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樓市整體遇冷的大環境下,海成集團逆勢而上,業績持續增長,連續躋身大重慶TOP10榜單,同時,海成集團將總部遷至重慶主城、與多家知名房企戰略合作、土拍市場連續舉牌拿地……一系列動作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作為2020年新晉全國百強房企,海成集團是如何實現逆勢增長,未來有何發展戰略?對此,中指研究院專程對海成集團執行總裁謝冬先生進行了專訪,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房地產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海成集團執行總裁:謝冬先生
對未來市場有信心
有質量的發展是海成原則
在房地產存量時代,高速增長已成為過去時,房地產行業已正式進入下半場。2020年又疊加疫情影響,房地產銷售規模呈下滑趨勢,在此背景下,很多企業對行業未來發展並不樂觀。然而在海成集團看來,全國城市化率仍待提升,區域深耕仍然具有大量的發展空間。海成集團執行總裁謝冬表示,雖然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6%,但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剛剛接近40%,這意味著未來一、二線城市,尤其像成都、重慶這樣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隨著近幾年人才落戶政策的陸續落地,吸附人口能力持續提升,至少仍有20%左右的提升空間。
城市化率僅是其一,還要看實際需求。謝總表示,從住房質量的變化,不難看到人們居住條件持續改善的趨勢,出於改善目的而催生的住房需求並不會就此停止。疫情會對房地產市場帶來一定衝擊,但也僅是對一定時期內有影響,海成集團對未來市場仍充滿信心。2020年春節因為疫情使購房需求延遲釋放,但需求仍在,始終需要買房,預計2021年春節將迎來一波置業高峰,海成集團對銷售目標進行了相應調整,計劃單月業績取得較大提升。
近年來海成集團業績持續快速增長,2020年儘管受到疫情的衝擊,但海成集團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憑藉產品品質打造與服務質量的提升,仍然實現逆勢增長,持續躋身大重慶TOP10榜單。2020年1-10月,海成集團銷售業績達93.1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業績,2020年業績突破百億指日可待。百億之後,還有怎樣的業績目標?
對此,謝總表示,海成集團並不追求粗放式的增長模式,有質量的發展是海成的基本原則,未來3-5年,銷售業績突破300億是一個相對穩健的目標,海成集團在成渝城市群的協調布局,以及自持商業的持續現金流,都將為這一目標提供充足的支撐。穩健的姿態才能走得更遠,海成集團老老實實做產品,精耕細作,同時保持一定增長速度也是必要的,只有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才能長足發展,更好地提升產能規模帶來的管理集約效應。
戰略布局升級
以特色和品質打造核心競爭力
2020年,海成集團加快了布局川渝的步伐,於2月將集團總部正式搬遷至重慶主城區,並在隨後的一個月內投入近20億分別拿下重慶主城、區縣共3宗地塊,備受市場關注。
為何在這一時間節點搬遷總部?謝冬總裁表示,在區域深耕和全國發展的過程中,總部搬遷是必經之路,將總部搬遷至重慶主城,一方面是要提升海成集團對高級管理人才的吸附力,並獲取更豐富的金融資源,有利於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也因為海成在渝東北片區已形成高市場佔有率,部分區縣市場份額高達70%。在向川渝乃至全國發力過程中,隨著企業規模發展和資源整合的需要,適時適度升級總部是必要的,不過作為本土企業,海成的根始終在重慶,也會堅定不移地在過往深耕區域發力,並根據市場需要設立新的區域及城市公司。
2017年以來,海成集團持續進軍川渝城市群,先後進駐重慶主城、彭水、巫山、梁平、銅梁、雲陽、武隆、巫溪、四川宜賓、鄰水等地,並一改以往獨立開發的慣例,與金科、中梁、昕暉等優秀開發企業展開戰略合作,此外在物業管理方面,海成集團也與龍湖智慧服務達成雙品牌戰略合作,發展勢頭不可小覷。
謝總介紹到,目前海成集團所開發項目有60%是自營項目,40%是合作項目,合作項目整體權益佔比約55%,權益佔比最少的一個項目也有40%,未來海成集團也將保持50%以上的自營比率。通過與標杆房企及本土龍頭房企的合作,海成希望向它們學習,取長補短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率。當然,海成集團會堅持投資經營底線,保持投資理性,不拿沒有利潤的土地,真正將利潤做大,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將企業持續做大,穩健發展。
