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均持銀行卡量、保險密度知多少?這份央行報告告訴你!

2020-11-28 騰訊網

10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 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帳戶和銀行卡使用情況電子支付使用情況個人投資理財情況個人信貸使用情況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使用情況保險使用情況等多個角度介紹了2018年的普惠金融發展情況。

據介紹,2016年底人民銀行建立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及填報制度,《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現包含使用情況、可得性、質量3個維度共21類51項指標,其中8個指標通過問卷調查採集。

《報告》顯示,整體來看,各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為普惠金融發展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我國普惠金融繼續穩步發展。一是金融服務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基礎金融服務可得性較高,特別是偏遠地區居民金融服務可得性得到進一步改善。二是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成效明顯,數位技術與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覆蓋率進一步提升,服務普惠金融目標群體的能力顯著提升,數字普惠金融生態不斷完善。三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狀況得到改善,企業銀行帳戶服務流程極大優化;小微企業融資困難進一步緩解,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四是信用體系建設、金融消費糾紛非訴解決機制建設、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等繼續穩步推進。五是金融對民生領域、農村地區的支持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全國人均持有5.44張銀行卡

2018年銀行結算帳戶和銀行卡廣泛普及,全國及農村地區人均持有量持續穩步增長。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擁有7.22個銀行帳戶,同比增長9.39%;人均持有5.44張銀行卡,同比增長13.0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49張)。東部地區人均帳戶和持卡量最高,中西部略低。

銀行卡人均交易筆數持續較快增長。2018年,全國人均銀行卡交易筆數150.75筆,同比增長40.24%,增速比上年高11.52個百分點。銀行卡受理環境持續改善,使用場景進一步拓展,中西部省份銀行卡使用增長迅速。

活躍使用帳戶擁有率較上年小幅提升。2018年,全國有88.64%的成年人擁有活躍使用帳戶,比上年高1.58個百分點,全國三分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活躍使用帳戶的成年人比例超過90%。

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穩步增長。截至2018年末,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為2.24萬元,同比增長5.66%。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猛增

電子支付繼續較快發展,使用普及率持續提升。2018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82.39%,比上年高5.49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72.15%,比上年高5.64個百分點。各地積極穩妥推進行動支付等現代支付工具發展,取得較好成效,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電子支付得到快速推廣。

非現金支付業務量平穩增長,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量增長迅速。2018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2203.12億筆,金額3768.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94%和0.23%。2018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570.13億筆,金額2126.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36%和2.47%;行動支付業務605.31億筆,金額277.3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19% 和36.69%,銀行業金融機構行動支付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18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5306.1億筆,金額208.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05%和45.23%。

47.81%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

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持續提升,農村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提升較快。2018年,全國平均有47.81%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比上年調查水平高1.84個百分點;農村地區這一比例為36.11%,比上年調查水平高3.32個百分點。

其中,經濟發達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較強,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等省(市)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均超過了60%。安徽省為進一步拓寬農民投資理財渠道,在全轄持續開展「國債服務下鄉活動」,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縣域銷售國債28.77億元,同比增長7.47%。

人均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2.7萬元

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臺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城鄉差距較小。2018年,全國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平均筆數為0.51筆,其中農村地區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筆數為0.43筆,均與上年基本持平。2018年,全國成年人在銀行獲得過貸款的比例為39.88%,農村地區為34.62%;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臺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為22.85%,農村地區為21.08%。

另外,個人消費貸款持續迅速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27089.4元,同比增長19.54%。

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18%

2019年,人民銀行系統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舉措,引導金融資源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合理的信貸需求,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截至2018年末,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8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比上年末高8.2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22萬億元,同比多增6143億元。

全國保險密度為2724.49元/人

保險密度有所增加。2018年,全國保險密度為2724.49元/人,同比增長 3.53%;保險深度為4.22%,比上年低0.2個百分點。

據介紹,近年來上海市保險業積極創新中小微企業保險產品及服務,在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新材料首批應用保險、專利綜合保險、專利質押融資保證保險、科技企業創業保證保險等多個險種取得突破。此外,為在上海註冊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推出貸款保證保險,截至2018年末,通過貸款保證保險累計為1893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68.32億元的貸款支持,涉及製造業、電子信息行業等多個領域。

消費者對保險、貸款等知識掌握較少

消費者金融知識、金融行為得分均較上年小幅提升。全國消費者金融知識平均得分為6.52分,較上年增加0.12分;全國消費者金融行為平均得分為6.35分,較上年增加0.17分。

從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掌握程度看,消費者對儲蓄、銀行卡、徵信等方面的知識掌握較好,但對新的金融知識和較複雜的金融知識了解不多,特別是對保險、貸款等掌握較少。從金融行為看,大多數消費者會理性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珍視信用記錄,重視金融教育,但消費者在財務規劃、投資風險處理方面的能力仍較欠缺,部分消費者風險責任意識較弱。

