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為什麼會變暖?換個角度看世界

2020-09-03 5號書館

土地上結出的果實屬於所有人,可你忘記了土地不屬於任何人。

—讓-雅克·盧梭


以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為代表的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我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這個詞,比如說,環境組織警告我們所面臨的災難,一些公司也在宣傳它們如何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政治家也通過辯論和採取措施來避免它,儘管措施永遠不夠。我們被迫接觸到了很多信息,但我們很少談論科學方面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會發生氣候變化?

眾所周知,地球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而太陽是一顆中等大小的恆星,通過核反應將氫轉化為氦來產生能量。這些能量以輻射的形式穿過太空,經過8分19秒後到達我們的星球。地球所接收到的能量中,有一部分會被雲層或極地冰冠等白色反射表面反射,這就是陸地反照率,在這一過程中,會有37%~39%的熱量被反射回太空。其中,雪地能夠反射86%的光,明亮的雲能夠反射78%,相比之下,海洋只能反射5%到10%,森林反射8%。可以說,地球的反照率越高,它的熱量就越低。出於同樣的原因,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村莊的傳統做法是將房屋漆成白色。因此,在夏天時,房屋能夠反射大量的光線,而不至於被烤得過熱。

其餘那些沒有被反射的能量則被地球吸收。雖然被地球吸收的大部分是可見光譜頻率的光,但地球會以其他頻率,即紅外線的頻率重新發射光,並在理論上使其返回太空,從而維持地球的熱平衡。然而,有一些東西阻礙了它們到達太空—溫室氣體,其組成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但也包括水、臭氧、甲烷或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分子,由於其自身的分子性質,能夠精確地吸收這些紅外頻率,並重新向大氣和地球表面釋放能量。之所以這種現象被稱為「溫室效應」,是因為其原理與用於農業的溫室相似,溫室的溫度可以保持在高於周圍環境的水平,從而使植物或蔬菜得以持續生長。


因此,溫室氣體的存在使地球不能把它接收到的部分能量返回到太空,而地表也會因此變暖。適量的溫室氣體是必要的:倘若沒有它們,地球的平均溫度將會是零下18攝氏度,生物的生存會變得尤為困難,而多?了溫室氣體,地球的平均氣溫達到了15攝氏度。然而,過量的二氧化碳會導致氣溫過度升高,這正是令人擔憂的全球變暖問題。正如科學界所證實的那樣,這種溫室氣體過剩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不使用太陽能或風能等清潔能源,而使用煤炭、天然氣或石油等化石燃料產生的廢熱,更不要說還有工業和排氣管排放的二氧化碳。自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增加了40%。

自從工業化開始以來,地球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近1攝氏度,而且過去30年中的每一個十年都比上一個十年要熱。根據一些計算,到2036年平均氣溫將上升2攝氏度,這將是一個滅頂災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將氣溫保持在這一極限溫度之下。《京都議定書》是一項減少排放的國際協議,已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籤署和批准,然而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國美國還沒有批准該協議。2017年6月,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宣布美國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這是一個相當明顯的歷史短視的例子,符合美國一貫的「美國優先」政策。諷刺的是,美國並不會成為氣候威脅的最大受害者,因為受危害最大的將是最貧窮和汙染少的國家。

我們能做什麼呢?可以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儘量使用公共運輸工具,減少汽車出行;使用節能家電;少消耗熱水;不過度使用空調;可以種樹去吸收二氧化碳。我鼓勵大家一起行動起來,防止家園過熱。正如甘地所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但重要的是我們去做了。」

