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塑膠的蟲可以拯救人類危機嗎?

2020-10-20 草根生活頻道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黃粉蟲(mealworm)是有一種長約兩公分的蟲子,科學家發現它們的胃可以有效分解某些特定種類的塑膠。為了更了解這種蟲,科學家想知道這種蟲身體內有什麼秘密,以及人類如何複製。

負責這項計劃的史丹佛大學博士生布蘭登表示,要吃掉一個保麗龍制的咖啡杯大概需要三千到四千隻的塑膠蟲,並且花上大約一個禮拜的時間。除了保麗龍以外,黃粉蟲也會吃聚苯乙烯,一種經常被人類來使用的塑膠原料,像是塑膠袋或是塑膠瓶。

布蘭登是塑膠以及生物塑膠永續研究的專家,他發現當黃粉蟲吃塑膠時,塑膠不會累積在它的體內,意思是不會進到生態系的食物鏈中,不會被其他吃黃粉蟲的動物,像是雞豬吃掉,因此最後也不會被人類給吸收。

過去科學家已經發現有一種會吃塑膠的細菌,科學家現在又發現黃粉蟲吃塑膠的速度比黃粉蟲還慢,不過需要要在特定環境下才會發生。

塑膠一直是人類嚴重的汙染源,每年都有大量的塑膠垃圾湧入海洋,預估到2040年以前,地球平均每一平方公尺的海洋面積,就會有50公斤的塑膠。儘管沒有唯一解決塑膠垃圾的方法,但是激進的回收手段,至少可以節省地球31-45%的塑膠垃圾。

布蘭登表示,儘管黃粉蟲是個有效的回收塑膠方法,但是需要一個平衡的環境與系統,才能讓它們工作有效率。目前為止,用黃粉蟲來吃塑膠只在實驗室實驗的階段,還無法大量製造並且進入現在的垃圾管理系統。畢竟,要解決全世界的塑膠垃圾,需要的黃粉蟲不知道要多少只才夠。

目前為止,回收塑膠最有效的方式是二度製造成衣服或是袋子,或是使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塑膠袋。有專家認為,目前使用第二種方式,製造可被生物分解的塑膠製品是比較實際的方法,因為這不會改變生態環境,不會增加新的垃圾。

目前為止,布蘭登同時進行黃粉蟲以及細菌的實驗,比較兩者吃塑膠的速度與能力。她承認人類對於如何對付塑膠,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要走。但她很開心人類已經往前走一大步了。