實習記者 李林鸞

編輯 韓業清

相關焦點

  • 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全部告訴你
    銀保監會昨天(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我國從2017年初開始集中整治,影子銀行規模從歷史高位大幅下降。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方面,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基礎設施比較成熟,23萬銀行網點數遍布全國各地,存款信貸網絡密布,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各個層級的商業銀行對應客戶群體開始分化,具有較高的專業化程度。2018年,全國銀行系統結算帳戶101.3億戶,其中結算個人帳戶100.68億;發放信用卡75.97億張,人均持卡數達到每人5.46張,坐擁巨量的客戶基礎,可以給央行數字貨幣提供地域廣、定向準、頻次高的推廣效力。
  • 去年保險密度、深度穩步增加
    來源:中國保險報網【記者 馮娜娜】8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7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保險密度、保險深度穩步增加,增速略有下滑。此外,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居民參保意識較強。
  • 「財經翻譯官」央行數字貨幣影響知多少?專家告訴你
    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在場景落地呈現加速態勢。那麼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它的推出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從定義上可以窺見數字貨幣的「樣子」,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公開表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帳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帳戶鬆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 央行連開31張罰單,多家銀行「中招」,興業銀行被罰沒近2500萬
    實習記者丨伍汝苗央行又開巨額罰單!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公布31條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包括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在內的多家機構及相關責任人被處罰。其中興業銀行因為無證機構提供清算服務、為支付機構超範圍經營提供支付服務等五項違法行為被罰沒近2500萬。
  • 今日財經報摘:央行注水2650億 四季度流動性料有改善
    上海證券報—— 保險巨頭罕見集體加倉 規模逾百億2000點一線儼然已成保險資金加倉區。記者昨日從京滬多家保險巨頭了解到,作為股市主力軍之一的保險資金已明顯從前期的謹慎觀望轉為集體試探加倉,在2000點一線連續多日相繼抄底,包括申購基金和自購股票。
  • 擁有多少存款算「有錢人」?達到「這個數」,你就算是有錢人
    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一個有錢人?不同的人對於財富的定義不一樣,所以要說一個確切的數值很難。當然難就難在起算點,畢竟金額越大肯定是越有錢,比如你坐擁1個億,絕對算富豪行列,所以上限值很容易,但下限則很難,因為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當然如果一定要說一個數值,我認為存款產生的利息足以覆蓋目前的生活成本,即可算有錢人!
  • 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業內看來,這份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聯合課題組推出的《報告》是金融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為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監管工作夯實了基礎。
  • 一個家庭有多少存款才算正常?央行數據顯示,達到這個數才算達標
    也正是懂得了存款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家庭有多少存款才算正常,才算達到「及格線」呢?對於這個問題,銀行可以說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但由於銀行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居民儲蓄信息,不過我們可以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來尋找大答案!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我國債券市場發展滯後
    「我國人均GDP從1978年的人均176美元到今天跨過人均1萬美元的臺階。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門檻,跨過人均1萬美元,我國開始走向人均1.25萬美元的高收入國家階段。」朱民認為,在中國經濟從人均GDP 1萬美元向高水平階段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必然面臨深刻調整和變化。
  • 央行報告指出 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出現四種不均衡
    央行報告指出 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出現四種不均衡,我國宏觀經濟發展中目前存在的不均衡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投資與消費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均衡、地區發展不均衡和行業發展不均衡。
  • 央行數字人民幣的商業啟示: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或將重塑
    但是,向消費者推廣選擇使用數字人民幣可能需要一個過程,其「便利性」或「其他利益」尤其重要,這需要央行、商業銀行及其他機構進一步謀劃。例如,商業銀行之間競爭儲戶存款,如果沒有額外利益,沒有儲戶願意把存款從一家銀行轉移到另外一家銀行。  其次,要讓消費者接受和支付時願意選擇數字人民幣,可能需要政府包括央行、財政部以及國有企業等部門提供政策性便利或優惠,以及商業銀行讓利等。
  • 關於香港保險的25個常用Q&A問答
    現在香港的保險公司對非香港居民投保,通常採取「來港見證制度」,包括見證投保人本人,留存有關入境記錄等具體措施。另外,投保後,繳納續期保費,變更保單內容(如受益人,位址等),或辦理理賠手續等事宜,投保人均無須來港。 3、香港保單的優勢有哪些?
  • 招商拓撲銀行獲批直銷銀行;年內超2800家網點終止營業
    近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招商拓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這意味著我國第二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即將產生。籌建工作完成後,該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開業申請。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 央行透露,未來中國的數字貨幣體系是這樣的
    2019年下半年,央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文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  回眸2019年,科技創新正在急速改變著金融行業。
  • 你的銀行帳戶都在用嗎?注意!多家銀行開啟睡眠帳戶大清理
    近期,建行、中信、郵儲等銀行發布公告,將對「睡眠帳戶」進行清理,帳戶連續2年(或3年)沒有發生主動交易、帳戶餘額為0(或低於10元)等都屬於睡眠帳戶的特徵。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共開立個人銀行帳戶120.92億戶,人均擁有銀行帳戶數達8.64戶。
  • 多家銀行出手清理「睡眠帳戶」 快看看你的錢包
    來源:央視近期,建設銀行、中信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發布公告,將對異常帳戶進行清理,一些長期沒有交易且沒有資金的「睡眠帳戶」,以及同一客戶名下的超量帳戶,都將被銀行註銷。郵政儲蓄銀行公告顯示,將於2021年6月30日(含)前逐步分批對同一客戶名下個人結算帳戶超標準(即Ⅰ類戶1個、Ⅱ類戶5個、Ⅲ類戶5個)數量進行清理。如帳戶存在上述情況,本人持有效實名證件,儘快到該行任意網點進行合理性登記、降級以及銷戶處理。逾期未清理的帳戶,該行將限制金融服務。
  • 存錢時代變了,央行出手,超4%利率的存款或全面消失,儲戶需注意
    一般而言,銀行存款利率的上漲和市場供需有著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存款利率越高,老百姓就越喜歡把錢存在銀行,多年來我國一直都是「儲蓄大國」,儲蓄率佔比高達4成,在全球位居第一。
  • 央行為什麼都在囤金?交易所專家告訴你答案
    央行為什麼都在囤金?交易所專家告訴你答案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分析師撰文稱,由於不願增加美元敞口,2018年央行對黃金的需求創下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來的最高水平。央行的儲備經理們無意增加美元敞口可以被視為經濟上的理性。黃金成為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