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對於我們只有壞處?換個角度理性看待它

2020-08-27 學地理觀海洋

全球變暖這個詞,如今在各大自然方面的紀錄片,出版物中屢見不鮮,成為全球的熱議話題,全球相當一部分國家也針對這一問題舉辦了氣候大會,呼籲人們引起重視。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不可高枕無憂,但也沒必要過度恐慌。這裡會為大家全面分析這一現象,以及對我們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簡析

首先要明確,全球變暖並不是一種災難現象;它是一種正常的氣候現象。地球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氣候條件一直在改變,大體上可以分為冰川期和間冰期。冰川期氣候寒冷,海平面下降,冰雪地帶向低緯度推進,冰川活動留下痕跡。間冰期氣候溫暖,海平面上升,冰雪減少,冰川也只在兩極地區出現。氣候變化會淘汰掉適應能力弱的物種,其他的物種得以生存下來。

目前我們處於溫暖的間冰期,並且全球平均氣溫還在震蕩走高。

1880—2000年的氣溫曲線數據

從更大的時間尺度來看我們的確處於全球氣溫上升的一個階段,是從第四紀大冰川期後的氣溫回升。

所以我們沒必要對於全球變暖過於恐慌,因為不完全是人類過度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但不得不說工業化以來人類活動對於全球變暖有「貢獻」。自從人類步入工業化社會,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就明顯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全球變暖的進程。

地球在地質演化歷程中,曾經其實有比現在還要溫暖的時段,植物和動物都像如今的熱帶地區那樣繁茂。西太平洋暖池的水溫曾經達到33℃(現在是29℃)我國黃河流域也曾經具有相當於現在長江流域一帶的氣候特點(這也是黃土高原曾經鬱鬱蔥蔥的原因之一)。現在我們之所以反覆強調全球變暖可能帶來的危害,是因為它對當今的人類社會總體而言弊大於利。

消融的冰川導致海平面上升

利弊分析

全球氣溫的不斷提升使得熱帶地區變得更不適宜人類居住,然而南北極地區可能成為新的開發地;全球變暖可能導致自然災害(厄爾尼諾,各種極端天氣,洪水颶風)變得更加頻繁,也會加速病菌的繁殖,可能導致人類傳染病增多。二氧化碳含量的激增會使海洋逐漸酸化(海洋本身呈現弱鹼性),眾多浮遊生物堅硬的鈣質外殼可能受到影響,整個海洋食物鏈受到一定打擊。

最嚴重的就是全球海洋存在一個溫鹽環流系統,這個系統中,北大西洋暖流在北極地區冷卻下沉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全球均溫如果過高,高鹽度的北大西洋暖流難以在北極地區下沉完成循環,溫鹽環流就會崩潰,首先受到衝擊的是大西洋海域及其沿岸地區。美國科幻電影《後天》就講述了全球急劇變暖,溫鹽環流崩潰所引發的氣候巨變。目前來看溫鹽環流沒有停止的徵兆,但研究表明它的速度已經下降了31%左右,我們需要引起重視。

亞寒帶針葉林地區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全球變暖某種程度可以促進農業發展。二氧化碳的增多可以使植物更加繁盛,從而給人類和動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廣闊的針葉林帶可能變成重要農業區。適應氣候變化的生物會生存下來,演變成更豐富的物種。伴隨生產力發展,更多物質生活資料擺進商場,人類的生活也會相應滋潤起來。

一些錯誤觀點及糾正

1,氣候變化與我們無關

雖然全球變暖的影響短期內看不出來,但長期(也許幾十年)影響一定是有的,並且可能深刻改變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2,全球變暖有好處,我們可以不用刻意控制碳排放