相關焦點

  • 這種東西竟可以吃塑膠!
    人類日常中頻繁使用著塑膠製品,而這些東西也給生態帶來了莫大的問題,塑膠製品一但被棄置海洋,裡頭的化學物就會產生汙染,還會害魚類誤食而喪失性命,不過科學家最近發現這個狀況似乎有法可解,而且解藥同樣源於大自然。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蟲,可吃光塑膠袋
    人類製造出來的大量塑膠,受苦的不只是海洋生物而已!現在有一份由奧地利研究者做的先導性研究報告,正式宣布「第一次在人類的大便樣本中發現塑膠微粒」!全部8位研究對象來自不同的大洲,但是他們的大便樣本中卻都發現到塑膠微粒的存在!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蟲,百隻齊聚12小時可嗑光一個塑膠袋
    發現這種蟲可以吃塑膠袋的生物學家Federica Bertocchini 博士也是一位業餘的養蜂人,某天她在清理蜂房時,將清理出來的蠟蟲放進一個塑膠袋當中,準備待會再處理它們。▼結果在她清理完畢後,才察覺塑膠袋上都是小洞,許多蠟蟲都從小洞中逃了出來。在發現蠟蟲不是純粹的咬破塑膠袋,而是將其吞下並分解後,她開始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 楊梅有蟲可以吃嗎?
    到底酸甜可口的楊梅還能不能吃,真的像傳言一樣可怕嗎?我們整理了近年來傳播較廣的相關謠言並揭示其真相,防止楊梅再次「受傷」。有人稱這些小蟲有毒,吃有小蟲的楊梅等於吃砒霜。這是真的嗎?在楊梅的傳統栽種中有果蠅幼蟲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幼蟲期的果蠅吃下去對人體沒有危害。
  • 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多吃昆蟲,拯救地球」——如今已經得到積極響應。以蟲子為原材料的「蠕蟲肉餅」近日在瑞士超市上架,食用昆蟲合法化在歐洲日趨流行。據聯合國統計,到2050年,地球上人類對肉類的需求會增長一倍。如果含有豐富蛋白質的昆蟲能取代肉類,將成為解決人類饑荒的新途徑。目前除了黃粉蟲、蟋蟀和蝗蟲的幼蟲,肉蠅的幼蟲也可食用。
  • 拯救北極熊生存危機 或由人類餵養
    拯救北極熊生存危機 或由人類餵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世界頂尖的北極熊科學家上周發布研究報告稱,目前應考慮採取嚴厲措施來拯救這些標誌性的動物,包括無冰期由人類補充餵養,將一些分布在南方的種群遷往更高緯度的北極重新安置等。
  • 人類如何才能拯救人類?
    可是,這些真的是保護地球嗎?人類總說「停止傷害地球」,可地球真的傷害了嗎。地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所經歷的災難數不勝數,有地震、火山蓬髮、地質重構、極端天氣、板塊漂移、太陽黑子、磁暴....它依然存在著。現在所面對的白色汙染、資源枯竭、生物多樣性銳減......真的會給地球致命一擊嗎?
  • 科學家:1000萬種昆蟲面臨生存危機,人類應該拯救它們
    我們知道許多珍稀動植物,比如大熊貓,金絲猴,揚子鱷,這些可愛的生靈已經得到了人類的妥善保護。但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更多的物種也在面臨生存危機。它們其貌不揚,有的會飛,有的會爬行,有的會打洞,有的會結網。這就是地球上的昆蟲們。
  • 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長了蟲的還能吃麼?怎樣才能防止長蟲?下面就向您一一道來:  超市中常見的穀物糧食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紅米、黑米、玉米、燕麥、蕎麥、麵粉等品種。常見的穀物糧食中,大米與小米作為原料型穀物食品,一般可直接烹飪食用;而小麥、玉米和燕麥等加工型的穀物糧食,需要研磨成粉或者軋製成片進行食用。
  •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這樣的2020會給你什麼樣的思考?引言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期間地球面臨過諸多毀滅性的災難,地球上的生物一次次瀕臨滅絕。自從人類發展工業化以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壞,海洋汙染,動物們備受牽連,物種消失的頻率不斷加快,令很多人對於地球的前景而感到憂心忡忡,呼喊著要「拯救地球」。事實上地球從不需要我們拯救,因為真正應該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 無限地球危機:拯救危機的關鍵人物竟然是沒有超能力的他?
    綠箭俠,原名奧利弗·奎恩,現在已是綠箭宇宙的幽靈,但化身幽靈的他在《無限地球危機》中意味著什麼?《無限地球危機》第三章中,奧利弗·奎恩變成了DC漫畫中的幽靈,這是綠箭俠的一個令人震驚的轉折。幽靈是DC漫畫中最強大的超級英雄之一,並且在《無限地危機》漫畫版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 24歲印男發明「可以吃的塑膠」還能泡水喝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在地球上也製造了大量的垃圾,其中「塑膠」難分解,燃燒又會產生廢氣,是非常難處理的垃圾。
  • 國家地理雜誌新封面「塑膠冰山」證明人類把地球害慘了
    人類由美麗的地球所孕育,但我們也即將把這塊土地毀滅殆盡。在國家地理雜誌最新一期的雜誌封面中,就充滿展現了現今我們所需面臨的危機。▼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總是別具意義,在2018年6月的新雜誌封面中,就呈現了一個相當具有震撼力的畫面,乍看有一座冰山飄浮在海面上,其實是一個垃圾袋浮沈,標語則是:「地球或者塑膠?」提醒我們海洋已受到垃圾汙染的危機。▼這張圖片其實在玻利維亞的海報設計雙年展中,獲得了政治與社會類別的第一名。國家地理雜誌會選擇刊登這張海報,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加注意海洋垃圾汙染的問題。
  • 在西雙版納竹蟲可以吃就算了,還可以吃蜘蛛,真的不是再開玩笑嗎
    版納布朗族:「給你吃樣好吃的東西,你要不要吃?」-- 小夥伴:「什麼好吃呢,要吃!」-- 版納布朗族:『喏~」-- 小夥伴:「臥槽,這麼恐怖的蜘蛛,不會有毒嗎?可以吃?你特麼不是再逗我?」想必大家看到這個蜘蛛,肯定也會吃驚,真的不是再開 玩 笑 嗎?
  • 在西雙版納竹蟲可以吃就算了,還可以吃蜘蛛?真的不是再開玩笑嗎?
    -- 小夥伴:「什麼好吃呢,要吃!」-- 版納布朗族:『喏~」-- 小夥伴:「臥槽,這麼恐怖的蜘蛛,不會有毒嗎?可以吃?你特麼不是再逗我?」想必大家看到這個蜘蛛,肯定也會吃驚,真的不是再開  玩  笑  嗎?
  • 塑膠垃圾終結者!「PET水解酶」可在十小時內分解塑膠
    塑膠已經是人類現代生活的一部分,日常使用的物品都離不開這個材料。雖然塑膠給人類帶來不少便利,但它也是造成大自然汙染的罪魁禍首。塑膠對大自然的破壞一直是環保人士和科學家關注和極力想要解決的問題。近來,有科學家找到了解決塑膠汙染的一種方法!法國「綠色科學」公司Carbios以及土魯斯大學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改良版的「PET水解酶」,它能夠在10小時之內分解90%的PET,並且還有利於重造新塑膠樽。
  • 全球海水汙染危機8大真相 預計2050年海洋中塑膠將比魚類多
    全球生態受影響,當中塑膠危機更是近在咫尺。現在大約每年有數百萬噸的塑料流入海洋,造成海洋汙染,對海水質素和水生生物,甚至人類健康都造成巨大影響。各國政府刻不容緩尋求解決方法,促請馬上立例管制塑膠生產及棄置;而作為地球上的一分子和持份者,大家亦應謹守環保法則,少用塑膠用品,一起救救我們居住的環境! 以下是其中8項塑膠對現時與未來世界的威脅。
  • 生化末日危機好玩嗎 生化末日危機玩法簡介
    生化末日危機好玩嗎 生化末日危機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8-08-04 07:33:18手機訂閱
  • 龍應臺生活筆記:沒有了蝴蝶,人類還有夢嗎
    送給你吃。」 提著香蕉走到對面那賣芭樂的;陽臺上種的芭蕉樹都是跟他買的。 「你的樹長芭蕉了嗎?」他問。 「還沒有。」 他總是坐在一隻舊塑膠椅子上,一整個上午,就賣小攤上算算不到二十個的芭樂。 他是「和蟲共存」農夫。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為了避免「中年危機」,年輕人要趁早開始努力
    中年危機,在不知不覺中正在威脅著我們的生活。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很多企業招聘只招35歲以下的人?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35歲的中年人和20出頭的年輕人相比有什麼區別。最顯著的區別就是,35歲的中年人不僅要照顧家人,還要承擔家庭的開支。這就導致,35歲的中年人更看重薪水,他們對薪水有更高的要求。