ug/ml的EO標液氣相色譜圖
圖1 環氧乙烷氣相色譜圖
圖2 低溫冰箱環境中配置的環氧乙烷標準曲線
試驗結果表明:
從圖1可知,環氧乙烷在2.248min出峰,空白純水在此處無幹擾。
從圖2可知,在低溫冰箱環境中打開門配製標準溶液的線性良好。
03試驗分析
3.1 平衡時間的影響
隨機抽取客戶委託的藍色和綠色平面口罩樣片,按標準完成試樣製備,同時將配製好的1、2、4、6、8、10μg/mL的系列濃度標液當待測樣品,精確移取各系列濃度標液5ml,置於20ml頂空瓶中,密封,放置冰箱儲存,並將製備好的頂空樣品,於(60±1)℃分別平衡20、30、40、50、60min後測定,根據繪製好的標準曲線計算其相應質量濃度,其結果如圖3所示。
圖3不同平衡時間對比環氧乙烷測試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1)系列濃度標液平衡20/50/60min的含量值比平衡40min低,且峰形波動較大。(2)系列濃度標液平衡30/40min的含量值相近,偏差在的範圍之內,且峰形幹擾較少,但是進行測試樣品時,由於環氧乙烷殘留量低,平衡時間過長或者過短都使其含量降低,因此為了能準確測定樣品的殘留量,建議測試樣品時最好平衡40分鐘。
3.2 樣品面積的影響
隨機抽取客戶委託的普通平面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樣片,模擬日常試樣的製備,將其剪成5、10、20、40、80 mm^2碎塊,按標準完成試樣的製備,於(60±1)℃下平衡40min後進樣測定,根據繪製好的標準曲線計算其相應質量濃度,其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
圖4不同樣品面積對比環氧乙烷測試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普通平面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隨著樣品面積越小,環氧乙烷越容易析出,含量越高,因此建議進行剪樣時應儘量將其剪成10 mm^2碎片,從而減少誤差, 提高結果的準確性。
3.3 樣品水浸泡時間的影響
隨機抽取客戶委託普通平面和立面口罩樣片,按標準對試樣平行製備7份,分別放置0、2、4、8、16、32、48h後於(60±1)℃下恆溫40 min後進樣測定,根據繪製好的標準曲線計算其相應質量濃度,其結果如圖5所示。
圖5不同水浸泡時間對比環氧乙烷測試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普通平面口罩和普通立面口罩在頂空瓶中水浸泡時間越長,環氧乙烷析出量越多,對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影響較大,因此建議樣品經製備完後應立即進樣,從而減少誤差, 提高結果的準確性。
4. 總結
本案例採用氣相色譜法測定環氧乙烷殘留量,並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探究,發現配製標液的環境、平衡時間、樣品面積及樣品水浸泡時間均與測定結果密切相關,本次對影響因素的研究能指導檢驗人員在測定過程中, 規範實驗操作,減少誤差,提高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