相關焦點

  • 散文:換個角度看世事
    新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似乎說的是看問題的角度。換個方向、位置、角度,事物也就變化了模樣,甚至與心目中的形象相差甚遠。聽朋友講,近期,他們單位上的領導要求對重點崗位實施輪換。實際上,這歸咎於看問題的角度。人們不可能今生只從事一種職業、一個崗位、一樣工種,更不可能是一套馬車拉到退休,直至返老還鄉。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適度變換角度,適當自我調整心情了。自己的心態好壞,來源於角度的變換。同樣的問題,站在當前看長遠,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姿態,和換位思考的想法。
  • 但斌薦讀|《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本期,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為我們講述:換個角度看世界。——Ray Kurzweil換個角度看世界很多人擔心經濟發展,但如果切換到數字經濟,比如晶片、5G、人工智包括基因技術,你看到的其實是世界的另外一個角度。我覺得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指數級變遷的結果。
  • 但斌薦讀 | 《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本期,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為我們講述:換個角度看世界。——Ray Kurzweil換個角度看世界很多人擔心經濟發展,但如果切換到數字經濟,比如晶片、5G、人工智包括基因技術,你看到的其實是世界的另外一個角度。我覺得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指數級變遷的結果。
  • 為什麼溫室氣體會使地球變暖
    【學員問題】為什麼溫室氣體會使地球變暖?  【解答】地球變暖是由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造成的。溫室氣體之所以能夠使地球產生溫室效應,是因為不同波長的熱輻射通過溫室氣體時,其吸收程度大不相同。  地球的熱量來自太陽。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系短波輻射,而地球表面向宇宙發出的熱輻射系長波輻射。
  • 全球變暖,對於我們只有壞處?換個角度理性看待它
    地球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氣候條件一直在改變,大體上可以分為冰川期和間冰期。冰川期氣候寒冷,海平面下降,冰雪地帶向低緯度推進,冰川活動留下痕跡。間冰期氣候溫暖,海平面上升,冰雪減少,冰川也只在兩極地區出現。氣候變化會淘汰掉適應能力弱的物種,其他的物種得以生存下來。目前我們處於溫暖的間冰期,並且全球平均氣溫還在震蕩走高。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暴擊」地球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一個純概率的「運氣類」問題,全地球的生物都在用自己的「運氣」對抗小行星的直接撞擊,然而地球目前為止依舊受到了無數小行星的撞擊。通古斯、車里雅賓斯克,都是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撞擊事件,但是這些撞擊想要帶來滅絕事件還不夠火候,那麼為什麼恐龍會被一顆小行星毀滅呢?
  • 世界地球日:每年氣溫屢破記錄,氣候變暖會帶來什麼危害?
    每個世界地球日,我們都不得不關注形勢越來越嚴峻的全球變暖現狀。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變暖?全球每年氣溫屢破記錄,氣候變暖會帶來什麼危害?氣候的變化是否會對颱風產生影響?這個過程看似非常簡單,好像是全球變暖了,海洋溫度升高了,水汽更多了,所以颱風強度會變得更強。但真的這麼簡單嗎?如果真的這麼簡單,為什麼直到2005年美國科學家才在《Nature》上發表相關文章,證明颱風的強弱變化的趨勢和海水溫度的升降有關呢?
  • 換個角度看科學
    所以,我們想換個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科學,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啟發: 關於人類起源的認識 目前在教科書中所採用的都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人類的起源,把人跟動物等同起來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生命終結了嗎?沒有,他只是切換到另外一個形態中去了而已。也許一個生命曾經多次在不同的時空中來回切換過生命的形態,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生命的輪迴轉世等。 站在生命長河的這個角度看,現代科學可能只是涉及了生命中很小的一個片段。
  • 生活是個萬花筒,逆向思維教你換個角度看問題,會發現更多天地
    在庚子鼠年的春天,相信很多人在經歷了「與世隔絕」之後,會和我一樣,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生活是個萬花筒,換個角度看問題,顧慮可以清除,茫然之後光明會更多。這個「道理」是很簡單實用的方法,叫「正確運用逆向思維」。我一直以為,我熬夜寫作是在「賺」時間。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研究稱全球變暖可致地球傾斜角度改變
    《新科學家》雜誌網站8月20日報導稱,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對地球運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海洋變暖對地軸傾斜角度的影響遠比人們過去預想的要嚴重
  • 換個角度看問題,不要執著於一種思維
    很多時候,我們開始向環境低頭,甚至於開始認命、怨天尤人,豈不知這一切都是我們那習慣性欣賞「工藝品」的角度在作祟罷了。我們的思維常常是被我們自己束縛得難以呼吸,於是,我們只知道一成不變,止步不前,每天迎來朝陽,送走落日,毫無生氣,按部就班。要想突破面前的困境,要想有所成就,我們就要換個角度欣賞「工藝品。」
  • 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 地球全球變暖的影響
    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 地球全球變暖的影響時間:2018-04-10 11:37   來源:博科園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地球全球變暖的影響 人們喜歡把地球看作是最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因為它滿足了目前我們所知適合生命生存、繁衍和繁榮數十億年的所有條件。畢竟地球大氣層厚薄適中,表面又有液態水存在。海平面上壓力和溫度的結合讓水存在成為可   原標題: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
  • 9.7分紀錄片,帶你換個角度看世界
    這次小萬推薦一部口碑爆棚的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到現在依然維持在豆瓣9.7的高分,是名副其實的年度最佳紀錄片了。   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南極洲。   在南極洲的某些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方的6倍,冰雪消融的速度每10年翻一番,海平面一直在上升。
  • 科學家新觀點:如果沒有人類出現,地球也會出現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依舊會到來,也是無法避免的,這樣的觀點和此前我們對於全球變暖的認知是截然相反的,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沒有必要再繼續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方針也沒有必要再繼續實行了,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地球的溫度變化是受到兩個主要因素影響的,第1個就是太陽溫度的變化,第2個是地球大氣層的變化,自從太陽在誕生之後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換個角度看商洛——美的撼人心魄!
    9月9日,由商洛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途牛旅遊和商洛七縣區承辦的「換個角度看商洛」無人機、媒體達人採風活動圓滿落幕。當天下午,商洛召開全媒體發布會,正式啟動「跟著無人機遊商洛」金秋大型旅遊營銷活動,發布金秋精品旅遊線路。
  • 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怎麼辦?給地球打個「遮陽傘」
    於是,有人提出了「給地球裝個遮陽網」。託尼·德拉多爾切(Tony DeLa Dolce)表示:「為什麼我們不考慮在太空設立一道遮陽網,來減少地球接收到的光線(能量)的量?經歷過日全食的人都知道,太陽光暗下來後,溫度也會隨之降低。因此,在地球和太陽之間設立一道遮陽網也許是個好主意。」
  • 地球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傾斜角度是如何產生?看完長見識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生存的家園,地球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和適宜生物生存的環境,讓一個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我們生存的地球竟然是傾斜的。科普一下,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其實也在公轉,並且自轉軸和公轉軸還不是垂直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夾角竟然有66.5°;自轉軌道與公轉軌道也不重合,也有些23.5°的夾角。雖然這個傾斜的角度讓地球有了四季的變化,但是這個傾斜角是如何產生的呢?還是地球原本就是這樣?
  • 【兩會掠影】臨洮融媒帶你換個角度看兩會~
    【兩會掠影】臨洮融媒帶你換個角度看兩會~ 2021-01-11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