在與其它房企合作的同時,海成集團同樣注重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重慶是山城,山地地形地貌複雜,外來大型開發商缺乏類似經驗,開發較難,但海成集團通過二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實踐,在疑難複雜地形開發方面積累了充足的經驗,開發成本有明顯優勢,得到了業界「山地建築開發專家」的美譽。以海成濱江國際(奉節)為例,拿地前地形險峻,施工難度大,但海成集團以城市幹道為中心開發,通過城市幹道連接打造成商業中心,住宅產品方面做到戶戶臨江、面面臨江。另外海成在街區商業方面具有明顯特色和運營經驗,溢價能力較好,能夠真正做出商業的價值,相比其他開發商具有明顯的利潤優勢。
圖:海成濱江國際(奉節)
高品質同樣是海成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海成集團始終堅持「為城市創造價值」的企業理念,以精品項目推動城市品質提檔升級。早在6、7年前,海成集團就在重慶區縣項目中配套指紋鎖、中空LOW-E玻璃,一線品牌電梯,同時打造架空社交空間供業主使用。目前,海成集團在大重慶區域市場已形成口碑效應,部分區縣市場海成項目的銷售價位已經超過了知名品牌房企,獲得了較高的市場認可。
開啟「二次創業」徵程
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
對於房企來說,「當前看銷售,未來看土儲」。土地儲備的多少,對企業未來的業績和發展至關重要。2020年,儘管面對疫情影響,但海成集團仍延續2019年拿地勢頭,持續加大拿地力度,儲備了大量優質地塊,不斷夯實企業未來發展基礎。
圖:2018年、2019年、2020年1-11月海成集團拿地情況(僅限招拍掛)
數據來源:CREIS中指資料庫
2020年1-11月,海成集團在土拍市場頻頻舉牌,在大重慶範圍內共斬獲10宗地塊,總拿地金額為64.3億元,拿地總建築面積為179.7萬方。前11個月的拿地面積已比去年全年增長了89.5%,總拿地金額更是去年全年的3.5倍,這也顯示出海成集團所儲備的高價值性地塊越來越多,為未來銷售業績的高增長奠定基礎。
如此拿地勢頭是否過於激進,今年在土儲規模上有何目標?謝冬總裁表示,海成的拿地動作都在集團的發展計劃之中,2020年對於海成發展來講是質的變化的一年,海成踏上了「二次創業」的徵程。新增土地資金主要是自有資金,財務成本明顯低於其他企業,低成本和資金運用空間為海成持續的城市開拓奠定了堅實基礎。海成集團後續仍將積極跟進主城和深耕區域的招拍掛市場,積極拓展區域市場,努力實現全年新增土儲貨值200億。
雖然版圖擴張迅速,但海成集團並不是單純追求規模和高周轉,謝總表示,海成更注重有質量的發展,始終把為城市、客戶、投資者創造價值放在第一位。儘管拿地迅速,但短期內海成集團依然是重點深耕成渝城市群,尤其是成都、重慶將是重點拓展區域。目前海成集團資金能力較好,已做好了開拓新市場的準備,同時海成將持續推進與龍湖、金科、中梁等優秀頭部企業的合作,優勢互補,提高資金利用率,增強投資能力。
保持穩健財務策略
搭建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
目前,「房住不炒「調控政策延續,今年8月,政府監管部門對房企負債劃下「三道紅線」,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於房企來說,降負債、去槓桿壓力陡增。不過對於海成集團來說,得益於長期以來穩健的財務策略,海成並無此虞。據謝冬總裁介紹,海成集團以自有資金開發為主,資產負債率始終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負債比例約20%,財務成本優勢明顯。
當然,隨著未來業務擴張,在保持負債比例健康的基礎上,海成集團會適當考慮通過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適當增加融資比例。謝總表示,遇到合適的、好的土地資源,海成願意加大對金融槓桿的運用,適當增加融資比例,但如果資源不好,增加融資則意味著投資成本的提升,用業績規模擴張來償還債務,壓縮企業利潤,這種邏輯沒有必要。
近年來,海成集團在追求業績增長的同時,注重「內功」修煉,通過降本增效、優化內控等方式,強化科學運營能力,提升運營效率。同時,通過搬遷總部、引入職業經理人等措施,不斷完善組織架構和人才梯隊建設。謝總表示,海成集團在公司管理體系搭建和內部管理系統升級方面投入較大,通過引入職業經理人,成功完成新老團隊的融合和交替,無縫傳承原有優勢,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時,通過梳理原有團隊的提升輸出計劃,激活了老團隊活力,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動力。
結語:
2020年,海成集團通過調整投資戰略布局,瞄準城市熱點區域,實現業績逆勢增長,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成立20多年以來,海成集團憑藉自身特色和產品力優勢,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伴隨核心城市的不斷深耕、海成集團將不斷輸出更優質、更契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及服務,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增強品牌美譽度及產品溢價空間,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