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 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帳戶和銀行卡使用情況、電子支付使用情況、個人投資理財情況、個人信貸使用情況、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使用情況、保險使用情況等多個角度介紹了2018年的普惠金融發展情況。
據介紹,2016年底人民銀行建立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及填報制度,《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現包含使用情況、可得性、質量3個維度共21類51項指標,其中8個指標通過問卷調查採集。
《報告》顯示,整體來看,各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為普惠金融發展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我國普惠金融繼續穩步發展。一是金融服務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基礎金融服務可得性較高,特別是偏遠地區居民金融服務可得性得到進一步改善。二是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成效明顯,數位技術與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覆蓋率進一步提升,服務普惠金融目標群體的能力顯著提升,數字普惠金融生態不斷完善。三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狀況得到改善,企業銀行帳戶服務流程極大優化;小微企業融資困難進一步緩解,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四是信用體系建設、金融消費糾紛非訴解決機制建設、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等繼續穩步推進。五是金融對民生領域、農村地區的支持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全國人均持有5.44張銀行卡
2018年銀行結算帳戶和銀行卡廣泛普及,全國及農村地區人均持有量持續穩步增長。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擁有7.22個銀行帳戶,同比增長9.39%;人均持有5.44張銀行卡,同比增長13.0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49張)。東部地區人均帳戶和持卡量最高,中西部略低。
銀行卡人均交易筆數持續較快增長。2018年,全國人均銀行卡交易筆數150.75筆,同比增長40.24%,增速比上年高11.52個百分點。銀行卡受理環境持續改善,使用場景進一步拓展,中西部省份銀行卡使用增長迅速。
活躍使用帳戶擁有率較上年小幅提升。2018年,全國有88.64%的成年人擁有活躍使用帳戶,比上年高1.58個百分點,全國三分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活躍使用帳戶的成年人比例超過90%。
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穩步增長。截至2018年末,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為2.24萬元,同比增長5.66%。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猛增
電子支付繼續較快發展,使用普及率持續提升。2018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82.39%,比上年高5.49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72.15%,比上年高5.64個百分點。各地積極穩妥推進行動支付等現代支付工具發展,取得較好成效,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電子支付得到快速推廣。
非現金支付業務量平穩增長,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量增長迅速。2018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2203.12億筆,金額3768.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94%和0.23%。2018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570.13億筆,金額2126.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36%和2.47%;行動支付業務605.31億筆,金額277.3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19% 和36.69%,銀行業金融機構行動支付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18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5306.1億筆,金額208.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05%和45.23%。
47.81%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
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持續提升,農村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提升較快。2018年,全國平均有47.81%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比上年調查水平高1.84個百分點;農村地區這一比例為36.11%,比上年調查水平高3.32個百分點。
其中,經濟發達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較強,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等省(市)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均超過了60%。安徽省為進一步拓寬農民投資理財渠道,在全轄持續開展「國債服務下鄉活動」,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縣域銷售國債28.77億元,同比增長7.47%。
人均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2.7萬元
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臺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城鄉差距較小。2018年,全國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平均筆數為0.51筆,其中農村地區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筆數為0.43筆,均與上年基本持平。2018年,全國成年人在銀行獲得過貸款的比例為39.88%,農村地區為34.62%;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臺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為22.85%,農村地區為21.08%。
另外,個人消費貸款持續迅速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27089.4元,同比增長19.54%。
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18%
2019年,人民銀行系統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舉措,引導金融資源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合理的信貸需求,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截至2018年末,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8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比上年末高8.2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22萬億元,同比多增6143億元。
全國保險密度為2724.49元/人
保險密度有所增加。2018年,全國保險密度為2724.49元/人,同比增長 3.53%;保險深度為4.22%,比上年低0.2個百分點。
據介紹,近年來上海市保險業積極創新中小微企業保險產品及服務,在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新材料首批應用保險、專利綜合保險、專利質押融資保證保險、科技企業創業保證保險等多個險種取得突破。此外,為在上海註冊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推出貸款保證保險,截至2018年末,通過貸款保證保險累計為1893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68.32億元的貸款支持,涉及製造業、電子信息行業等多個領域。
消費者對保險、貸款等知識掌握較少
消費者金融知識、金融行為得分均較上年小幅提升。全國消費者金融知識平均得分為6.52分,較上年增加0.12分;全國消費者金融行為平均得分為6.35分,較上年增加0.17分。
從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掌握程度看,消費者對儲蓄、銀行卡、徵信等方面的知識掌握較好,但對新的金融知識和較複雜的金融知識了解不多,特別是對保險、貸款等掌握較少。從金融行為看,大多數消費者會理性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珍視信用記錄,重視金融教育,但消費者在財務規劃、投資風險處理方面的能力仍較欠缺,部分消費者風險責任意識較弱。
實習記者 李林鸞
編輯 韓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