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與地球在地質演變中的緩慢變化不同,人類當今的活動正在快速改變全球大氣,海洋的化學構成,即使適應力強的生物也不一定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適應氣候變化。因此雖然表面上都表現為氣候變暖,實際上有很大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人類除了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還排放了甲烷等其他有害氣體,改變了大氣和海洋環境的化學組成。這對於地球上所有生物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今天分享的內容到此為止,講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對全球變暖有好的應對措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只會給我們帶來壞處?換換角度理性看待它
    全球變暖這個詞,如今在各大自然方面的紀錄片,出版物中屢見不鮮,成為全球的熱議話題,全球相當一部分國家也針對這一問題舉辦了氣候大會,呼籲人們引起重視。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不可高枕無憂,但也沒必要過度恐慌。這裡會為大家全面分析這一現象,以及對我們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一個更加可怕?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一個更加可怕?因為全球氣溫的略微變化,對於地球上某些地方來說,往往是致命了,同時也會伴隨著炎熱、極寒、洪澇這樣的極端天氣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面,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也正是因為如此,溫室效應才會被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被單獨提出來進行解決,而目前唯一的辦法,其實只有減少碳排放量,等待地球大氣層的自我調節,除此之外,我們基本上沒有其他的辦法。
  • 全球變暖對於人類和生物有什麼影響?
    關於全球變暖,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因是什麼?除了是太陽傳遞到地表上的光以外,還有就是地球的溫室效應,過去地球雖然也有溫室效應,但是因為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少,所以溫室效應能夠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隨著溫室氣體增多,溫室效應的平衡被打破了,在這之後,全球氣溫就在不斷上升,讓人擔憂。那麼,全球變暖究竟對於人類有什麼影響呢?
  • 全球變暖不一定是壞事,也有好處,為什麼科學家仍擔心全球變暖?
    也就是說,全球變暖其實是會導致地球生物滅絕,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環,也會因為地球溫度過高,而走向滅絕。但為什麼最近一些科學家說,全球變暖並不都是負面影響,也有一些好處呢?全球變暖有好處嗎?相對於全球變冷,適當的變暖對人類是有好處的。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全球變暖我們應當做些什麼?
    關於全球氣候變化有很多「偽」爭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巨大的毯子一樣讓全球變暖嗎?全球變暖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我們應當暫停行動嗎?我們應當投入更多資金用於研究碳平衡技術、碳封存技術嗎?印度和中國應當承擔中期減排中的大部分責任嗎?  然而,圍繞全球變暖有個真正的爭論:除了研究之外,在未來的10年或者20年我們還應該做什麼?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地球為什麼會變暖?換個角度看世界
    —讓-雅克·盧梭 以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為代表的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我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這個詞,比如說,環境組織警告我們所面臨的災難,一些公司也在宣傳它們如何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政治家也通過辯論和採取措施來避免它,儘管措施永遠不夠。我們被迫接觸到了很多信息,但我們很少談論科學方面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會發生氣候變化?
  • 我的世界觀:當我們談論理性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看,理性和感性,都只是一種人的傾向,一種態度,一種方法,不能說誰天生就是理性或感性的,而是在成長中,逐漸具有了理性的態度。對於什麼是理性這一話題,我不想引用太多歷史的論證、東西方思想的交鋒等等。理性這個內容,恰好是我們純粹可以靠經驗和思維就能夠去想像和理解的東西,下面就來看看理性的各個方面。
  • 我們要理性看待
    我們要理性看待 2020-03-05 10:18  魯能青訓官方帳號 上周中,兩個和頭球有關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科技帶給了我們什麼?好處大於壞處?還是壞處大於好處
    本文由「靜說科技」獨家原創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百家號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的產生,我們人類都會去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到底帶給了我們什麼?相信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去看待一個事物帶給了我們什麼的時候,應該用一個包容的態度去看待它。
  • 全球變暖:100%是人類的鍋
    上個世紀的全球變暖幾乎都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2013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了一個明確的專家共識:1951年至2010年觀測到的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的上升,一半以上極有可能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這一結論的確定性有95%以上。
  • 地震也會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研究表示,它確實是變暖的「元兇」
    提到全球變暖,我們都知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和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不過,最近的一項新研究卻表明,除了人類活動之外,大地震或許也是全球變暖的「元兇」之一,這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近日的《地球科學》雜誌上。
  • 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怎麼辦?給地球打個「遮陽傘」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採用不同思路,比如阻擋來自太陽的部分光線呢?於是,有人提出了「給地球裝個遮陽網」。託尼·德拉多爾切(Tony DeLa Dolce)表示:「為什麼我們不考慮在太空設立一道遮陽網,來減少地球接收到的光線(能量)的量?經歷過日全食的人都知道,太陽光暗下來後,溫度也會隨之降低。因此,在地球和太陽之間設立一道遮陽網也許是個好主意。」
  • 高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的活動無關
    大自然的變化類似於四季交替,只不過是它的時間尺度要長得多。根據作者的描述,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萬年以前開始的,那時,天氣已開始轉暖,曾經覆蓋了當今人類廣泛活動區域的冰層逐漸在陽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類祖先的生活方式則開始從漁獵轉向定居農業。到現在,人類已經處於「夏季」,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擔心氣溫上升可能會帶來的危害」。
  • 全球變暖:9個最重要的問題和答案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製作了一部關於環境問題的紀錄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稱全球變暖是一場「騙局」。反過來,Vox的編輯們也了解了關於這樣一個模稜兩可的話題最受歡迎的問題的答案。首先,讓我們用術語來定義「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之間的區別。
  • 醫生對於吸菸的壞處說的太多,但它的4個好處,卻沒有人知道
    對於男性來說,抽菸的人群確實是非常的龐大。許多人也都知道吸菸的危害,比如說吸菸的人更容易得肺癌,而且吸菸對於家人也有很大的危害,二手菸的環境讓家人也處於危險當中。而在一些公眾場合,大家對於吸菸的人也更是十分反感。
  • 全球變暖誰該負責?我們真得認真思考
    全球變暖一直是環境問題中人們最關注的話題,尤其是2020年這一年的發生的事情,更讓人們對全球變暖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化石燃料的燃燒一直是溫室氣體產生的最大元兇,然而,這一論斷卻不斷被新的研究所打破。
  • 但斌薦讀|《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本期,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為我們講述:換個角度看世界。當我們找到它以後,需要做的就是將其變為現實,這種人生觀一直在塑造我的生活。思想的力量——這本身就是一種思想。——Ray Kurzweil換個角度看世界很多人擔心經濟發展,但如果切換到數字經濟,比如晶片、5G、人工智包括基因技術,你看到的其實是世界的另外一個角度。我覺得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指數級變遷的結果。
  • 但斌薦讀 | 《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本期,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為我們講述:換個角度看世界。《奇點臨近》作者:Ray Kurzweil(美)  譯者: 李慶成 董振華 田源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這樣的人生觀:無論我們面對什麼困境——商業、健康、人際關係等問題,以及這個時代面臨的科學、社會和文化的各方面挑戰,都存在一種正確的思想引領我們走向成功,而且我們可以找到這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